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wang_w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39-01
  
  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体育学科又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起点。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体育课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
  1.和谐关系。理解和沟通、民主和宽容、自由和安全。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学生喜爱教师,才对教师的课感兴趣,否则就会造成“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毫无兴趣可言。要尊重小学生,把他看作是集体中的平等一员,具有独立的人格,在一些具体事情上,让小学生参与班里的决策,给小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自己做主的机会,允许小学生讲错,做错。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鼓励和引导,挖掘他们言行中合理的部份,然后再从事实和道理上引导他们摒弃不正确的东西,切忌对小学生的想法当头一棒,一看他的做法有问题,就立即堵回去,这一堵,很可能就堵住了小学生创新的源泉。
   2.创设情境。体育情境教学就是构建生动形象的活动场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及活动欲望,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氛围,可采用艺术节、单项运动会、球类、广播操、拔河、游戏等各种比赛,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可依据教学要求创设情境;可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
   3.改革评价。渴望成功是学生内在情感的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的性格各异,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善于包容学生,谅解学生的错误,同时应看到学生可贵的潜质,着力挖掘。体育成绩考核办法,除规定技评项目外,其它项可让学生任选有兴趣、有特长的体育项目进行技评考核。自选技评项目考核,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体身体素质,扬长避短、满足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形成。教师也可用发展的观点来因材施教,指导评价这种个体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当学生以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为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就是说,当一个学生自信时,他才会去独立思考自己该做的事。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避免用“笨”、“差”、“憨”等有损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多用“好”、“不错”、“有进步”、“这点做得特好”等表扬、鼓励性的语句。
   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没有自主学习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学习。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重视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这对学生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感到快乐,兴趣高,投入就认真,课的效果就好。学生有了快乐,兴趣,再苦再累都愿意去干,就容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能力是创造性人才的一种必备素质。瓦特因水蒸气冲动壶盖这个常人看来常见不过的现象而发问、质疑,终于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处于小学生时期的学生,由于不受传统精神、习惯的影响和约束,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实践,而创新就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经受得起失败与挫折,这一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小学生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生时期是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志磨练的关键期,他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学生应善于质疑、大胆质疑。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有意识为他们提供质疑的机会。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或者有问题而又难以启齿,教师则要根据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应该是学生进行独立探索时力所能及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发挥想象力,使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径,各种体育项目的技术、规则、战术、练习方式、场地器材的运用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性地回答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索、实践,而后教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使学生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小学生的提问,可以设法引导小学生多思考,并通过实践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在科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这样去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创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支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能打破常规,不墨守陈规,用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所谓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向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其广度和深度都将大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发散思维越强的学生,就越具有创新精神。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学中常常会有一部分学生提一些奇特的问题,教师不能视为离谱,而应积极鼓励他们质疑,引导他们标新立异,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旦有了创新的意识和灵感,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教给小学生多种创新方法,让他们建立有主见的、独立的、敢于创新的思维方法,这样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都是有帮助的。如在体育游戏中我们经常会组织类似的活动:教师会鼓励小学生用一只皮球玩出多种花样,拍、滚、抛接、夹球跑,以及一个人玩或多人合作玩等,这种一物多玩法不仅能提高小学生活动的兴趣,锻炼身体,更能激发创新的欲望。体育课在体操、韵律操、武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组合编排成套动作,并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学生出来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一、概况现在,半连续工艺已应用于苏联的克里沃洛格矿区的所有采选联合企业以及斯道伊林斯克和奥列涅高尔斯克的采选联合企业。苏联的露天铁矿用半连续工艺采出的矿石量约占
[摘 要] 新媒体是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户外等媒体相对而言的一种新型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种新型媒体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优势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对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传播信息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当中一部分特殊群体,知识素质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因而也是体验应用新媒体的先行军。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创新性为大学生有效获取相关信息、充分展现自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交往实践活动。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一种相应的人学观、师生观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之相适应。具有行动和言说能力的行动者,是平等自由的人,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能够相互理解和构建共同感的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具有完整的意义,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人的真实生活。作为行动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平等地沟通和对话,来实现理解对方、理解文本、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布鲁斯顿的美国矿务局匹兹堡研究中心已经开发出若干种仪器,称之为煤层界面探测仪。用于分析震动传感器输出信息的此种探测仪安装在截煤机上。根据震动反应
摘 要:针对中专化学中教材内容相对较难,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学生片面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的弊端,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应转换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33-01    医用化学基础是卫生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文化基础课。在化
高校是思想文化的聚集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引导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来开展.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人生观
在德国,每年有二百万辆旧小汽车用破碎设备—碎裂机破碎成小于150mm的碎块,磁选后还剩25~33%的非磁性部分, In Germany, every year, two million old cars with crushing eq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理想信念是“四有”好老师的根本,是培养卓越教师的重要范畴.其主要由社会理想信念,专业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等构成.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促进教师专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能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本文作者积20年教学经验,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构建上做了三项有益的探索,希望能给同行以启迪。  关键词: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 发散思维 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