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l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校園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了有力的外部条件。本文将从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创建健康和谐的人际环境、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校园环境;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5-0092-02
  引    言
  良好的校园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为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创造了有力的外部条件。本文对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教育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营造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学校除了具有教授学生知识的功能外,更重要的还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的功能。为此,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应兼具教育性、知识性和人文性,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给学生以熏陶,使学校环境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1.自然环境彰显底蕴
  学校必须为学生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改善和加强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净化工作,以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以此为营造优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奠定基础。本校占地面积不大,却整洁有序,我们在操场、教学楼的四周以及学校大门的两侧布置了绿化带,种植了塔松、铁树、桂花、三角梅等植物,并写上植物的名称、功用等内容;在综合楼的天台开辟科技种植园,让学生在种植园里亲历松土、除草、种植等过程,这不仅起到了美化、绿化校园的作用,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长了知识。
  2.文化设施引导行为
  在过去的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学校设立了众多文化名人雕像,使师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受到这些文化名人与自己同在,受其感染。与此同时,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宣传橱窗,用来悬挂学生的优秀作品;成立“三风”评比栏,通过一系列宣传版面来展示学校的荣光与师生的风采。此外,学校还在大门内侧布置了两图、校训、办学理念,并将《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名言警句张贴于教室中,用来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日常的规范和教导。我校通过精心营造校园环境,展示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了校园内“处处是文化,事事皆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建设浓郁的校园书香环境,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1.加大投入充实图书数量
  学校应充实图书馆的图书藏量,努力达到省、市标准。我校现有藏书有报纸杂志、教科丛书、故事丛书、文化丛书、科幻丛书等多个种类,读物类型丰富多彩,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心理特征。我们还在学校的走廊、楼梯等可供学生阅读的地方建立了15个无障碍阅读书吧,并彻底开发图书馆、阅览室,使校园充满书香,使校园读书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家校配合保证阅读时间
  学校要想彻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我们对学生的阅读时间安排如下。(1)日常课堂(语文学科为主)。(2)校内“一日四读”:①晨读10分钟,到校及早读课大声朗读优秀诗文、优秀段落或教师推荐内容;②每节语文课预备时间诵读3分钟,由学习委员带领全班诵读;③中午到校静读20~30分钟;④课中美读20分钟,即每天最后一节课前20分钟规定为统一阅读时间,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听读(一、二年级学生听教师朗读)、朗读、诵读、品读、静读等。(3)提倡“作业式”晚读活动和“亲子共读”。每天家庭作业提倡教师布置一定数量的读书内容,以培养学生养成“与书为伴、快乐入睡”的习惯,一二年级学生每天晚上“读书作业”不少于30分钟,三至六年级学生不少于1小时,家长要陪孩子读书,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利用业余时间(如双休日、节假日)自由读书。这样家校配合,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佳作,陶醉在书籍描绘的美好境界中。
  3.多管齐下丰富阅读内容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学校除了通过阅读课引导学生读书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例如,我校要求二至六年级学生每周坚持写两篇日记和读书笔记,通过记录来积累知识。学校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前适当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或在课后引导学生阅读与某作者的作品或与课文相关的书籍,由读一篇延伸到读一本或多本。此外,各班还充分利用班级活动课、语文综合实践课、课后服务时间以及其他活动课开展各项读书活动,如读书交流会、阅读辩论、知识竞猜等活动,通过课内外阅读课程与活动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推进读书活动持久深入的进行。
  4.举办竞赛增强阅读实效
  学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我最喜欢的名著”诵读比赛、“遨游书海”演讲比赛、古诗词背诵比赛等与阅读相关的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竞赛活动感受读书的收获与快乐,以此拓展学生思维,打造和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阅读文化,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
  三、创设健康的校园人际环境,构建和谐育人氛围
  众所周知,环境能够塑造人。对于师生来说,人际环境更是塑造人格的“工厂”。对于学校来说,管理应以学生的需求和特性为出发点,实行人文管理,用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促使师生,尤其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创设健康的校园人际环境,构建和谐的育人文化氛围[1]。
  1.人文管理闪耀关怀   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人文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必须奉行的管理方式,如学校在安排教师功课时,应事先做好调查工作,对教师有专长、感兴趣的学科(除语文和数学外)予以调查,形成教师信息库,在安排时尽可能根据教师上报的学科来安排,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同时尽量保证小专职,使每位教师每年兼任的学科相对稳定。
  2.人际关系健康和谐
  健康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不仅能使学生和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和教学中,还能加强各自的集体意识。因此,学校要关注师生人际关系的双向引导和教育,使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学习和共同激励的人际关系。
  (1)领导班子以“和”为贵
  学校领导班子必须在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搞好团结,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领导职能,在日常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作出表率,在生活上关心广大教师,为其排忧解难,扮演好教师“保护者”的角色。
  (2)教师之间以“礼”当先
  学校应引导教师间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增强教师的凝聚力,我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及节假日,开展教职工活动,在教师群体中宣传正能量,抓住如妇女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庆祝的机会,举行教职工拔河、排球、健美操等比赛,在活动中集聚教师的集体荣誉感。
  (3)师生之间以“情”相通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环,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用充满爱的语言和行动来教育、温暖学生,使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朋友。此外,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我校成立了由专业教师负责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渠道,并通过“知心姐姐”信箱等方式为学生排忧解愁,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
  (4)学生之间以“友”共存
  健康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离不开学生间的融洽友好相处,为此,学校应引导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观念并将之付诸行动,注重班集体的团结建设,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形成学生自主创设的良好学习环境与校园氛围。
  四、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生活品味
  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校园时光中,学校可以举办有利于学生成长且受学生欢迎的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感受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1.主题活动展才华
