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基础教育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能有合作交流的意识,主动去探究新知;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个性的张扬。新基础教育理念下,提出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跃跃欲试,自信地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大力表扬,及时鼓励和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
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对学生的新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只有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中,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2.创设课堂上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2.1 精心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
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教师利用课题问学生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学了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用,有的说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有的说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激活了起来。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大胆猜想并验证。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2.2 善于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3.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正确地引导,特别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在教学中打破常规,采用开放式教學,诱导学生主动探究,尽可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角度来探索解题的最佳途径。
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它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训练创新思维。
3.1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如在教学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两辆汽车从相距380千米的东西两站同时开出,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学生得到了这样几种解法:①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80×2.5+2.5x=380;②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80+x)×2.5=380;③(380-80×2.5)÷2.5;④380÷2.5-80。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运用了不同的思维来解题,也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3.2 训练学生的双向思维。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常按着顺向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有时,正面解题很难,而且会制约思维空间的拓展,这时不妨改变思维方向,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反而会柳暗花明。所以,我经常提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运用正反两种思考方法,从中选择出一种自己能掌握的方法。
例如教学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365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还多5棵,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各多少棵?”大部分学生运用顺向思维来列出等量关系: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共有的棵数。因而选择用方程来解答:解:设果园里有梨树X棵,桃树有(2x+5)棵:x+(2x+5)=365,得出梨树有120棵,桃树有245棵。也有部分同学会反过来想:(共有的棵数-5棵)÷3倍=梨树的棵数,因而列出算式:(365-5)÷(2+1),得出梨树是120棵,再用120×2+5得出桃树有245棵。在这样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在运用正反两种思考方法中有利于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源泉。教学中,学生的敢想敢说、充满好奇、异想天开、勇于进取、坚持已见……以及许多所犯的美丽的“错误”,往往是创新个性的隐含表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发挥数学的教学功能,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个性的张扬。新基础教育理念下,提出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跃跃欲试,自信地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大力表扬,及时鼓励和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
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对学生的新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只有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中,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2.创设课堂上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2.1 精心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
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教师利用课题问学生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学了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用,有的说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有的说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激活了起来。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大胆猜想并验证。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2.2 善于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3.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正确地引导,特别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在教学中打破常规,采用开放式教學,诱导学生主动探究,尽可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角度来探索解题的最佳途径。
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它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训练创新思维。
3.1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如在教学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两辆汽车从相距380千米的东西两站同时开出,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学生得到了这样几种解法:①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80×2.5+2.5x=380;②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80+x)×2.5=380;③(380-80×2.5)÷2.5;④380÷2.5-80。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运用了不同的思维来解题,也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3.2 训练学生的双向思维。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常按着顺向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有时,正面解题很难,而且会制约思维空间的拓展,这时不妨改变思维方向,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反而会柳暗花明。所以,我经常提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运用正反两种思考方法,从中选择出一种自己能掌握的方法。
例如教学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365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还多5棵,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各多少棵?”大部分学生运用顺向思维来列出等量关系: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共有的棵数。因而选择用方程来解答:解:设果园里有梨树X棵,桃树有(2x+5)棵:x+(2x+5)=365,得出梨树有120棵,桃树有245棵。也有部分同学会反过来想:(共有的棵数-5棵)÷3倍=梨树的棵数,因而列出算式:(365-5)÷(2+1),得出梨树是120棵,再用120×2+5得出桃树有245棵。在这样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在运用正反两种思考方法中有利于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源泉。教学中,学生的敢想敢说、充满好奇、异想天开、勇于进取、坚持已见……以及许多所犯的美丽的“错误”,往往是创新个性的隐含表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发挥数学的教学功能,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