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时代更需要手工 牛合印
离家越远想家的感觉越强烈,工业化程度越高人们对手工更加渴望。
小时候穿过奶奶给我亲手缝制的棉帽和虎头花鞋;穿过妈妈亲手缝制的小棉袄;吃过妈妈亲手擀的手工面条和亲手包的手工水饺;见过妈妈给爸爸亲手绣的花鞋垫;见过爸爸给妈妈亲手做的木制鼓风机——这些东西在当时觉得习以为常,对我并没有什么触动。从18岁离开家,在国内各大城市流浪了20多年后,这些凝聚着爱、凝聚着亲情的物件越来越强烈地引领着我回到从前,温暖着我的生活。我没有见过爷爷,他过世早。他更是三里五乡闻名的能人儿,是有名的石匠。他一生靠他的石雕手艺吃饭,普通人家门前的石猴、石狮子,有钱人家墓地的盘龙石碑等等,他一生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作品至今散落在民间。
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小时候那些带有情感的手工物件一直温暖着我,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动手。长大后,换来换去做了许多工作都没有干出什么名堂来。最终1995年做出第一个手工皮包开始才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情,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当然,也带给了顾客快乐,让人们在满大街低值低价的流水线皮具中发现了充满个性、变化和质感的“食草堂”。
任何事情总是不断地轮回,手工和流水线也如此。在工业化很不发达的过去,手工是为了实用为了生存。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大量的手工被流水线产品所替代,大量的手艺面临失传,比如手擀面、手工水饺、手织布、手织毛衣、手工铁艺、手工银饰等等。我们吃的穿的戴的都带着冷冰冰的机器的味道。在当今高度工业化时代。高价劳工及高趋利时代,手工又变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温暖的享受、一种归属感和精神需求,甚至变成一种奢侈品。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对特异性和多元化表现的宽容,各种个性手工饰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大。
除了物品,在群体管理上同样需要人味儿,同样有手工和流水线之分。有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模式化管理就存在教条、生硬和冷漠,缺乏温暖但很有效。东方特别是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大多是靠管理者的个人魅力,有人味儿,讲人情,模糊、随意但无序。伴随着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流程,有些公司反而出现了手工时代的“自觉管理”体制,连考勤都没有。不管是物品还是管理系统,手工和流水线都有利弊,缺一不可。工业化流水线是现代制造业的主流,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不否定流水线但更崇尚手工。我们在享受流水线产品方便、实用、快捷的同时更需要手工带给我们的温暖、充实和情感愉悦。同样在引进西方有序有效管理模式的同时也需要东方管理的人味儿和温情。所以手工和流水线应该结合而不是对抗,中西方管理应该结合而不是对抗。
要机器,也要手工 老 鹰
在工业发达、科技昌盛的社会,物资充分涌流,人们要甚有甚,大到飞机、汽车、住宅,小到鼠标、鞋袜、剃须刀,几乎每件商品,都打上了机器制造的印记。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回眸18世纪之前,就连欧洲列强,也是手工作坊遍布街巷闾肆,铁匠、木匠、泥瓦匠、成衣匠、车马匠等各类传统手艺人作为商品提供者,基本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各种需要。直至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到来,机器和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创造了空前发达的生产力,人们才开始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好处。难怪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__文中说:“手工磨产生了封建君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伟大导师把技术进步看作是“工业化和社会变革的第一推动者”。
200年光阴转瞬即逝。今日中国,已经被世界视为最大制造业基地,“Made in the China”的商标飞往地球各个角落,华夏历史发展观中的“和谐”原则,再一次被强调。所以,我们兼顾各方,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速度,也要协调;我们要GDP,也要环保;我们要现代,也要传统;我们要机器,也要手工!机器与手工两种方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取所长。自成精品,方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我认识一位欧洲朋友阿兰,他是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对古老的中国文化兴趣盎然,尤其酷爱中国的手工制品。每次到中国旅行,行囊中都塞满了诸如京剧戏袍、北京布鞋、西藏唐卡、杭州绸衣、云南绣枕、蒙古银酒碗之类的东西。我戏谑地称他“洋倒爷”,他连连摆手,说你们中国工厂出的东西,我们都有;这些手工做的玩意儿,非常精彩,我们却没有
由此我想到了那句关于“文化互补性”的名言:“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阿兰来自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欧洲,他对中国机器制造的产品当然有理由不屑一顾,他看中的全是中国手工精华,证明他的确有眼力,令老鹰汗颜!
