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跨越,实现四川经济有快又好发展,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
发轫于2006年3月——省委部署实施工业强声省跨越,成熟于2007年1月——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奔走,我省工业庄严的使命昭示着一个奋进的主旋律,今年1~8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以25.4%的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增速第四的排名,与此同时,上半年四川GDP增速达到13.7%,据预测,全年四川GDP在西部率先达到万亿元已成定局。
工业兴,则四川兴,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工业,一直是支撑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是一种观念创新,也是一种战略取向“省委书记杜青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四个跨越”
按照2006年四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三项工业化基本指标进行测算,我省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面审视工业发展现状,找准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逻辑起点,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所要推进的工业,必须是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则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的工业化。
这此思维财富的优势与得天独厚的资源相结合,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加速着四川工业向“十一五”目标迈进的步伐。
要义:从发展到科学发展
“发展国有经济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重要保障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一少雄在省工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曾记否?“十一五”时期,工业项目布局四川:“三线建设”使四川成为后方最大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后,四川在全国率先进行国个改革……
喜看今朝:去年我省重点国企增加值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四成以上,利润占五成以上,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重点企利润同比增幅超过40%,全省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主要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国有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国有经济是四川工业跨越的主力军。”副省长黄彦蓉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长者,必浚其泉。”推动工业跨越,国有企业是中流砥柱;推动工业跨越,国资委责无旁贷。省国资委挂牌成立3年来,初步构建了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保值增值责任得到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盘活国有经济存量,加大资源重组整合力度,不断增强我省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成为当前省国资委进一步推进工业强省跨越的破题之举。
干难办的事,才显英雄本色,才能真正体现出工作的不一般。川渝中烟公司成立后,为实现四川烟草改革重组,几年来省国资委先后与8个市(州)进行了上百次的沟通协商,使成都烟厂顺利重组西昌、绵阳等烟厂,去年又实现了和什邡烟厂的整合,成立了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实现了改革重组和多赢的目标。2006年,川渝中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通过整合,川渝中烟实现了以管理为主向直接组织生产经营的转变,各种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过去多年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较好解决,整体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司党组副书记李存林深有感触。
着眼要素整合和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省国资委相继出台《全省国有企业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省属国有企业重组调整指导意见》,集中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培育“优”而“强”的产业旗舰。以重装制造、酒类、化工、煤业、航空等行业为重点,完成了15户企业的重组工作,做大做强了国有龙头企业。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86.3%,县属以下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1+1>2,通过改革,我省国有企业生机勃勃,活力彰显,为推进我省工业经济稳步较快发展发挥了骨干作用,对新型工业化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监管中服好务,在服务中监管好。”省国资委主任李成云说:“科学发展,不只是企业的事,我们的监管和服务也必须创新。”为此省国资委先后起草制订了《四川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今年,省国资委还提出,四川国有企业将建立国企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将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纳入经营者业绩考核。企业职工工资没有增长的,负责人薪酬不得增长。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国有企业职工能够同样享受到国有企业发展带来的效益。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亿万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这些不断闪现的镜头,印证着四川工业发展的坚定转型。“中流砥柱——512业跨越中的国有经济”,为迎接“推进向工业强省跨越”采访团,川渝中烟公司打出的这副标语道出了四川国企方阵铁肩担重任的心声。
高天朗朗,风声阵阵。虽然征途迢迢,前路漫漫,但发展观念带动的发展模式之变、发展跨越之变已经开始。
品牌创新“四川造”
“四川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关键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省长蒋巨峰说。
“好”,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核心;
“快”,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前提;
“新”,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关键。
“新”的途径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全面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叫响“四川造”品牌。
