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枪谈(6)——国外名枪印象之GLOCK17(第一代)手枪(上)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谈GLOCK手枪的缺点,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很早之前,笔者的一位师兄就说过:身为中国的枪械设计师,你千万不能说GLOCK手枪不好。虽然感到莫名其妙,笔者还是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后来,随着笔者实际接触GLOCK手枪,终于明白了师兄的用意。
  在中国,GLOCK手枪是一款被广大枪械爱好者“封神”的手枪,它有着庞大、粘性十足而可怕的忠实粉丝。对于这些“G粉”而言,GLOCK手枪是一种信仰,是他们的神。如果你评价一款手枪的缺点,那也许是这款手枪确有不足,毕竟一款产品很难完美。但如果你敢说GLOCK不足,那你一定是在污蔑GLOCK!作为一个行内人,更是要避开这些舆论的“大坑”,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闭门造车”、“狂妄无知”的帽子,第二天的新闻上,还会出现“愚昧无知,中国枪械专家竟然瞧不起世界第一手枪”之类的报道。
  因此,当笔者终于能接触到传说中的“神枪”——GLOCK17(第一代GLOCK17,后文简称G17)手枪时,心情是又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这也是笔者最喜欢的手枪啊!尽管中国的G17非常少,但只要是一个中国的枪迷,就没有不夸赞G17的,笔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能不喜欢G17吗?害怕的是,师兄的那句话明显话里有话,G17背后,到底有什么不可说的故事呢?
  经过实际的接触后,笔者很快就被现实“暴击”了一下。

G17基本知识


  G17的背后,是一个无比励志的感人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奥地利军方打算采购一种新手枪以替代老旧的瓦尔特P38手枪。作为奥地利枪械领域的“老大”,斯太尔公司拿出了自家的斯太尔GB手枪。但奥地利军方对斯太尔GB并不认可,打算从国外另行购买其它手枪。心有不甘的斯太尔公司祭出了一个“杀手锏”——他们打出了“国防自主、国枪国造”的政治和道德牌。僵局之中,GLOCK手枪的创始人——格斯通·格洛克主动找上军方,试图自己设计一支手枪。
斯太尔GB手枪。祖国是枪械的第一舞台,斯太尔GB输掉了奥地利军队订单,自然难以再打开一片市场
格斯通·格洛克和妻子。格斯通·格洛克本人至今仍然健在
SIG P320手枪。这款手枪刚刚赢得了美军H17模块化手枪竞标,但随即就曝出了安全性问题,一些媒体报道称“锤子捶打套筒后端就会走火”
92改手枪的发射机座和握把。射击时,套筒在发射机座上往复运动,塑料握把根本不受力,但GLOCK的握把是直接受力的,工艺水平很高
GLOCK手枪的握把,红圈内是套筒导轨。GLOCK手枪前后两段导轨镶嵌在塑料握把内,92式、P320手枪的整体导轨座(发射机座)则“坐”在握把内

  在此之前,格斯通没有生产任何枪械的经验,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枪械设计培训,他唯一和军队“沾边”的产品,也无非是刺刀而已。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尽管受到无数嘲笑,但在奥地利军方的帮助下,格斯通最终推出了一款不走寻常路的手枪,并赢得了奥地利军方的订单,这就是G17。
  随着G17“杀向”美国,一代传奇就此诞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枪械超市”,美国国内市场早已经被各式手枪挤得“水泄不通”,在这个“闹市区”,身为后来者的GLOCK手枪成功居上,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受到广泛认可。随后,GLOCK开始从民间走进课本。而GLOCK的一些技术特点,甚至是诞生之初备受争议的特点,也逐渐成为先进技术的代表,被各国手枪设计师接受,甚至进入了中国的枪械教材之中。
  在长达几百年的热兵器发展史中,你很难找到一个如此完美的励志故事。但作为励志故事的主角,GLOCK手枪本身的設计也有许多出彩之处。在世界手枪设计大同小异的1980年代,敢于标新立异的GLOCK手枪,采用了一系列不同寻常枪的设计和工艺。

