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旨在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阻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因素
1 前言
社区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和新的社会形态,在中国的城市管理和社会体育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社区体育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把握新的发展阶段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公共资源向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以促进社区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城市社区体育的持续发展,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许多问题,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投入不够等。
2 阻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
2.1组织管理的薄弱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在理论上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应当是社区的居民自治组织,但是新兴城市中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还是以街道社区管理为主,区域性组织机构管理为辅。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模湖,工作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而多数社区文体干事来管理社区体育工作,他们往往身兼多职,工作繁杂,真正投入到社区体育工作的时间、精力远远不足,造成社区体育活动缺乏经常性,管理缺乏科学性,同时也会削弱社区一体化。
2.2活动场地的局限
据统计,我国大众体育人均适用场馆面积0.65m\+2,专门用于体育健身休闲的仅有10.0%,而美国人均使用体育场馆面积高达16m\+2[2]。由于我国社区体育起步较晚,加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上分布不足。尽管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和服务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需要。同时,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也存在分布不均,交通不便利、与社区居民运动习惯不相匹配等方面的情况,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3]。目前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的缺乏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不能否认,但是从目前城市社区体育的整体情况来看,社区体育的件条件亟待改善。
2.3参与群体单一
虽然健康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社区的体育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4]。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以老年人为主力军。青少年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这就剥夺了青少年的大量体育时间,从而限制了青少年参加社区体育运动。中青年由于上班时间比较固定,同时也占据了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下班后家庭琐事、辅导孩子功课等都让中青年人群很少参加体育活动。而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城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缺乏也是阻碍中青年人群参与体育健身。
2.4专业指导人员缺乏
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自1994年6月10日开始施行。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万多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应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说明了我国的各级体育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5]。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的每1000人中应有3—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大大制约了人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随着体育人口的增加,这一矛盾将日益突出。
3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3.1加强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快速发展,综合型的体育健身场地数量增多,因此,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时,要使社区体育活动给人民带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健康。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努力提高社区人们文化素质,积极更新观念,转变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健康观、生命观、健美观。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完善社区体育发展的运行机制,以政府为导向,以社区体育协会为核心,建立有效的社区体育健身网络,将社区体育的发展落实到社区每一个居民身上,大力提倡居民积极锻炼,积极宣传。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与此同时,还需政府对社区体育适当进行有效地监测和指导,积极的与高校体育部门相结合,带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更有效的结合,充分的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实现学校体育进社区,这样才能保证社区体育得到有效发展。
3.2加大对社区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投入的群众体育经费均有较大的提高。全民健身工程实施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级政府都有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全民健身工程,支持城市社区健身,还规定各省体育彩票的相应比例划拨到群众体育健身中。同时鼓励和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资助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建设,大力提倡辖区的单位举办或承办社区大型体育活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社区内各类体育协会(社团)或其他体育组织可实行会员制,可向会员收取一定数额的会费,实现社区体育自给自足发展。
3.3开发和引进专业指导人员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巩固和提升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近年全国社区体育指导员又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国家体育局要求达到千分之五的比值还有一定的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健身人群的需要,因此,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进一步培训工作,同时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对职业鉴定,对职业能力进行评价,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质量,以推动大众体育的普及与开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应充分利用所在辖区高校优势,高校是高素质青年学子的聚集地,在高校进行社会指导员培训会吸引更多高素质青年学子走上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职业,更加有利于优化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结构。
3.4合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
学校在很多方面拥有大量的资源,具有开展竞赛和组织活动经验、知识丰富的体育教师,而且能为社区体育解决部分场地设施问题,充分发挥这些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能较好地解决社区体育专业人才急缺的现状还能有效地提高学校体育场地的利用率,避免资源闲置浪费。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合理互动,将能使学校和社区双方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使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4 小结
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城市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体育尚处于发展摸索期,很多方面都还在创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组织、个人的共同努力,应当进一步重视社区体育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的设施,为社区体育培养和输送人才,让更多的居民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社区体育锻炼中去。2009年,国务院就批准将每年8月8日设立为“全民健身日”,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这是指导全民健身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组织好《全民健身计划》体育民生工程,努力开创全民健身工作的新局面,正确认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艳杰,陶于.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多元因素分析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8)
[2]喻坚,孙有智.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
[3]朱东法.豫南三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
[4]沈雪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
[5]陈立农,金成全,李钦升,李发林.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困惑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7)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关键词:阻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因素
