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研究

来源 :当代农村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与农产品流通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本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得出冷链技术的使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对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产生主要影响。基于分析提出促进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区块链技术驱动甘肃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B-2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展,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运用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节约流通成本。2020年1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产品难卖问题更为突出,各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京东、拼多多、网络直播带货等互联网销售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销量,实现农民增收。因此,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运用是极为有效的。

一、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


  (一)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农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供求弹性的缺乏,农产品流通的两端即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一个是最低价格的接受者,一个是最高价格的承担者,农产品价格升高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成本的积聚。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包括农产品生产、储藏、运输、批发和零售等环节,流通环节过多成为农产品流通成本高居不下的根本原因。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运用,恰好整合了农产品流通的多环节,为农产品流通的两极建立超空间的交易平台,通过网络直播、视频展示、图片说明等形式,增加农产品最终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掌握,增强信息透明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缩短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时空距离,从而有效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二)扩大农产品流通规模
  传统的农产品批发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下,农产品流通环节比较单一,流通效率不高,导致不少地区农产品滞销情况严重。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利用各种电商平台,实现了农产品流通的多元化发展,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出现,将农产品销售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结合起来,既提升了农产品销售的速度又扩大了销售市场。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1月到9月,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824.7亿元,超过2018年全年的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0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6.4%,高于网络零售市场16.8%的总体增速,其中生鲜农产品产品仍为网销农产品中的主要品类。
  (三)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是实现农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的有力抓手。由于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各环节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流通环节脱钩明显,使得农产品交易时间和空间的滞后,增加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仓储、包装和运输的经济成本,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如拼多多、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带动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2020年,拼多多大力推行原产地直发的农货上行模式,有效地縮短农产品产地与消费地的空间、时间距离。2019年拼多多农(副)产品成交额达1364亿元,同比增长109%,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拼多多实现农产品订单成交额27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

二、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的现状


  (一)甘肃省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情况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在我国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甘肃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严酷,发展生态农业的各种制约环境因素比较多。但甘肃省自然生态环境多样化,农业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主要品种物质资源十分丰富。粮食作物主要包括:野生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等30多种;经济作物主要包括:草原油料、棉花、甜菜、中药材、水果、蔬菜、瓜类、烟叶等。
  由表1可见,甘肃省从2007年到2019年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情况:粮食、油料、中药、蔬菜、园林水果、肉禽总产量这些指标基本上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甘肃省中药材和园林水果的产量增速较快,相较于2007年,中药材的产量增加2.85倍,增幅达到187.72%;园林水果的产量增速更为显著,2019年园林水果的总产量达到438.54万吨,是2007年总产量的2.92倍。甘肃省农产品生产结构由传统种植业向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种植转变。
  (二)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的现状
  1.农产品电子商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则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的关键节点。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互联网技术应用及普及程度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较是落后,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难度大,农民增收困难。自2014年2月,甘肃省农牧厅与兰州银行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打破农产品流通的地域空间限制,降低流通成本,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截止到2019年年底,甘肃省已建成75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157个乡级服务站、5289个村级服务点,实现了贫困县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全覆盖,通过加强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配套和作用发挥,同时加大在农产品展销、创业孵化、品牌培育、物流配送、电商培训、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为甘肃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奠定了基础。



  2.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区域模式特色鲜明。甘肃省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差异性显著,形成了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的特点。甘肃省陇南市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起步较早、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一方面根据陇南各地县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自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另一方面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作,农产品种类由合作之初的20余种增加到2018年80多种,农民纯收入由2013年的3536元增加到2018年的7012元。定西市作为甘肃省贫困县相对较多的地级市,形成了“电商+快递+专业合作社”、“电商+快递+产业大户”、“电商+快递+青年创业者”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模式,不断加大对贫困村物流快递网点建设,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与物流快递融合发展。   3.基层信息化服务技术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技术保障,建设基础设计完备、信息化覆盖全面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是甘肃省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甘肃省在“十三五”期间制订实施《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不断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培养专业电子商务人才,为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打造软硬件基础支撑。截至2020年年底,甘肃省4G基站数总计10.2万个,行政村4G信号覆盖率达100%;2020年甘肃已实现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涉农网店4万多家,甘肃省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到达194亿元,相比于2018年增加了76.3%。基层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加速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的提升。


三、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


  加速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成为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甘肃省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物流等流通环节的发展现状,阻滞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牌化薄弱、电子商务基层(乡村)覆盖率偏低以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本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分析制约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一)构建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
  (二)构建判断矩阵
  1.提升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的判断矩阵。评价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的提升主要从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基层覆盖率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综合分析,利用AHP层次分析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



  经过比较,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判断矩阵,对于的正规化的特征向量为:



  通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是展现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核心指标。
  2.决策层判断矩阵(见表2)



  3.一致性检验。前述计算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最大特征值:



  查表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从而可检验矩阵一致性:



  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利用AHP层次分析软件,通过分析影响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的因素,依次对对策层六个方面的应对措施进行两两对比赋权(见表3)。
  加快提升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的措施,首先加大甘肃省农产品冷链技术及装备的投入,其次要完善甘肃省农产品产供销县、乡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深化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的政策扶持,第四扩大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的覆盖面,第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最后重视对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四、促进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对策