不走寻常路的GLOCK


  GLOCK手枪采用了当时较为小众的击针单动击发方式,这种击发方式简单、可靠、易于生产,却一直有安全性不足的隐患,历史上的几款击针枪,比如日本的南部十四、我国的77式,甚至是最新的SIGP320手枪,安全性一直饱受争议。为了增加安全性,在设计击针保险等“常见”保险机构外,GLOCK额外设计了扳机保险。   除了完善的保险机构,GLOCK还在击发动作上大下功夫。在扣动扳机时,G17的扳机连杆要先推动击针向后,再释放击针打击底火。这种做法虽然恶化了扳机力,却增加了安全性。如今,仍有人认为,没有外置手动保险的GLOCK手枪安全性设计存在一定缺陷,但总体而言,GLOCK的安全性设计非常成功。
  由于摒弃了击锤,GLOCK手枪得以大幅降低枪口轴线高度,由枪械后坐力带来的、相对于射手手腕的翻转力矩大大减小,有利于降低枪口的上跳和速射控枪的难度。此外,没有击锤和外置手动保险的GLOCK手枪,整枪无突出部分,不易钩挂,同样受到了一些枪械使用者的热烈欢迎。
  在材料上,GLOCK手枪大胆使用塑料作为握把材料,并将套筒导轨以“塑镶钢”的方式注塑成型在握把上。受热胀冷缩影响,塑料和钢材的变形必然不同步,如何保证塑镶钢结构的可靠与牢固,一直是一个设计难题。套筒导轨作为关键零部件,对整枪动作影响巨大,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的问题。依托于先进的材料工艺,GLOCK手枪成功解决了这个设计难题。在解决了技术问题后,塑料握把所特有的易于生产、价格低廉等优点,给GLOCK手枪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价格优势。
一支第五代G17手枪。从外观上看,GLOCK系列手枪较为纤细,这种错觉实际上要“归功”于G17纤细的套筒(红圈)
G19與H9手枪。G19是紧凑版的G17手枪,H9手枪(为避免和斯太尔H9 A1混淆,后文称为伯莱塔92)患典型“握把宽大”症,而G19的握把宽度与H9不相上下
第一代G17手枪,笔者接触的就是这款枪。一些人认为,GLOCK手枪的握把指槽也间接放大了握把握围,但笔者接触的第一代G17手枪,握把是没有指槽的
G17手枪的剖视图,握把后部有大量的“闲置”空间

GLOCK的“手感”

“大枪”G17


  G1 7给笔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大”,这和笔者的传统印象有较大出入。从视觉上看,G17比较纤细,是一款“小枪”、“瘦枪”。但拿到手后,笔者才发现G1 7比我想像的宽大得多。
  错觉来源于G17“高瘦”的外形。一般而言,手枪在视觉上,可以分为套筒部分和握把部分两块,套筒部分包括套筒本身和套筒座(握把上半部分),而握把部分则主要指射手的握持部分。如果手枪套筒部分较为细长,那握把部分,甚至整枪也会“显得”小一些。
  G17就是这样一款手枪,从视觉上看,这款枪并不大,但拿到手里后能明显感到长度并不短,握把部位也偏宽偏大。用一个比喻形容,G17是高而“显瘦”,极易让人产生“瘦小”的错觉。
  此外,从握把形状上讲,G17的形状也不太完美。一般手枪的握把截面是一个椭圆或者两端带圆弧的长方形,而G17则是两端圆弧极小的长方形,第一代G17更是如此。从视觉上看,这样做自然让人感觉握把更纤细、更“窄”,但实际握持时的感觉并不好,依然又宽又厚。
  话说回来,在使用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国外双排弹匣手枪中,不“宽厚”的手枪反而比较少见,G17如此、P226也是如此。就笔者接触过的国外手枪而言,使用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双排弹匣手枪中,真正适合中国人手形的,也只有比利时FN BHP手枪而已。
G17(上)、伯莱塔92(中)与P226手枪的套筒。根据一些海外华人反馈,“较老”(生产年代早)的GLOCK手枪,套筒更是光滑
为解决扳机太靠前的问题,CZ75的扳机上方加工了让位(红框),并在虎口位置做了“收腰”(蓝框),握把后部线条看起来较为怪异,但扳机还是太靠前了
单动和双动状态下伯莱塔92手枪的扳机。相对于单动状态,双动状态下扳机往往要前伸8~15毫米,多“翘起”20°左右
G17手枪的扳机保险,扳机保险属于无意识保险的一种,使用时射手不需要刻意注意

