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们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傅滔推荐给我一本书,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发表于1973年的《小的是美好的》。我看完这本书后认为,此人一定是印度圣雄甘地的弟子或者崇拜者,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的思想是甘地的思想在经济学中的延伸,同时我也觉得书中的观点更像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信仰和道德的问题。这方面我当时还不能确切地去理解,但书中“小的是美好的”这一观点,我却印象极深,成为了我的世界观和思想框架的一部分。
几年后的今天译林出版社要再版这本书,并让我为这本书写个序。于是我又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再读这本书时,觉得每句话都好像在往心里面钻,有些话甚至震得我头皮发麻,与我几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时的看法、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其实,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自己对发展模式的反思,对信仰、道德的进一步理解。我现在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乐于思考未来的朋友们,真心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这本书:无论是有权的、无权的人;无论是穷人、富人;无论是年老的、年轻的……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个人以智慧的启发。
圣雄甘地有一句名言被大家广泛地传诵着:“地球上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了解圣雄甘地理想中的世界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圣雄甘地说:“我将为这样的印度而奋斗:在这里,穷苦人将她当成自己的祖国,在事关她的发展的问题上能有效发表意见;在这里,没有阶级地位的高低;在这里,所有的社会群体都将和睦相处;在这里,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印度。”
《小的是美好的》书中探讨了教育、土地、资源、技术与发展的关系,并反思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对于世界的影响。无法想象这竟然是一本33年前写成的书,书中提出的观点如此深刻而又具预见性。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这种发展模式的原动力来自于攀比和竞争,就是这种发展模式激活并放大了人性中的贪婪和嫉妒,这些贪婪和嫉妒摧毁着人类的智慧、平静和幸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无论物质财富如何快速地增长,都不可能带来持续的和平,也不能给人类带来普遍的幸福感;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发展的衡量标准只是GDP的增加,但它仅是统计学中的统计数据,而并非人民的真实感受;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基层人民备受日益增加的挫折感、疏离感以及不安全感的压抑”。
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平衡发展。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人们不断地在发现物质世界规律的基础上,掌握这些规律并创造出物质财富。在精神世界中,信仰是道德的原动力和基础。如同在物质世界中,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一样,没有信仰的道德是断了线的风筝,道德也只能变成没有力量的口号。信仰和道德推进了人类精神的进步。如果只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只在物质世界中进行物质的搬运、化合、分解及不断的组合,甚至是什么也没有变化,只是拥有的权利变化了,这不可能解决人类精神的问题,促进人类精神的进步。以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去衡量人的幸福程度也是隔靴搔痒,更不可能触及到人性的本身,因为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问题。
同时,“持续的和平”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平,更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在不断战胜大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取得的胜利也只是短暂的、自以为是的,从终极来看,人类永远不会战胜自然,因为我们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力量和智慧都来自于大自然。在有信仰的人看来,大自然的背后就是上帝,这其中蕴藏着许多人们无法知晓的奥秘。
我想我们还应该更深入地思考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这几年我常参加一些绿色环保的活动和会议,但常因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竞赛,甚至成为了商家一次次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会。在环保问题上没有方向性指导思想,只在技术层面上施展雕虫小技,我们就会成为顾头不顾尾的企鹅。而《小的是美好的》在33年前就明确地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在美国发生的灾难性的“9·11事件”,是西方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仇恨与城市建设中追求高大、标志性两条道路相交带来的结果。而这两条道路的指导思想与《小的是美好的》背道而驰。如果我们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像“9·11”这样的悲剧也许还会重演。再回过头来看,世界发展的出路究竟何在?我想应该回归于人,回归于人性。也正是基于此,舒马赫呼吁: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资源是教育。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认识和感受,这篇文章我会放在我的博客上,希望与更多的朋友一起讨论,也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更多的人来思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来。
内容简介:
《小的是美好的》是声讨现代工业文明弊端、讨论人类发展问题的经典著作。作者认为资源密集型的专业化、大型化生产导致经济效益降低,贫国与富国的差距拉大,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应当超越对“大”的盲目追求,提倡小型机构、适当规模、中间技术等,其影响已超出一般经济学的范围,对回顾20世纪的环保、教育和社区等问题亦具有重要意义,也促使人们重新深思自己的未来。
推荐理由:
