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和《湘夫人》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bei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波提切利作品突破了精准的自然比例,却获得了一個无限娇柔、优美和谐的完美化身。
  一起来观赏
  第一次得见波提切利的经典之作《维纳斯的诞生》,怦然心动,让人想起沈从文的那句“美丽总是愁人的”。
  这是一幅蛋彩画,整幅画如笼着一层薄薄的雾霭,女神维纳斯站在巨大的贝壳上,从海中浮水而出,金发飘拂,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Lucius Apaleius)在《变形记》中对维纳斯的诞生曾如是描述:“渐渐地我看到一个闪光的全身形象跃出海面,我愿用人类所有的语言来描绘她的倩姿美貌……首先是她那头发,丰茂繁密,微微卷曲,柔顺地散落在她那神性的美颈上,舒畅地飘拂着。”
  画中的维纳斯虽是裸体,却圣洁动人,似有中国宋代水月观音的笔意,而画家内心的迷惘,透过维纳斯那“梦”一样如水的眼眸,隐约似有触见,迷迷离离,然而似乎又让人感受得到意大利海边的微风、阳光与细雨。对于这个世界,维纳斯——或者说是波提切利,并无激情,有的只是怅惘与悲悯之情。
  看久了,这幅画有时几不忍直视,让人读得出一种初心之美——真正的美其实永远指向永恒。
  正如波提切利热衷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美不可能从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的根源在于彼岸,美只能是自我完成。
  你注意到线条了吗?
  无论是从气韵抑或所表达的画家的情怀,相比达·芬奇或米开朗琪罗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波提切利给人的感觉与东方之美或中国绘画的气韵相通处似乎更多,尤其是人物的优雅动作和具有韵律感的线条。他的画作更加注重意境、气韵甚至是中国画家最热爱的线条,即使对于裸体的表达,也不完全在意比例,比如脖子与手,甚至略略有些夸张——显然,波提切利注重的是超越肉体的精神性。
  对比来看看
  画中线条的流畅与感性,莫名让人想起纯以白描线条胜出的元代张渥《九歌图》,尤其是其中的《湘夫人》,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线条即是精神性的,线条的纯度与质感似乎可以感触得到波提切利作画时的精神状态——一种对人间极美的珍视与转瞬即逝的淡淡忧伤。
  这正是与中国画气韵的最相通之处。《女史箴图》的飘逸风神恰恰是大多数西方画作所缺失的。
  细细来思考
  如从历史背景上追寻相通处的原因,或许也在于二者都是从一个黑暗的时代进入一个发现人、关注人的时代,一个追求个性自由,也即真正发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真正降临,而无论是顾恺之画作、右军父子的书法所凝固的“晋人之美”,还是千年后的欧洲“文艺复兴”诸多巨匠,莫不如此。
  在这样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波提切利,凭着其天分、对希腊精神的把握与新柏拉图主义糅入的东方神秘主义,或许都是他淡淡怅惘风格的渊源所在。
  (墨晗整理自《澎湃新闻》)
其他文献
李莫愁——Don’t Worry Lee;  李寻欢——Be Happy Lee;  韦小宝——Hi Baby;  任我行——Let Me Go;  无崖子——No Tooth Son;  乔峰——Look Crazy;  令狐冲——Make The Fox Rush;  谢逊——Thankson;  黄药师——Dr.Huang;  张无忌——Whatever Zhang;  向问天——To As
期刊
第十二届中美电影节开幕式暨“金天使”颁奖典礼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影集团、上海京剧院、电影频道共同出品,滕俊杰导演,上海京剧院麒派著名传人陈少云主演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摘得“最佳戏曲电影”金天使大奖。  影片《萧何月下追韩信》在充分尊重古老京剧艺术经典元素的基础上,极富创造性地用当代电影最前沿的科技手段和现代人文主义的艺术阐释,使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焕发出崭新的魅
期刊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媽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是伞
期刊
继郁金香(Tulip)和美人鱼(Ariel)之后,朗琴又推出了天梭(Tersedo)系列旗舰新品。天梭系列Tersedo的名称,由单词Terso和Do组成,意为简捷操控,首款新品为T5,为全球第一款采用“单键飞梭”滚轮设计的多功能微型音响。T5外壳采用高光注塑材料,体形小巧,金属网罩正中是LCD数字屏,可清楚反映使用者的每一步操作,大大增加易用性。并且特色的单键飞梭功能使用方便,仅用一个按键就能实
期刊
少年时读《牡丹亭》,感念爱情的缠绵悱恻。年岁渐长,再读,竟从中读出了爱情之外的味道。那是比爱情更广阔深厚的贯穿人生的深情。  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都能读懂《打不死的恶龙》里面无可言说的哀恸吧。鲜活的生命渐渐飞远,却怎么也抓不住。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拥有时珍惜,用自己的方式去铭记,铭记亲人在身边的每个细节。这些细节如琥珀,被深情小心翼翼地包裹,长久珍藏在内心深处。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這个故事有种俏
期刊
说起巴比松,读者也许知道,这是法国巴黎近郊的一个村落,紧挨着巴比松有一片美丽的森林,我国近代诗人徐志摩给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枫丹白露。从19世纪30年代起,法国的一些画家陆续搬到此地居住,他们怀揣着大师的梦想,过着安贫乐道的日子。其中许多人一生贫困,直到去世才得到社会的承认。  发现世外桃源的柯罗  第一个发现此地的是法国画家卡米勒·柯罗(1796—1875)。柯罗生于巴黎一个小商人家庭,
期刊
王阳明曾经写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世上有许多非凡的风景,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情感,连同视线,与它们连接在一起,令人久久不能忘记,也无法归于寂寞了。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院落。近万个房间,层层的围墙与门窗,拒绝任何人窥视与打探,也守卫着无数的秘密。采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时,他说,闭园以后,当他独自漫步在空寂的紫禁城,会感到自己并非
期刊
前不久,我跟随德国同事希克姆去他的老家——德国多特蒙德市做客。  那个周末,我看见他那才十来岁的儿子正独自收拾书房,就走进去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他笑笑说自己可以完成。正说话间,我留意到了他书桌上的一把直尺,它的外表和我们国内那种20厘米长的直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是它的刻度不是那种“槽型短线”,而是一条条嵌在透明塑料里的细钢针,在这把20厘米长的直尺上,足足嵌着200根钢针尺标!不仅如此,尺子的内
期刊
曼妮卡是来华东师范大学交流的捷克学生,是一名具有跨国经验的博士生。开始接触时,我并没有发现曼妮卡和中国学生有太多的不同,一旦与她合作,她就显示出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较真。  有一次,我请曼妮卡给我的研究生介绍她熟悉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前,我也曾让高年级研究生给低年级的学生分享过自己的经验,这对他们来说小事一桩。但曼妮卡却把这件事情变得不简单。  曼妮卡开口就问我什么时候做这件事。我说:“你准备好了
期刊
在山上,我看见一个农夫正在锯柿子树,我问:“你为什么要把它锯掉呢?”  农夫说:“我需要把柿子树嫁接到枣树上,因为枣树的树干粗壮,长出来柿子比较好吃。”  “为何在枣树上长出来的不会变成枣子呢?”  農夫哈哈大笑,说:“我锯下的这些虽然只是柿子树枝,但它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来自柿子树。”  (林冬冬摘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