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股动、静脉转流下气管狭窄切除病人的护理配合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气管严重梗阻不能进行气管插管,为保证术中有效的气体交换,借助体外循环股动、静脉转流可提供有效的气体交换,切除狭窄气管,确保了术中的气体交换,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关键词】 气管狭窄;股动;静脉转流;护理配合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管狭窄,运用体外循环(股动、静脉转流下)切除气管狭窄病变,可以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气管狭窄的患者多病情危重,因此,术中的护理配合对于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我院于2011年5月在股动、静脉导管转流下,成功为1例气管中段(距声门约3cm)瘢痕组织增生,导致管腔重度狭窄的病人,进行气管狭窄段切除,气管重建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满意,病人于术后第三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两个星期康复出院。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咳嗽、咯痰2月气性喘息半月入院,纤支镜提示:气管中段(距声门约3cm),瘢痕组织增生;导致管腔重度狭窄,大小约3cm×2.5cm,占据管腔约4/5(术中冰冻、手术后病理结果:组织瘢痕增生)。
  1.2 手术方法:病人半卧位(强迫体位)面罩吸氧推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并全身肝素化后,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行右侧股动静脉插管,连接氧合及体外循环机开始转流。患者再取颈仰卧位,静脉复合麻醉插入气管导管至气管狭窄上方,连接麻醉机辅助呼吸。血氧、血压稳定后,自甲状软骨下缘至第四肋骨水平切开约18cm,分开颈部气管前组织,电锯劈开胸骨至第三肋后自左侧横断,骨蜡止血。纤支镜辅助下再次明确狭窄部位,分离气管狭窄,距狭窄下缘0.5cm切断气管,远端插入气管后通气。鱼精蛋白彻底中和肝素后拔除股动、静脉导管,血管排气排血栓测试通畅后用0/4、0/5普理灵缝合。彻底止血后逐层关闭。距狭窄上缘约0.5cm切开,切除狭窄气管用0/3抗菌薇乔(可吸收)间断缝合气管膜部,取出远断段气管导管,再经鼻插入气管导管,送至气管远断段后通气,间断缝合气管软骨部,冲洗术野,检查吻合口无漏气漏液,胸骨左缘第四肋间置纵隔引流管,钢丝固定胸骨,分层关闭。将下颌与前上胸壁缝合固定。手术过程顺利,术中麻醉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带管送病房ICU。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诊视: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病人,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手术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复苏期的配合要点。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争取病人能更好地配合,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2.2 参与术前讨论:该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新技术,术前1天参加的医护人员均要参加术前讨论,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手术体位、手术步骤、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以及更换导管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到全面了解,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2.3 术前物品准备:除常规的体外器械敷料外,备好电凝器、电动胸骨锯,手术间仪器设备在术前1天全面检查备用,准备所需的特殊缝线,确保术者使用;以及常规体外循环药品准备和正确配置[1]。
  2.4 体位管理:在安置体位前,护士和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检查患者信息,执行“Time- out”流程。局麻行股动、静脉转流时,病人呼吸困难,患者可取半卧位,静脉复合麻醉成功后,再取颈仰卧位,后背垫上一软枕,充分暴露颈部手术野。上肢固定于肢体两侧,避免约束过紧,造成肢体神经受压。
  2.5 术中管道护理:因手术采取了体外循环(行右侧股——动静脉转流),因所站位置的关系,术中洗手护士必须特别注意股动、静脉插管处的护理,防止手术中将体外循环引流管拔出。理顺所有动、静脉输液通道,挂置于患者头部前方。
  2.6 术中体温监测:体外转流中持续肛温、鼻温监测,注意监测体温并保暖。另因手术时间较长,病人体表的暴露,以及输入室温下的液体,避免低体温造成对病人机体的损伤而造成的塞战,心律失常,麻醉苏醒延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
  2.7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术前、术中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人员的走动及进出的次数,暂时未用的器械加以覆盖。严格加强各环节无菌操作是防止术后伤口感染和胸骨感染的有效措施[3]。
   总之,手术相对紧张,巡回的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人的各项监测指标,配合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台上洗手护士则注意观察手术进程,有预见性地配合手术医生的工作。同时,也保持与台下巡回护士的联系,及时做好各项配合工作。手术结束后,要及时给患者遮盖好保暖,保护患者自尊。
  
  参考文献
  [1]左红梅、郑明秀,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实用监床医药杂志,2010.14(24) :128
  [2] 陈金仙、刘瑞莉等,不同的保温措施对全麻下食管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28(4):633-635.
  [3] 邓瑞文,现代手术室的室内装修之我见,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42.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寻求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营养护理、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监护。结果:经过护士精心全面的科学护理,42例患者都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施行健康教育、营养护理、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监护等综合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强,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23例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进行及时洗胃、抗胆碱药物等治疗,好转22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4.34%。住院时间为1~13d,平均7.8d。对本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出现反跳现象者2例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与护理。方法:对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84例,好转6例,转外科手术4例,死亡2例。结论:针对不同的患者施行预见性、全面的急救与护理是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症,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8例糖尿病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血糖与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四周后,护理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护理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预见性护理可使其更有效的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与发展。   【关键词】 糖尿病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治中护理工作要点,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有关的部门应该提高人们的高血压防治意识,崇尚运动防治护理,同时医学机构应该培养更多专业的高血压护理人才,提高防治质量以及鼓励降血压药物的研究工作,改善高血压防治效果等具体方案。希望有关人员加以借鉴和参考,从而探讨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改善目前高血压防治护理工作的现状,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期刊
全程助产责任制是由一名专职助产士对进人产房到产后, 的产妇提供全程系统服务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它以产妇为中心, 系统管理产程, 使平产分娩增加、剖宫产率降低、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其特点是专职、专人护理, 激发助产士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全面提高产房的护理质量。笔者现将在青医附院进修搜集的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2年 三月住院240 例,其中, 107
期刊
【关键词】 下肢;骨牵引;护理   牵引兼有复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治疗方法简便有效,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病人[1],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下肢及骨盆骨折、脱位常用下肢骨牵引的方法来治疗,其缺点是病人躯干、肢体受到牵引,活动受限,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长期卧床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影响疾病的愈合。一般按成人一般按体重的1/7-1/8来计算并设置牵引的总重量,对肌
期刊
【摘要】 目的: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水平,寻求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予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结果:98例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完成治疗,中途退出2,患者依从率98%;98例患者中治愈69例,好转27例,未愈2例,治疗有效率98.0%。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疗效高,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临床;护理 
期刊
【摘要】 随着中药市场的不断发展,中药制药工业的现代化思路也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本文就我国如何实现中药制药工业现代化做了进一步阐释。笔者认为,要想促进中药制药工业现代化,首先要加强对中药基础的研究,其次就是科学选题,然后要完善制药设备与技术,并建立健全科学的中药质量指标及其控制体系。此外,要采用合适的市场营销方法,提高竞争能力,当然也需要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等。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业现代
期刊
【摘要】 遵循循证护理的步骤与方法,不但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使循证护理与循证医学得到了更完美的结合。通过对l例股前外侧寄养皮瓣修复头面部电击伤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确立护理问题,采取护理干预。皮瓣成活良好。随访半年面部缺陷得到改善。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注重临床科学研究结果与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病人的意愿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