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对未来发展影响浅析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每一个劳动者都提出了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全国中小学普及开设,这是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然而信息技术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呢?这是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
  信息技术素养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当我们称某人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时,至少会从四个方面对他进行评价。
  1.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素养的先导
  对信息和相关技术敏感,能在需要的时候发现、甄别有价值的信息,并能选择恰当技术利用信息。
  2.信息知识是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
  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核心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表达、存储、加工、传输等方面的技术,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掌握现代的信息知识,是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
  3.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技术素养的核心
  具有创新型特征的软件研发能力和信息技术设备的开发制造能力,才是信息技术素养的核心部分。
  4.信息道德是信息技术素养的保证
  信息道德通常指人们对信息、信息技术的态度,能否自觉遵守信息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不当之处
  1.学习内容重复
  我们在对高一新生开展的“信息技术素质调查”问卷中,了解到一至九年级信息技术的开课情况,发现一至九年级已学过的内容高中阶段仍然要学习。高中阶段《 信息技术(必修)》及部分选修科目(网络技术、多媒体等),有许多重复的内容,譬如资源管理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页制作、图像动画处理等,高中生仍须学习这些软件,以便在高二时能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2.选修模块避难选易
  中学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往往从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达成率出发,选修侧重知识点记忆且操作难度低的《 网络技术应用 》,对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 算法与程序设计 》则敬而远之。这一点可以从江苏省50余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中有近80%的考生选修《 网络技术应用 》得到印证。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评价因难以实施而普遍缺失。
  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有重知识轻意识、重经验型操作轻创新型思维的不当之处。如果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会成为了阻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全面提升的障碍。
  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中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并还将进一步强化的今天,信息技术素养已成为深刻影响中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1.良好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促进正确信息价值观形成
  我们知道,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逐步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即将发展成熟,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基本定型,性格发展也基本定型。
  (1)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信息意识,将影响他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基本了解了文、图、声、影等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编码表示方法,掌握了Internet Explorer、Word、Excel、FrontPage、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主动使用相关软件处理信息,培养了自觉信息行为的能力。
  (2)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道德意识,将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在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把保护有价值信息、拒绝有害信息、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法律规定的思想普及到每一名中学生,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3)引导中学生合理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避免娱乐过度,养成不良习惯。由于信息技术在多媒体领域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视听感受,网络游戏更是吸引着无数的青年人。从多元智能发展角度来看,娱乐和游戏也能促进青少年的情感、智力的发展,但如果控制不当,过度娱乐和游戏,必将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2.具备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及个性化发展
  信息技术能力是指分析信息、加工信息、评价信息、传递信息乃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可以把信息技术能力分为经验型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型信息技术能力。
  (1)经验型信息技术能力对中学生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经验型信息技术能力一旦形成,就会随着知识技能的迁移而不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使应用软件不断更新,学生也基本能保持这种能力不会丢失。譬如,学生在学过了Word2000这个软件后,即使微软公司升级该软件到Word2010,他们仍能自如地使用该软件处理信息,甚至因为软件功能大致相似,学生还可以不通过专门学习,直接就使用WPS这样的文字处理软件。
  (2)创新型信息技术能力对中学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林崇德在对中学生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初中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步”,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是这个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一、高二年级(15~17岁)是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趋于“初步定型”或成熟的时期。对中学生开展以《 算法与程序设计 》方面的教育,将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使之在定型期前得到足够的发展,这对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的提高无疑会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算法与程序设计 》这门课程,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这门课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因为要写出优质的程序,学生除要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养成善于分析,思维严谨的习惯。中学生一旦获得了创新型信息技术素质,这种宝贵的品质便会让他受益无穷。在对我校120名毕业生“成长状况跟踪调查”中,发现在中学参加过“程序设计兴趣小组”的学生,有89%的人认为自己信息技术能力很强,适应相关的工作和研究,有99%的人认为在中学学习到的算法与程序设计使自己终生受益。
  四、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生成策略
  由于信息技术素养对中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这种素养的生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学信息技术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关心学生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生成策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开展高效的学科课堂教学
  何谓“高效”的课堂教学呢?当然不能以知识点是否快速讲授为目标,而应以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在三维目标教学中实现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积极建构。
  2.切实开展信息技术课外辅导活动
  中学信息技术辅导的内容,应以电脑制作和程序设计为主,信息技术辅导活动,能促使学生宝贵品质的生成,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为中国未来的动漫大师、软件工程师开启入门之旅,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外延。
  3.正确引导学生在社会、家庭中接受信息教育
  信息技术的应用层面早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学生不但可以在学校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而且也可以在家庭和社会上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这种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散性,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但由于可控性较差,所以应制定相应的督促检查制度,以期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劳动者提出更高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信息技术素养已成为了当代中学生的必备素养,对当代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作者单位:赣榆县高级中学,江苏 赣榆,222100)
其他文献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来云南工作已经4年多了。记得刚来时我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组织开展向杨善洲学习的活动。从那时开始,我对老书记杨善洲一直从心底里敬佩,历时愈久敬佩愈深。施
1月24日下午,省委书记秦光荣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研究制定切实措施,狠刹铺张浪费之风。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
有學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自己的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书记进村屯、网络讲党课”活动,87名县(市、区)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创新了时期党课教育形式。
探讨鱿鱼墨黑色素对小鼠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用不同剂量的鱿鱼墨黑色素灌胃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机能低下模型小鼠28d,分别检测正常及模型小鼠的脾和胸腺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HC,
为了研究梵净山野生阳荷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采用超声波法从提取功率、温度、时间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的基础上,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超声波提取野生阳荷红色素的工
省农业厅结合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实际,将重点抓好八项深化农业改革措施,打通深化农业改革“路线图”。坚持完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制定并实施《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
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领导下,2014年上半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工作开局良好,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上半年,全省交通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
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大分子拥挤环境作为反应介质进行Maillard反应制备大豆7S球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对液相体系中发生Maillard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并采用十二烷
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情感态度以及思维状态等学习活动进行的即兴评价。即时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是课堂评价的重点,对学生的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