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各中学都普遍开展了田径课余训练,在田径课余训练中,中长跑训练开展得较为普及。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一直是教练员们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只有具备较高的速度素质和良好的速度耐力,运动员才有可能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良好的成绩。当今的中长跑比赛往往都是到达最后的几十米或几米名次才见分晓,可见速度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 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 速度训练 技术
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是(男子)1500米,400米如果跑不进48秒,就很难达到高水平。同样,跑(女子)800米,400米跑不到46秒以内,也几乎达不到世界级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速度的重要性。因此,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要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那么采用什么手段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的实际变化如何?在耐力跑过程中是否重视了速度问题?我根据在学习和训练实践中的一些训练体会,对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与同行共同探索。
一、速度训练接近了短跑训练要求
要培养速度较高的中长跑后备人才,首先,必须在速度训练上下功夫。中学生运动员正处在速度发展的“敏感期”,这一时期提高和注意速度的训练是有实际的战略意义的。在训练中应侧重于速度及速度耐力的发展,以短为主,长短结合,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应接近短跑训练的内容,但要强调的是速度训练不能脱离中长跑的特点,在安排上既要考虑绝对速度的提高,又要结合到专项特点上。其次,速度训练必须重视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到在肌肉兴奋性较高、机体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速度性的专项和素质练习,效果较好,同时对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锻炼,以及对能力与技术的结合都有好处。几年的训练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法和安排是适合中学生运动特点的,对迅速提高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与速度耐力水平确实有效。如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张晓英(女)没有接受过训练,2005年9月入校时的100米成绩是16秒80,400米成绩是1分21秒,经过不到三个月的训练,100米成绩达到15秒10,400米成绩达到1分14秒。2005年12月在我校参加普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800米、1500米比赛,双双夺魁,1500米的成绩一般,但在其副项800米比赛中发挥了自己的速度优势,跑出了2分43秒的成绩。从张晓英的短时间训练过程中我感到,速度的培养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是获得优异成绩,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
二、速度训练应贯穿中长跑训练的全过程
速度耐力是中长跑的核心,而速度则是速度耐力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抓住项目的基础和核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现代中长跑比赛的全过程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都是在不断变换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员要具备途中不断加速的能力,有些段落必须以无氧代谢为跑进动力的供能来源。由于速度的变化,中长跑比赛的无氧过程不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出现,而往往是在整个跑动过程中。因为无氧代谢参与的比例加大了,要想发展糖酵解供能能力,就必须使运动负荷达到一定强度,这也是提高运动员抗酸、耐酸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速度训练应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
三、耐力跑训练要有一定的速度来约束
虽然中长跑项目的基础是耐力,但用什么速度来跑是个关键问题。以往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耐力普遍采用大量的低强度的越野跑或场地跑等手段。实质上这种低速跑对运动员的心肺器官刺激并没有什么太大作用,达不到应有的训练效果和有氧代谢的目的,而且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因此,发展中学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跑要有一定的速度来约束,如女队员每千米的跑速达到4分20秒—4分40秒之间,跑距在6—8千米,脉搏控制在160—170次/分之间,这种脉搏从生理生化角度讲,能增大运动员的心容量,是刺激线粒体代谢的最适宜的强度范围。文献资料表明,人体处于这一区间运动时,每分钟心输出量接近最大,摄氧量也最大,而最大摄氧量是评定人体耐力的最主要的指标。所以,中学中长跑运动员在耐力跑训练中一定要强调有一定的速度(恢复跑除外),特别对16—17岁经过2—4年训练的运动员来说是很必要的,即使早操的训练也不能忽视这一要求。
四、“速度节奏化”技术应抓早抓好
现代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是:在保证最佳步长的基础上,高频率、快节奏、重心波差小、重心平稳、放松省力的技术。在比赛的全过程中,突出表现在频率快、节奏明显,可称为“速度节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训练当中,应抓早、抓好完整技术教学训练这一环节,在技术训练中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化、节奏化、合理化,平稳省力,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用力顺序、结构方向,等等。只有扎扎实实地抓早抓好“速度节奏化”技术,运动员才会逐步形成和达到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所具备的长时间、高频率、节奏快的奔跑能力,为进入成年时期创造更优异的成绩打下良好的专项速度基础。
五、加强后程跑的心理、意志品质的训练
中长跑的后程冲刺跑不仅仅是讲战术、拼体能、比技术的过程,它对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更是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在平时训练中经常对学生采用比赛强度和接近比赛强度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用变化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吸引和提高学生的专项训练兴趣。利用中学生好胜心强、敢于竞争、不服输的心理特点,采用教学比赛、游戏和多参加正式比赛等方法来增强中学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顽强的意志品质。
综上所述,中学生中长跑速度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收到成效的,教练员要指导学生反复实践、刻苦训练来不断提高,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要指导学生认清衡量一个运动员成绩和水平的标准,中长跑的技术、战术、心理、后程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要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练员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对学生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中学生中长跑速度的能力,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和满意的名次。
参考文献:
[1]李杰晨.中长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0.
