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拿大社区牧场的管理模式在恢复草原生态、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控制载畜量、加强草原监管、施行围栏轮牧等方面为内蒙古草原牧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内蒙古要实现草原牧业现代化,在借鉴加拿大牧区管理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增加政府投入、明晰牧场产权;提高牧民素质、增加牧民收入;坚持科技兴牧、推进畜牧产业化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社区牧场 牧区建设 启示
内蒙古具有独特的区位与地理优势,是全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促使能源富集的内蒙古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生态严重破坏的残酷现实不得不让一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人们驻足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作为生态屏障的牧区草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如何更好地利用牧区草场,把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目前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牧区草场利用发展模式,他们同样经历了牧区草场自然利用──过度放牧──草场沙化──加强草场治理的过程,在牧区草场建设利用方面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对内蒙古牧区草原建设利用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其中,加拿大的社区牧场发展模式是牧区草场治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值得借鑒的加拿大社区牧场
(一)社区牧场的由来
1937年,为挽救当时即将崩溃的生态环境,加拿大政府开始实施 “公共牧场计划”,重新安置牧区草原人口并调整牧业政策。对牧区草原生态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成立大草原农田改造管理局(简称PFRA),专门负责社区牧场的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推广普及等工作。
(二)社区牧场的职能
加拿大社区牧场和草场产权都属联邦政府所有,大部分社区牧场本身并不饲养牲畜,其主要职能是按牧场载畜量为周边的牧民和中小规模的农牧场主在夏季提供放牧管理服务,并按牧畜数量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疫病防治费用则按实际发生额收取,牧畜的保险费用由畜主向保险部门缴纳。牧场经营管理实行经理负责制,社区牧场经理由PFRA聘请,并负责管理社区牧场的一切事物,其他管理人员由牧场经理聘任,其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巡查牧场中的牧草和牲畜情况,并对生病的牲畜进行简单的治疗。
(三)社区牧场的管理
社区牧场的管理非常严格,其放牧管理体系的技术操作规程是:固定牧群→分群管理→时时防病→限时放牧→连续、轮牧、延迟、补充、控制时间等多种形式放牧制度灵活运用。社区牧场严格执行以草定牧的制度,要求牧场管理人员对自己管理的每片草场的生态状况了如指掌,PFRA的专业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对草地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确定适宜载畜量标准,并按照各地草场的不同状况时时调整,同时提出专业的管理意见,以确保社区牧场的草场生态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多种用途。
加拿大社区牧场的草场管理实行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即对大片草场进行合理的区划,用围栏分成若干片,一般较大区域边界多采用固定的钢柱刺丝或网状围栏,小区域内部边界多用移动式围栏。一般社区牧场将草地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放牧场,另一部分是人工草地。划区轮牧就是将放牧场分成若干季节牧场, 施行有计划地轮牧,每年轮牧的顺序和时间都要交替错开,早春和晚秋在人工草地上放牧,夏季在天然草地上放牧,再在一个季节牧场内分成若干轮牧小区, 然后按一定次序逐区轮回放牧。每片草地都有明确的放牧时间和放牧路线,按照草场等级状况,采用连绩放牧、轮牧、延迟轮牧、补充放牧、控制时间放牧等科学放牧,严格遵循牧草充分利用,又有充足的再生环境的原则,使牧草得到充分恢复和发育,实现高效的利用。
社区牧场同样有健全的监测制度和方法。每年6月15号至8月底,PFRA的专业人员都会对牧场草地进行监测和取样。从土壤侵蚀程度、有毒有害杂草情况、样方产草量和放牧强度等指标, 综合评价评估草地植被覆盖度、草地植物种类组成、不同植物在草群中比例、枯落物存量等。将草地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从植物群落外貌、群落层次、入侵物种、土壤侵蚀、枯落物等方面评分,将草地分为健康、次健康、不健康三个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 确定不同草场的轮牧时间、数量和天数,并对草场生态严重受到威胁的牧区实施禁牧管理。
此外,加拿大牧区草场干旱少雨,社区牧场如何保证足量、清洁饮水的供应,保护珍贵的水源是内蒙古牧区建设需要借鉴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拿大对水源及其质量极为重视,目前,加拿大政府通过开发,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牧场供水体系。主要包括利用天然的低洼地形蓄积雨水和雪水加以利用,或者建设小型水坝拦截地表水流,将其引流到蓄水区饮用;其次是挖水井,利用地下或地表的输水管道和设备将水输送到各个放牧小区的蓄水区中。并在大多数在水源的四周外围加上围栏保护,防止牲畜践踏和污染,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不但有效地保证了牲畜和清洁用水的供应,还平衡了草场和水源的分布,达到有效利用水源和保护草场的目的。