滑腻的G17


  G17的第二个感觉则是“滑”。拿到G17后,笔者自然要把枪上膛,再空枪击发枪械试试扳机手感。在上膛过程中,GLOCK的“滑腻”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同于其它手枪的“有棱有角”,G17手枪则是“方头方脑”——其套筒上几乎没有什么棱角。这种圆润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与枪械和携行具、迷彩服等产生干涉,利于拔枪,但上膛可就有点难度了。雪上加霜的是,G17的套筒防滑纹非常浅,而表面又非常光滑、细腻,更不利于上膛。
  因此,笔者在上膛时,必须用手指夹紧套筒,左手虎口勾住照门,才可完成上膛,否则套筒就会脱手导致上膛失败。而且上膛的动作越快,G17套筒脱手的概率也越大。笔者也算是接触过几十款手枪的人,这种现象,G17还是唯一一例。
  同样的问题还发生在不完全分解时。GLOCK手枪的不完全分解流程为:验枪并卸下弹匣后,略微向后拉动套筒,向下拨动分解钮,再前推套筒完成分解。但在笔者接触的第一代G17手枪上,分解钮让位槽特别浅,分解钮几乎平行于枪身表面,非常难以扣动。因此,不完全分解也成了GLOCK的一个老大难。
  上膛不易和分解困难的问题在手指出汗后进一步恶化。在分解伊始,笔者只需要用手指指肚用力向下摩擦,即可拨动释放钮完成分解,但随着手指出汗,释放钮越来越滑,以至于只能用指甲卡住分解钮防滑纹,才能向下拨动分解钮,且必须是两边同时往下拨,与此同时,另一只手还要向后拉套筒,操作难度非常大。
  需要指明的是,上膛不易和分解困难并不是笔者的“个人遭遇”,几个师兄也是遇到了這种情况。这也让笔者对G17的印象大打折扣。

不算好的扳机


  G17手枪的扳机,笔者同样不敢恭维。如前文所讲,G17的扳机要先向后推动击针,而后再释放击针。这种击发逻辑虽大大增强了安全性,却严重恶化了扳机手感。
伯莱塔92(H9)手枪和GLOCK手枪射击状态对比,GLOCK手枪的枪口相对于虎口的高度,确实比以H9为代表的击锤枪更低
套筒磨“虎口”的问题因人而异,不过美国民间确实有不少加装握把护翼的改进件(红框)。这个被称为“海狸尾”的改装件种类多样,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枪械
击锤待击和释放状态的伯莱塔92手枪。套筒在后坐时,击锤会被套筒下压,位置比待击状态更低。GLOCK手枪有套筒磨“虎口”的问题,传统击锤枪也有同样问题
斯太尔公司超低枪管轴线的H9 A1手枪,尽管这款枪颜值不高,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般而言,现在的击锤枪往往有单动、双动两个发射模式,比如我国的92式、瑞士的P220系列都是如此。而击针枪往往只有单动模式,比如我国的77式,以及G17。多数情况下,单动状态中,击锤枪的扳机只负责释放击锤,扳机行程较短、力量较轻,扳机手感较好。而在双动状态下,击锤枪的扳机要先压倒再释放击锤,扳机行程长、力量大,扳机手感较差。
  此外,处于双动状态时,扳机会向前高高翘起,位置也更为靠前,相比于单动状态,扳机要“向前一步走”。由于单动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双动,大部分单双动击锤手枪,只能保证单动状态下扳机位置舒适,双动状态下舒适性就比较糟糕了。
  射手手指的长度是有限的,双动状态下,扳机太靠前,扣动时自然更为费力。雪上加霜的是,双动状态下扳机翘起,扳机和扳机护圈前壁空间较小,戴手套操作时会非常麻烦。其中,捷克的CZ75手枪,几乎是完美的反面教材,其双动状态下扳机高高翘起,笔者这种手小、手指短的人,几乎扣不动扳机。
  而击针枪往往仅有单动功能,功能有限,结构自然简单,设计中也不会像单双动击锤枪那么“纠结”,往往更容易保障扳机手感。但G17击发时,扳机先向后推动击针并压缩击针簧,而后再释放击针,类似于击针双动,但又不太一样。因此,有人将G17的击发称为“半双动”,非常的形象。
  半双动也毁了G17的扳机手感。当时,和G17同时亮相的还有瑞士的P220手枪,而G17的扳机表现也介于P220的单动、双动状态之间。其扳机力、行程均大于单动状态下的P220,但力量、行程小于双动状态下的P220。此外,G17行程感很差,扣扳机时几乎没有空行程,行程伊始就是一个较大的力。作为单动击针枪,G17的扳机手感表现难免让笔者失望。
  一些人认为G17的扳机保险显著恶化了扳机手感,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说法有所不妥。也许是由于G17扳机手感本就不好,笔者并未感受到扳机保险对扳机手感有任何影响。
“网红”手枪Strike-One(左)与G17手枪。为了降低枪口轴线,G17手枪已经“压榨”了每一分空间,而为了进一步降低枪口轴线,Strike-One手枪的扳机、闭锁机构设计都不同以往,因此,Strike-One看似普通,实则创新十足
下一期的主角之一——P220手枪。P220手枪采用单排弹匣,弹匣扣在底部(红框)而不在拇指附近(蓝框),因此握把远比P226纤细,但瑞士原产的P220做工一点也不“高大上”,还不如我国的NP22

