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很关键的,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的。
  关键词:课堂实录 自主探究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通过观看了北京市育英学校江丽华老师执教的《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课堂实录,让我领略了名师的教育风采。在农村初中,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在课堂上,就以《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老师生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多数是自己在黑板上画出y=x2的图像,然后在图像上指出对称轴、顶点坐标,引出相关性质: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问题多是“由教师设计引出”,老师讲解时间多,学生参与探讨时间少。江老师的这堂课,给我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她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说:y=x2的图像具有对称性、对称轴是y轴、顶点有划分的作用(这里用来分析y=x2的图像的增减性很有作用,当然具体讲解时是以y轴为准)等等。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感受、讨论、总结,使学生发现了y=x2图像的性质。这种“由学生提出”的教学效果肯定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因为学生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对于y=x2图像的性质是自己通过数形结合领悟到的,虽然表述不是很准确,但是意思基本接近,那就更易于理解、记忆更深刻。
   在这个案例中,江老师循序渐进,引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在师生互动中轻松完成本堂课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下几点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动手作图
   通过安排学生按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画y=x2和y=-x2的图像,让学生亲自动手,先从形象上认识y=x2(或y=-x2)的图像,使学生初步了解其图像,激起他们想进一步去了解其性质的未知欲。这种做法,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加深了理解,就更易于接受了。在农村学校,大部分老师也常在课堂上这样去调动学生,但效果参差不齐,可能与各位教师自身驾驭课堂能力高低和学生数学基础是否扎实有关。如果能像江老师那样轻松驾驭课堂,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那也肯定是一堂好课。
   2、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江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去探讨、去总结,极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最终结合形象的图像探究出了抽象的性质。比如:你能描述y=x2图象的形状吗? 该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吗?如果有公共点坐标是什么? 当x<0时,随着x的增大,y如何变化?当x>0时呢?当x取什么值时,y值最小?最小值是什么?你是如何知道的?该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请你找出几对对称点……加之江老师教法灵活,这些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小组共同讨论、集体得出结论等环节,轻松解决。
   3、认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堂课中,指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问题是江老师运用得好的教学方法之一,她引导学生观察y=x2的图像,经过分析后得出对称性、对称轴、顶点、抛物线、增减性等定义和性质,学生看到的想到的转变为知识点,那记忆可深刻了。不过,在引出y=x2的图像叫抛物线时,由于a=1(a>0)图像开口向上,“抛物线”并不很形象,它给人不是一个向上抛达到最高点后又自由落下的形象,让学生叫出名字来还是有点牵强。假如在后面画y=-x2的图像后,再让学生观察图像,此时a=-1(a<0)图像开口向下,那“抛物线”可形象得多了,如课堂上学生回答的“投篮球”、老师启发的“喷水池”给我们的都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4、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江老师在教学反思中说到,她在教学中运用了类比分析、分类、数形结合等教学方法。确实这堂课中,江老师不光运用了上述教学方法,还将这些教学方法和观察、探讨、总结等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不光是学生学有所得,我们观摩的也观有所获。
   观摩这样的好课、借鉴这样的好课真是难得的机会,从中感悟到的教学经验,运用于课堂教学,利于我们农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烦躁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但“烦”与“躁”有不同的表现。两者可单独出现,亦可互相并见,在临床两种症状,常常同时存在,故合而称之为烦躁。现代临床上烦躁一症不管在外感病,还是内伤杂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经验,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知识。所以立足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制学具,合作学习并进行创造性操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培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经验,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
摘要: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自主实践、体验、训练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和加以培养,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应用数学知识的丰富素材,有机地渗透,科学地训练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思维 自主性 灵活性 独创性  思维能力是形成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的优劣是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而思维品质是受人的生活实践以及所受的教
钟表的旋转不仅带给我们时光流逝的感觉,还带给我们有趣的数学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钟表中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思维的乐趣,还有数学中那令人智力活跃的美。   一、时针与分针的重合   时针与分针重合,可以看作追及问题来解决,解题思路与方法如下:   (1)12 点整时,时针与分针重合。   (2)12 点至1 点,时针与分针不重合。   (3)1点至 2 点,何时重合?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数学思维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培养思维能力的措施:要确保数学老师对思维能力要有充足的认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喜欢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联系实际注重应用,使小学生思维灵活变通。  关键词:小学生 思维 思维能力 培养   数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肠益方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舌脉象参数等指标的变化,拟进一步
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和经验,专门针对数控机床FANUC系统中具有代表性和常见性的共性故障、疑难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叙述。 This article mainly
目的:通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探讨辛苍汤鼻腔灌洗的临床疗效及其止哮平喘的作用机制,为“辛苍汤”鼻腔灌洗临床疗效的确定,提供医学证据,拓宽中医治疗哮喘新途径。  方法:将148例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合作与交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发展思维能力,又能给学生一个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与提高。   一、合作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
期刊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创新意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