面对生命和信仰的两难处境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e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夜,医生冲向高级法庭
  
  2001年2月21日,美联社消息,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院为7个月大的男婴成功地做了肝脏移植手术,在他的母亲身上取下一片肝脏组织,移植到这个肝脏坏死的孩子身上。这一手术的特殊之处是,这是一次不输血的手术,是世界上第一例不输血肝脏移植手术。这次手术成功,立即引起了法律界和宗教界的欢呼,因为这个孩子来自于信仰一种独特宗教——耶和华见证会的家庭。
  美国法律界和医学界为此已经困扰好几年了。
  故事应该从1994年8月28日夜晚说起。在康尼迪格州的斯旦福医院里,乃莉·维加生下了她的头胎孩子。产后,残留在产妇子宫内的一片胎盘组织引发了大出血。医生判断,如果不输血,产妇将失血过多而死亡。乃莉和她的丈夫却都拒绝输血,因为他们的宗教,耶和华见证会,认为信徒不能输血。产妇在继续出血,生命的机会在一点点地离开。医生必须马上做出决定,拖延就可能是一条人命。医生却仍在犹豫。医生想的是,乃莉和她的丈夫不是不知道后果,他们是明白自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后作出拒绝输血的决定的,这个决定出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作为一个医生,治病救人,但是不能违背病人出于信仰而做出的决定。可是,如果再不下令输血,就要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在自己面前死去。护士们无声地注视着医生,等待着决定,输血还是不输血。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医生脑子里响起当年从医学院毕业的时候,每个即将成为医生的人按照几千年的传统发下的誓言,即“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一个医生,要尽其所能为患者谋利益。此刻,什么是乃莉·维加的最高利益,是她的生命还是她的宗教?什么决定更符合病人的真正利益?是病人家庭的信仰还是医生的判断?时间分分秒秒地在过去,面对这样的难题,医生却难以做主。他做了此时此刻世界上只有美国医生才会做的事情:冲向斯旦福高级法院,要求法官发出输血的命令。这时候是凌晨2时。
  
  耶和华见证会来龙去脉
  
  产妇乃莉·维加所信仰的耶和华见证会,是19世纪70年代才创立的一个基督教的小教派,一开始叫守望会,起源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31年改称耶和华见证会。它的创始人查尔斯·罗塞尔在20来岁的时候想到,既然上帝怜悯世人,可是基督教义里又说有永恒的地狱,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于是他放弃长老会和卫理公会的教义,自创了这个强调启示的教派。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这个教派已经遍布全世界,大约有200多万信徒,其中1/4在美国。我们住在偏僻的美国南方乡下,周围居民大多是保守的农人,却也有一个朴素的耶和华见证会教堂。耶和华见证会以卖力上门传教出名,我们家也来过很多次,通常是衣着整洁的女士,西装革履的男士,黑白人皆有,彬彬有礼地表示愿意提供精神上的帮助。我们的邻居杰米老头是老派的浸信会信徒,是南方农村的主流教派。他一提起耶和华见证会就啧有烦言。
  耶和华见证会的教义,有些东西很特殊。他们相信耶和华是真神,反而认为主流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主义是异教的偶像崇拜。他们反对偶像崇拜。这就引出了耶和华见证会在美国司法史上名气很大的几个事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耶和华见证会家庭的孩子,在学校里升国旗的时候,拒绝向国旗敬礼,认为向国旗敬礼是偶像崇拜。学校欲给予停学的惩罚,他们却坚持自己的信仰。这一冲突闹上法庭,官司一路打到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为这样的案子数度反复,几次做出裁决。最终裁定,耶和华见证会信徒的宗教信仰必须得到尊重,强迫他们的孩子向国旗敬礼是违宪的。
  耶和华见证会看上去有点怪异孤僻,同政府和其他教派的关系都不很友好。对于信徒的行为,他们有很高的道德标准,穿着严肃,举止有礼。他们反对离婚,认为那无异于淫乱。他们的教义里还有一条,那就是,他们根据《圣经》认定,输血是教规所不能允许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决不会同意接受输血,无论是全血还是血制品,一滴都不行。全美国所有的医生都知道这一点,这是他们的宗教信仰。过去,在美国司法史上,他们为争取自己信仰的权利,曾经表现出过令人刮目的勇气,他们所赢得的几个案子,是美国最高法院的里程碑判例,进入了美国学校的教科书,妇孺皆知。现在在美国,谁都知道,不管你是不是认同他们的教义,不管你是不是讨厌他们,他们的宗教信仰必须得到尊重。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对生命和死亡作出自己的解释。耶和华见证会的解释也很独特。他们相信有“世界末日”。对于他们来说,有时候,死亡只不过是一次超脱,信徒可以再生。他们相信只有合格的信徒才能躲过末日之灾,得到拯救,最后生活在永恒的地上乐园里。
  
