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释意派翻译理论强调语言与意义的分离、语言外知识和理解的参与。本文阐释了如何运用释意派翻译理论提高翻译能力,加强翻译准确度。
关键词:释义;理解;文化差异;翻译
1 释义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内涵与基本观点
释意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于法国,该学派借鉴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整套翻译理论:释意派翻译理论。该理论诞生之后,其影响力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鼎盛。1994年,勒代雷教授《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译员理解、翻译和要表达的内容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说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内涵,即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传达思想。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翻译重在释意,更要注重语言的交际意义。交际意义的传达应依赖于原语的意义单位,而不单纯是语言单位。词语的排列顺序对作者或讲话者来说只是表达思想和观点的外壳,对接受者来说是辨识信号,是翻译中意义构成的最初途径。而意义的理解与最终的展现要脱离语言外在形式。
2 翻译的目的与价值
奈达先生论翻译时指出,翻译的内涵,理论上可从低到高分为最低程度和最高程度。所谓最低程度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理解后,能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欣赏原文的”。而最高程度则是“译文读者用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去理解和欣赏译文。”这一语道破了翻译的最终目的:让作者的思想在语言转换中得以准确无误的表达。
有人曾说:“翻译就是别人说什么,你就说什么,何愁不达目的。”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言此话者忽略了两种文化的背景差异和语言差异。稍有翻译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些形象生动的句子和比喻,到了另一语言中就很难找到准确对应的词汇。这时,译员就需要对语言进行再次加工创造,进而还其原意。例如,我们不能将“五十步笑百步”直接译为“les gens qui marchent 50 pas se moquent les gens qui marchent 100 pas.”面对这种翻译,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外籍人士不会明白其中的奥妙,因而我们将其转译为符合法语习惯表达的“La pelle se moque du fourgon.”同样法语中“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我们也不能自以为是地译为“当人们谈论狼的时候,人们就看见了它的尾巴”。言而不明意,让人生疑。翻译时,我们同样应采用转译的方式,将其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样,尽管法汉中的词汇全然不同,但却最直接、最接近地表达了原语所要表达的思想。
3 释义派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指导
根据翻译的主要环节,释意派翻译理论指出:翻译包括三大主要环节:原语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
3.1 原语理解
“原语理解”涉及译员对原语的感知、辨析和综合理解。这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译员把原语变成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借助认知知识加强对主题知识的理解;对语境的把控以及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全球化的今天更要求当代译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奈达曾指出:“要想成为真正成功的译者,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此翻译不仅是词语外在意义的对应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3.2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第二阶段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是释意理论的核心,在这个阶段,译者要尽量去除原语的形式,如:原语的词汇和结构等。这样,译者就能更加关注原语的意思,目标语将依赖于译者的理解和长期记忆来完成。换句话说,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意味着原语外在语言形式消失的同时,目标语意思随之诞生。
3.3 译语表达
第三阶段是译语表达。这个阶段中,译者要运用前两个阶段所得出的意思来表达原语。目标语用脱离原语外壳的句子来表达,可是说话的风格和语气要与原语保持一致。塞莱斯科维奇在阐述表达时强调译员应通过“理解”把原语变成自己的思想,而译员在“转送”这个思想时,应考虑到法语和汉语的语言及文化差异,选用听者或读者熟悉的语言习惯及思维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没有必要照抄原文。或者说,译者在翻译表达时是不受原语语言形式约束的。
4 结语
释义派翻译理论是基于理解之上的学术理论,对翻译的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原语和目标语的理解与表达是翻译的基础,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是该理论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加强翻译准确度,我们在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Baker,Mona(Ed).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J].London
关键词:释义;理解;文化差异;翻译
1 释义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内涵与基本观点
释意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于法国,该学派借鉴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整套翻译理论:释意派翻译理论。该理论诞生之后,其影响力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鼎盛。1994年,勒代雷教授《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译员理解、翻译和要表达的内容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说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内涵,即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传达思想。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翻译重在释意,更要注重语言的交际意义。交际意义的传达应依赖于原语的意义单位,而不单纯是语言单位。词语的排列顺序对作者或讲话者来说只是表达思想和观点的外壳,对接受者来说是辨识信号,是翻译中意义构成的最初途径。而意义的理解与最终的展现要脱离语言外在形式。
2 翻译的目的与价值
奈达先生论翻译时指出,翻译的内涵,理论上可从低到高分为最低程度和最高程度。所谓最低程度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理解后,能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欣赏原文的”。而最高程度则是“译文读者用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去理解和欣赏译文。”这一语道破了翻译的最终目的:让作者的思想在语言转换中得以准确无误的表达。
有人曾说:“翻译就是别人说什么,你就说什么,何愁不达目的。”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言此话者忽略了两种文化的背景差异和语言差异。稍有翻译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些形象生动的句子和比喻,到了另一语言中就很难找到准确对应的词汇。这时,译员就需要对语言进行再次加工创造,进而还其原意。例如,我们不能将“五十步笑百步”直接译为“les gens qui marchent 50 pas se moquent les gens qui marchent 100 pas.”面对这种翻译,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外籍人士不会明白其中的奥妙,因而我们将其转译为符合法语习惯表达的“La pelle se moque du fourgon.”同样法语中“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我们也不能自以为是地译为“当人们谈论狼的时候,人们就看见了它的尾巴”。言而不明意,让人生疑。翻译时,我们同样应采用转译的方式,将其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样,尽管法汉中的词汇全然不同,但却最直接、最接近地表达了原语所要表达的思想。
3 释义派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指导
根据翻译的主要环节,释意派翻译理论指出:翻译包括三大主要环节:原语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
3.1 原语理解
“原语理解”涉及译员对原语的感知、辨析和综合理解。这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译员把原语变成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借助认知知识加强对主题知识的理解;对语境的把控以及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全球化的今天更要求当代译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奈达曾指出:“要想成为真正成功的译者,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此翻译不仅是词语外在意义的对应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3.2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第二阶段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是释意理论的核心,在这个阶段,译者要尽量去除原语的形式,如:原语的词汇和结构等。这样,译者就能更加关注原语的意思,目标语将依赖于译者的理解和长期记忆来完成。换句话说,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意味着原语外在语言形式消失的同时,目标语意思随之诞生。
3.3 译语表达
第三阶段是译语表达。这个阶段中,译者要运用前两个阶段所得出的意思来表达原语。目标语用脱离原语外壳的句子来表达,可是说话的风格和语气要与原语保持一致。塞莱斯科维奇在阐述表达时强调译员应通过“理解”把原语变成自己的思想,而译员在“转送”这个思想时,应考虑到法语和汉语的语言及文化差异,选用听者或读者熟悉的语言习惯及思维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没有必要照抄原文。或者说,译者在翻译表达时是不受原语语言形式约束的。
4 结语
释义派翻译理论是基于理解之上的学术理论,对翻译的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原语和目标语的理解与表达是翻译的基础,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是该理论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加强翻译准确度,我们在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Baker,Mona(Ed).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J].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