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氨纶:大跃进式扩张将遇周期瓶颈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峰氨纶(002064)是我国氨纶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产能5.7万吨。日前,公司趁着氨纶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拟以不低于9.18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1亿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年产6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然而,记者发现,氨纶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技术壁垒与门槛并不高,景气周期往往难以维持三年,这意味着当公司的新产能释放时,整个氨纶行业可能重新回到了不景气周期。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公司的做法有贪功冒进的嫌疑,相当于两年后再造了一个华峰氨纶,到时量升价跌,投资者的钱有可能因此而付诸东流。
  氨纶行业景气周期往往不超过3年
  氨纶是现代纺织服装工业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其需求带有传统化纤行业的强周期属性,需求增速受宏观经济的波动影响较大。同时,由于氨纶行业的技术壁垒不高、投资门槛低,使得产能扩张很容易,也成了影响行业景气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氨纶产能集中在中国,其中又以江浙地带居多,但是,我国氨纶行业的集中度依然偏低,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从过往十年来看,2006年、2007年、2010年是景气周期,其它年份皆有不同程度的不景气。以刚过去的2011年、2012为例,在产能快速扩张与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打击下,氨纶行业的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行业开工率持续维持低位。今年以来,下游纺织服装行业的回暖推高了需求,氨纶行业普遍扭亏为盈。但是,按照历史规律,至2015年,氨纶行业可能又会重回不景气周期,这恰恰又是公司定增产能投放的时间点。
  那么,公司具有独善其身、穿越行业周期的能力吗?从公司公布的净利润增长率数据来看,公司目前尚不具备这个能力(参见表1)。
  从表中数据来看,公司的业绩上下波动十分厉害,也与整个氨纶行业的景气周期相吻合。这表明公司并没有有别于行业内其它公司的竞争力。那等20亿元的募投项目投产时,公司如何面对产能过剩、景气周期下行的挑战呢?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公司董秘陈章良,截止发稿为止,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产品结构极为单一
  正因为氨纶行业的周期性影响,氨纶行业的部分大企业早在多年前就开始着手转型,试图让业务结构多元化。
  在这方面,与华峰氨纶并称双雄的泰和新材(原来的烟台氨纶)布局最早,也是运作最成功的企业。资料显示,泰和新材早在2004年就开始生产间位芳纶,当时其还是国内氨纶行业老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间位芳纶供应商。2011年,泰和新材又尝试对位芳纶的产业化。2013年中报显示,氨纶的营业收入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2.19%。此外,新乡化纤则发展了粘胶长丝与短纤,甚至使氨纶业务变成了公司的第三大业务。
  公司虽然也于2011年开始介入环己酮业务,但截止到目前尚未投产。2011年6月28日,公司与辽宁省辽阳市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书,规划在辽宁省辽阳市设立辽宁华峰化工有限公司,用5年时间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建设环己酮-苯深加工产业链上的相关项目。不过,此后该项目总投资又缩减成23.61亿元。尽管原计划今年9月份投产,但截止2013年6月30日,该工程仅完成20%的进度。从2013年中报来看,氨纶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仍高达99.73%。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过于依赖单一产品,使得公司在氨纶景时业绩比其它公司好,但一旦不景气时又会遭到远大于行业内其它公司的损失。
  财技惊人 吝于分红
  公司三季报显示,其账面净利润只有1.6亿元,货币资金也只有1.05亿元。但公司却有雄心壮志推10亿元的融资方案,投20亿元的大项目,根据非公开发行方案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9.18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1亿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比例高达13.55%。
  而公司高超的财技最明显的表现在前脚高位减持套现,后脚低价参与定向增发,一个高抛低吸赚得盆满钵满。记者发现,今年7月至8月份,趁着公司股价上扬,公司董事长家族尤小华、尤金焕、尤小燕、尤小玲疯狂套现,犹以尤小华表现得最为积极,在三季度减持了4698万股,套现4.41亿元,而尤小玲、尤金焕等人的平均减持均价远超过10元/股。有一位2011年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对记者表示,尤小平家族每每当股价上扬时就套现,公司几乎沦为了提款机。而根据公司发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控股股东华峰集团认购股份数量不低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1000万股。换言之,公司董事长家族在高位实现了抛售套现,又通过定向增发在低位买入了股票。