  (一)创新农产品冷链流通模式
  农产品冷链流通包括农产品仓库冷藏保鲜、冷链运输和保鲜销售,是农产品保质保鲜、质量提升的重要技术保障。甘肃省地处内陆腹地,农产品种类丰富,但消费市场与产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太远,不利于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为实现农产品品质产销一致,需要增加对鲜果蔬菜、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地、集散地及销售地的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先进农产品冷链技术装备的物流企业,降低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折损,降废增效;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京东、顺丰)的物流配送资源,加深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优化创新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模式,加快提升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
  (二)健全农产品流通基层设施建设
  农产品流通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县、乡农产品储藏、包装、运输等环节。农产品具有不易保質、易腐易烂的自然属性,甘肃省农产品流通中以生鲜农产品为主,不利于农产品空间转换经济价值的提升,需要加大在农产品的生产地建设满足市场需求的仓储冷库、精深加工企业以及冷链运输装备的投入。一方面,县、乡两级地方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补贴性政策,增加农产品仓储冷库的建设的投入,可有效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保鲜期,尤其对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供需稳定发挥调节的作用;另一方面,鼓励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延长农产品保质期限,提高甘肃省农产品经济附加值;最后,鼓励物流运输企业加大农产品运输装备的投入,特别是冷链公路运输的投入,降低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有效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三)深化基层信息化技术及电子商务人才建设
  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的基础要件包括互联网覆盖率与电子商务人才队伍两个方面。甘肃省“十三五”期间不断加大对行政村电信普及服务的建设,2018年全省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99%以上,贫困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为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创造硬件条件。继续深化基层互联网信息服务,注重培养具备信息服务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提高互联网信息服务水平,有效降低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使用成本,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特别是甘肃省75个贫困县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建设,在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深化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建设本县、本乡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展基层电子商务扶贫培训,培育一支掌握电子商务品台运营管理技术的基层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助力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骆毅.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若干思考——基于一组多案例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9)
  [2]王德章,周丹.我国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管理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3(2)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7
  [4]刘瑞龙.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M]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5]张鑫.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6)
  [6]童红斌.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2)
  [7]王利菲.“互联网+”时代消费类电子商务纠纷解决路径创新[J].江苏商论,2016(5)
  [8]陈耀庭,戴俊玉,管曦.不同流通模式下农产品流通效率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3)
  (作者单位:兰州工商学院)责任编辑:李政
其他文献
由于统计在高中教材中仅截取部分知识,有大量的公式没有推导过程,没有给出其数与形的解释,与高中数学的思想方法相悖,其合理性与作用受到学生质疑.同时解题程序化现象严重,公式高度抽象,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生成性,脱离学生认知规律.使得此部分知识碎片化,远离整个高中知识体系,成为高中数学的孤岛.HPM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对于教师与学生的人文价值,对数学教学的文化价值,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应用数学.教育取向的数学史有助于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提供了一种途径.
HPM(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的核心课题是把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重温人类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解透彻性,提高教学效率.自HPM课题问世以来,欧美等国率先进行相关研究和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大量实践证明,HPM对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起着积极推进作用.我国对HPM关注始于21世纪初,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HPM研究及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中
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对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认同、行为践行及素养发展等有重要影响,而新时期的教师到底应具有什么样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便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以甘肃省陇原名师谢立亚老师为对象,从师德修养、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教师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访谈,梳理总结了其专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等宝贵经验,以此得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时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将是我国较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握住农村生态治理这个重点任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构筑系统完善的
在探讨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影响机理基础上,依托2015-2019年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而在东部地区的正向效应不显著。因此,在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策略,弥合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数字经济鸿沟”,以数字治理为统筹发展过程提供保障
2020年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是在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终结。随着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原发性绝对贫困的消失,农村贫困将会进入一个以转型性的次生贫困和相对贫困为特点的新阶段,届时转型贫困群体和潜在贫困群体将会成为持贫工作新的目标群体,并呈现新的特征。为此,我们需要主动适应扶贫对象、扶贫方式、扶贫格局的变,将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
摘要:目前,如何盘活农村“三块地”高效实现贫困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和后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云南7个典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深入探究农户原居住地的“三块地”真实状态与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土地流转、市场调节、公共财政、规划布局等途径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推进“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三块地”土地复原 问卷调查法 参与式调查评估
高中的英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面对着高考作文新型读后续写作文,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以下措施,有目的地培养高中生的文体意识;提高英语写作思维训练的力度;组织更多语言交流的活动;传授给学生读后续写的技巧,以锻炼学生续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读后续写质量。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线性加权集成法测度2011-2019年乡村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得出各个地级市2011、2014、2017、2019年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利用ArcGIS软件将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级,分析在四个时间断面上地理位置分布及演化特征。本文认为安徽省16个地级市乡村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乡村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整体上在2015年后有所降低
摘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是农业产业综合体土地流转的中心阵地,从国家到各级政府明确要求建立符合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或服务中心,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综合体土地流转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综合体内土地的有效流转。本文通过对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概念进行界定,探究土地流转平台建设的意义,发现土地流转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以“村委”为主导的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中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