环顾生活,机器与手工的短长随时考验着人们的智慧:譬如机器洗车与手工洗车,机器彩扩与手工放大、机器馒头与手工饺子、机器玉雕与手工雕玉、机制雪茄与手工雪茄、机器编织与手工毛衣……即使按照经典的商品价值观,耗时越多、用力越深的商品,也应该越有价值。但如果件件商品都用手工打造。谅谁也承担不起那巨大的成本。
所以孰优孰劣,不好一言以蔽之。老鹰的建议是:因人而异,以效果论利弊。你的商品价值观,将最终决定你对机器产品或手工产品的好恶。
像阿兰那样的欧美人士,偏爱中国的手工制品;像内陆贫困山区的农民,可能更喜欢城市大商场中的机器产品;像老鹰这样的普通白领,则二者兼爱——既爱大众汽车、戴尔电脑,也爱英吉沙小刀、谭木匠木梳。
机器可取手工之巧,手工可惜机器之力,二者皆备,刚柔相济,生产力才臻于完美。只要消费者分别青睐这两种产品,或者两种产品的巧妙结合,那么,物宝天华就自有归宿。
因为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机器和手工都是为广大消费者服务;更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里,信息技术、数控机器、高速物流可以将二者的短长逐渐扯平,以至完全融合。
手工膜拜是发烧的一种症状 阿 毛
年末有人送我台历,说是手绘的,无价。无价的东西,我笑而不纳——没耍个性到那个程度,也从不认同手工代表品位的说法。大工业时代,我们活着是充当机器上螺丝钉那样的零部件;信息化时代,我们活着仅代表一组基因代码。
认为手工有品位,恐怕是被法国的手工西装、英国的手工皮鞋,甚至劳斯莱斯的传说唬晕了。有谁见过一个手工打造的轮胎?手工锻造一条曲轴?拿小锉刀磨出一截活塞?让亲密爱人手织一块过滤筛网?我不懂汽车,也没做调研,可怜的经验足够支撑我坚信,一台劳斯莱斯的绝大多数零件是流水线生产的。一台发动机上千个零件,也许没哪个是手工制造的,并且,也没必要追求手工制造。劳斯莱斯车主花100万欧元,难道希望那辆车是铁匠们用锤子一手一下敲出来?难道真的会认为“花钱买罪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至于胡桃木内饰件,也许吧,在经过电锯切割在内的多道工序后。有位戴老花镜的老师傅,用布满老茧的手细细摩挲过几把,这个手工涵盖的范畴也特宽了点!
这个世界确实还剩一些手工产业,因为少,所以有人痴,痴心妄想手工这种制造手段,会提供附加价值,并称之为品位。假如这个说法用在雪茄上,也许站得住脚,干酪、香槟、小提琴,这些商品在设计阶段不能预设,必须借助人类特有的感觉:制造者的鼻子、舌头或者耳朵,才能达到可意会的地方,最精密的监测仪器,在传情达意方面是白痴。
受够了工业化的千篇一律,扭过头回忆手工时代的精致,忽略怀旧的偏差,谴责大工业让人类丧失了个性、灵巧和尊严,倒也不是不可理解。果真倒回手工时代也好了,至少,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手工资源——手多。可以设立品类繁多的手工技校。未雨绸缪,技校开设多个科系,木匠、铁匠、裁缝、剃头匠、红案、白案、瓦匠……光我们的银行卡工序,就可以再生若干传统手艺,从绘画到制作,美其名曰产业的文化复兴。想想也够天真的,无论代表品位的彼得梅尔怎么宣扬“手工切割、手工缝制、手工定型的鞋”,“量身定制的衬衫,且是单线手缝、手工翻领把颈脖包得舒舒服服”,手工的念想,只能画饼充饥。像酿酒一样制作丝巾。姑且不问消不消费得起,光过程,不是钢筋铁打的身板也消受不起,手工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机械时代也基本翻过,时代在进步,我们被摆布的程度也在进步,而且心甘情愿。
离家越远想家的感觉越强烈,工业化程度越高人们对手工更加渴望。
小时候穿过奶奶给我亲手缝制的棉帽和虎头花鞋;穿过妈妈亲手缝制的小棉袄;吃过妈妈亲手擀的手工面条和亲手包的手工水饺;见过妈妈给爸爸亲手绣的花鞋垫;见过爸爸给妈妈亲手做的木制鼓风机——这些东西在当时觉得习以为常,对我并没有什么触动。从18岁离开家,在国内各大城市流浪了20多年后,这些凝聚着爱、凝聚着亲情的物件越来越强烈地引领着我回到从前,温暖着我的生活。我没有见过爷爷,他过世早。他更是三里五乡闻名的能人儿,是有名的石匠。他一生靠他的石雕手艺吃饭,普通人家门前的石猴、石狮子,有钱人家墓地的盘龙石碑等等,他一生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作品至今散落在民间。
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是小时候那些带有情感的手工物件一直温暖着我,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动手。长大后,换来换去做了许多工作都没有干出什么名堂来。最终1995年做出第一个手工皮包开始才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情,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当然,也带给了顾客快乐,让人们在满大街低值低价的流水线皮具中发现了充满个性、变化和质感的“食草堂”。