  对比极为鲜明的是,公司在分红派息方面却十分吝啬,统计数据显示,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向股东派现6次,共计2.54亿元,仅与IPO时募资金额大致相当,与公司发行的6亿元债券、10亿元定向募资额相比,有如小巫见大巫。
  从二级市场来看,公司股票9月3日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当天重挫4.61%,截止本周四,已累计下跌了26.49%,显然是投资者用脚投了票。恒泰证券投资顾问黄翊对记者表示,目前氨纶行业基本面好转,各公司的三季报数据也很抢眼,但公司的股价却跌幅很大,定向增发融资可能是最大的诱因。
其他文献
海格通信:遭原始股东抛售  传闻:海格通信近期遭到社保基金大幅卖出。  记者求证:公司表示大宗交易主要为公司自然人股东减持,非社保基金卖出。  海格通信(002465)主营业务为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近期以来海格通信频现大宗交易而备受关注,有传闻海格通信被社保基金大幅减持,对此公司给予否认。  海格通信近期成为大宗交易的常见身影,在上周五分七笔成交了600万股,成交价格均为1
投资要点:1、多项指标显示行业目前增长很好。2、估值处于低点,目前是较好的配置时点。  短期的景气和长期的行业变革都昭示着软件行业的高成长。从工信部、统计局和人保部的数据来看,软件行业12 年仍处在较景气的高度,截止12年4月,国内软件业累计收入同比增26%,仅略低10年和11年的增速;行业景气指数154.8 为09年以来1季度的高点;1 季度软件业需求18万人,仅次于10年的历史高点。几个指标均
飞亚达A:渠道及品牌建设是未来重点  2011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43.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加69.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同比增长92.1%,实现每股收益0.4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  (1)由于消费者对经济放缓的担忧,高端消费品的消费意愿4季度有所降低,12月份瑞士名表进口同比增速下滑至38%。受此影响,公司四季度收入增速下滑,
投资要点:1、钛材用途广泛、需求日益扩大。2、攀枝花丰富的钒钛资源成就攀钢钒钛。     事件:曾提出稀土保护提案的政协委员骆沙鸣近期提出加强对金属钒钛的资源保护。而对钒钛冶炼企业的突击环保核查让钒钛资源成为下一个稀土资源。  金属钛用途不亚于稀土,钛材的可替代性导致需求增加。针对大飞机制造、汽车轻量化、核电建设、海水淡化、火电脱硝催化剂,高强度III级螺纹钢普及将带动我国钛金属需求增长1倍以上。
最近,关于股市底部的议论很多,有人讲中国的股市被严重低估,目前是钻石底,也有人用暂时底来调侃钻石底。我们认为应该把股市剖开来看,里面既有钻石底,也有暂时底,这两种底部的说法都对,都是对目前股市一部分基本面的反映。  股市是由2400多家公司组成的,不可能全是钻石底,也不可能全是暂时底。由于股市不断地下跌,许多成长性好又稳定的公司也受拖累,被大势裹挟而下,对应其成长性,估值上确实到了一个难得的底部,
家电:多重因素驱动四季度行情  投资要点:  1、家电行业出口逆市增长。  2、白电行业景气度较佳。  前8月我国家电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22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尽管今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特别是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但我国家电行业出口实现了逆市增长。今年前8月我国家电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22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此外今年以来各上市公司调研显示,出口策略更注重盈利(低毛利订单选
五月月线收出下影线之后,暂时让沪指没有下行之忧,密集型的政策利好终于发挥效力让市场转危为安。只是,在下调交易费生效之后的6月1日,沪指却是高开低走,后市我们又该如何研判?如何交易?   回顾本年度以来的行情,个股行情似乎如火如荼,但沪指几乎围绕2350点波动,如果以短线思维视之,恐怕多数人的交易结果是与当前的沪指走势相似,横向波动,一无所获,更有甚者,恐怕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看沪指月线图(
海南椰岛:  木薯乙醇项目尚未获批  传闻:木薯乙醇项目即将获批动工。  记者连线:海南椰岛证券部工作人员称,木薯乙醇项目尚未获批,国家目前对木薯乙醇这种稀缺型资源的审批还是很严格,公司方面也很谨慎。投资者一切以公告为主。  早在2008年就积极投身生物燃料领域的海南椰岛(600238),其木薯乙醇项目会否获批动工,是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就目前公司层面来说,如果按照该工作人员的说法,公司层面对项目
国电南瑞:反弹趋势确立  1-3Q收入增速放缓,但强劲增长显现。国电南瑞(600406)1-3Q收入同比增长10%,明显放缓,其中3Q收入同比下降6.8%,市场对此担忧较大。但展望未来,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劲增长点已经出现,在这些领域公司具有总包和系统集成的核心竞争优势,将助力公司未来成长。  配网开始发力,最受益企业之一。2014年将是配网建设大规模启动元年。首先,目前国内智慧配电网的自动化比例
投资要点:1、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标志着三网融合进入扩大试点阶段;2、数字电视改造将使光纤到家(FTTH)覆盖率持续提高,政策扶持将持续推进。    国务院于2011年12月31日公布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包括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与18个其他城市入选,总计42个城市。继2010年7月推出第一批三网融合12个城市后,第二批继续推出42个城市,标志着三网融合进入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