1 前言
社区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和新的社会形态,在中国的城市管理和社会体育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社区体育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把握新的发展阶段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公共资源向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以促进社区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城市社区体育的持续发展,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许多问题,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投入不够等。
2 阻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
2.1组织管理的薄弱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在理论上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应当是社区的居民自治组织,但是新兴城市中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还是以街道社区管理为主,区域性组织机构管理为辅。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模湖,工作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而多数社区文体干事来管理社区体育工作,他们往往身兼多职,工作繁杂,真正投入到社区体育工作的时间、精力远远不足,造成社区体育活动缺乏经常性,管理缺乏科学性,同时也会削弱社区一体化。
2.2活动场地的局限
据统计,我国大众体育人均适用场馆面积0.65m\+2,专门用于体育健身休闲的仅有10.0%,而美国人均使用体育场馆面积高达16m\+2[2]。由于我国社区体育起步较晚,加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上分布不足。尽管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和服务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需要。同时,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也存在分布不均,交通不便利、与社区居民运动习惯不相匹配等方面的情况,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3]。目前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的缺乏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不能否认,但是从目前城市社区体育的整体情况来看,社区体育的件条件亟待改善。
2.3参与群体单一
虽然健康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社区的体育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4]。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以老年人为主力军。青少年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这就剥夺了青少年的大量体育时间,从而限制了青少年参加社区体育运动。中青年由于上班时间比较固定,同时也占据了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下班后家庭琐事、辅导孩子功课等都让中青年人群很少参加体育活动。而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城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缺乏也是阻碍中青年人群参与体育健身。
2.4专业指导人员缺乏
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自1994年6月10日开始施行。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万多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应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说明了我国的各级体育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5]。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的每1000人中应有3—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大大制约了人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随着体育人口的增加,这一矛盾将日益突出。
3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3.1加强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快速发展,综合型的体育健身场地数量增多,因此,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时,要使社区体育活动给人民带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健康。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努力提高社区人们文化素质,积极更新观念,转变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健康观、生命观、健美观。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完善社区体育发展的运行机制,以政府为导向,以社区体育协会为核心,建立有效的社区体育健身网络,将社区体育的发展落实到社区每一个居民身上,大力提倡居民积极锻炼,积极宣传。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与此同时,还需政府对社区体育适当进行有效地监测和指导,积极的与高校体育部门相结合,带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更有效的结合,充分的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实现学校体育进社区,这样才能保证社区体育得到有效发展。
3.2加大对社区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投入的群众体育经费均有较大的提高。全民健身工程实施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级政府都有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全民健身工程,支持城市社区健身,还规定各省体育彩票的相应比例划拨到群众体育健身中。同时鼓励和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资助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建设,大力提倡辖区的单位举办或承办社区大型体育活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社区内各类体育协会(社团)或其他体育组织可实行会员制,可向会员收取一定数额的会费,实现社区体育自给自足发展。
3.3开发和引进专业指导人员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巩固和提升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近年全国社区体育指导员又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国家体育局要求达到千分之五的比值还有一定的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健身人群的需要,因此,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进一步培训工作,同时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对职业鉴定,对职业能力进行评价,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质量,以推动大众体育的普及与开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应充分利用所在辖区高校优势,高校是高素质青年学子的聚集地,在高校进行社会指导员培训会吸引更多高素质青年学子走上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职业,更加有利于优化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结构。
3.4合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
学校在很多方面拥有大量的资源,具有开展竞赛和组织活动经验、知识丰富的体育教师,而且能为社区体育解决部分场地设施问题,充分发挥这些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能较好地解决社区体育专业人才急缺的现状还能有效地提高学校体育场地的利用率,避免资源闲置浪费。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合理互动,将能使学校和社区双方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使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4 小结
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城市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体育尚处于发展摸索期,很多方面都还在创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组织、个人的共同努力,应当进一步重视社区体育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的设施,为社区体育培养和输送人才,让更多的居民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社区体育锻炼中去。2009年,国务院就批准将每年8月8日设立为“全民健身日”,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这是指导全民健身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组织好《全民健身计划》体育民生工程,努力开创全民健身工作的新局面,正确认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艳杰,陶于.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多元因素分析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8)
[2]喻坚,孙有智.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
[3]朱东法.豫南三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
[4]沈雪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
[5]陈立农,金成全,李钦升,李发林.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困惑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7)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