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粒稻子里都有他的姓名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何其有幸,能够和伟大的人物生活在同一片时空里。
  我们又何其不幸,要亲眼见证巨星的陨落,时代的颤抖。
  午后,等着我们安心地把午饭吃完,先生才静静地离开。
  消息一出,举国哀悼,悲伤沿着网络攥疼了每一个人的神经。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年少时被问到长大后想要做什么,都曾说过“想成为一个像袁隆平爷爷一样的人”。
  他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卓越的贡献、崇高的榮誉和炙热的伟大。作为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人,一个让超级稻亩产从700公斤爬到800、900,翻越1000公斤的大关,最终突破1500公斤的人,袁隆平是国之功臣,更是国之脊梁。
  对极其重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国人而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此等丰功伟绩让名垂青史这个词语都显得黯淡、轻浮。他理应属于星空,在时代的扉页上熠熠生辉,而不应该属于人间,可偏偏他就俯仰在最贴近尘世的黄土之上。
  可转念一想,他是把自己也当作了超级稻,种在了大地之上。耐得住寂寞,踏实执着,这是袁隆平精神的核心,这也注定了它不会在天上飞行。他不需要华丽的羽毛和华美的歌喉,在腐殖质间扎根,在风霜雨雪下生长,他便能茁壮,便能收获幸福。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喜欢拉小提琴的老人,衣着朴素,面目慈悲,可如今看先生的近照,眉毛却已经淡得看不见了,不知是病情的影响还是岁月的剥蚀,脸上冒着斑斑点点。虽然双眼依旧明亮,但也透着让人心疼的疲惫。
  这种疲惫,是先生的一生里积重难返的伤痕。一双赤脚,在稻田里的每一处都能找到它曾留下的脚印。在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中,袁隆平曾说:“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他是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一滴汗珠,穿越了严寒酷暑,落在稻苗上,闪着比露珠更加晶莹的光。
  他爱水稻,胜过爱自己。在云南时,袁隆平遭遇滇南大地震,他毅然冲入危房,救出精心培育的种子。只要稻子在生长期,只要自己还能走得动,他就坚持每天都下田观察。为了保持视力,甚至做了上眼皮拉皮手术,只为了不让身体成为拖科研退步的理由……
  想到袁隆平,就想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言,就想到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呐喊。可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依旧把姓名掩藏在田野之间,只有风吹草低时才能看见。他喜欢穿十五块钱的衬衫,安于每个月六千元的工资。在先生的梦想面前,奢侈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羞辱,也是根本不会出现的词语。
  “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他的心中装着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也装着十几亿的炎黄子孙,而他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轻得像一根稻子,没有花哨的颜色,只知道生长、结穗、低下头来。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我相信,所有葳蕤生长的稻谷都会记住先生当年的倔强与奋不顾身,记住那个伟大的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先生坐在稻穗下乘凉,和水稻笑着相同的弧度。
  或许,他并没有走远,在九月丰收的时节,我们依旧能看见他在稻田旁坐着,笑容满面,小提琴在他的肩膀,拉出风吹麦浪的旋律。
  是的,在每一粒稻子里,都有他的影子。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如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载歌载舞的,是田野间的麦子,也是街头幸福的人民。我相信,先生应当是带着笑容闭上眼睛的。
  这一天,阳光倾落,无数的水稻都在摇曳。
  这一天,时代的注脚多了一颗温柔的明星。
其他文献
摘 要:姚拓后期创作的《走死运的人》是以马来西亚为背景所做的小说。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周志奋被“死”前后的人生经历来表达对社会环境的控诉与指责,并对其所代表的阶层表达了同情与惋惜。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阐述小说所表现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好地了解小说的内涵。  关键词:姚拓 艺术特色 文本  姚拓,本名姚天平,马华文坛的著名作家、书法家及出版人。1922年出生于河南,1957年移居马来西亚。他从
