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浓缩了我国汉语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的美,不仅体现在语言和音韵上,还体现在意境上,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意境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以及诗人情感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意境教学;意境美
古诗词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发挥出耀眼光芒,一首诗歌之所以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不仅仅是因为诗歌读起来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更是因为诗歌中的意境悠遠、深刻,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或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或是对国家存亡的忧虑,或是对亲人的思念,或是抒发自己心中的远大抱负。文学创作是寄托情感的重要途径,古诗词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或含蓄,或豪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将古诗词教育当做重点,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阅读诗歌,更要学会分析诗歌,细细体味诗歌中的情感与主旨,体味各种意象所代表的深层次含义。
一、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面临的困境
意境是一首诗歌的关键与核心,对诗歌进行朗读往往给人带来听觉上的良好感受,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分析,则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意境也是诗歌的难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对诗词的意境理解不到位,在分析意境的时候总是觉得很难把握到诗歌中最关键的“点”,从而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够透彻,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诗歌阅读、朗诵、分析,实则并没有真正对诗歌的“美”进行分析和体会。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中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审美体验难
诗词是情感意向的产物,诗词中的意境是从具体的艺术形象中产生的,这些艺术形象被称之为意象,每一个意象都是带有审美趣味的,读者在对诗词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要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诗词作品中的意象之美进行体会。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意境美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对诗歌的审美价值进行提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审美体验在诗词理解中的作用,导致审美体验较难。
第二,初中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水平有待提高
在对古诗词进行阅读的时候,首先要识字,明白每一句话的基本含义,然后是分析思想和情感,前者是为后者做准备与铺垫的。当前初中生的识字水平自然有了很大程度提升,对每个汉字和每个词语的组合都比较熟悉,但是在对诗句进行阅读的时候,其理解能力不足,就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导致学生在诗词学习过程中不能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也不能对诗歌的意境美进行感悟。
第三,教师的固有思维对诗词教学产生影响
语文教学创新在于理念和思维创新,要学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则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固有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对古诗词教学而言,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式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诗词的意境进行理解。当前有的语文教师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按部就班地分析、讲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二、古诗词教学中意境美的体现策略
(一)走近诗人,对诗词情感进行感悟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情感的体现,一个人的情绪是随时变化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经历的事情不同,因此在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情感亦不相同。为了对诗词的情感进行感悟,则必须要首先了解诗人,从诗人的生平背景分析着手,加深对他的人生经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首先可以对李清照的生平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查阅关于李清照生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例如有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得出:李清照曾有过幸福的家庭生活,与丈夫过得悠然自然,但国家灭亡,举家逃亡之时丈夫去世,从此李清照便开始了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加上国家摇摇欲坠,所以她借助诗词创作抒发心中的幽怨情绪。通过对李清照生平的大概了解,学生能够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更加深刻地体会。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词句中都表达了她的无奈、哀伤、孤寂、凄苦的心情,了解了她的人生经历,自然也能更好地理解她赋予给诗句的情绪。
(二)积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诗词
传统的诗词教学显得有些单调,单纯地通过教师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诗词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更有助于学生走进诗词作品中,对诗词的意境进行体会。例如在《枫桥夜泊》教学过程中,作者途径寒山寺写下了这首表达了家国之忧的作品,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让学生将对国家的忧虑与自然景色结合起来。对此,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配上缓慢、低沉、悠远的音乐,同时配上与诗词景色响应的图片,并且让学生进行配音,声情并茂地还原诗歌中的场景:“月夜沉寂,夜晚有船只泊靠在岸,远处有钟声响起,诗人辗转难眠,他在忧虑国家的发展与存亡,同时,作为孑然一身的旅人,在外漂泊已久,总有些归思之情……”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慢慢将自己代入到这个环境中,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在诗歌意境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讨论分析,在与他人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豁然开朗,提高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诗词便是其中之一。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诗词意境的分析,引导学生走进诗歌,分析作品中的情感与意境,不仅提高诗词领悟能力,还不断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聂伟.略谈古诗词教学中意境美的欣赏[J].大家,2010(19)