2007年2月,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1000吨多晶硅产业化项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打破了德、美、日三国在这一高技术产业上的垄断,使我国成为第四个掌握千吨级高纯度工业规模多晶硅产品技术的国家。“当千吨项目成功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熬夜的原因吧,我的血压一度达到180。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甘道明亲自打电话来慰问,单位也派车专门送我看病。我很感动啊,这份感情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被称为“国宝”的专家——新光硅业总工程师张惠国告诉记者。说他是“国宝”,是因为全国硅材料领域像他这样的专家不超过10个。
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四川造”在张惠国这样的技术带头人和产业工人的努力下诞生,并一天天茁壮成长。
“自主创新让企业直接尝到了甜头。”攀钢研院院长张开坚说。近5年,攀钢共申请专利495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09项,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并一举成为我省主营业务收入最多的企业。无独有偶,西南油气田公司针对四川盆地不少气田、气井相继老化,且普遍产水的实际,仅推广泡排、气举为代表的排水采 气工艺一项新技术,全公司挖潜增产的气量就占总产量的15%以上,相当于新增一个储量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气田。
开路先锋,勇闯市场。以质量打造精品是中铁二局做强自身品牌的致胜之道。当初,成都市进行三环路的建设时,市政建设部门的有关人员专门前往深圳考察。“结果深圳方面就说,这家企业就是你们四川的中铁二局,我们这里50%~60%的立交桥都是这家企业修的。”中铁二局副总经理郭敬辉回忆道。
良好的品牌效应,使得成都市三环路立交桥项目最终花落中铁二局。随后在成都地铁项目竞标中,中铁二局又勇夺第一标。作为从四川走出去的“开路先锋”,如今,从东起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西到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铁路,中铁二局的品牌已经延伸到了全国各个角落,同时还开始抢滩亚洲、非洲、南美市场。品牌为中铁二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06年,中铁二局营业额达到193亿元,并成功上市。
提升品牌内涵和溢价能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今年4月,长虹PDP项目正式启动,它所瞄准的正是国内厂家在大尺寸平板电视屏的技术和市场空白。正是精确的市场定位,实现了长虹品牌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新的增长点。最近,长虹通过赞助中国乒乓球队,与“国球”、“奥运经济”联系在一起。此举不仅对提升其品牌的文化品位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提升作用,跨领域的“强强联合”对消费者造成的“品牌联想效应”也呈现乘数式增长。
2007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长虹的排名从2006年第十位上升到第六位,其品牌价值由437.55亿元飚升至583.25亿元。与此同时,在2007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上,长虹品牌的排名也从2006年的第三百二十五位跃升到第二百九十九位,创造了近年来中国品牌增长最快的记录。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打造中国名牌群体中的四川军团。在我省3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中,约半数商标属于国有资产。
今年8月,包括五粮液、华西集团在内的几十家国有企业进入我省首批79家“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名单。
创新引领未来。今天,这些品牌已经成为四川工业的象征和代表,明天,它们将成为一面面旗帜,还将带动更多的“四川造”名牌脱颖而出。
工业跨越,这是在数百里群山和大江大河中搭起的舞台上演出的一场大剧目。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一四川国企,又一次默默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一个个企业用品牌又一次竖立了科学发展新的坐标!
发轫于2006年3月——省委部署实施工业强声省跨越,成熟于2007年1月——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奔走,我省工业庄严的使命昭示着一个奋进的主旋律,今年1~8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以25.4%的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增速第四的排名,与此同时,上半年四川GDP增速达到13.7%,据预测,全年四川GDP在西部率先达到万亿元已成定局。
工业兴,则四川兴,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工业,一直是支撑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是一种观念创新,也是一种战略取向“省委书记杜青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四个跨越”
按照2006年四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三项工业化基本指标进行测算,我省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面审视工业发展现状,找准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逻辑起点,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所要推进的工业,必须是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则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的工业化。
这此思维财富的优势与得天独厚的资源相结合,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加速着四川工业向“十一五”目标迈进的步伐。
要义:从发展到科学发展
“发展国有经济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重要保障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一少雄在省工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曾记否?“十一五”时期,工业项目布局四川:“三线建设”使四川成为后方最大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后,四川在全国率先进行国个改革……
喜看今朝:去年我省重点国企增加值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四成以上,利润占五成以上,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重点企利润同比增幅超过40%,全省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主要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国有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国有经济是四川工业跨越的主力军。”副省长黄彦蓉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长者,必浚其泉。”推动工业跨越,国有企业是中流砥柱;推动工业跨越,国资委责无旁贷。省国资委挂牌成立3年来,初步构建了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保值增值责任得到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盘活国有经济存量,加大资源重组整合力度,不断增强我省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成为当前省国资委进一步推进工业强省跨越的破题之举。
