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2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包括个体化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每月进行电话随访,建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定期活动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的慢病管理及健康教育。24个月后进行治疗效果、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的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控制均显著好于对照组,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率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血压 个体化健康教育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35-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卫生部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1]报告显示,全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高血压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胡大一等[2]认为,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社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为探索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水平,我中心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2011年开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引入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并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东王卫生服务站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诊断标准;②本社区常住居民,年龄>60岁;③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无恶性肿瘤;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剔除标准:死亡、外出、迁移,未能完成全部观察者。符合条件的对象共224名,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人,其中男51例,女69例,平均年龄(67.31±7.52)岁。对照组104人,其中男43例,女61例,年龄(66.51±8.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主要内容如下。
1)提高认知水平 做到《高血压自我保健手册》人手1册,每月举办高血压健康讲座1次,内容包括高血压危害性,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技能等。根据自愿原则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俱乐部,通过制定目标、群组学习、经验分享、相互督促,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
2)合理膳食教育 传授合理营养知识,教会患者自行计算热卡摄入量,帮助患者采用食品交换法制订食谱,控制食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限酒戒烟,多吃蔬菜水果。
3)运动治疗教育 增强患者对运动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了解运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学会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慢跑,每天运动30~60 min, 每周3~5次,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血压监测教育 提高患者对血压监测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患者自测血压,学会血压自我测量的正确方法,每月至少1次,特殊情况增加测量次数,做好记录并由社区医生定期输入电脑。
5)服药依从性教育 平稳降压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向患者传授基本的药学知识,教患者使用“服药盒”,将药片分天装入小盒凹槽,防止多服及不服;采用电话、短信平台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6)合理情绪教育 卫生站设有谈心室,每季度举办1次集体心理辅导,学习释放压力的放松技术,设立24 h咨询电话随时接受患者咨询。
1.2.2 对照组
门诊治疗、进行常规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及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控制情况 按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3]的操作规范,由东王卫生站的家庭医生或患者自行进行测量,并登记在高血压管理软件中。
2)治疗依从性 采用Morisky等[4]1986年提出的用于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问卷(Morisky问卷) ,Morisky问卷的条目为:①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当你自觉症状得到改善时,是否曾停药?④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曾停药?以上问题的答案在本研究中均设置为“是”或“否”,问卷全部答“否”为依从性好。依从性(%)=依从好的人数/总人数×100.0%。
3)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自制高血压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表,每次调查10题,每题1分,问卷得分≥6分为合格。知晓率(%)=合格人数/总人数×100%。
在干预前,干预24个月后分别进行治疗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血压每个月测量1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 l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干预前下降,但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2 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3 讨论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达,居民文化层次较高,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22.05%。人口的严重老龄化导致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实施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因素、全方位干预势在必行。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和基础的社区综合防治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必由之路,探讨适合上海市中心城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模式也显得十分必要。
社区健康教育是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但是非药物的干预方式,形式多样,效果很难量化,作为健康教育的受众—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相关健康教育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很重要。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随访,增强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确保了医疗质量;②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由熟悉信赖的家庭医生进行,更有针对性、说服力,也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5];③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知晓率;家属的参与及“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同伴效应,更有利于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采取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坚持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减轻高血压的危害,改善预后[6]。
干预的结果显示: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时,注重个体化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使患者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2(12): 919-922.
[2] 胡大一, 郭艺芳. 遵循指南原则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高血压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
[3] 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12): 1101-1115.
[4] 许卫华, 王奇, 粱伟雄. Morisky问卷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5): 424-426.
[5] 王崇行. 高血压社区防治与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0.
[6] 肖惠敏, 姜小鹰, 陈晓春. 影响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J]. 高血压杂志, 2002, 10(3): 283-284.
(收稿日期:2013-5-28)
关键词 高血压 个体化健康教育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35-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卫生部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1]报告显示,全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高血压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胡大一等[2]认为,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社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为探索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水平,我中心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2011年开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引入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并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东王卫生服务站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诊断标准;②本社区常住居民,年龄>60岁;③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无恶性肿瘤;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剔除标准:死亡、外出、迁移,未能完成全部观察者。符合条件的对象共224名,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人,其中男51例,女69例,平均年龄(67.31±7.52)岁。对照组104人,其中男43例,女61例,年龄(66.51±8.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主要内容如下。
1)提高认知水平 做到《高血压自我保健手册》人手1册,每月举办高血压健康讲座1次,内容包括高血压危害性,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技能等。根据自愿原则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俱乐部,通过制定目标、群组学习、经验分享、相互督促,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
2)合理膳食教育 传授合理营养知识,教会患者自行计算热卡摄入量,帮助患者采用食品交换法制订食谱,控制食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限酒戒烟,多吃蔬菜水果。
3)运动治疗教育 增强患者对运动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了解运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学会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慢跑,每天运动30~60 min, 每周3~5次,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血压监测教育 提高患者对血压监测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患者自测血压,学会血压自我测量的正确方法,每月至少1次,特殊情况增加测量次数,做好记录并由社区医生定期输入电脑。
5)服药依从性教育 平稳降压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向患者传授基本的药学知识,教患者使用“服药盒”,将药片分天装入小盒凹槽,防止多服及不服;采用电话、短信平台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6)合理情绪教育 卫生站设有谈心室,每季度举办1次集体心理辅导,学习释放压力的放松技术,设立24 h咨询电话随时接受患者咨询。
1.2.2 对照组
门诊治疗、进行常规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及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控制情况 按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3]的操作规范,由东王卫生站的家庭医生或患者自行进行测量,并登记在高血压管理软件中。
2)治疗依从性 采用Morisky等[4]1986年提出的用于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问卷(Morisky问卷) ,Morisky问卷的条目为:①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当你自觉症状得到改善时,是否曾停药?④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曾停药?以上问题的答案在本研究中均设置为“是”或“否”,问卷全部答“否”为依从性好。依从性(%)=依从好的人数/总人数×100.0%。
3)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自制高血压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表,每次调查10题,每题1分,问卷得分≥6分为合格。知晓率(%)=合格人数/总人数×100%。
在干预前,干预24个月后分别进行治疗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血压每个月测量1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 l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干预前下降,但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2 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3 讨论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达,居民文化层次较高,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22.05%。人口的严重老龄化导致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实施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因素、全方位干预势在必行。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和基础的社区综合防治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必由之路,探讨适合上海市中心城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模式也显得十分必要。
社区健康教育是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但是非药物的干预方式,形式多样,效果很难量化,作为健康教育的受众—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相关健康教育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很重要。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随访,增强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确保了医疗质量;②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由熟悉信赖的家庭医生进行,更有针对性、说服力,也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5];③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知晓率;家属的参与及“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同伴效应,更有利于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采取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坚持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减轻高血压的危害,改善预后[6]。
干预的结果显示: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时,注重个体化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使患者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2(12): 919-922.
[2] 胡大一, 郭艺芳. 遵循指南原则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高血压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
[3] 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12): 1101-1115.
[4] 许卫华, 王奇, 粱伟雄. Morisky问卷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5): 424-426.
[5] 王崇行. 高血压社区防治与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0.
[6] 肖惠敏, 姜小鹰, 陈晓春. 影响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J]. 高血压杂志, 2002, 10(3): 283-284.
(收稿日期:201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