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论辩艺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以对话的形式记述了孟子说服齐宣王放弃霸图而施行 仁政的过程,但实则是作为臣子的孟子和作为国君的齐宣王进行的一场辩论。我们知道,古代的君臣关系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没有是非可辩,没有道理可讲,君王的话是金口玉言,就是真理,所以孟子想在论辩中取胜绝非易事。但他终以如簧巧舌使齐宣王打消了称霸的念头,接受了孟子的主张,这足以证明孟子的论辩艺术多么高超。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
  
  一、巧转话题,以抒己见
  
  文章一开头,齐宣王就提出想听听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敏锐地意识到宣王想效法齐桓公而称霸于诸侯,这种想法和孟子的仁政观点大相径庭。可是孟子的地位比齐宣王低,作为臣子不能直接否定、批评宣王的想法,如果触怒了宣王,不仅仁政不被采纳,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孟子假托自己不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把话题委婉而巧妙地转到“行王道”(即实行仁政)上来,而行王道的话题与作为一国之君的宣王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谈话就能进行下去;最主要的是这个话题是孟子早就想和宣王谈的,所以这个话题转移得很巧妙。既避开了自己不愿谈的事,也没有轻率地否定宣王的话,又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可谓一箭双雕。试想,如果孟子把话题转移到齐宣王不感兴趣的方面,谈话就无法进行下去,而且他也失去了阐述自己主张的机会。
  
  二、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孟子抓住宣王“以羊易牛”一事,把它归结为不忍之心所致。宣王听孟子说自己有恻隐之心,很高兴(哪个国君也不希望被人说成暴君,尽管他真的残暴)。孟子乘着宣王高兴之际,指出这种不忍之心正是行王道的条件。这样使宣王对行王道有了信心。那么,他已经具备了行王道的条件,为什么至今未行王道呢?孟子认为这是“不为”的缘故,而不是他做不到,就象“为长者折枝”这么简单,只要想做,则轻而易举,只是宣王没有去做罢了。宣王听了这些话,觉得其中虽有对他未行王道的不满,又暗示他很有才能,所以心里没有抵触情绪。同时这些话也消除了宣王对行王道的畏难心理。孟子就是抓住了“以羊易牛”这个契机,乘宣王高兴之时,指出他未行王道的原因,使他相信行王道并非难事,并愿一试。如果孟子不选择有利时机,也不因势利导,而是直言相劝,宣王不一定愉快地接受他的谏议。
  
  三、善用比喻,说理形象
  
  齐宣王想的是“莅中国而抚四夷”,孟子把这比作“缘木求鱼”,喻其不能实现,意在打消宣王称霸的念头。又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根本做不到的事,用“为长者折枝”比喻极易做到的事,并且把行王道比作“为长者折枝之类”,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很有诱惑力。后来再用“邹人与楚人战”比喻宣王面临的形势:以一服八,势之优劣不言自明;征战的结果立见分晓: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即战则必败。形势如此严峻,谁甘愿冒亡国之险?孟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而又通俗易懂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浅显,这种喻证法深入浅出,比事实论证更有说服力。
  
  四、环环相扣,条理清楚
  
  《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政论文,采用了递进的结构方式:先提出中心论点“行王道”;然后论述行王道的条件——不忍之心,宣王已经具备;接着指出未行王道的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再论述宣王称霸的想法不可能实现;最后阐明怎样行王道,提出了具体措施。这样,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后面的论证建立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边破边立,有条有理,逻辑性强。
  
