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的曲辞之美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76669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亭》诞生于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是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牡丹亭》戏文格调高雅,文学性很强,尤其是其中的曲辞清丽柔婉、细腻抒情,很多都是婉约优美的诗词,具备独特美感。
  一、《牡丹亭》的剧情梗概
  《牡丹亭》由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原名《还魂记》(《牡丹亭慕色还魂记》),是一部婚姻爱情题材的传奇剧本。
  宋代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才华出众,貌美多姿,受封建礼教禁锢,从小深居简出,待字闺中。一次,杜丽娘瞒着父母、塾师,与丫环春香去后花园游春。美好的风光,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自然景色,激发了她对青春流逝的深深惋惜和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丽娘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一名青年男子在牡丹亭畔相会,两人互相爱悦,许多花仙齐来做媒,两人遂成百年之好。
  但好景不长,母亲将丽娘唤醒后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咐她以后少去游园。丽娘虽应允,但心中仍追恋梦境,并对梦中所爱之人日夜思念,怅然感伤,日久成疾,病入膏肓。杜丽娘在临终前自画一幅肖像并在上面题诗:“他年得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死后,家人将她葬在梅花庵。
  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赴临安应试,途经南安郡,因风雨所阻借宿于梅花庵。柳生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产生爱慕之情。丽娘的幽魂显现,认出柳梦梅就是她梦中所会的那位书生,于是两人表明心迹,展开热恋。柳梦梅与杜丽娘夜夜谈笑风生,一次偶然被人撞破,丽娘魂飞魄散。于是,托梦告诉梦梅掘墓开棺能起死回生。梦梅掘墓开棺,丽娘果然起死回生。梦梅进京赶考,夫妇同赴临安。梦梅科举考试后,正赶上了金兵入侵,朝廷推迟发榜。而此时,杜丽娘的父亲正处于乱军包围中。梦梅冒险前去搭救,不料杜宝不承认这个女婿,将梦梅关押起来。
  金兵退兵后,杜宝获救,朝廷张榜,梦梅中了状元。但顽固的杜宝仍不同意女儿婚事,上书奏明皇帝诬陷梦梅,想拆散他们。最终两人的故事感动了皇帝,得到皇帝赐婚,夫妻得以团圆。
  二、曲辞的艺术特征
  曲辞又称之为曲词,是指戏剧人物的语言。戏曲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由于戏曲的最终体现是在舞台扮演的整个过程中,因此,戏曲是舞台言语的艺术。戏曲体裁的特殊性要求戏曲语言有其独特的特点:戏曲语言要性格化,有动作性,有诗意,有音乐美,还要有哲理性和独特风格色彩。
  《牡丹亭》从诞生起到现在仍然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曲辞唯美华丽、生动细腻、文学性很强。据说汤显祖写《牡丹亭》时,有一个习惯,无论在做什么,只要想到一句话,便立即停下来,用笔记录下这句话。他出一趟门,回来时,轿子里面贴满了小纸条,上面都是他记下的唱词。汤显祖晚年辞官后回到家乡,将毕生才情倾注戏曲创作,他的代表作《南柯记》《紫钗记》《牡丹亭慕色还魂记》《邯郸记》被称为临川四梦,而他却认为:“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牡丹亭》自问世以来,以其至情的精神主旨及华美、瑰丽的语言,赢得了在中国戏曲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三、昆曲《牡丹亭》曲辞之美
  戏曲语言追求性格化、动作性,具有诗意和音乐美,还要有哲理性和独特风格色彩。昆曲牡丹亭的曲辞之美集中体现在诗意美、哲理美、个性美三个方面。
  首先,诗意美。在传统文学形式里,事实上诗、词、曲是一家,只是在不同時期,当一种形式发展到极限的时候,它就要求变,所以诗、词、曲的发展导致音乐性越来越强。所以,当读者欣赏曲辞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它诉诸于诗歌,诉诸于感性的一种经验与想象。读者去体验、品味,加上自己的想象,才能得到一种审美的感受。例如,下面这句曲辞:“【绕池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当读者听到这句唱词的时候,任何熟悉传统诗词的人,都会产生很多的联想,也能产生一种美感享受。因为读者熟悉的诗词里面,到处都有描写春天的场景,春天的时节,到处都充满着莺声燕语。比如: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鹊踏枝》冯延巳(五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高鼎(清代)等诗句。