[2]周爽.浅谈语文教学的意境美[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02)
[3]裴永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6(32)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意境教学;意境美
古诗词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发挥出耀眼光芒,一首诗歌之所以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不仅仅是因为诗歌读起来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更是因为诗歌中的意境悠遠、深刻,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或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或是对国家存亡的忧虑,或是对亲人的思念,或是抒发自己心中的远大抱负。文学创作是寄托情感的重要途径,古诗词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或含蓄,或豪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将古诗词教育当做重点,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阅读诗歌,更要学会分析诗歌,细细体味诗歌中的情感与主旨,体味各种意象所代表的深层次含义。
一、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面临的困境
意境是一首诗歌的关键与核心,对诗歌进行朗读往往给人带来听觉上的良好感受,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分析,则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意境也是诗歌的难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对诗词的意境理解不到位,在分析意境的时候总是觉得很难把握到诗歌中最关键的“点”,从而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够透彻,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诗歌阅读、朗诵、分析,实则并没有真正对诗歌的“美”进行分析和体会。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中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审美体验难
诗词是情感意向的产物,诗词中的意境是从具体的艺术形象中产生的,这些艺术形象被称之为意象,每一个意象都是带有审美趣味的,读者在对诗词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要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诗词作品中的意象之美进行体会。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意境美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对诗歌的审美价值进行提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审美体验在诗词理解中的作用,导致审美体验较难。
第二,初中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水平有待提高
在对古诗词进行阅读的时候,首先要识字,明白每一句话的基本含义,然后是分析思想和情感,前者是为后者做准备与铺垫的。当前初中生的识字水平自然有了很大程度提升,对每个汉字和每个词语的组合都比较熟悉,但是在对诗句进行阅读的时候,其理解能力不足,就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导致学生在诗词学习过程中不能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也不能对诗歌的意境美进行感悟。
第三,教师的固有思维对诗词教学产生影响
语文教学创新在于理念和思维创新,要学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则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固有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对古诗词教学而言,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式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诗词的意境进行理解。当前有的语文教师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按部就班地分析、讲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二、古诗词教学中意境美的体现策略
(一)走近诗人,对诗词情感进行感悟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情感的体现,一个人的情绪是随时变化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经历的事情不同,因此在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情感亦不相同。为了对诗词的情感进行感悟,则必须要首先了解诗人,从诗人的生平背景分析着手,加深对他的人生经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首先可以对李清照的生平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查阅关于李清照生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例如有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得出:李清照曾有过幸福的家庭生活,与丈夫过得悠然自然,但国家灭亡,举家逃亡之时丈夫去世,从此李清照便开始了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加上国家摇摇欲坠,所以她借助诗词创作抒发心中的幽怨情绪。通过对李清照生平的大概了解,学生能够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更加深刻地体会。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词句中都表达了她的无奈、哀伤、孤寂、凄苦的心情,了解了她的人生经历,自然也能更好地理解她赋予给诗句的情绪。
(二)积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诗词
传统的诗词教学显得有些单调,单纯地通过教师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诗词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更有助于学生走进诗词作品中,对诗词的意境进行体会。例如在《枫桥夜泊》教学过程中,作者途径寒山寺写下了这首表达了家国之忧的作品,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让学生将对国家的忧虑与自然景色结合起来。对此,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配上缓慢、低沉、悠远的音乐,同时配上与诗词景色响应的图片,并且让学生进行配音,声情并茂地还原诗歌中的场景:“月夜沉寂,夜晚有船只泊靠在岸,远处有钟声响起,诗人辗转难眠,他在忧虑国家的发展与存亡,同时,作为孑然一身的旅人,在外漂泊已久,总有些归思之情……”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慢慢将自己代入到这个环境中,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在诗歌意境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讨论分析,在与他人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豁然开朗,提高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诗词便是其中之一。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诗词意境的分析,引导学生走进诗歌,分析作品中的情感与意境,不仅提高诗词领悟能力,还不断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聂伟.略谈古诗词教学中意境美的欣赏[J].大家,2010(19)
[2]周爽.浅谈语文教学的意境美[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02)
[3]裴永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