原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能源危机时诞生,对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提出警醒,之后的三十多年间许多国家和企业据此为发展理念,对于上世纪下半叶全球经济的自我调节产生深远影响,也成为中国一代精英思考国家经济未来时的启蒙读物。在中国入世五年,更紧密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今天再版此书,国内的读者对书中谈到的有关能源、教育、土地和技术问题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几年后的今天译林出版社要再版这本书,并让我为这本书写个序。于是我又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再读这本书时,觉得每句话都好像在往心里面钻,有些话甚至震得我头皮发麻,与我几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时的看法、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其实,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自己对发展模式的反思,对信仰、道德的进一步理解。我现在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乐于思考未来的朋友们,真心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这本书:无论是有权的、无权的人;无论是穷人、富人;无论是年老的、年轻的……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个人以智慧的启发。
圣雄甘地有一句名言被大家广泛地传诵着:“地球上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了解圣雄甘地理想中的世界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圣雄甘地说:“我将为这样的印度而奋斗:在这里,穷苦人将她当成自己的祖国,在事关她的发展的问题上能有效发表意见;在这里,没有阶级地位的高低;在这里,所有的社会群体都将和睦相处;在这里,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印度。”
《小的是美好的》书中探讨了教育、土地、资源、技术与发展的关系,并反思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对于世界的影响。无法想象这竟然是一本33年前写成的书,书中提出的观点如此深刻而又具预见性。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这种发展模式的原动力来自于攀比和竞争,就是这种发展模式激活并放大了人性中的贪婪和嫉妒,这些贪婪和嫉妒摧毁着人类的智慧、平静和幸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无论物质财富如何快速地增长,都不可能带来持续的和平,也不能给人类带来普遍的幸福感;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发展的衡量标准只是GDP的增加,但它仅是统计学中的统计数据,而并非人民的真实感受;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基层人民备受日益增加的挫折感、疏离感以及不安全感的压抑”。
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平衡发展。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人们不断地在发现物质世界规律的基础上,掌握这些规律并创造出物质财富。在精神世界中,信仰是道德的原动力和基础。如同在物质世界中,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一样,没有信仰的道德是断了线的风筝,道德也只能变成没有力量的口号。信仰和道德推进了人类精神的进步。如果只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只在物质世界中进行物质的搬运、化合、分解及不断的组合,甚至是什么也没有变化,只是拥有的权利变化了,这不可能解决人类精神的问题,促进人类精神的进步。以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去衡量人的幸福程度也是隔靴搔痒,更不可能触及到人性的本身,因为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问题。
同时,“持续的和平”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平,更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在不断战胜大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取得的胜利也只是短暂的、自以为是的,从终极来看,人类永远不会战胜自然,因为我们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力量和智慧都来自于大自然。在有信仰的人看来,大自然的背后就是上帝,这其中蕴藏着许多人们无法知晓的奥秘。
我想我们还应该更深入地思考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这几年我常参加一些绿色环保的活动和会议,但常因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竞赛,甚至成为了商家一次次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会。在环保问题上没有方向性指导思想,只在技术层面上施展雕虫小技,我们就会成为顾头不顾尾的企鹅。而《小的是美好的》在33年前就明确地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在美国发生的灾难性的“9·11事件”,是西方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仇恨与城市建设中追求高大、标志性两条道路相交带来的结果。而这两条道路的指导思想与《小的是美好的》背道而驰。如果我们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像“9·11”这样的悲剧也许还会重演。再回过头来看,世界发展的出路究竟何在?我想应该回归于人,回归于人性。也正是基于此,舒马赫呼吁: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资源是教育。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认识和感受,这篇文章我会放在我的博客上,希望与更多的朋友一起讨论,也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更多的人来思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来。
内容简介:
《小的是美好的》是声讨现代工业文明弊端、讨论人类发展问题的经典著作。作者认为资源密集型的专业化、大型化生产导致经济效益降低,贫国与富国的差距拉大,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应当超越对“大”的盲目追求,提倡小型机构、适当规模、中间技术等,其影响已超出一般经济学的范围,对回顾20世纪的环保、教育和社区等问题亦具有重要意义,也促使人们重新深思自己的未来。
推荐理由:
原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能源危机时诞生,对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提出警醒,之后的三十多年间许多国家和企业据此为发展理念,对于上世纪下半叶全球经济的自我调节产生深远影响,也成为中国一代精英思考国家经济未来时的启蒙读物。在中国入世五年,更紧密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今天再版此书,国内的读者对书中谈到的有关能源、教育、土地和技术问题会有更深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