低枪口轴线


  G17的大获成功和它的低枪口轴线设计有巨大关系。降低枪口轴线后,枪械的上跳得以减小,有利于控枪和速射,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
  需要说明的是,低枪口轴线设计并不是什么新概念,而是设计师皆知的常识。相比于击针式击发机构,击锤击发机构“个子高”、體积大,结构更为臃肿,而单双动击锤枪的击发机构更是“肥大”,降低枪口轴线极难实现。
  而单动击针枪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这也是G17可以明显降低枪口轴线的重要原因。但除了老生常谈的降低枪口轴线,提高虎口位置同样是一个有效的做法。G17正是一款高虎口的手枪,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位置有点过高。套筒后坐时离虎口相当近,并且握把护翼的长度也略微不够,以至于套筒后坐时,甚至会磨破射手的“虎口”。
  总之,高虎口是一个不错的设计,但对于那些击锤枪而言,无论是纯单动、纯双动,或者单双动的击锤枪,虎口位置一律较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就是击锤。对于击锤枪而言,套筒在后坐的同时,还额外踩了一个“滑板”——压倒击锤。而击锤上端一般有一个“尖角锤头”。从设计上讲,锤头是为了方便手动操作,击锤释放后,击锤基本“缩”入枪身内,射手如果想手动压倒击锤,必须在击锤上设计一个能凸出于枪身的“小角”(尖角锤头)。但这个小角存在也让虎口位置一降再降。
  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击锤枪走进了一个瓶颈——它本身的设计已经成熟到基本无法前进一步。各国手枪的单双动击锤枪,无论是我们的92式、伯莱塔的92、瑞士的P220系列,其结构各不相同,优缺点却高度一致。而现阶段几种比较有趣的手枪,无论是斯太尔公司的超低枪管轴线的M9 A1手枪,还是“网红”手枪Strike-One,无一例外全是单动击针枪。这对于我国手枪的发展,应该有一定参考意义。

