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波提切利作品突破了精准的自然比例,却获得了一個无限娇柔、优美和谐的完美化身。
一起来观赏
第一次得见波提切利的经典之作《维纳斯的诞生》,怦然心动,让人想起沈从文的那句“美丽总是愁人的”。
这是一幅蛋彩画,整幅画如笼着一层薄薄的雾霭,女神维纳斯站在巨大的贝壳上,从海中浮水而出,金发飘拂,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Lucius Apaleius)在《变形记》中对维纳斯的诞生曾如是描述:“渐渐地我看到一个闪光的全身形象跃出海面,我愿用人类所有的语言来描绘她的倩姿美貌……首先是她那头发,丰茂繁密,微微卷曲,柔顺地散落在她那神性的美颈上,舒畅地飘拂着。”
画中的维纳斯虽是裸体,却圣洁动人,似有中国宋代水月观音的笔意,而画家内心的迷惘,透过维纳斯那“梦”一样如水的眼眸,隐约似有触见,迷迷离离,然而似乎又让人感受得到意大利海边的微风、阳光与细雨。对于这个世界,维纳斯——或者说是波提切利,并无激情,有的只是怅惘与悲悯之情。
看久了,这幅画有时几不忍直视,让人读得出一种初心之美——真正的美其实永远指向永恒。
正如波提切利热衷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美不可能从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的根源在于彼岸,美只能是自我完成。
你注意到线条了吗?
无论是从气韵抑或所表达的画家的情怀,相比达·芬奇或米开朗琪罗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波提切利给人的感觉与东方之美或中国绘画的气韵相通处似乎更多,尤其是人物的优雅动作和具有韵律感的线条。他的画作更加注重意境、气韵甚至是中国画家最热爱的线条,即使对于裸体的表达,也不完全在意比例,比如脖子与手,甚至略略有些夸张——显然,波提切利注重的是超越肉体的精神性。
对比来看看
画中线条的流畅与感性,莫名让人想起纯以白描线条胜出的元代张渥《九歌图》,尤其是其中的《湘夫人》,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线条即是精神性的,线条的纯度与质感似乎可以感触得到波提切利作画时的精神状态——一种对人间极美的珍视与转瞬即逝的淡淡忧伤。
这正是与中国画气韵的最相通之处。《女史箴图》的飘逸风神恰恰是大多数西方画作所缺失的。
细细来思考
如从历史背景上追寻相通处的原因,或许也在于二者都是从一个黑暗的时代进入一个发现人、关注人的时代,一个追求个性自由,也即真正发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真正降临,而无论是顾恺之画作、右军父子的书法所凝固的“晋人之美”,还是千年后的欧洲“文艺复兴”诸多巨匠,莫不如此。
在这样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波提切利,凭着其天分、对希腊精神的把握与新柏拉图主义糅入的东方神秘主义,或许都是他淡淡怅惘风格的渊源所在。
(墨晗整理自《澎湃新闻》)
一起来观赏
第一次得见波提切利的经典之作《维纳斯的诞生》,怦然心动,让人想起沈从文的那句“美丽总是愁人的”。
这是一幅蛋彩画,整幅画如笼着一层薄薄的雾霭,女神维纳斯站在巨大的贝壳上,从海中浮水而出,金发飘拂,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Lucius Apaleius)在《变形记》中对维纳斯的诞生曾如是描述:“渐渐地我看到一个闪光的全身形象跃出海面,我愿用人类所有的语言来描绘她的倩姿美貌……首先是她那头发,丰茂繁密,微微卷曲,柔顺地散落在她那神性的美颈上,舒畅地飘拂着。”
画中的维纳斯虽是裸体,却圣洁动人,似有中国宋代水月观音的笔意,而画家内心的迷惘,透过维纳斯那“梦”一样如水的眼眸,隐约似有触见,迷迷离离,然而似乎又让人感受得到意大利海边的微风、阳光与细雨。对于这个世界,维纳斯——或者说是波提切利,并无激情,有的只是怅惘与悲悯之情。
看久了,这幅画有时几不忍直视,让人读得出一种初心之美——真正的美其实永远指向永恒。
正如波提切利热衷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美不可能从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的根源在于彼岸,美只能是自我完成。
你注意到线条了吗?
无论是从气韵抑或所表达的画家的情怀,相比达·芬奇或米开朗琪罗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波提切利给人的感觉与东方之美或中国绘画的气韵相通处似乎更多,尤其是人物的优雅动作和具有韵律感的线条。他的画作更加注重意境、气韵甚至是中国画家最热爱的线条,即使对于裸体的表达,也不完全在意比例,比如脖子与手,甚至略略有些夸张——显然,波提切利注重的是超越肉体的精神性。
对比来看看
画中线条的流畅与感性,莫名让人想起纯以白描线条胜出的元代张渥《九歌图》,尤其是其中的《湘夫人》,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线条即是精神性的,线条的纯度与质感似乎可以感触得到波提切利作画时的精神状态——一种对人间极美的珍视与转瞬即逝的淡淡忧伤。
这正是与中国画气韵的最相通之处。《女史箴图》的飘逸风神恰恰是大多数西方画作所缺失的。
细细来思考
如从历史背景上追寻相通处的原因,或许也在于二者都是从一个黑暗的时代进入一个发现人、关注人的时代,一个追求个性自由,也即真正发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真正降临,而无论是顾恺之画作、右军父子的书法所凝固的“晋人之美”,还是千年后的欧洲“文艺复兴”诸多巨匠,莫不如此。
在这样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波提切利,凭着其天分、对希腊精神的把握与新柏拉图主义糅入的东方神秘主义,或许都是他淡淡怅惘风格的渊源所在。
(墨晗整理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