  五、善用对比,观点鲜明
  
  强烈鲜明的对比可以使作者的观点更明确。文中用“举百钧”和“举一羽”对比,用“明察秋毫”与“不见舆薪”对比,说明“不为”和“不能”的本质区别。又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对比,突出了行王道之易。这些鲜明的对比,使是非更分明,道理更清楚,因而增强了说服力。
  总之,孟子抓住有利的时机,运用生动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因势利导,再用强烈鲜明的对比摆事实、讲道理,步步诱导,层层深入,最后说服齐宣王接受了自己的主张。因此可以说《齐桓晋文之事》实际上是一场孟子和齐宣王之间的辩论,而能在辩论中取胜,充分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单位:河北昌黎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柏杨先生在21世纪到来之初,提到生命个体中“尊严”这一话题,同时强调指出“健康”和“阅读”是个体生命中谁也无法替代的。笔者认为习作与健康、阅读一样都是生命的活动,都是生命个性化的行为,它的第一要义是自主,是全身心的投入,是学生开启心智、打开心窗从而认识自我、认识自然与社会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为此必须建构学生独特性的习作方式,回归
黎明時醒来  睡在白云上的人  心如雪山那滴水的纯净  窗外的鸟鸣清脆  如一抹新绿泛着莹亮的晨露  迎春花开了,玉兰花开了  它们嘬嘴亲吻春天的样子  仿佛小姑娘一样肆无忌惮  一只口罩捂住我太久  是时候摘下了吧  到春天的野外呼吸  成长  那时我家后院有一棵不大的桂花树  小时候的我受了委屈  就拿小刀在树干划痕  父亲发现后,抚摸着我的头说  孩子,你和这棵树都是要长大的  日子在撕去一
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在愉快中受到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愉悦。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我通过以下方式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    一、自然情境    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先后走入我们的课堂。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设备优势,也为我们创设审
高处  是我在尘世的短暂缺席,是一次  生命演练——从繁华闹市转入  曲折山路,婴孩般被松脂的香气  吸引,在挫伤我的崖壁前,以及  辨不清方向的迷途中,我相信我哭过  也笑过。如今生活已经把它们撕成碎片  像游走在松林间的小鹿,记忆里  环抱过的小树,被众多的绿色遮盖  曾经爱过的人,已然消失无踪。这里  只有風和硕大无边的寂静,它们  映照我的老年,一切都是过往  白云轻轻飘过——  黄昏,拜
从一片落叶的叹息开始  到另一朵花蕾的遗迹  那些虛空,是多么辽阔,深邃,高远  路上滴落的汗水,脚印里长出尖锐的针  走啊,走啊,那些深夜或者烈日下的半途  马蹄踩碎了薄薄的乡愁  曾经两岸猿声,守望成隔世的寓言  悬空是一种绝世之美  一寸一寸延伸,一下一下试探  触摸到的夜色,握不住的露水  让眺望的目光慢慢温热  想象与虚构睁开眼睛  以同样的试探,去回应陌生人的问候  数百年前,他们曾经
目前,有少部分地方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主持人把ji、qi、xi读作zi、ci、si或者舌尖音,社会上的年轻女性误以为这是一种时尚,一种俏皮,争先摹仿,导致年幼的一代或者没有接受正规语音训练的人在语言自然习得中,产生偏离规范、偏离传统习惯的语音缺陷。    一、音节ji、qi、xi的正确发音    大家知道,像b、p、f、d、t、g、k、h、zh、ch、sh、z、c、s、j、q、x这17个清辅音,发音时
纵观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在体现时代性、人文性的同时,更突出地体现了命题者求新、求美、求雅的命题取向,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个性化特色。试卷总体上延续了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优良格局,在继承的同时,又稳中有变,呈现出诸多有创新的亮点。    一、符合《考试说明》要求,体现新课标精神    2007年江苏语文卷严格遵循江苏省发布的《考试说明》,中规中矩,试卷结构、题量和分值配比的
语文学习的天地异常广阔,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早已深入到千家万户的电视,也是我们语文学习者不能忽视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注重这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的学习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轻松进入语文学习的殿堂。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电视是一扇窗口,打开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生动曲折的故事,精彩独到的评论,引人入胜的讲座,幽默风趣的娱乐……我们老师要正确引导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简单化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情绪感受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语文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状态。为此,在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同时,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开展了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研究,并运用“活动教学”理论指导实验研究,力争构建起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小学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一、确立活动教学思想    活动教学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种
写作,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怎样搞好作文教学,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近两年来,我所教的班级有70多人次在各种作文大赛中获奖,部分作文在报刊公开发表,下面就略谈一下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作法:    一、加大课外阅读量,写随笔随评    每周设一节阅读课,二节写作课。课内精读,课外泛读,通过熏陶感染,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增强见识,积累语言。写“文章梗概”“读后感”“评论”等,让学生认识提高,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