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实现生本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真正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主体和主人。《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对话式教学,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链接教师、学生和课本,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几个对话环节来谈谈在对话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生本课堂,希望与大家商榷。
  一、与文本对话,我来解读
  对话教学应不离文本,以生为本。以学生的视角由学生自己来解读文本,这是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源性问题。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请别忘了,读者这边的“桥堍”不应只有老师的位置,更应该有学生的位置。学生先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沿着文字的“桥梁”披文入境,和作者亲切地“会面”、对话,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成自己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话才有力度。可是传统的课堂多是“传话”教学,老师们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甚至是教参上的解读再传授给学生。试想学生没有倾心阅读、潜心思考,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何以能够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火花?让学生自己的心去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用自己的情去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形象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这远比老师以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学生思想,更容易给学生带来发现的愉悦和创造的惊喜。
  那么学生该如何与文本对话呢?“言为心声”,多去诵读吧,在诵读中去还原人物心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钦差大臣》中诸角色读信时的读到讽刺他人时幸灾乐祸,对自己的丑态则百般掩饰,这种无耻与尴尬实在微妙,值得体味。细心地去比较吧,这更是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一条便捷的通道。将《湖心亭看雪》“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换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后,学生会发现文章原本天地空旷,人何渺小的韵味也将尽失。大胆地对课文质疑吧,这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十万大军竟在一座空城前灰溜溜地退兵,有见解的学生定会为司马懿支上一招:先派一小股士兵试探虚实,就把诸葛亮的家底给揭穿了。寻找文中“言不尽意”的空白吧,这是为学生解读文本打开的另一扇“窗”。“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到底会为桃花源中的人说了些什么呢,让他们“叹惋”不已?弄清了这点,自然也就能感受到陶渊明对没有战乱的和平社会的向往。试着改写和续写也不错,它能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主动走进了文本深处,创造性地建构起文本意义。如果学生真正读懂了孔乙己,自会在续写课文结尾时给他安排一个必死的结局。
  二、与老师对话,我被唤醒。
  在师生对话中,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在不露痕迹的征询、提议中精心设计和组织对话方式,在自然而然的启发诱导中把握对话的方向,在满腔热忱的鼓励中激发学生对话的自信心和创造性。而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认真倾听,体会老师的观点和问题,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理清自己的思路后用准确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老师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并就这一观点与老师、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在对话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他就能通过与老师对话,激发感悟,把隐性的思考唤醒到台面上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教师一定要清楚:1、对话不是简单的“谈话”和“说话”。相比高频问答,师生间和谐共进,情知相融的对话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犟龟》的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充斥着“犟龟路上遇见了哪些动物”“大家劝阻它它都没有怎么样呢?”之类的无意义问话,看起来对话井井有条,但学生多是机械回答或忙于去寻找书上现成的答案,这样的对话是浮于浅表的。如果教师提问:“假设犟龟路上还遇到了一种动物,你觉得会是谁?它们会有怎样的对话?”在学生补写的过程中他必须要学习抓住动物自身特征来进行生动有趣的描写,还要注意到犟龟的回答一定是“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体会到它认准目标坚持到底的精神。这样学生视野一下了就宽阔了许多,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了。2、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对话教学要特别注意把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變为主动发问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问的时间和条件,鼓励学生善于生疑,并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和表述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发问的质量。《永久的悔》中母亲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学生提出疑问:母亲只顾自己感受不顾孩子前程是不是太自私了点?老师你肯把孩子送出去吗?辨析后学生才体会到这只是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思念,宁愿自己辛酸痛苦也不愿影响孩子前程。3、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在处理争议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论坛。教师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和争论,不要武断判定是非,轻易否定学生,而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但是又不能完全“失聪”,要适时把握对话的正确方向。同时,在语文课堂的师生对话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必须要注意专业发展,在知识储蓄上有更多的准备。
  三、与同学对话,我在参与
  生生互动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生的课堂。传统教学中,多是老师问学生答再由老师判断对错作出评价,可是在对话教学中学生可以互相发问、质疑、交流,在这个课堂里,对话不再是师生的单向互动,而是多向的全方位的。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智慧互相分享,他们在相互帮助中,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共同成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得以倍增。生生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在相互阐述和相互倾听中不断接纳别人的独特感悟和体验,不断扩大原来的视界,从而促使琐碎、无效的对话走向深刻、全面、正确的对话,在交流互动中学生得到了唤醒。与同学对话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提高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具有创建性地独立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形式,还可以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生生互动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学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小组、个人与全班、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全班之间的互动等等。倾听他人的发言、补充他人的答案、评价别人表现、发表不同的看法、质疑辩论、分角色朗读、自编自演短剧、编辑同学的作文、小组讨论……这些都是生生在互动。现在的学生懂的东西有时比老师还多,教师要学会充分借力,退居幕后。一个爱好军事的同学头头是道地来为同学介绍一下“滑铁卢之战”的历史背景,他会帮助同学很快理解格鲁希的惟命是从胆小怕事是为何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当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怎么会“不复得路”呢,会有同学为其找到桃花源是虚构的证据的。一堂历史公开课上,看到图片组、歌曲组、文字组等同学全方位展示丰富的红军长征的相关材料归纳出“长征精神”,听课老师不由得会学生的这种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赞叹不已。上戏剧单元,看着学生一本正经青涩的表演,你会却觉得比他们就是最亮丽的明星。给学生一个舞台吧,他们会还我们无限精彩。