[2]刘江南等.美国田径训练指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8.
关键词: 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 速度训练 技术
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是(男子)1500米,400米如果跑不进48秒,就很难达到高水平。同样,跑(女子)800米,400米跑不到46秒以内,也几乎达不到世界级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速度的重要性。因此,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要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那么采用什么手段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的实际变化如何?在耐力跑过程中是否重视了速度问题?我根据在学习和训练实践中的一些训练体会,对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与同行共同探索。
一、速度训练接近了短跑训练要求
要培养速度较高的中长跑后备人才,首先,必须在速度训练上下功夫。中学生运动员正处在速度发展的“敏感期”,这一时期提高和注意速度的训练是有实际的战略意义的。在训练中应侧重于速度及速度耐力的发展,以短为主,长短结合,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应接近短跑训练的内容,但要强调的是速度训练不能脱离中长跑的特点,在安排上既要考虑绝对速度的提高,又要结合到专项特点上。其次,速度训练必须重视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到在肌肉兴奋性较高、机体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速度性的专项和素质练习,效果较好,同时对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锻炼,以及对能力与技术的结合都有好处。几年的训练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法和安排是适合中学生运动特点的,对迅速提高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与速度耐力水平确实有效。如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张晓英(女)没有接受过训练,2005年9月入校时的100米成绩是16秒80,400米成绩是1分21秒,经过不到三个月的训练,100米成绩达到15秒10,400米成绩达到1分14秒。2005年12月在我校参加普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800米、1500米比赛,双双夺魁,1500米的成绩一般,但在其副项800米比赛中发挥了自己的速度优势,跑出了2分43秒的成绩。从张晓英的短时间训练过程中我感到,速度的培养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是获得优异成绩,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
二、速度训练应贯穿中长跑训练的全过程
速度耐力是中长跑的核心,而速度则是速度耐力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抓住项目的基础和核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现代中长跑比赛的全过程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都是在不断变换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员要具备途中不断加速的能力,有些段落必须以无氧代谢为跑进动力的供能来源。由于速度的变化,中长跑比赛的无氧过程不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出现,而往往是在整个跑动过程中。因为无氧代谢参与的比例加大了,要想发展糖酵解供能能力,就必须使运动负荷达到一定强度,这也是提高运动员抗酸、耐酸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速度训练应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
三、耐力跑训练要有一定的速度来约束
虽然中长跑项目的基础是耐力,但用什么速度来跑是个关键问题。以往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耐力普遍采用大量的低强度的越野跑或场地跑等手段。实质上这种低速跑对运动员的心肺器官刺激并没有什么太大作用,达不到应有的训练效果和有氧代谢的目的,而且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因此,发展中学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跑要有一定的速度来约束,如女队员每千米的跑速达到4分20秒—4分40秒之间,跑距在6—8千米,脉搏控制在160—170次/分之间,这种脉搏从生理生化角度讲,能增大运动员的心容量,是刺激线粒体代谢的最适宜的强度范围。文献资料表明,人体处于这一区间运动时,每分钟心输出量接近最大,摄氧量也最大,而最大摄氧量是评定人体耐力的最主要的指标。所以,中学中长跑运动员在耐力跑训练中一定要强调有一定的速度(恢复跑除外),特别对16—17岁经过2—4年训练的运动员来说是很必要的,即使早操的训练也不能忽视这一要求。
四、“速度节奏化”技术应抓早抓好
现代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是:在保证最佳步长的基础上,高频率、快节奏、重心波差小、重心平稳、放松省力的技术。在比赛的全过程中,突出表现在频率快、节奏明显,可称为“速度节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训练当中,应抓早、抓好完整技术教学训练这一环节,在技术训练中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化、节奏化、合理化,平稳省力,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用力顺序、结构方向,等等。只有扎扎实实地抓早抓好“速度节奏化”技术,运动员才会逐步形成和达到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所具备的长时间、高频率、节奏快的奔跑能力,为进入成年时期创造更优异的成绩打下良好的专项速度基础。
五、加强后程跑的心理、意志品质的训练
中长跑的后程冲刺跑不仅仅是讲战术、拼体能、比技术的过程,它对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更是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在平时训练中经常对学生采用比赛强度和接近比赛强度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用变化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吸引和提高学生的专项训练兴趣。利用中学生好胜心强、敢于竞争、不服输的心理特点,采用教学比赛、游戏和多参加正式比赛等方法来增强中学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顽强的意志品质。
综上所述,中学生中长跑速度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收到成效的,教练员要指导学生反复实践、刻苦训练来不断提高,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要指导学生认清衡量一个运动员成绩和水平的标准,中长跑的技术、战术、心理、后程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要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练员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对学生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中学生中长跑速度的能力,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和满意的名次。
参考文献:
[1]李杰晨.中长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0.
[2]刘江南等.美国田径训练指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