精心的加工


  当时,和G17一块亮相的,还有瑞士的SIG P220手枪。一般认为,P220系列手枪做工更为精细,是手枪中相对高端的产品,而G17手枪是相对便宜的“地摊货”,售价也较低。但就笔者的经历看,一代G17的做工要明显好于P220。
  猛眼一看,一代G17手枪显得“灰头土脸”,根本比不上P220,这由塑料握把“背锅”。众所周知,塑料产品先天在质感、卖相上都比不过金属产品,G17的握把由塑料制成,当年的塑料水平有限,第一代G17握把颜色不纯、反光较散,有明显的廉价感。但如果你拆开枪械,仔细观察、抚摸一下扳机连杆、阻铁等零部件,就会发现一代G17做工明显高于P220——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手指感触,一代G17都好过P220。尤其是G17的塑料包钢弹匣,工艺水平更是远好过P220的榫接点焊弹匣。
  (未完待续)
  [编辑/何懿]
其他文献
上一篇,我们提到了AK步枪的能量澎湃的自动机、较大的枪内间隙,以及设计精巧的枪机。如果说自动机是枪械的心脏,那AK步枪无疑有一颗强健的心。枪械的可靠性事关多个方面。除了心脏,AK步枪的“四肢”同样强壮。可靠性佳  可靠的发射机  在设计上,AK步枪的发射机有两个特点。  第一,零部件较为粗壮,尤其是击锤和扳机,只需要目视,就能直观感受出零部件充裕的强度。当然,粗壮的零件和AK的下机匣设计息息相关—
2016年台独势力上台后,将“防务自主”作为重点,试图兼顾强化军力和促进岛内产业。其中,总预算高达2000亿元新台币,计划时间长达十余年的“潜舰(艇)自造”项目因金额高、技术难度大、成本风险高、政治性大,一直备受关注,岛内媒体频频爆出诸多内幕,显示整个项目充满太多不确定性。也正因为“潜舰自造”具有极高政治敏感性,一直处于“黑箱操作”状态。台湾海軍第2艘“旗鱼”级潜艇“海虎”号幻想振兴“防务产业” 
“长矛”导弹的动力系统  MGM-52C“长矛”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可预贮液体推进剂的地对地战术导弹,不需要现场加注燃料。其推进剂贮箱用铝合金锻件制成。前面是燃烧剂贮箱,后面是氧化剂贮箱,两箱之间有金属隔离板,前箱有一根燃烧剂输送管穿过金属隔离板,通过氧化剂箱与推力室相连。◎ “长矛”导弹及其M740发射车  发动机外围是环形助推燃烧室(即助推发动机),推力达187千牛。中心是可调主推力燃烧室(即主发
湖南兵器轻武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自1987年建所至今,相继推出了12.7毫米系列机枪,35毫米、38毫米和40毫米系列榴弹发射器等经典产品,涵盖了军用、警用、外贸三大类别。近年来,结合北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相关需求,我公司特研制了NP7型9毫米手枪,该手枪在第十二届珠海航展(2018年11月6日~11日)首次亮相。  NP7型9毫米手枪主要针对外贸市场研制,是一款标准型手枪。该手枪采用9毫米口
近年来,受影视剧和文学小说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并非样样“器不如人”,像单兵枪械就比日军性能好,依据是中国军队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强过日军的“三八式”步枪。但实际情况是:“中正式”步枪虽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却并非中国军队的主力步枪,而且性能与日本“三八式”也是各有长短。  未能如愿的“制式枪”  旧中国军队的一大问题是“万国造”,即士兵武器无法自给,而进口武器又制式各异,
霰弹枪,又称滑膛枪、猎枪或鸟枪,是一种集束发射多个弹丸或弹头的滑膛武器,主要用于杀伤近距离生动目标。既可发射致命性弹药,又可发射非致命性弹药。发射致命性弹药时,具有近距离上火力猛烈、命中率高、杀伤性强、火力密集及可实施饱和性攻击等特点。发射非致命性弹药时,可使用低杀伤弹药、催泪弹药、致昏弹药等,具有致伤但不致死、驱散、驱离、致昏等效果。  近年来,随着城市作战、反恐防暴行动及其它特种作战任务的增多
泰勒斯公司正在為法国武器装备总署研制的BAT-120 LG,是基于汤姆逊·布朗特装备公司的BAT-120型反跑道集束炸弹(右图)改进而成,重35千克,配备10千克杀爆战斗部。它保留了传统BAT-120炸弹的弹体,配装的激光制导组件来自于泰勒斯公司的“螯刺”LG型68毫米激光制导火箭弹。BAT-120 LG可用于打击轻装甲目标、无装甲防护的固定目標或移动目标、近岸目标等,预计将先集成到法国空军“幻影
今天,俄罗斯空军莫尼诺航空博物馆展出的一架被苏联试飞员称为“蛇妖”的飞行器,让前来参观的国内外观众眼睛一亮。它就是冷战时期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而成,被称为“航母杀手”的T-4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在为T-4奇特的外形惊叹之余,观众不禁为苏霍伊设计局付出大量心血和巨资而打造的航空杰作没有装备苏联空军,而感到深深的惋惜。本文将向读者講述苏霍伊设计局研制T-4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的内幕,及其缘何没有装备苏联空
历史篇    赤膊上阵的战斗场面不乏浪漫主义气息(参见法国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但如果发生在真实战场环境中将会相当相当的悲惨。  早在遥远的青铜时代,士兵们就开始使用甲、胄、盾等护具来保护自己的生命。但是,此类护具只用于个人防护,效果只能使一人受益,重量也由个人承担。此后,各种金属、皮革制成的个人护具成了士兵的制式装备,在中世纪时期,重甲骑兵和步兵发展到了极致,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少影视作品中看
当世界忙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一度消沉的“叙利亚火药桶”却复燃起来。从2020年2月起,围绕叙利亚最后的“反叛中心”——伊德利卜省,大会战打响,阿萨德政府军与反对派、极端组织进行拼死搏斗,连俄罗斯和土耳其这样的“幕后玩家”也被拉下水。正因为此战干系重大,因此各方均拼尽全力,压箱底的精锐部队和先进武器倾囊而出,这其中就包括“步兵大炮”——俄制KSVK狙击步枪。  着重“斩首”轻装甲目标和高价值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