摘 要:《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在《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形形色色的士人形象,还活跃着一些女性形象,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虽无细致的描写,但她们的地位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儒林外史》的一大主题是对科举制的批判,部分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深刻地阐释了这一主题。其中沈琼枝与鲁小姐是作者所用笔墨较多的典型形象。根据作品中对沈琼枝与鲁小姐的形象塑造,本文将分别论述她们的生存状态及形象特点。同时对其
摘 要:《日光流年》中的三姓村村民组成具有恶魔性和神圣性双重性质的群体,本文通过对这一群体双重性质的分析,进而揭示隐藏在群体背后的人性。  关键词:群体 恶魔性 神圣性 人性  一、群体的恶魔性  群体容易陷入一种狂热状态之中,他们为了共同目标而不顾一切。旁观者看来,群体的所作所为是违反道德的;而对这一个群体而言,他们的行为顺理成章、天经地义,因为他们遵守的是本群体之内的道德。  在《日光流年》中
摘 要:《史记》代表了中国史学文学的最高美学成就,因此对其英译进行翻译美学研究极具代表意义。本文从意美、音美、形美的角度解读了Watson的《史记》译本,指出其通过睿智的选词、巧妙的用韵,不但再现了原文的意境美,也创造了译文的音韵美、形式美、修辞美,让西方读者获得了持久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史记》 Watson 翻译审美  一、引言  文学翻译的美学视角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议题,从翻译美学的角
摘 要:祁太秧歌作为晋中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深刻地反映了乡村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代以来,秧歌戏流行于晋中乡村,尤以祁县和太谷县两地更为盛行。笔者以祁太秧歌唱本为基础,对唱词所反映的近代乡村节日文化生活进行研究,揭示出祁太秧歌中表现出的晋中乡村文化生活的现象和特质,以期对晋中乡村文化生活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键词:祁太秧歌 晋中乡村 文化生活  祁太秧歌是山西的地方小戏,近代以来流行于晋中广大地
摘 要:胡塞尔的现象学曾让我们从“唯我论”中解放出来看到了曙光,但他最终偏离了路线,断送了这种可能性,其“先验自我”这个“累赘”让意识“负重”,使现象学发生了异化。萨特通过对意识进行“纯化”,把胡塞尔现象学中“意向性”改造成意识中的“超越性”,在面对存在问题上他用意识中“反思前的我思”置换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以葆意识的绝对“空虚透明性”,为其自由观提供本体论保障,这种前反思的意识结构中的自发性、
摘 要: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刻画了众多在追求田园牧歌的道路上遭遇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人物。这些人物的非正常死亡有着深刻沉重的内涵,它是捷克民族挥之不去的焦虑和忧愁的表现,是对现实处境中永恒矛盾的绝望逃避,死亡以一种无声的强有力的方式摧毁生之希望,宣告了米兰·昆德拉笔下充满温情的生活的不可能性。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小说 非正常死亡 生活 不可能性  “生活”一词,在米兰·昆德拉小说中是一个特定的概
落叶   叶芝  秋天降临到那些关爱着我们的修长树叶,  也降临到大麦捆里躲藏的老鼠;  吹黄了我们上空的花楸树叶,  也吹黄了湿润的野草莓的叶子。  爱情凋零的时刻已经围困我们,  如今伤悲的内心已经疲乏;  分手吧,趁激情的季节尚未把我们遗忘,  让一个吻一滴泪落在你低垂的眉头。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
摘 要:人物“诗化”是《红楼梦》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法。晴雯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一个秉承诗性特征的典型形象。作者通过情节的选择与诗化,建构起晴雯的诗性形象;通过将诗词融入情节,渲染、强化晴雯的诗性形象;通过晴雯与黛玉形象相互映衬,表达对高洁、诚挚的人格的推崇,晴雯形象因此获得了超越文本的象征意义。通过探寻晴雯形象的诗性,读者可以窥探《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诗化艺术。  关键词:《红楼梦》 晴雯形象 诗化艺术
摘 要:纳·赛音朝克图是我国现当代蒙古族文学的奠基人和新文学承前启后的先锋,其在早期创作中学习借鉴西方诗歌艺术。本文通过对比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女》与纳·赛音朝克图的《拣牛粪的姑娘》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叙述诗体、女性形象和自然主题,探索两位诗人在写作风格和诗歌主题方面的共性,旨在论证后者对前者的借鉴和模仿,从而进一步扩展纳·赛音朝克图的比较研究领域。  关键词:纳·赛音朝克图 华兹华斯 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