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来青年志面试的时候,Billy正在给大家拍照,筹备四周年派对。当时看他一身Hip-Hop打扮,戴着棒球帽拎着相机的模样让我觉得这真是一个炫酷的青年啊!来了青年志,发现Billy炫酷的地方很多:说唱、玩滑板、滑雪、拍视频、设计潮牌……浸泡在各个青年文化社群里。趁着《论业》栏目要采访工作好玩的人的选题,我迫不及待地采访了Billy君。
  问:介绍一下你和你的工作吧?
  答:我叫Billy,在青年志3年了,负责公司的行政运营、社群联络和视频制作。
  问:你是怎么来这儿工作的?
  答:一次青年志给一个运动品牌做工作坊,要找一些玩滑雪的人来参加,那会儿我还在上大学,一个青年志的研究员在滑雪论坛上找到了我。就这么来参加了一次活动,觉得这个地方挺好玩的,在胡同小院里,当时也没什么其他的想法。我大学学的金融,2010年大三的时候,去证券公司实习,做电话销售。我坐那一天一个电话都没打出去,第二天我就不去了。我是那种只要不喜欢的就极度抵触的人。可我还得找地方实习,就问青年志的人招不招实习生,他们让我去聊聊天。
  问:聊什么了?
  答:不记得了。最有印象的是Lisa问我你有什么梦想。我那会儿有点慌,因为从来没人问过我这个。然后还聊了聊平时干过什么之类的,就来实习了。一开始做过案头研究、采访,后来开始学视频制作,也帮着去银行和税务机关处理一些行政工作。从兼职实习变成全职实习,毕业没多久就转正了。
  问:当时毕业还有别的打算吗?
  答:我们家是军队家庭,2011年毕业,给我找了一个国家单位让我去上班,每天做的事都一样,轻轻松松。我70岁时可能去,20岁肯定不去,把我年轻的、躁动的心都给泯灭了。我跟我爸说我自己找工作,我爸为这事半年多没搭理我。他一直觉得我来这儿上班是胡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回去了,结果我一直待到现在。
  问:这期间有过动摇吗?
  答:有得不到认同感想辞职的时候。但因为喜欢,一直没离开。这里不太像公司,更像家庭,大家彼此关心、对人本身的关心,相处融洽,不会钩心斗角,每个人都很磊落,也都很好玩。
  问:你说每个人都很好玩,这几年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有趣的人吧?
  答:之前我圈子很小,除了学生时代的朋友,就是滑雪和滑板社群的人。来这以后,圈子开始漫延:画插画的、搞网站的、做公益的……因为老帮各个年轻人社群做活动,还跟其中一些人成了很好的朋友,比如“嘿”组合的独立动画导演雷磊、MC说唱歌手小老虎和音乐制作人李星宇。以前小老虎是我偶像,我是他歌迷。
  问:听起来大家都挺喜欢你的?
  答:也有不喜欢的。但整体上我不太招人讨厌,说话直,心眼好,还能逗乐,所以大多数人都挺喜欢我。最重要的是,我乐意尝试新的东西,所以每个社群都去混一混,认识一个新的社群,就多了解一个东西。在这一直能接触新的年轻人,听到更多年轻人的故事。我书念得不好,要从别的途径来吸收东西。
  问:那些没在任何一个社群里的年轻人呢?
  答:其实也无所谓社群。普通年轻人也都想要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社群领袖是那些去做了的人。相比起来,普通年轻人更真,只是没有勇气去做抵抗。再说了,没有普通年轻人哪能凸显社群领袖啊。我觉得所有人都是普通年轻人。
  问:你认识那么多好玩的年轻人里有你特别羡慕的吗?
  答:以前我会特别羡慕像雷磊那样的自由艺术家,觉得他们过着一种别人看着特别酷,自己过着特别好的生活。前些年在青年志一直有失落感,不知道做什么。每天来一个别人看来特别好玩、前沿、酷的地方上班,却没有归属感,同事说的好多东西我都听不懂,融入不进来。后来经同事Zafka点拨,脑子才变清楚一点,知道其实是自己没把自己当回事,也不知道怎么把自己当回事。以前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现在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就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生活挺好的。
  问:你手头在忙什么工作?
  答:蘑菇青年大趴、月底公司的周年派对。我在组织整个派对,也在拍一个“青年新闻联播”,自导自演自剪,整理一下这半年青年文化生态圈的新鲜事。我会以惊艳造型出现在大屏幕上:大背头、大金链子、花衬衣。当天我也会做主持,还会有我和“嘿”组合的小演出。派对会有很多好玩的年轻人来玩来交流。
  问:你这些好玩的想法都是从哪来的?
  答:我天生就是个带给大家欢乐的人,有我在,不欢笑,那不行。我看电影都只看喜剧片,不敢看恐怖片,又觉得爱情片特假。也是虚荣心作祟,容易搞笑的人都是容易被关注的人,我享受被不认识的人打招呼的那种感觉。
  问:我觉得你挺厉害的,搞得了这些好玩的事,也搞得了行政那些繁琐的事。
  答:以前我也觉得跑一些机关单位办行政手续特没劲,后来也看成锻炼了,学习为人处事,做事会成熟稳重些。现在我去哪办事,见什么人说什么,也学着察言观色,办得比以前顺利多了。
  问:你说现在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是什么事?
  答:做职业极限运动摄影师,我现在还不行,需要学习。公司愿意给我机会和时间,但我不能学得太慢。学习的过程也挺艰难的,得坚持。
  问:听上去跟现在的工作不怎么相关啊?