  主题活动对于提升学生某一方面的素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主题大队活动,每月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每周开展主题中队活动,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开展庆祝主题活动,围绕该节日和仪式组织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其才华。
  2.文体活动强身体
  学校的职责之一在于关注儿童的精神生命质量,让学生在文体活动中感受到人性之美。我校积极组織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演出,如学校的庆元旦暨校园文化节文艺演出、市电视台的 “闽南童谣”比赛等。学习通过大量文体活动,在舞台中、阳光下、操场上以及大自然中展现艺术天赋,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3.实践活动重体验
  我校始终秉承“实践出真知”的校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劳动实践、科技创新实践。例如,我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示范校”,学校以此为契机,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调查体验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自然,进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珍爱生命、奉献社会的良好心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努力形成拼搏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
  4.专题教育促成长
  我校还致力于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聘请消防、公安、交警等各领域的专业资深人员,进行相应的专题教育,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自护教育等众多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生命意识。
  结    语
  总之,良好的学校人文教育是帮助学生实现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学校未来广阔发展的必然举措。为此,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学校必须保持静态与动态的有机融合,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李小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J].学周刊,2019(22):161.
  作者简介:林秋灵(1971—),女,福建安溪人,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作文教学应着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等方面进行。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分析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写作习惯;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历史的育人作用体现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而理解历史知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具备科学的历史观。科学的历史观包括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等。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形成科学的历史观,用科学的历史观去分析历史知识,这是螺旋交替上升的过程,也是递进过程。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就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全球史观打开学生视野,以动态历史观引导学生形成认知。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一般生活范围有限,接触到的事物不多,加上本身经验和知识的限制,在写作文时总感觉自身的素材不多、无话可说,所以写作文成为困住很多学生的难题。很多学生的写作凭借自身的想象,但是小学生的想象力不足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想象力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在教学作文的同时,促进学生想象力的不断提升,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
期刊
摘 要:《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从策略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两个方面来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列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因此对“列表”教学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实际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展开了探讨,并总结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学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講评试卷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常规环节,是反馈与调控学生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小学毕业阶段的试卷讲评还存在“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把脉”学生答题错因,从结果与过程这两个方面来谈试卷分析对策,以应对此阶段数学题综合性强的问题。  关键词:毕业试题;分析与讲评;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空有知识而无能力,学生将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学习状态,无法获得学习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化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渗透与培养,期望培育出拥有创造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的空间并不充足。鉴于此,本文研究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学”为“学—教”,以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在初中教育中开发与优化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基本科目,是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内容。但是,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差异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学习差异,因此,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法,保证每位初中生都能接受必要的数学教育,引导学生在差异成长中实现共同进步。本文从科学将学生分成各个层次、设计层次化数学探究任务、组织学生跨层合作、设计层次化数学作业四个角度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师应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法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快速进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日新月异,同时,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社会竞争也愈发激烈,面对的思想也越来越多,使得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时候,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难免会有所偏离,使得大学生无法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有个正确的认知。身为高校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帮助,促使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法律教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期刊
摘 要:写作材料中往往蕴含着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具有争议性、真实性,多为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真实事件,这类作文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往往指向材料蕴含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任务”。“任务”就是写作范围,离开范围就是偏移“任务”,此类作文是材料作文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本文以《陈情表》和《项羽之死》阅读行文为例,引导学生从六个维度缘事析理,完成“任务”。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对梳理写作思路有很大帮助,
期刊
摘 要:在服务对象为人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导致情绪紧张,使得工作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并且对工作中产生的挫折也不能妥善应对,所产生的一种情感衰竭、个性化及人成就感丧失的状态统称为职业倦怠。假设这种工作中的状态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将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以政府部门为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基层公务员的相关背景,主要以理论概述为主。第二部分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