  州最高法院的裁决
  
  美国医院在病人入院时都要认真了解病人的宗教信仰。我最近在地里割草的时候出了个小事故,到医院接受手术之前,护士就一本正经地问我,有没有什么宗教倾向?一开始我还真愣了一下,没想到宗教倾向和我的手术有什么关系。乃莉入院时就签署了拒绝输血的文件。这就是医生要冲向法院请法官下令的原因。
  可以想像,半夜2时要找到一个法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人命关天,也许是病人的状况根本不允许再犹豫拖延,法官深夜做出了紧急裁决,允许该医生可以在未经病人同意的情况下,施行输血。
  在总共输了4升鲜血以后,乃莉·维加得救了。母子均安好健康。可是,事情还刚刚开始。对于乃莉来说,血管里流着别人的血,这就违背了她的信仰。如果照此办理,往后其他教友的信仰就无法保证。她向上诉法院提出申诉,控告医院侵犯了她的宗教自由权利,要求推翻斯旦福法院的深夜紧急裁决,禁止医生在未经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违背病人的宗教信仰给病人输血。
  医院方面提出,这一指控已经过时。医生是得到法官命令才输血的,现在病人已经康复出院,不再存在侵权伤害。上诉法院同意,不予受理。
  乃莉·维加向州最高法院上诉。
  1996年4月9日,康尼迪格州最高法院做出一致裁决,裁定斯旦福医院违反了个人之身体有权自主决定的法律传统,侵犯了乃莉·维加宗教信仰的宪法权利。大法官们指出,不管医院拯救人命的情况是多么紧急,不管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规范是多么崇高,这些都不能压倒乃莉·维加保持自己身体和精神完整性的权利。只要她充分了解事情的后果,并且有能力做出决定,那就有权根据自己的信仰做出决定。
  州最高法院说,同样的情况以后还会发生,所以医院需要法律上的行动指南,怎样处理病人不愿输血的情况。医院方面的发言人在州最高法院裁决后说,医院和医生认为,他们是根据病人的最好利益而采取措施的。正因为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所以才要求法官下令,以得到法律上的指导。
  