任何事情总是不断地轮回,手工和流水线也如此。在工业化很不发达的过去,手工是为了实用为了生存。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大量的手工被流水线产品所替代,大量的手艺面临失传,比如手擀面、手工水饺、手织布、手织毛衣、手工铁艺、手工银饰等等。我们吃的穿的戴的都带着冷冰冰的机器的味道。在当今高度工业化时代。高价劳工及高趋利时代,手工又变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温暖的享受、一种归属感和精神需求,甚至变成一种奢侈品。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对特异性和多元化表现的宽容,各种个性手工饰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大。
除了物品,在群体管理上同样需要人味儿,同样有手工和流水线之分。有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模式化管理就存在教条、生硬和冷漠,缺乏温暖但很有效。东方特别是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大多是靠管理者的个人魅力,有人味儿,讲人情,模糊、随意但无序。伴随着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流程,有些公司反而出现了手工时代的“自觉管理”体制,连考勤都没有。不管是物品还是管理系统,手工和流水线都有利弊,缺一不可。工业化流水线是现代制造业的主流,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不否定流水线但更崇尚手工。我们在享受流水线产品方便、实用、快捷的同时更需要手工带给我们的温暖、充实和情感愉悦。同样在引进西方有序有效管理模式的同时也需要东方管理的人味儿和温情。所以手工和流水线应该结合而不是对抗,中西方管理应该结合而不是对抗。
要机器,也要手工 老 鹰
在工业发达、科技昌盛的社会,物资充分涌流,人们要甚有甚,大到飞机、汽车、住宅,小到鼠标、鞋袜、剃须刀,几乎每件商品,都打上了机器制造的印记。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回眸18世纪之前,就连欧洲列强,也是手工作坊遍布街巷闾肆,铁匠、木匠、泥瓦匠、成衣匠、车马匠等各类传统手艺人作为商品提供者,基本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各种需要。直至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到来,机器和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创造了空前发达的生产力,人们才开始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好处。难怪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__文中说:“手工磨产生了封建君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伟大导师把技术进步看作是“工业化和社会变革的第一推动者”。
200年光阴转瞬即逝。今日中国,已经被世界视为最大制造业基地,“Made in the China”的商标飞往地球各个角落,华夏历史发展观中的“和谐”原则,再一次被强调。所以,我们兼顾各方,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速度,也要协调;我们要GDP,也要环保;我们要现代,也要传统;我们要机器,也要手工!机器与手工两种方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取所长。自成精品,方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我认识一位欧洲朋友阿兰,他是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对古老的中国文化兴趣盎然,尤其酷爱中国的手工制品。每次到中国旅行,行囊中都塞满了诸如京剧戏袍、北京布鞋、西藏唐卡、杭州绸衣、云南绣枕、蒙古银酒碗之类的东西。我戏谑地称他“洋倒爷”,他连连摆手,说你们中国工厂出的东西,我们都有;这些手工做的玩意儿,非常精彩,我们却没有
由此我想到了那句关于“文化互补性”的名言:“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阿兰来自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欧洲,他对中国机器制造的产品当然有理由不屑一顾,他看中的全是中国手工精华,证明他的确有眼力,令老鹰汗颜!