干难办的事,才显英雄本色,才能真正体现出工作的不一般。川渝中烟公司成立后,为实现四川烟草改革重组,几年来省国资委先后与8个市(州)进行了上百次的沟通协商,使成都烟厂顺利重组西昌、绵阳等烟厂,去年又实现了和什邡烟厂的整合,成立了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实现了改革重组和多赢的目标。2006年,川渝中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通过整合,川渝中烟实现了以管理为主向直接组织生产经营的转变,各种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过去多年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较好解决,整体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司党组副书记李存林深有感触。
着眼要素整合和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省国资委相继出台《全省国有企业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省属国有企业重组调整指导意见》,集中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培育“优”而“强”的产业旗舰。以重装制造、酒类、化工、煤业、航空等行业为重点,完成了15户企业的重组工作,做大做强了国有龙头企业。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86.3%,县属以下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1+1>2,通过改革,我省国有企业生机勃勃,活力彰显,为推进我省工业经济稳步较快发展发挥了骨干作用,对新型工业化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监管中服好务,在服务中监管好。”省国资委主任李成云说:“科学发展,不只是企业的事,我们的监管和服务也必须创新。”为此省国资委先后起草制订了《四川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今年,省国资委还提出,四川国有企业将建立国企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将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纳入经营者业绩考核。企业职工工资没有增长的,负责人薪酬不得增长。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国有企业职工能够同样享受到国有企业发展带来的效益。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亿万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这些不断闪现的镜头,印证着四川工业发展的坚定转型。“中流砥柱——512业跨越中的国有经济”,为迎接“推进向工业强省跨越”采访团,川渝中烟公司打出的这副标语道出了四川国企方阵铁肩担重任的心声。
高天朗朗,风声阵阵。虽然征途迢迢,前路漫漫,但发展观念带动的发展模式之变、发展跨越之变已经开始。
品牌创新“四川造”
“四川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关键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省长蒋巨峰说。
“好”,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核心;
“快”,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前提;
“新”,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关键。
“新”的途径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全面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叫响“四川造”品牌。
2007年2月,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1000吨多晶硅产业化项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打破了德、美、日三国在这一高技术产业上的垄断,使我国成为第四个掌握千吨级高纯度工业规模多晶硅产品技术的国家。“当千吨项目成功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熬夜的原因吧,我的血压一度达到180。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甘道明亲自打电话来慰问,单位也派车专门送我看病。我很感动啊,这份感情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被称为“国宝”的专家——新光硅业总工程师张惠国告诉记者。说他是“国宝”,是因为全国硅材料领域像他这样的专家不超过10个。
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四川造”在张惠国这样的技术带头人和产业工人的努力下诞生,并一天天茁壮成长。
“自主创新让企业直接尝到了甜头。”攀钢研院院长张开坚说。近5年,攀钢共申请专利495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09项,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并一举成为我省主营业务收入最多的企业。无独有偶,西南油气田公司针对四川盆地不少气田、气井相继老化,且普遍产水的实际,仅推广泡排、气举为代表的排水采 气工艺一项新技术,全公司挖潜增产的气量就占总产量的15%以上,相当于新增一个储量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气田。
开路先锋,勇闯市场。以质量打造精品是中铁二局做强自身品牌的致胜之道。当初,成都市进行三环路的建设时,市政建设部门的有关人员专门前往深圳考察。“结果深圳方面就说,这家企业就是你们四川的中铁二局,我们这里50%~60%的立交桥都是这家企业修的。”中铁二局副总经理郭敬辉回忆道。
良好的品牌效应,使得成都市三环路立交桥项目最终花落中铁二局。随后在成都地铁项目竞标中,中铁二局又勇夺第一标。作为从四川走出去的“开路先锋”,如今,从东起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西到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铁路,中铁二局的品牌已经延伸到了全国各个角落,同时还开始抢滩亚洲、非洲、南美市场。品牌为中铁二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06年,中铁二局营业额达到193亿元,并成功上市。
提升品牌内涵和溢价能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今年4月,长虹PDP项目正式启动,它所瞄准的正是国内厂家在大尺寸平板电视屏的技术和市场空白。正是精确的市场定位,实现了长虹品牌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新的增长点。最近,长虹通过赞助中国乒乓球队,与“国球”、“奥运经济”联系在一起。此举不仅对提升其品牌的文化品位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提升作用,跨领域的“强强联合”对消费者造成的“品牌联想效应”也呈现乘数式增长。
2007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长虹的排名从2006年第十位上升到第六位,其品牌价值由437.55亿元飚升至583.25亿元。与此同时,在2007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上,长虹品牌的排名也从2006年的第三百二十五位跃升到第二百九十九位,创造了近年来中国品牌增长最快的记录。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打造中国名牌群体中的四川军团。在我省3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中,约半数商标属于国有资产。
今年8月,包括五粮液、华西集团在内的几十家国有企业进入我省首批79家“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名单。
创新引领未来。今天,这些品牌已经成为四川工业的象征和代表,明天,它们将成为一面面旗帜,还将带动更多的“四川造”名牌脱颖而出。
工业跨越,这是在数百里群山和大江大河中搭起的舞台上演出的一场大剧目。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一四川国企,又一次默默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一个个企业用品牌又一次竖立了科学发展新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