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语文教育中的阅读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yji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材和系统的教学方法,积累了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最能体现传统语文教育特色的是阅读教学。
  【关键词】 古代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特点;教学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是一种眼到、心到、口到并发出声来的阅读方式。它是培养语感的关键,也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古人虽然未提出“阅读”一词,但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却非常看重阅读的作用。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注:《朱子大全·读书之要》)清代在教育方面很有研究的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关于读的一段话,对朗读的好处就说得更加形象、透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朗读不仅有助于阅读者理解阅读材料,深入地领悟文章的精微之处,而且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一、古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古代语文阅读教学并没有很详细的分类内容。主要是选取各个时期的一些散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前期阅读教学的教材主要是短小精悍的蒙养故事、散文故事、成语故事等,后期配合“四书”“五经”的学习,阅读教学的教材转为文选评点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古文观止》《古文释义》。两本书均流传很广,影响巨大,集中体现了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特点和方式、方法。
  在古代,阅读教学的内容大多数都出现在《古文观止》和《古文释义》中。在使用过程中,塾师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增減。在内容上,有的只选唐宋时期的古文,有的则选从先秦直至作者生活的前一时代的作品。但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原则,就是只选历代流传下来的名篇佳作,而同代人的作品则没有经过这一历史检验的过程,一般不选择。我国传统语文教材流行最长久、最广泛的教材往往是不知名的“里巷塾师”编写。
  二、古代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详加评点批注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使用此法,对指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对此,张志公先生有精辟的总结:“所有这些评本,大都有注,评(或批)和圈点。注,是解释字义、名物、典故等;评(或批),是指点文章思想内容上或写作方法上的要点;圈点,是用符号(画在字旁的圆圈、黑点、直线、三角,画在段落末尾的短横等)标示重要的词句或段落的划分。这些,一般总称为评点。”[1]
  正是由于特定的教学对象、固定的教学目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古文选本风格和体例上的大体一致。这种一致是一种认同,也就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方法的认同。这种认同,来源于对汉语言特点的认识和不断总结并改进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经验,简言之,一为“讲”,二为“贯”。讲者,讲其词义、字音、名物制度等知识;贯者,贯其“神理”,简要地把章旨、主题和隐藏于文内的精微之义加以阐明,点明写作方法与用字、造句之妙。讲着眼于“文”,故要透彻,贯着眼于“道”,故求显明,这就是古人一贯坚持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熟读精思博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和思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也谈到他的体会:“读书须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
  在提倡熟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并不仅仅局限在“三、百、千、千”和“四书”、“五经”的狭小范围里。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广泛读书、接触社会,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还认为广泛涉猎即可学会作文,古人所说的“观千剑则晓剑,读千赋则善赋”就是这个意思。古文阅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核心。《古文释义》作者余诚从亲身感受出发,提出了阅读古文应有的心理状态:“读古文要心无纤介纷扰,而以全幅精神静会,才读得人。”在古文选本中,一篇文章的字数多在二百左右,尤其是所节选的先秦文章,便于背诵。学生只要篇篇熟读、精思,便可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
  (三)讲解目的:释“文”明“道”
  由于文言文都为历代书面语言文章,学童读起来未免吃力,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古人在要求反复朗读的同时,也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提倡在明白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古文观止·序言》对这本书的特点进行了概括,“阅其选,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辩字,无不精切而确当。”可见,详而不繁是这本书的鲜明特点,它以最经济的字数,最大可能地对文章进行评点,其评点内容包括五部分:旁批:点明段义、标点重要语句及写作上的特点;眉批:阐发文中精意,提示原文写作体例等;总评:对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音义注解字音,解释词义;序解:串讲全文。书中还用了各种符号,对表达主旨的语句、议论精辟的语句、叙述精彩的语句等一一标出,并附上简短的点评,可以称得上体例完备,内容详审。从字数上看,注解的文字往往比原文字数多出许多。作者在“凡例”中清楚地阐明了选本的体例:“是编段落悉清,旁批、上方评极细,文后有总评,总评后有音义,末有序解,务在文义搜剔毕尽。”   凡是学生有可能不懂的地方,都属于讲解的范围。中国古代有“文”“道”并重的传统,“文”指字、词、句、写作技巧等;“道”则是指所谓“正确的思想”。从古至今在语文教育中贯穿思想教育的做法是一贯的,从“文以传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等各种提法来看,“道”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古人在讲解文章时,以“道”为核心,围绕着文章的主题反复进行阐述。元人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结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2]。“明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张伯行把“文”和“道”的关系概括为:“论道而专求诸语言文字之间,则道晦矣;抑论学而不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道亦泯矣”[3]。“道”与“文”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因此,《古文释义·凡例》中提出:“读古文固当先得大旨,大旨不得,虽极赏其词华句调,终未懂作者意思,何取乎读?”在具体做法上,一是用符号标出重要语句;二是在旁批或眉批中扼要点拨;三是在点评段意时指出;四是在总评中详述,总评在点评之后,围绕主题进行阐发,在评点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对“道”的阐述,也就是知识之外的思想、行为和道德教育。
  (四)重视写作指导,着眼作文训练
  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领悟理解文本的涵义,而另一个深层次的目的就是借鉴已读文章来训练作文。古文选本中编选者时时指出文章遣词、造句、结构之妙,使学生在读书时心领神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知识教学,长此以往,可以不断积累感性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传统语文教育是植根于华夏大地,紧密结合汉语、汉字特点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其中的某些做法是很有道理、很有成效的。对这些经验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无益于提高汉语言的教学效率,对我们来说,吸收前人的一切有益经验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探索,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26.121.
  [2]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解惠全《文言教学讲话》,[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姚竹青《大语文教学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6]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5).
  [6]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我矿是个有五十六年历史的老矿山,解放后经过四十年的开采,到八十年代中期,矿山出现资源枯竭,矿石品位急剧下降的局面,加上退休职工的逐年增加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使
在当今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面临机遇和挑战.分层互动教学法以大学生思想道德实际为起点,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为基础性知识目标、引领性知识目标、一般能力
【编者按】 洗衣生意,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意了,如果说谁家的月营业额能过50万元,恐怕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武汉的小伙子吴新宇就做到了。他的洗衣店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已经覆盖了武汉40个大型社区和高校,注册用户过万人,每天的订单超过400个,月营业收入超过50万元。而很多同行一个月的营业收入能有三四万元就不错了,那么吴新宇是如何做到的呢?  老生意新做法,思路新模式新  020模式  吴新宇最大的特点就是
根据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锡矿山粗颗粒水砂充填采矿方法”试验的要求,由北京矿冶研究院负责,江西拖拉机制造厂、抚顺起重机总厂和锡矿山矿务局共同协作研制的配
【摘 要】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不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解决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本文笔者从问题解决教学的概述着手,分析了该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问题解决;高中数学;渗透;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摘 要】 随着时代不断往前进步,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得社会和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类教学法,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目标,也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体现。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类思想;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数学分类思想将数学对象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基于这些特点,本人认为“步步反馈,逐层提高”的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为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快速有效地教会生活认知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我个人认为,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解决问题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收集并整理信息  从解决问
【摘 要】 为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我国在教学中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开展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简称为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制定,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新课改的潮流下,进一步完善高中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完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  【关键词
在第四届中国(天津)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上显示,2014年,天津电子商务继续高歌猛进,交易总额达到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66.4,网络零售达到803亿元,增长73.4%.网络零售移动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