  答:我负责公司活动和公司文化的视频剪辑制作,最开始跟着同事学,学得特别块,后来一个人导演、制片、拍摄、发布。去年四周年派对的视频,我剪片子好几天不睡,因为喜欢,也无所谓累不累。这种事只能趁年轻干,岁数大就干不出来了。今年我已经可以自己写脚本,画分镜头了。我玩音乐,所以剪片子节奏感特别好。每当我放在视频里的小心思、配乐的小心思被人看出来,就很有成就感。因为喜欢极限运动,所以休假我去滑雪时会去拍一些极限运动的视频。把自己的想法灌进喜欢的事情里面,做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问:折腾这么多事,公司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答:时时反思,做事要用最牛的标准。公司之于我,像个部队的番号,它的影响是血液里的。
  问:你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啊?
  答:我做饭特别好吃,也喜欢调酒。如果以后真做了极限运动摄影师,希望雪季拍片赚够钱,雪季过了有个小饭馆,在海边,或是在北京一个特别舒服的地方。朋友来了调杯酒,做个饭,听听音乐,没事儿接个小活。当真的过上这种生活时,可能也就烦了,觉得没想的那么好。反正只要工作,都苦都累。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在中大(中山大学)这么久,我有种感觉,中大四个校区,由于各自地理位置、院系设置的不同,其实等于是形成了四所风格不同的大学,南校重风骨,东校重外拓,珠海重活力,北校重务实。  这四种不同的特质经过碰撞、融合、交汇,最终造就了现在的中大氛围。  谈到中山大学,不可回避的是,所有的故事都根源于中大的双城四校区。    南校区:各种堂、屋    “你们学校在哪?”这是一个极普通却让所有中大人必然会感到尴尬
毕业的时候,“梦想”这两个字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很多人都会徘徊在梦想和就业之间,我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清华工科男,我常常被大家形容为一个文艺青年,但是我本人觉得文艺不文艺不太好讲,我只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真的人。  我很喜欢读书,平时读的最多就是韩寒、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书,我喜欢五道口、三里屯,喜欢骑车逛清华,更喜欢摄影。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大学这四年尝试过好多东西,除了摄影、拍片子还有相声、跳
学姐的宝宝满月,我趁着端午假期去上海看望。刚从他们家出来不久,便收到大学好友Sarah的微信照片。照片上,被另一只手轻轻握住的纤纤玉指间一枚钻戒熠熠发亮。我心中惊叹,忍不住急忙给她打去电话。  电话接通,Sarah在那头开心地说道:“刚买的,就想第一时间和好朋友们分享我的喜悦和快乐。”  “已经决定了?”我问。  “是啊,”她爽朗地答道,“我打算嫁给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百转千回,各种滋
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断网!我一遍遍拨打电信公司的电话,祈祷网络能在今晚之前修好。明天一大早,我将随着夏令营的班车去北京,七天之内都无法再上网,那样,我将在不知自己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的忐忑中完成人生的第一次长途旅行。  那年我16岁,高中毕业,通过网络发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封告白信。我没见过她的相貌,没听过她的声音,不晓得她的年龄,不了解她的性格。尽管如此,我却像着了魔一样,因为想她而夜不成寐,一次次
作者陈艳涛非常体贴地选择了一种朴素和冷静的讲述,和盘托出她对《红楼梦》的深切理解,而这些理解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情,不是只有红学者才有权置喙。  我曾以为红楼梦是女性的,起码是偏向于女性的,由一名女性来解读,毫无疑问,会更加彻底地女性。但陈艳涛的解读却出人意外地冷静大气,她对人性世事的理解也有一种中性的干脆和理智。因此,在这本从书名、到装帧都显得唯美婉约的书中,里面实则有一颗“女汉子”的内
熊培云  执教于南开大学  梁文道  凤凰卫视评论员  对于写作的人来说,他需要一个品质——不知轻重。如果你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或者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写,你可能会写得比较世故。
听说前不久北大图书馆新购置了一台3D打印机,理由是“无他,给学生培养兴趣耳”,引得我们不住唏嘘。而走进不同的高校图书馆,发现图书馆与新科技的融合真的是无处不在呢!  走进北大图书馆,除了感受到它的宏伟大气与藏书丰富之外,更感受到不少设计的人性化以及利用科技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的贴心服务,作为一座走在中国大学前列的高等学府,北大的图书馆也引领着向高科技靠近的趋势。  2014年11月18日,走进北大
说话技巧  在典当行的第一课,是关于说话技巧的。几年前的真事,一位中年女士领着只京巴狗来店里:“您看看,我这狗能当多钱,当一个月。”接待人员稍惊了片刻,正正颜色道:“本店活物不当。”这位中年女士二话不说,把狗抱起来丢在货品托盘里,“我捏死它,你们这能当多钱?”接待员无语。  在典当行,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就像电视剧《8号当铺》的台词:“典当一切可以典当的,换取你想要的,只有舍不舍得,敢不敢……”典
自打在Coursera上注册并选修了课程后,  我的邮箱每周都会收到类似的邮件。  是的,MOOC喊我去上课呢!  不当学生很多年,一看到这些邮件,  心里就响起一阵铃声,  该上课咯~于是,  晚上乖乖坐到电脑前,  打开课程表,选的课程进度条一目了然。  哟,这几课都要收关了啊,  赶紧进入课程,看老师的视频。  如果身为大学生,你没有听说过MOOC,那么你真是OUT了。  如果你知道了却还不
毕业班“临界生”是迎战高考的“潜力股”,他们有着冲击本科院校的实力,班主任应重点关注这些考生,对他们做好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激发他们内心的自信和斗志。笔者结合自身的相关实践,认为对“临界生”的心理疏导应秉着“循序漸进”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按一定环节有效展开。  一、转“堵”为“疏”,合理宣泄  不少考生很容易被高考前的几次统一“模考”左右情绪,每次模考成绩的公布都会让一些心理较脆弱的考生沮丧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