环顾生活,机器与手工的短长随时考验着人们的智慧:譬如机器洗车与手工洗车,机器彩扩与手工放大、机器馒头与手工饺子、机器玉雕与手工雕玉、机制雪茄与手工雪茄、机器编织与手工毛衣……即使按照经典的商品价值观,耗时越多、用力越深的商品,也应该越有价值。但如果件件商品都用手工打造。谅谁也承担不起那巨大的成本。
所以孰优孰劣,不好一言以蔽之。老鹰的建议是:因人而异,以效果论利弊。你的商品价值观,将最终决定你对机器产品或手工产品的好恶。
像阿兰那样的欧美人士,偏爱中国的手工制品;像内陆贫困山区的农民,可能更喜欢城市大商场中的机器产品;像老鹰这样的普通白领,则二者兼爱——既爱大众汽车、戴尔电脑,也爱英吉沙小刀、谭木匠木梳。
机器可取手工之巧,手工可惜机器之力,二者皆备,刚柔相济,生产力才臻于完美。只要消费者分别青睐这两种产品,或者两种产品的巧妙结合,那么,物宝天华就自有归宿。
因为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机器和手工都是为广大消费者服务;更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里,信息技术、数控机器、高速物流可以将二者的短长逐渐扯平,以至完全融合。
手工膜拜是发烧的一种症状 阿 毛
年末有人送我台历,说是手绘的,无价。无价的东西,我笑而不纳——没耍个性到那个程度,也从不认同手工代表品位的说法。大工业时代,我们活着是充当机器上螺丝钉那样的零部件;信息化时代,我们活着仅代表一组基因代码。
认为手工有品位,恐怕是被法国的手工西装、英国的手工皮鞋,甚至劳斯莱斯的传说唬晕了。有谁见过一个手工打造的轮胎?手工锻造一条曲轴?拿小锉刀磨出一截活塞?让亲密爱人手织一块过滤筛网?我不懂汽车,也没做调研,可怜的经验足够支撑我坚信,一台劳斯莱斯的绝大多数零件是流水线生产的。一台发动机上千个零件,也许没哪个是手工制造的,并且,也没必要追求手工制造。劳斯莱斯车主花100万欧元,难道希望那辆车是铁匠们用锤子一手一下敲出来?难道真的会认为“花钱买罪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至于胡桃木内饰件,也许吧,在经过电锯切割在内的多道工序后。有位戴老花镜的老师傅,用布满老茧的手细细摩挲过几把,这个手工涵盖的范畴也特宽了点!
这个世界确实还剩一些手工产业,因为少,所以有人痴,痴心妄想手工这种制造手段,会提供附加价值,并称之为品位。假如这个说法用在雪茄上,也许站得住脚,干酪、香槟、小提琴,这些商品在设计阶段不能预设,必须借助人类特有的感觉:制造者的鼻子、舌头或者耳朵,才能达到可意会的地方,最精密的监测仪器,在传情达意方面是白痴。
受够了工业化的千篇一律,扭过头回忆手工时代的精致,忽略怀旧的偏差,谴责大工业让人类丧失了个性、灵巧和尊严,倒也不是不可理解。果真倒回手工时代也好了,至少,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手工资源——手多。可以设立品类繁多的手工技校。未雨绸缪,技校开设多个科系,木匠、铁匠、裁缝、剃头匠、红案、白案、瓦匠……光我们的银行卡工序,就可以再生若干传统手艺,从绘画到制作,美其名曰产业的文化复兴。想想也够天真的,无论代表品位的彼得梅尔怎么宣扬“手工切割、手工缝制、手工定型的鞋”,“量身定制的衬衫,且是单线手缝、手工翻领把颈脖包得舒舒服服”,手工的念想,只能画饼充饥。像酿酒一样制作丝巾。姑且不问消不消费得起,光过程,不是钢筋铁打的身板也消受不起,手工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机械时代也基本翻过,时代在进步,我们被摆布的程度也在进步,而且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