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习知识的有力补充,它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地巩固,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数学教学 作业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业存在的问题
1.作业量大
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要被大量的课后资料所包围,老师生怕学生不再学习上下功夫,就用加大作业量的方式来挤学生的时间。而学生要完成的并不是一门作业,所以只能是这也做那也要做,结果必然是这做的差,那也做的不好。因为学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怎样把题作对,而是过多地考虑怎样把题做完。
2.作业内容死板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遵照课本和资料,一味地强调“从做题中总结经验”,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和反应,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感觉乏味,甚至产生反感。一些学生由于作业多作业难,但又为了向老师“交差”,所以只好抄作业,抄别人的或抄参考答案。甚至抄完之后连自己写了什么都不知道。在我们的学生中这样的大有人在,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
3.作业没有层次性
大部分老师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差异及个性发展,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题,导致好学生不屑一做,中等学生难以提高,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却不会做,结果是达不到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4.作业批改方式不合理
数学作业的批改,大部分老师采用“全批全改”,这样老师花费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另外,由于一部分老师教两个班,每班平均以50人计,而数学每天必须有作业,这样一天就有100本作业。如果“全批全改”,就免不了批阅的不够细,出现许多含糊的评语,使学生只知道哪道题错了,却不知道为什么错了,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以上几点是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新课程改革中作业设计和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二、对作业设计进行改革
1.作业在“精”不在“多”
数学作业的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
就“量”而言,认真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2.作业的优化改革
1)投学生所好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2)设计开放性题目
开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背景新颖、,贴进学生生活实际;形式多样,有文字、表格、图画、对话等,不像封闭性习题形式单一呈现,叙述呆板;又解法灵活,不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其深受学生喜爱 。同时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空途径。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所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有趣的生活式作业、丰富的调查式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创造设计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創造性问题的设计和适当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作业要富有弹性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
4.作业批改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
三、總结
综述所述,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仅要向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同学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综合能力,挖掘他们的数学潜力,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彭光焰. 对数学作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数学. 2008(10)
[2] 任子朝主编.中学生数学学业测试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关键词:数学教学 作业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业存在的问题
1.作业量大
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要被大量的课后资料所包围,老师生怕学生不再学习上下功夫,就用加大作业量的方式来挤学生的时间。而学生要完成的并不是一门作业,所以只能是这也做那也要做,结果必然是这做的差,那也做的不好。因为学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怎样把题作对,而是过多地考虑怎样把题做完。
2.作业内容死板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遵照课本和资料,一味地强调“从做题中总结经验”,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和反应,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感觉乏味,甚至产生反感。一些学生由于作业多作业难,但又为了向老师“交差”,所以只好抄作业,抄别人的或抄参考答案。甚至抄完之后连自己写了什么都不知道。在我们的学生中这样的大有人在,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
3.作业没有层次性
大部分老师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差异及个性发展,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题,导致好学生不屑一做,中等学生难以提高,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却不会做,结果是达不到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4.作业批改方式不合理
数学作业的批改,大部分老师采用“全批全改”,这样老师花费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另外,由于一部分老师教两个班,每班平均以50人计,而数学每天必须有作业,这样一天就有100本作业。如果“全批全改”,就免不了批阅的不够细,出现许多含糊的评语,使学生只知道哪道题错了,却不知道为什么错了,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以上几点是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新课程改革中作业设计和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二、对作业设计进行改革
1.作业在“精”不在“多”
数学作业的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
就“量”而言,认真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2.作业的优化改革
1)投学生所好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2)设计开放性题目
开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背景新颖、,贴进学生生活实际;形式多样,有文字、表格、图画、对话等,不像封闭性习题形式单一呈现,叙述呆板;又解法灵活,不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其深受学生喜爱 。同时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空途径。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所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有趣的生活式作业、丰富的调查式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创造设计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創造性问题的设计和适当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作业要富有弹性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
4.作业批改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
三、總结
综述所述,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仅要向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同学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综合能力,挖掘他们的数学潜力,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彭光焰. 对数学作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数学. 2008(10)
[2] 任子朝主编.中学生数学学业测试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