二、对内蒙古草原牧区建设的启示
加拿大草原地区属于典型大陆性气侯,日夜温差较大,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小。草原类型以草甸草原、灌丛草甸、疏林草甸为主,其自然生态条件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生态条件较为相似。所以,加拿大社区牧场模式的成功为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牧区建设和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除了以上应该借鉴的社区牧场管理经验外,加拿大社区牧场模式可以给我们以下一些启示。
(一)增加政府投入,明晰牧场产权
对于草原牧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包括输水管道、小型水坝,水泡、水井等,使内蒙古草原牧区形成完善的牧场供水系统,平衡内蒙古草场的水源分布。同时,适时监测并保护水源,根据牧场载畜量,限定不同的用水量,采取过量有偿用水制度,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目前,内蒙古牧区草场施行畜、草双承包责任制,国家拥有草场所有权,牧民拥有草场使用权。就目前情况来看,牧民对草原的投入严重不足,过牧、盲目垦荒等现象严重,缺乏监测机制,草原严重退化。基于此,政府应该重新明晰牧场草地的产权,让牧场的经营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资本经营,使牧场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此外,应尽快完善草场流转机制,国家可以拥有牧场,也可以出租给牧民,但租期一定要长,避免使用者在租期内对草场进行掠夺式使用。政府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草原生态监测机构和监测制度,建立草原退出机制,及时发现超载过牧和草场退化等生态破坏现象,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直至将草场收回,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治理。
(二)提高牧民素质,增加牧民收入
中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拿大的牧场主通常都具有高中以上的学历,大部分都进行过牧业相关的专业培训或学习。目前,内蒙古也展开了对牧场主、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但对牧民的培训还有所欠缺。因此,应该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对牧民的专业知识培训,甚至提供无偿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农牧民传播推广畜牧业新技术,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监管相关部门的政策落实,避免以往“走形式”的覆辙。
此外,增加牧民的个人利益也是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自治区政府已有一些关于牧区贷款、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政策,但实际操作力度不大。尤其是在牧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目前,中国针对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一个盲区,所以应该以中国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系统为契机,采用新型合作的形式建立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牧民收入,改善牧民生活条件。
(三)坚持科技兴牧,推进畜牧产业化
我国畜牧业科研设施比较薄弱,为了搞好畜牧业科技支撑,建议政府增加对畜牧业科学研究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适应我国国情的畜牧业应用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同时加强草地生态保护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对影响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注重应用当地传统有效的畜牧业技术知识,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畜牧业生产和草场保护技术,提高草原建设的科技水平。此外,加强先进适用的成果技术推广,多渠道、多形式地普及草地建设先进技术。
目前,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的程度较低,不仅深加工能力较为薄弱, 而且销售流动范围较为狭窄。所以,为加速推进内蒙古地区畜牧业产业化,首先要以项目为载体, 大力扶持与农民利益相联结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其次,要培养和造就更多素质高、懂经营的新型牧民,进一步打开畜牧业产品的市场, 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强牧民的规模经济效益,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合作经营,促进各种合作组织的建立,促使牧民积极加入合作企业、协会等,提高牧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畜牧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时彦民,左玲玲,陈会敏.加拿大草原管理启示[J].中国牧业通讯,2006.
[2]丁佩秋.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3]吉木色,安卯柱.赴加拿大草原畜牧业考察报告[R].内蒙古草业,2005.
[4]彭启洪.加拿大PFRA社区牧场生态放牧管理考察报告[R].草业与畜牧,2008.
[5]高娃,邢旗.加拿大草地可持续管理技术的主要方法[J].内蒙古草业,2008.
