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语言文化源远流长,这是塑造中华民族族品格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提出,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又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即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言基础文化知识、语文思维、语文品格和语文语言应用等多方面的素养。本文以研读精炼为手段,试图通过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来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研读精练 内涵发展 语文素养 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39-01
一、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理念解读
最新的2017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全方位解读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对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语文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学习更是帮助他们获取生活资源,提升自我修养,推动其他学科学习的助力器。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更是一门生活常识课,语文课程中包含了学生融入社会应该具有的道德理念,文化信仰,语言交流和国学经典文化。[1]这些语文因素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习得的东西。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初中生的语言文化意识,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客观理解与评价。
在日常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从宏观角度来看,是非常缥缈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就是语文词汇语言知识积累和语文思想修养培育的协同性体现。把握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在教学中就能游刃有余。
二、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万变其义自见”,其实都暗含着一个道理:语言文化的学习一定要善于阅读和积累。随着课堂教育理念的发展,不少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了有效阅读、精细化阅读和目标性阅读的重要性。古代文人骚客就喜欢群读,三几知己好友一起阅读,然后再分享阅读收获。在如今,良好的阅读材料的选取,阅读策略的运用,灵活科学的阅读指导,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等,都会让学生获益匪浅。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定某些篇章为重点研读篇章,利用电子白板设计出阅读的策略,把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依照思维导图的模式构建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及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协作完成知识卡片、小组对比阅读及评价等活动,评价时可以用小组互评、小组发言人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精细阅读。
(一)以国学经典为纲 课内外兼顾学习
良好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教学任务的叠加,更应该是课内外兼修的结果。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精讲语文阅读的策略和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文化知识,利用文章的感召力来提升初中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来学习优秀的语言文化知识。
例如《史记》、《诗经》、《论语》、《战国策》,白话文版本的四大名著等国学经典,可以布置成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并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的阅读计划。这样的阅读形式对于初中生语文化知识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
国学经典的阅读需要学生长时间坚持,可以每天布置一个小任务,如100字摘抄,100字评点,两周后根据阅读的情况撰写一篇阅读体会等。老师利用周检查、月评价、学期奖惩的形式督促学生养成阅读经典作品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老师可以利用电台收听、微信公众号、App等定期为中学生定制一些优秀阅读篇目,传送给学生,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还可以家校互动,让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科学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进行阅读,来提升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
(二)以研读精炼为本 循序渐进来教学
正所谓研读精炼,就是在研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主进行语言应用,并通过写作来进行反馈、检测。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典名篇或者名诗的学习,最好使用研读模式,先个性阅读,后探讨,最后进行深度分析和实践应用。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经典文言篇目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研读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师生的教學相长。从朗读—诵读—背读—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小组、个人发言这整个过程来看,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是遵循循序渐进规律的。
三、结语
初中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主要取决于优秀的阅读策略和指导和良好的语言阅读习惯,再加上老师设置的精炼任务,就可以不断实现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的输入性储备过程和精细化的写作教学语言文化输出过程就是保证学生实现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曾选平.浅谈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S2):141-142
[2]顾增清.浅谈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2(10):74
作者简介:
张淑芬(1988.02-),女,广东省韶关人,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关键词】研读精练 内涵发展 语文素养 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39-01
一、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理念解读
最新的2017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全方位解读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对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语文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学习更是帮助他们获取生活资源,提升自我修养,推动其他学科学习的助力器。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更是一门生活常识课,语文课程中包含了学生融入社会应该具有的道德理念,文化信仰,语言交流和国学经典文化。[1]这些语文因素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习得的东西。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初中生的语言文化意识,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客观理解与评价。
在日常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从宏观角度来看,是非常缥缈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就是语文词汇语言知识积累和语文思想修养培育的协同性体现。把握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在教学中就能游刃有余。
二、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万变其义自见”,其实都暗含着一个道理:语言文化的学习一定要善于阅读和积累。随着课堂教育理念的发展,不少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了有效阅读、精细化阅读和目标性阅读的重要性。古代文人骚客就喜欢群读,三几知己好友一起阅读,然后再分享阅读收获。在如今,良好的阅读材料的选取,阅读策略的运用,灵活科学的阅读指导,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等,都会让学生获益匪浅。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定某些篇章为重点研读篇章,利用电子白板设计出阅读的策略,把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依照思维导图的模式构建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及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协作完成知识卡片、小组对比阅读及评价等活动,评价时可以用小组互评、小组发言人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精细阅读。
(一)以国学经典为纲 课内外兼顾学习
良好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教学任务的叠加,更应该是课内外兼修的结果。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精讲语文阅读的策略和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文化知识,利用文章的感召力来提升初中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来学习优秀的语言文化知识。
例如《史记》、《诗经》、《论语》、《战国策》,白话文版本的四大名著等国学经典,可以布置成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并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的阅读计划。这样的阅读形式对于初中生语文化知识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
国学经典的阅读需要学生长时间坚持,可以每天布置一个小任务,如100字摘抄,100字评点,两周后根据阅读的情况撰写一篇阅读体会等。老师利用周检查、月评价、学期奖惩的形式督促学生养成阅读经典作品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老师可以利用电台收听、微信公众号、App等定期为中学生定制一些优秀阅读篇目,传送给学生,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还可以家校互动,让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科学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进行阅读,来提升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
(二)以研读精炼为本 循序渐进来教学
正所谓研读精炼,就是在研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主进行语言应用,并通过写作来进行反馈、检测。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典名篇或者名诗的学习,最好使用研读模式,先个性阅读,后探讨,最后进行深度分析和实践应用。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经典文言篇目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研读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师生的教學相长。从朗读—诵读—背读—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小组、个人发言这整个过程来看,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是遵循循序渐进规律的。
三、结语
初中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主要取决于优秀的阅读策略和指导和良好的语言阅读习惯,再加上老师设置的精炼任务,就可以不断实现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的输入性储备过程和精细化的写作教学语言文化输出过程就是保证学生实现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曾选平.浅谈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S2):141-142
[2]顾增清.浅谈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2(10):74
作者简介:
张淑芬(1988.02-),女,广东省韶关人,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