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德是共产党员中实事求是的典范人物。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说:“我们纪念朱德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朱德“经常深入实际和基层调查研究。从1951年到1966年,他向党中央提交了108份反映各行各业实际情况的调研报告,其中有98份报告是他亲自主持搞的。他提出的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1958年朱德前往陕西、甘肃、青海、包头等地开展实地考察,7月10日至14日,先后到青海省建设展览馆、西宁市傅家寨农业合作社、西宁康尔素乳品厂、西宁机械厂、青海绒毛加工厂、西宁汽车修配厂、西宁农牧机械厂等地视察、参观,虽短短数日却考察深入,对于青海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指示。
青海“是祖国的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
青海自古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等称谓。古人写下了诸多反映青海的诗句,如:“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等。既有描写青海苍凉壮美景色的,又有强调青海重要战略地位的。朱德刚到西宁,参观青海建设和矿藏的展览以及实地考察后,指出:“青海地大物博,是祖国的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要团结一致,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青海。”
在参观时,朱德对青海的盐、矿砂、金矿、铁矿、稀有金属、煤、石油等的勘探、储量、生产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时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张国声介绍了青海石油勘探情况,他说经过四年的勘探,在柴达木已发现了110个石油构造,大部皆已喷油。朱德还了解了青海的畜产品、中药材和粮食生产情况。朱德一边听取汇报,一边在标有各种矿藏产地的地图上用铅笔打上记号和注解,并问:“我可以把这些地图带回去吗?这是大本钱啊!”并指示把展览馆墙上的图表和说明抄一份,说:“这都是很重要的材料。”
朱德在调研后向毛泽东汇报时说:“青海省原来的工业基础很薄弱。但发展前途是很光明的。现在已经发现的矿藏有60多种,青海的野生纤维原料以及药材等很丰富,都是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总之,青海比人们通常所想的实在好得多,简直是一块大宝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青海省以更大的支援,这实在是一个关系到全国建设的重大问题。”这是朱德在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的事实性判断。
关心青海,建设社会主义新青海
关心地区稳定。青海解放后,马步芳残余势力意图复辟马家统治,剿匪肃特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青海部分藏区的牧主阶级和民族宗教上层中的反动顽固分子,为了维护其反动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在国外反动派、台湾国民党当局和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的唆使支持下,打着所谓“保民族、保宗教”的旗号,欺骗、煽动群众,挑起了反对民主改革、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反革命武装叛乱。1958年,青海省委当即发出《关于平息武装叛乱的指示》《对全省镇压叛乱问题的指示》,指出:“反革命武装叛乱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与反动派阴谋分裂活动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反改造的反映,必须以革命的武装予以严厉打击。”朱德在视察青海时,对平息叛乱问题非常关心和重视,他从兰州到西宁的当天就听取了青海省委书记关于平息叛乱的汇报,之后接见了青海省副省长喜饶嘉措,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主任、西宁市市长马明基,活佛、青海省海北州州长夏茸尕布等,并到青海省军区,同军区负责人谈话,说:“对付叛乱分子,要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他们是用当时我们对付蒋介石的办法来对付我们,因为这里地广人稀,他们有所恃而无恐。”朱德通过对甘肃和青海关于平息叛乱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方式的观察和了解,致函毛泽东说:“甘肃、青海两省委关于平息叛乱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即在武装平息叛乱的基础上,彻底发动群众,坚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对敌斗争,清除一切反动分子,以铲除发生叛乱的根源。”“在牧区平息反革命叛乱和彻底地完成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斗争过程。”1962年10月下旬,青海省平叛斗争宣告胜利结束。
关心群众生活。朱德每参观一个地方,都表现出对群众生活的关心。他在参观青海建设展览馆时,得知格尔木已形成一个城市,有两万多名职工,提出能不能再修些小平房,还关心修房子的木料、石灰等材料困难不困难等问题。在傅家寨农业合作社参观时,他非常关心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情况和收入情况,询问麦子收成多少、每人每年平均粮食多少、公共积累多少、养多少猪等问题,说:“你们要多养牲畜,既可以种田,也可以拉车;要多栽果子树,对改善你们生活都有很大的好处。”在参观集体食堂时,对粮食蔬菜的来源、饭菜品种及价钱也很关心。