[6]何经伦,韩贵清,王文斌,徐野,任宝山.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考察草原畜牧业的报告[R].草业与畜牧,2001.
关键词:社区牧场 牧区建设 启示
内蒙古具有独特的区位与地理优势,是全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促使能源富集的内蒙古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生态严重破坏的残酷现实不得不让一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人们驻足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作为生态屏障的牧区草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如何更好地利用牧区草场,把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目前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牧区草场利用发展模式,他们同样经历了牧区草场自然利用──过度放牧──草场沙化──加强草场治理的过程,在牧区草场建设利用方面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对内蒙古牧区草原建设利用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其中,加拿大的社区牧场发展模式是牧区草场治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值得借鑒的加拿大社区牧场
(一)社区牧场的由来
1937年,为挽救当时即将崩溃的生态环境,加拿大政府开始实施 “公共牧场计划”,重新安置牧区草原人口并调整牧业政策。对牧区草原生态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成立大草原农田改造管理局(简称PFRA),专门负责社区牧场的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推广普及等工作。
(二)社区牧场的职能
加拿大社区牧场和草场产权都属联邦政府所有,大部分社区牧场本身并不饲养牲畜,其主要职能是按牧场载畜量为周边的牧民和中小规模的农牧场主在夏季提供放牧管理服务,并按牧畜数量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疫病防治费用则按实际发生额收取,牧畜的保险费用由畜主向保险部门缴纳。牧场经营管理实行经理负责制,社区牧场经理由PFRA聘请,并负责管理社区牧场的一切事物,其他管理人员由牧场经理聘任,其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巡查牧场中的牧草和牲畜情况,并对生病的牲畜进行简单的治疗。
(三)社区牧场的管理
社区牧场的管理非常严格,其放牧管理体系的技术操作规程是:固定牧群→分群管理→时时防病→限时放牧→连续、轮牧、延迟、补充、控制时间等多种形式放牧制度灵活运用。社区牧场严格执行以草定牧的制度,要求牧场管理人员对自己管理的每片草场的生态状况了如指掌,PFRA的专业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对草地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确定适宜载畜量标准,并按照各地草场的不同状况时时调整,同时提出专业的管理意见,以确保社区牧场的草场生态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多种用途。
加拿大社区牧场的草场管理实行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即对大片草场进行合理的区划,用围栏分成若干片,一般较大区域边界多采用固定的钢柱刺丝或网状围栏,小区域内部边界多用移动式围栏。一般社区牧场将草地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放牧场,另一部分是人工草地。划区轮牧就是将放牧场分成若干季节牧场, 施行有计划地轮牧,每年轮牧的顺序和时间都要交替错开,早春和晚秋在人工草地上放牧,夏季在天然草地上放牧,再在一个季节牧场内分成若干轮牧小区, 然后按一定次序逐区轮回放牧。每片草地都有明确的放牧时间和放牧路线,按照草场等级状况,采用连绩放牧、轮牧、延迟轮牧、补充放牧、控制时间放牧等科学放牧,严格遵循牧草充分利用,又有充足的再生环境的原则,使牧草得到充分恢复和发育,实现高效的利用。
社区牧场同样有健全的监测制度和方法。每年6月15号至8月底,PFRA的专业人员都会对牧场草地进行监测和取样。从土壤侵蚀程度、有毒有害杂草情况、样方产草量和放牧强度等指标, 综合评价评估草地植被覆盖度、草地植物种类组成、不同植物在草群中比例、枯落物存量等。将草地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从植物群落外貌、群落层次、入侵物种、土壤侵蚀、枯落物等方面评分,将草地分为健康、次健康、不健康三个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 确定不同草场的轮牧时间、数量和天数,并对草场生态严重受到威胁的牧区实施禁牧管理。
此外,加拿大牧区草场干旱少雨,社区牧场如何保证足量、清洁饮水的供应,保护珍贵的水源是内蒙古牧区建设需要借鉴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拿大对水源及其质量极为重视,目前,加拿大政府通过开发,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牧场供水体系。主要包括利用天然的低洼地形蓄积雨水和雪水加以利用,或者建设小型水坝拦截地表水流,将其引流到蓄水区饮用;其次是挖水井,利用地下或地表的输水管道和设备将水输送到各个放牧小区的蓄水区中。并在大多数在水源的四周外围加上围栏保护,防止牲畜践踏和污染,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不但有效地保证了牲畜和清洁用水的供应,还平衡了草场和水源的分布,达到有效利用水源和保护草场的目的。
二、对内蒙古草原牧区建设的启示
