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luoyu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不能够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文章围绕“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不良习惯;矫正策略;良好习惯
  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存在着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习惯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课堂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教师想要帮助学生矫正不良习惯,就要产生不良习惯的原因,只有从根源上着手,才能够对症下药,彻底地改正不良习惯。
  一、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
  1.家庭原因
  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教育、家长的行为方式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重要责任。可是,从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家长都没有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甚至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由于工作繁忙,很多家长无暇顾及对孩子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导致了很多学生都是“顺其自然”地成长,慢慢地发展为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也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家长的不关心、不关注,使得学生的坏习惯不断滋长,逐渐也會形成懒惰、散漫、消极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过于溺爱,对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缺少让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就会导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缺乏交际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
  2.学校原因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还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施加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习惯,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和行为的分离。另一方面,学校也缺少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家长不了解学校的工作任务、学生情况,学校也不清楚学生离校之后的表现,双方之间没有密切的合作,就会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出现空隙,缺乏实效性。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也会有直接影响,很多教师不重视习惯养成,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在学生出现不良习惯时熟视无睹,都会加剧学生的不良习惯。
  3.社会原因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快速地发展,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每天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优劣难辨的信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会产生不利影响,小学生的辨识能力较低,对于社会新闻、社会舆论缺乏良好的辨识能力。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文明准则、道德义务、法律法规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很容易出现不遵守交通规则、随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行为。这些不良行为的产生也来自于社会中缺乏良好的行为榜样,没有营造良好的、规范化的生活环境,导致小学生没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就会形成环保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不良习惯。
  二、良好习惯的养成方式
  1.家庭角度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家庭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收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熏陶,才能够养成待人接物、行为处事的好习惯。首先,家长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学生做良好的榜样,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用各种高雅的趣味和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家长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能够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渴求。家长与孩子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才能够贴近孩子的生活,及时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2.学校角度
  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共同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够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接受品德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其中,学校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教育的重点,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首先,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提出明确的要求,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标准要求。其次,学校也应该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定期评选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标兵,对他们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激励学生不断矫正坏习惯、积极进取。教师也应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正面的影响。
  3.社会角度
  教育部门应该尽量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娱乐场所的管控,多塑造一些正面的人物形象,减少一些不良的舆论导向。社会应该为学生营造出更加积极、健康的环境,多举办一些文明讲座,多树立一些时代英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学生也可以经常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立志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政府部门应该建造更多的文化场所,张贴文明标语,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习惯养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
  三、总结
  总之,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家庭、学、社会都应该重视这个时期对小学生的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长期坚持规范标准、长期监督,当学生出现不良习惯时要及时纠正、耐心引导、鼓励改进,使良好的习惯逐渐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实现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对小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88(09).
  [2]彭英,唐刚,杨斌.农村留守学生体育习惯养成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4).
其他文献
学位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体育渗透德育的关键是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德育观念,强调做人的根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
以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用叔丁酰氯将胺基酰化保护,然后和正丁基锂反应得到苯基锂,再和三氟乙酸乙酯反应生成1-(2-胺基-5-氯苯基)-2,2,2-三氟乙酮。得到的酮和环丙基乙炔溴化镁反应
数字媒体产业属于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重点产业。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把数
摘 要:课程游戏化是对课程的一种优化,是一种将以教材为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幼儿为本的教学方式的手段,它以游戏为主,但幼儿园的游戏不仅仅是“玩”,它是幼儿获取經验的直接手段,能够让孩子从已发生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为了课程更贴近幼儿,我们在生活与自然中寻找课程游戏的资源,科学地创设良好的园所环境造就课程的实施与发展,让幼儿身处充满兴趣的环境中身心愉悦地发展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
摘 要:识字是学生开展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是基础,是保证学生学习更高层次语文知识的初级阶段。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就如何开展识字教学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识字量大,内容单一、枯燥。倘若教师没有掌握更科学、多变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如何有效提升小
本文首先将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Fe3O4)及荧光染料异硫氰酸酯(FITC)包裹在由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形成的二氧化硅层中,制备荧光磁性硅纳米粒(Fluorescein-doped magnetic sili
摘 要: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兴趣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兴趣培养  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
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结合酶并降低其活性的分子。由于抑制特定酶的活性可以杀死病原体或校正新陈代谢的不平衡,许多相关药物就是酶抑制剂。设计并合成新型酶抑制剂成为药物研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有效的教学层级,积极创设教学路径和教学机制,教书要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保证学生能和教师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激发  1导言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