关心經济建设。关于如何发展经济,朱德提出了建议:首先坚持多种经营,发挥技术优势。在参观康尔素乳品厂时他说:“你们一定要搞一些多种经营,可以搞果子酱、搞饼干,要多发挥机器的作用。”其次,发展国际贸易。在参观傅家寨化肥厂时,朱德提道:“你们好好搞,把牌子打出去,将来国外还要向你们订货呢!”再次,要内外结合,上下联动。解放初期青海外来干部较多,为加速青海发展,还从天津、山东等地大量移民。在参观西宁市后子河时,朱德很关心从山东移民过来的同志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最后,要重视生态保护。在傅家寨视察时朱德指出:“要利用荒山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特别要多种果树和桑树。”他对青海的植树状况是比较满意的,说:“青海省的面积差不多等于有些省的五个大,树长得这么好,我在全国其他地方还没有见过。” 关心民族团结。青海未解放前,在马步芳家族的封建统治下,民族矛盾严重,反革命分子甚至造谣说“共产党‘杀回灭教’‘共产共妻’‘共产党的政策先甜后辣’”等,煽动民族、宗教情绪,打着“保回保教”“舍命不舍教”的旗号欺骗群众。1949年8月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告甘宁青新回蒙藏同胞书》,在讲述全国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希望回、蒙、藏各族广大人民亲密团结起来,协助本军,共同消灭国民党一切反动派残余力量和马步芳、马鸿逵的反动统治。”青海省委、省政府积极践行《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维护了民族团结。朱德在西宁市中庄乡陆家庄社拜访回民群众时问:“你们回汉团结合作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回民和其他汉民回答说:我们都合作了,再没有什么问题了,现在都很团结地搞生产。”朱德视察之后,该村14户回民和101户汉民开了座谈会,一位回民表示:在旧社会来个马匪步芳的当官的,害得村子不知怎么办好,新社会真的不一样了,朱副主席还亲自来我们社的地里,很关心我们的生活,还问我们回汉民团结了吗?旧社会谁关心我们。我们回汉真是一家人,这个喜事大得很。
朱德在青海虽只有短短四天的时间,但在青海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青海人民写了一首《朱老总夸咱们青海好》的歌曲以表达敬仰、激动的心情和实干的决心。“朱老总夸咱们青海好,朱老总登上青海的山,青海的儿女们齐欢笑,群山争着来献宝,昆仑山跳起了狮子舞,朱老总指点着青海的水,黄河水变成哈达飘。江河源头起高潮。朱老总夸咱们青海好,咱们学习朱老总,青海的儿女们多荣耀,要为革命立功劳,党对我们最信任,艰苦奋斗创新业。革命的重担让咱们挑。誓把青海建设好。”
“安心工作,扎根青海”
由于反动派残暴统治和血腥镇压,出现了“马到青海四十年,人民苦死千千万”的悲惨现象,致使青海解放前除了零星的、自发的群众反抗外,全省没有一个中共地下组织和一个共产党员,连一个民主党派和出名的民主人士也没有。为有效开展工作,干部的主要来源是军队干部(以河北、山西、陕西籍为主),解放青海的一野的第一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先后共抽调干部、战士2032人参加青海建政工作。为解决干部问题,1949年8月19日,彭德怀向毛泽东请示:“青、新两省……一军干部抽配青海……三军亦只抽少数干部至青海。”1949年9月9日,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主持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宣布第一野战军前委会议决定:“决定一军留驻青海,担负彻底肃清马步芳残余,摧毁反动统治和建设新青海的任务。”其他干部还有西宁工作团(主要是甘肃临洮籍党员和知识分子)、青海干部工作队(以青海籍在外学生为主)和西北局派遣的干部。这些干部基本以外来干部为主。据1950年8月青海组织部的报告:“青海12个县市,现有干部3326名,其中较老之干部(有工作二三年历史者有586名,内有军队派来的477名,余为西北局派来的),外来干部1243名(内有华大民大及关中西安临洮等处新参加学生1198名)。”老干部、外来干部都非青海籍干部,存在着“老干部中决心长期建设青海(组织服从在内)积极工作并创造新方法是少数,多数是思想没安定下来”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有从临洮来的六个学生嫌工作不适当,自动搬走找熟人住”。还有因职位、津贴、地方艰苦等原因不安心留在青海。二师在总结进驻青海一年工作时,也发现了留青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即“便是把革命胜利误认为革命成功,不愿在青海从事长期建设,贪图享乐,功臣自居,骄傲自满”。朱德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青海省军区视察,当了解到解放青海是一军解放的,现在青海省军区机关的底子是一军三师的师部后他意味深长地说:“战争年代,毛主席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你们不是从山西、陕西打到青海来的嘛!现在,毛主席叫你们留在青海,你们就要在青海安家。青海有这么多宝,是祖国的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你们一定要安心在这个地方,保卫这个地方,开发这个地方。”在玉門视察时,朱德强调要扎根地方,指出:“发展石油工业的任务是艰巨的,特别像玉门、柴达木、克拉玛依这些地区,因为原来没有基础,一切要从外地运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这里安家落户,长期打算。”朱德关于“安心工作,扎根青海”的指示,既是老一辈建设青海者革命精神的坚守,也不断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后来者继续致力于西部边疆建设。
指示加强优抚工作
这次并不是朱德第一次来到青海。长征时期,1936年6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由朱德、张国焘指挥红二、四方面军,到达过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久治县,朱德在班玛鼓励战士困难是暂时的,要用革命乐观的精神去看待困难,并留下了用牛骨头炖野菜的故事。1958年7月,朱德在西宁郊区视察途中,听市委负责人讲述1937年初西路军失败后,有数千红军男女战士在西宁惨遭军阀马步芳残酷迫害,先后有1600余人被成批杀害和活埋的情况,心情沉痛,指示说:“应将马步芳如何杀害红军的罪恶记下来,让子孙后代都知道;要把牺牲同志的情况查清楚,记下来,要纪念革命烈士,教育子孙后代;要把失散后活下来的同志调查登记起来,如没有重大叛变行为,都应该承认他们是红军,生活上给予照顾,安排适当工作。”回到宾馆后,朱德写下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字。翌日,朱德来到1954年7月修建的西宁市烈士陵园(园内安葬着1776位烈士遗骨,其中西路军烈士就有517位)祭奠和缅怀烈士。为贯彻落实朱德指示和西北局对兰州军区和红四方面军战史编审小组的来信的批示,1962年6月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优抚工作、安排好烈属、军属和残属》的指示,要求:“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建立对烈军属和残废军人的优待劳动日制度。”是月,出台了《关于调查红军流落人员情况和解决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西路军有少数红军人员在敌人跟踪追击的紧急情况下,因负伤、患病或被敌人冲散而流落我省各地,他们中有许多人在敌人反动统治时期坚持了对敌斗争。因此,只要不是叛变投敌,没有出卖过同志,在流落后没有对党、对革命做过坏事,一直依靠劳动过活,解放后又能遵守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的,政府和群众对他们应给予热诚关怀和照顾。”(责任编辑 姚建萍)
作者: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