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把握教材的几点思考

来源 :学术论文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依据和物质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教材,深刻领会教材意图,挖掘教材内涵,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但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不够,怎样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呢,下面借助几个案例谈谈几点看法。
  1、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分析教材
  例1:《6的乘法口诀》(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30页,信息窗教学片断),教材以外国小朋友凯蒂来中国学艺为背景,呈现了沙包、纸鹤、水杯三组数学信息,意在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等问题,引入对6的乘法口诀的认识。
  关注的问题:看到图以后,你会关注什么?你是怎样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帮助他们体会哪些学习方法?
  分析:看到信息窗一般会思考以下问题:一是,这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外国小朋友凯蒂跟中国小朋友学缝沙包)二是,图中提供了什么信息,哪些与学习6的口诀有关?(图中还有纸鹤、水杯等)三是,根据沙包的信息能提出与6的口诀有关的问题吗?(做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做6个用了多少块布?)还有其它的吗?在思考的过程中,蕴含着有序观察、分类收集信息、根据需要选择有用的信息、有根据的提出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等思维方法,这些方法是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是学生持续学习的需求。这些方法单靠学生自学是很难得到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比如,图中有哪些与6有关的信息?能从上往下有顺序的观察很好,能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找出与6有关的信息很好,这样引导有利于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体会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的老师忽视方法指导,导致教学资源流失,效率低下。
  教学过程描述: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0页,图中有什么?然后提出要求: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后回答:有沙包、水杯、纸鹤……,最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思考:这样教学,能让学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吗?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
  反思:教师要有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目标意识,从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审视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恰当的引导、点拨。比如,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0页信息窗,图中黄头发的小女孩是一位外国小朋友,名叫凯蒂,她正在跟中国的小朋友学习缝沙包……;图中有许多信息,你能从中找出与6有关的信息吗?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板书,并及时地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有根据的提问根据。
  例2:数叶子,比一比(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20页,第3题)。教材首先提供了3片树叶,分别有4、9、6个叶瓣,每一片叶子下面都有一个方格,意在数叶子写数。最后提供了式子“□﹥□,□﹤□”,要求在□里填数。
  关注的问题:□﹥□,有几种填法,你是怎样想的?这道题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分析:在□﹥□中的□里填数,不仅可以得到9﹥4,还可以得到9﹥6,6﹥4,其中还蕴含着列举、排序等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描述:老师首先提问“谁能填一填?”,一名学生回答9大于4,6小于9,老师高兴地说:很好!然后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填一填,结果多数学生照葫芦画瓢。
  思考:怎样做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学习方法?
  反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既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也是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首先要站在课程目标要求的高度,用促进学生发展的眼光审视上面的题目,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在理解了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并恰当地引导点拨。比如,在学生弄清题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这样引导,□里可以填几?有了一种填法,看看有没有其它的填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评价,假如,学生先按顺序排列,再确定填法,教师应及时地评价,这位同学很会学习,先排一排,再一种一种的填,这样找的填法多,还不容易填重填漏。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数的意义、大于号的用法,还能从中能够体会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
  2、从学生认识规律的角度分析教材
  例1: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25页,《角的认识》红点问题。
  关注的问题: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定义的,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程度?红点问题“什么是角”的目的是什么?教材分几个层次?小朋友面说“角是尖尖的……”,目的是什么?小博士帽的结论,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紫色框的目的是什么?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分析:小学二年级的说法是“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小学四年级的说法是“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到了高中的说法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顶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数学上的角有三个要素,一是有一个顶点,二是有两条边(射线),三是图形(不是实物)。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初步认识角的特征,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感知角是图形不是实物。红点问题“什么是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特征,教材分了三个层次,小朋小朋友说“角是尖尖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实物上找角,谈感受,初步感知角的特征;小博士帽的结论,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出图形,并找出共同特征;最后的紫色框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特征。教材这样安排目的是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教学过程描述:教学第一个红点问题时,有的老师首先提问“什么是角?”你能从身边找出角吗?学生回答“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然后老师在黑板上一边画钟表等实物图一边问“这上面有角吗?” 学生回答有角。接下来,老师追问“什么叫做角呢?”学生没有反映……
  思考: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认识角的本质属性呢?
  反思:教师要研究学生认识规律,站在认知规律的高度审视教材,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找准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这个红点问题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初步感知角的特征,然后引导学生从实物上抽象出图形,借助图形,找相同点,再引导学生总结特征。
其他文献
“老于头手包饺”是盘锦市田庄台镇的一个小作坊,业务特别单一,只卖饺子,且是生的,除非买者是镇中的鳏寡孤独或慕名而至又饥肠辘辘的远方来客,老于头才会破例帮着蒸熟或煮熟.
期刊
本文在充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选择、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013年12月2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茅台葡萄酒经销商、嘉宾及媒体朋友共聚商都郑州,参加以“共襄盛举 携手未来”为主题的茅台葡萄酒2013年全国经销商大会。  茅台集团总经理助理、茅台葡萄酒公司兼茅台集团法国海玛酒庄董事长钟怀利,茅台葡萄酒公司副董事长李平,茅台葡萄酒公司总经理冯云桃,茅台葡萄酒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小波,茅台葡萄酒公司副总经理林大辉,茅台葡萄酒公司工会主席张华,茅台
【摘 要】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把教师潜意识的活动纳入到教师有意识的活动之中,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水平迈向更高而有效的境界。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反思 几点思考  一定程度上讲,反思就是“自我揭短“,这对一般人来讲是痛苦的行为。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再强,反思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学反思呼唤那些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进取的勇士。数学教师必须通过实
结合某公路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工程实践,分析了这一刚柔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方法及使用效果,为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本文揭示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用经济发展方式取代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规律客观作用的结果,指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依赖于政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话教学模式要求课堂教学以人为本,这既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目前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推广,这具有必然性,但还不够系统和成熟。基于此,本文就对话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对话教学法;高中历史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师生间的尊重以及信任
中医认为,三伏天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此时阳气升发,毛孔张开,选取相应穴位进行治疗,使患者体质全面提高,免疫力得到增强,发病次数减少,发病程度减轻甚至不易复发.r
期刊
摘要社会热点问题是某个时间下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通常会涉及到一些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的话题,因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能够培养并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立足于当前经济竞争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积极开展学习“效益”活动,而社会热点问题则是教学的落脚点。基于这样的情况,本文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对高校思政教学有所助益。 
本文针对具体工程案例,对其深基坑支护施工准备、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全面提升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