  永远的难题
  
  有些人不同意康尼迪格州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乃莉·维加的宗教信仰固然必须得到尊重,但是医生出于“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救死扶伤的信念也应该得到尊重,那么,生命和信仰,到底什么更重一点?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无论如何不能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明明可以救活而不救,这不就违背了医生的誓言吗?病人来到医院,却又不让医生输血,强迫医生看着病人死去而无所作为,自己的信仰固然得到了尊重,但不就是强迫医生违背医生的誓言吗?
  但是,对于州最高法院来说,这里不仅有生命和信仰孰轻孰重的问题,也许这个问题是永远无法回答的。对于法律来说,法律必须回答的是,谁来做出这个判断,谁有权做出这个判断。在这个特定案例中,生命和信仰都是属于乃莉·维加的,生命和信仰的轻重,只有乃莉有权决定,别人不能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强迫乃莉接受。如果生命和信仰两者只能取其一,那么,只有她自己来决定,要生命还是要信仰。如果允许别人强迫她接受他人的判断,那么,宗教信仰的自由就岌岌可危。
  可是,真的面临人命关天的时刻,耶和华见证会信徒拒绝输血的宗教信念到底是不是重于挽救他们的生命,这个问题仍然折磨着必须做出决定的世界各地的医生。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这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两难问题还常常被推到法官面前。
  2000年9月,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一个15岁女孩必须接受肾移植手术。她和她的父亲都是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都明确表示拒绝输血。医院表示,病人的宗教信仰将得到高度的尊重,但是他们在手术前向法院申请一项命令,允许在手术过程中,必要时为病人输血。法官应医院要求发出了这一命令。
  2000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23岁的耶和华见证会信徒跌倒受伤,在送往医院时,他明确表示不接受输血。3天后,他进入昏迷状态。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必须输血。他的父亲,一名天主教徒,向法院申请允许医生输血的命令。他知道输血违背他儿子的信仰,但是面临生死问题,他说,“我只希望我的儿子活着,快快乐乐,即使以后他得知真相后不愿见我,不再和我说话。”法官应这名父亲的要求,发出了允许输血的命令。
  也有法院做出和康尼迪格州最高法院相同的裁决。在日本东京,一名耶和华见证会的女病人控告医院,在手术过程中违背她的宗教信仰给她输了血。日本最高法院维持了东京高级法院的裁决,命令医生为侵犯病人的宗教信仰而赔偿55万日元。
  在莫斯科,1998年9月,根据禁止煽动仇恨行为的教派的法律,莫斯科市检察官起诉耶和华见证会,指控这一团体毁坏家庭,制造仇恨,危害生命。法庭审理进行了半年后,命令一个专家组审查耶和华见证会的出版物,以便判定检察官的指控到底有没有证据。经过两年的审查,法庭宣布,检察官的指控站不住脚,命令检察官偿付5名专家两年工作的费用。耶和华见证会在俄国成为合法的宗教团体。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信仰也是宝贵的,人的信仰和人的自然生存状态浑然一体。没有信仰的生命是可怜的生命。失去对自己信仰的支配,就像失去对自己生命的支配一样,正如我们所熟悉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而在面对生命和信仰的两难处境的时候,个人怎样选择,社会怎样选择,这恐怕是一个永远的难题。为了人们心灵的安宁和社会的秩序,人们希望尽可能避免这种两难处境,更不要制造这种处境。对于耶和华见证会信徒拒绝输血的信念,避免这一两难处境的一个办法就是发明不输血的外科医疗技术。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新闻引起人们注意的原因。□
  (编辑:秦朔)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1月份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日内瓦会议谈判破裂之后,农业补贴问题成为多方争议的焦点。曾为推动中国入世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凯恩斯(Cairns)集团(由经济高度依赖农业出口的18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态度强硬地要求中方在农业补贴问题上接受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严格的约束性承诺。对此,龙永图愤怒地表示:这将是近期结束14年谈判的真正障碍——谈判从此再陷僵局。  将近15年过去了,漫长而难熬的谈判岁月对
期刊
肉鸭的旅程刘振声是个本分的农民。这几年,他做点小本买卖,生意上虽说不亏,但也赚得不多。转眼间,他女儿就要高中毕业了。女儿的学习成绩总是排在年级前3名,考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刘振声寻思着该为女儿准备一笔可观的学费。  机会终于来了,政府号召农户养肉鸭致富。养肉鸭可是个细活。肉鸭的生长期达到100天就可出售,且由政府出面联系的鸭老板保最低价格收购肉鸭。宣传车在村里叫得你心里直痒痒。刘振声动心了,拿出3
期刊
美国硅谷,是一个时刻都在制造奇迹的地方,是全世界高科技创业者、投资家的梦想乐园。近20年来,华人在硅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从专于科研开始向自创企业发展。朱敏,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大陆人,几经拼搏,创办了WebEx公司,现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技术官(CTO)。WebEx公司2000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被投资者赞誉为“股市明日Yahoo”。在硅谷,WebEx已经被普遍看作大陆人创办的最成功的硅
期刊
著名农业问题专家吴象同志最近在为即将出版的《回望家园》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提出,千万不要忘记农民问题。  吴象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席卷全国以包产到户为发端的农村改革,使亿万农民掌握了自主权,成为农业发展和经营的主体,得到了实惠,从而唤醒了他们对土地、对生活、对劳动的热爱,积极性空前高涨,短短几年就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惑全国上下而一直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  吴象认为,中国改革之所以从农村开始突破并
期刊
欲与东京比肩    “上海的底气越来越足了。”汇丰银行中国区总部的王先生这样说。  10年前,上海提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时,多数金融界人士认为这仅是上海一个遥远的梦。这也难怪,当时的上海,经济老气横秋,缺乏生机。尤其是金融业相当萧条和封闭,金融机构少得可怜,主要是从人民银行分支独立出来的专业性银行和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仅有的4家外资银行是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才得以立足的;金融结构很不合理,金融活
期刊
曾经在党和国家机关中担任过重要职务的资深经济学家杜润生日前撰文说,从中国政治、经济大局出发,为调动亿万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亟需给农民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其中,土地制度是第一位重要的。中央规定,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赋予农民长期的土地使用权,现在应进一步给予法律保障,把从公有制分离出来的土地使用权,以法律形式肯定它是一个经济主体,一种物权,应按私人财产给予保护。我们过去说,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
期刊
一所民办中学的生死沉浮录  民办大学生的边缘生存  民办教育:痛并成长着  民办教育催生体制裂变     这是一个行走在中国教育体制外的群体。  因其边缘,被目为“另类”;因其远离传统,更凸显鲜活之气。  20年,他们生长得很快,如奔突的野火;20年,他们踉踉跄跄,却始终保持着前行的姿势。透视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我们不能不为一种力量所震撼—一种来自夹缝中的“韧”的生存状态,一种来自“草根”深处活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