  这几句写杜丽娘早晨醒来的时候,因为这一天她就要去游览自己家的花园,对于从小家教严格甚至不被允许游览自己家花园的这样一个深闺少女,这次游园就显得尤其珍贵。“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所以,她早上醒来的时候被莺声唤醒,内心是充满喜悦的。一个“乱”字将杜丽娘的心境写得特别传神。此时的她还没去游园却已经感觉到一片眼花缭乱而又无限美好的春光了。“人立小庭深院”这一句似乎很平常,它告诉读者杜丽娘站在院子里面,可是这里面一个“立”字写得特别好,它将杜丽娘的一个日常瞬间赋予了诗意,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深闺女子内心的宁静与专注,让读者想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无奈。昆曲将抒情诗的意境用歌与舞的形式表现在舞台上,这种诗的意境是非常深厚的,这是曲辞的诗意美。
  其次,哲理美。《牡丹亭》中很多曲辞表面上是写景叙事,内在却传达出对人生、对生命的哲理思考。例如:“【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段曲辞读后就给人意味深长之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里写丽娘在花园赏春,见到一片繁花似锦的春色却无人赏识,空留一片断井颓垣。杜丽娘用此景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正在悄然逝去,自然的天性受到禁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无处寻觅的感叹。姹紫嫣红之后的断井颓垣,世间绚烂美好之事物,往往盛极而衰。美好的事物往往处在默默无闻中,无人赏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一句借用东晋诗人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的句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感叹春光绮丽,却是无人欣赏、永负苍天。这里面颇具哲理的韵味,让人读后意味深长。
  最后,人物的个性美。《牡丹亭》之所以动人还在于人物角色个性鲜明,杜丽娘的大家闺秀、饱受礼法禁锢却大胆追求个性解放,春香的机智、风趣、率真、活泼、反抗性,陈最良的迂腐麻木、因循守旧,杜宝的冷酷无情,柳梦梅的勇敢痴情,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物的唱辞上。例如:“【三登乐】有路难投,禁得这乱离时候!走孤寒落叶知秋。为娇妻思岳丈,探听扬州。又谁料他困守淮扬,索奔前答救。”这段曲辞写梦梅为了丽娘,独自赴前线搭救岳父,历尽千辛万苦却心甘情愿。柳梦梅不顾危难、舍己救人的精神,凸显出“义重”的个性特征,这不仅体现出他的深情、痴情,更体现出他为两人的爱情不顾艰难、义无反顾的坚定个性。在这里,人物语言文采斐然却又感人肺腑,体现出人物鲜明生动的人物个性美。
  表演性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点,戏曲中的曲辞都是借助于演员的唱在舞台表现出来的。《牡丹亭》中的曲辞华美瑰丽,体现出诗意美、哲理美、个性美的特点。戏曲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讲述故事,在舞台上直观地展现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戏曲语言所传达的诗意和哲理更加真切直观,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更加真切感人,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以如何构建一个静态网站为主要内容.在课程设计上以突出翻转课堂,以实践操作为主;学习内容碎片化、模块化,积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江桥博士著《康熙〈御制清文鉴〉研究》一书于 2 0 0 1年 7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该项成果系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该书系江
期刊
天文学rn未来十年的关键问题中,包括确定散布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性质.如果暗物质的样式未能用已开创40年的、与弱相互作用粒子相关的直接检测方法证实的话,则这个问题将成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国企作为补贴主体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国有企业的定位上.在国有企业作为补贴提供者的身份认定的问题,一方面,政府监管者职能与出资者职能交叉,另一方面,立法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有一次到印度新闻局办事,意外发现这些公务员在办公室吃午餐。询问后才得知,印度政府部门没有食堂等后勤设施,由于中间只休半个小时,因此许多人的午餐都从家中带来或在街边小摊上解决。“你们会不会经常借招待的名义到餐馆去吃饭?”没想到,这些公务员对记者的提问一头雾水,“怎么招待?由谁来付钱?”  印度经济增长学院的古普塔教授对记者解释,除极少一部分外事场合会有政府出面宴请外,印度总
期刊
我背上了行囊远行.在不知不觉间,我远离家乡到云南已将近六年。我一直在中缅边界一所小小的师范学校教书以维持生计。自问除了画画,再没找到什么可以一劳永逸的方式生活了。
本文试图以高校教师党支部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为例,指出高校党组织的职责和高校党建工作对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的两大现实需求,论述了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完善经费保障和建
文章首先介绍了宪法权威的含义,进而分析了维护宪法权威的政治意义,最后提出了维护宪法权威对构建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