加拿大草原地区属于典型大陆性气侯,日夜温差较大,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小。草原类型以草甸草原、灌丛草甸、疏林草甸为主,其自然生态条件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生态条件较为相似。所以,加拿大社区牧场模式的成功为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牧区建设和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除了以上应该借鉴的社区牧场管理经验外,加拿大社区牧场模式可以给我们以下一些启示。
(一)增加政府投入,明晰牧场产权
对于草原牧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包括输水管道、小型水坝,水泡、水井等,使内蒙古草原牧区形成完善的牧场供水系统,平衡内蒙古草场的水源分布。同时,适时监测并保护水源,根据牧场载畜量,限定不同的用水量,采取过量有偿用水制度,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目前,内蒙古牧区草场施行畜、草双承包责任制,国家拥有草场所有权,牧民拥有草场使用权。就目前情况来看,牧民对草原的投入严重不足,过牧、盲目垦荒等现象严重,缺乏监测机制,草原严重退化。基于此,政府应该重新明晰牧场草地的产权,让牧场的经营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资本经营,使牧场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此外,应尽快完善草场流转机制,国家可以拥有牧场,也可以出租给牧民,但租期一定要长,避免使用者在租期内对草场进行掠夺式使用。政府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草原生态监测机构和监测制度,建立草原退出机制,及时发现超载过牧和草场退化等生态破坏现象,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直至将草场收回,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治理。
(二)提高牧民素质,增加牧民收入
中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拿大的牧场主通常都具有高中以上的学历,大部分都进行过牧业相关的专业培训或学习。目前,内蒙古也展开了对牧场主、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但对牧民的培训还有所欠缺。因此,应该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对牧民的专业知识培训,甚至提供无偿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农牧民传播推广畜牧业新技术,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监管相关部门的政策落实,避免以往“走形式”的覆辙。
此外,增加牧民的个人利益也是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自治区政府已有一些关于牧区贷款、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政策,但实际操作力度不大。尤其是在牧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目前,中国针对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一个盲区,所以应该以中国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系统为契机,采用新型合作的形式建立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牧民收入,改善牧民生活条件。
(三)坚持科技兴牧,推进畜牧产业化
我国畜牧业科研设施比较薄弱,为了搞好畜牧业科技支撑,建议政府增加对畜牧业科学研究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适应我国国情的畜牧业应用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同时加强草地生态保护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对影响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注重应用当地传统有效的畜牧业技术知识,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畜牧业生产和草场保护技术,提高草原建设的科技水平。此外,加强先进适用的成果技术推广,多渠道、多形式地普及草地建设先进技术。
目前,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的程度较低,不仅深加工能力较为薄弱, 而且销售流动范围较为狭窄。所以,为加速推进内蒙古地区畜牧业产业化,首先要以项目为载体, 大力扶持与农民利益相联结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其次,要培养和造就更多素质高、懂经营的新型牧民,进一步打开畜牧业产品的市场, 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强牧民的规模经济效益,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合作经营,促进各种合作组织的建立,促使牧民积极加入合作企业、协会等,提高牧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畜牧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时彦民,左玲玲,陈会敏.加拿大草原管理启示[J].中国牧业通讯,2006.
[2]丁佩秋.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3]吉木色,安卯柱.赴加拿大草原畜牧业考察报告[R].内蒙古草业,2005.
[4]彭启洪.加拿大PFRA社区牧场生态放牧管理考察报告[R].草业与畜牧,2008.
[5]高娃,邢旗.加拿大草地可持续管理技术的主要方法[J].内蒙古草业,2008.
[6]何经伦,韩贵清,王文斌,徐野,任宝山.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考察草原畜牧业的报告[R].草业与畜牧,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