  四、与自我对话,我在反思。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语言作载体,启发学生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进入文本的世界,然后与内心深处那个常常沉睡的另一个自己对话,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梳理中达成自我建构和发展。这种与自我的对话就是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对话,这是对话教学最能闪动生命灵光的一个环节,是最能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也是实现教育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的终极价值所在!“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对话最终的目的就是体现在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它不仅仅包括知识和精神的获得,同时还包括人性的升华。
  如教学课文《给女儿的一封信》这一篇课文时,授课老师先请大家用一句话描述心目中的爱情。对于这样一个敏感而热门的话题,同学们既羞涩又大胆,纷纷赞美着爱情的美好。可很快老师连续的追问就让学生陷入沉思:“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讀到了“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想一想,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爱情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深入思考故事,反观自己原来的爱情观,学生逐渐褪却了爱情火辣辣的面纱,发现真正的爱情包含着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与责任,延续后代,忠贞不渝。以后当他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一定会懂得需要慎重对待自己的情感选择,享受爱的美好,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保护自己,用平静坦然的态度对待异性朋友,在青春旅途中珍藏这份粉红的回忆。
  “美好的课堂宛如春天,所有的生命都有机会勃发。”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真正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和创新见解,实现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与自我的倾心对话,语文生本课堂必将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演绎精彩生命的美好春天。
其他文献
摘要: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本文从课堂教學调控角度,探索了如何采用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并能把小学生们逐步领进数学这个奥妙世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调控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引言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尤其对于小学阶段数学课的教学,更需要教师善于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生动和富有技巧性的教学
内容摘要:要让语文课堂生活化,首先要创设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环境,其次要构建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方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活化;创设;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2  “生活”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语文与生活是同在的,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必然伴有语文,因为人类要依托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样,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因为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语文如果脱离了生活,必然会变成僵死的毫无生命活力的
目的:检测人乳牙根生理性吸收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乳牙及牙周膜中mRNA的表达,探讨RANKL对破牙细胞的作用以及表达RANKL的相关细胞与
期刊
研究目的钙化根管疏通中辅助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统计其成功率,评价CBCT辅助治疗钙化根管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
【摘要】生物学的对象时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奥妙的生命活动规律和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为学生质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放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理解生物知识在科技、社会中的作用。如何探索出一种符合教学目的的需要,又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如何创造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氛围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过渡技巧 
[摘要]: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建立健康、和谐、平等、友好的师生之情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思想品德课中使用音乐教学,这犹如一根丝线把满盘珠子串联起来,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情感;潜移默化;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
目的:  1.通过持续对正常大鼠使用定量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建立肾虚大鼠模型。通过持续轻力移动大鼠牙,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  2.使用HE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IHC染色等
摘要:兴趣作为学习的原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探索欲望走出初中数学课堂,将更好地调动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探索欲望;研究  1、创设良好的激趣情境  从实践来看,创设良好的激趣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不仅可以让学生
浙江方远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从1979年组建20年来,从一个乡工程队发展到目前总资产2.55亿元,年产值达5亿元的台州最大工民建企业。为此,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