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永远在路上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三天的学习,听了几堂教育名家的示范课及讲座,我感到每一堂课、每个讲座,对我已有的教育理念、师德修养都是一次洗礼。尤其是贾龙弟老师的示范课,“从文本走向生活,具备生活所需要的品格”,“离开课堂还剩下的东西,这就是素养”,这两句话不但启迪了心智,还带来了精神的审美享受。现将课后感悟总结如下:
  第一,常教常研则常新。
  《猫》这篇课文,我也教过多次,可每教一次内容都差不多,都是把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及结局带着学生分析透彻,然后总结,第三只猫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到答案:“我”冤枉了它。讲到这儿,课文讲解基本上就结束,没有再深挖下去。然而听了贾老师的课,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优秀名师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贾老师讲到这儿没结束,而是设计了几个问题带着学生继续研读。“阅读是一种发现的过程。”通过反复研读课文,贾老师设计了几个发现性问题:第三只猫和前两只有什么相同?如果你是那只猫,你父母会喜欢吗?如果你看到这只丑陋的懒猫,你会把它带回家吗?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引人深思。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自我。贾老师因为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读,所以发现这些问题。这一点我的感触很深: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常教常研则常新。我们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教材,把教与研紧密结合,才能不断发掘新的内容。
  第二,重视交流与学习。
  “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在教学过程中,多方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学习除了阅读自学外,也可以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一起探讨学习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可以学到新知识,加深理解,还可以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完美自我。
  贾老师抽丝剥茧式的问题探讨,让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再把学生从文本引向生活,循文悟道,悟出:无论是第三只猫还是前两只猫都需要关爱,都需要温暖,都需要尊重。这种通过讨论学习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更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最终收获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最后,通过学习贾老师的这堂课,我清楚地明白新时代的语文老师需要训练的基本功有很多,但研读课文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为此,我们要把握好教与学、教与研的关系。不但要及时“充电”,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还要加强交流与学习,多钻研教材,多总结他人的长处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总之,优秀名师广博的学问我们难以拥有,但他们的治学研教精神是值得我们仿效学习的。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我们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品尝到站在知识前沿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裴梅中学)
其他文献
冰心是一位有着独特人格魅力和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母爱、童真、大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肥皂泡》一文以童真为主题,它是本次悦读课堂的核心议题“1”。在“1+X”式名家名作悦读中,相机引进“X”,即冰心关于童真的文章《儿时的游戏——打水漂(节选)》和《雨后》的阅读,有效地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认识冰心,感受童年的无限快乐。  教学过程:  【板块一:“1”的教学】  一、激趣导入,欣赏泡泡之美
期刊
课文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围绕着“将相和”这个题目,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既独立完整又紧密相联的故事和简洁而又巧妙的过渡,構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大故事。历史名篇“1”,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学生在“1”中感受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同时,整理归纳,渗透学法。随之,巧妙迁移“X”《背水
期刊
自读课文在教材中的定位为“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的课文,但就目前的课堂实践来看,自读课文的教学尚不尽如人意:或是精雕细琢地上成教读课,或是干脆让学生自由阅读。如何领会自读课文的教材定位,强化学生已有阅读经验,进而沉淀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呢?袁爱国老师执教《动物笑谈》时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引导自读的做法,让人获益匪浅。  【片段一】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学的《动物笑谈》
期刊
刘恩樵,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语五人行”成员之一,是《教师博览》《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等杂志的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曾刊发其关于语文教学经历与主张的长篇报道。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著作9部。曾应邀到10多个省市作讲座和上观摩课百余场。坚守语文教学常识,探索生态语文教学,思考不辍,实践不止,形成了简
期刊
写作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合宜的写作任务。在设计写作任务时要考虑写作情境与学生生活需要的关联度,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确定学习元素时要基于语篇类型和写作过程两个视角,找出学生的主要困难或问题;在设计和运用学习支架时,既要提供全程的支持,又要区分重点与非重点。我的写作教学课《静态也传情》就是基于这些认识设计安排的。  课前准备:  1.课堂用品:葡萄的产品说明书、赣南脐橙的资料、作文纸、固体胶、脐橙。
期刊
数学是理性的,而儿童是感性的,这就注定教儿童学数学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特别是当某些知识点缺少探究的意义及空间,只能指向“规定”时,我们一不留神就会将数学与“冰冷”“枯燥”“呆板”“乏味”等词语联系到一起。其实,数学也有感性的一面,规定也有温情的时刻。在我校举办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亲情主题课堂节中,张珂老师的课堂给我们很多启发。  一、温情流淌在表达欲望的激发中  作为结果,数学高于现实,是抽象的
期刊
当事实撞见理论时,会有哪些化学反应呢?  广播体操分散  我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用尽各种方法,终于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到了四年级下学期,当阅读于多数孩子已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后,我将重心转向训练他们写作。比如,当带领孩子们阅读诗歌散文时,如果它们的文本形式比较鲜明且简单,就让孩子们仿写。形式是灵活的,内容是自己的,台阶搭得恰到好处,攀登就不是多难的事。而攀登到高处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那种成就感会激
期刊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伴着初夏和煦的阳光,我有幸赴美丽的宋城赣州参加由《江西教育》《教师博览》杂志主办的第三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暨部编教材教学研讨会。会上内容精彩连连,感触最深的是由李丽老师执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老师在课堂设计上选择回归语文课堂最原始但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诵读”来贯穿整堂课,且课堂成效显而易见。  随着部编教材的推广,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已经逐渐将传承和
期刊
一、教学目标  运用动词写清楚人物的一组动作。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从写话过渡到写一篇作文,心理上有畏难情绪。因此,写作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片段的训练,教师要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以便迁移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学生乐于表达,能够运用动词写清楚人物的一组动作。  难点:选择动词,把动作写连贯。  四、
期刊
5月15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踏着迷人的芬芳,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李青霖老师的课堂——《荷花》。當时我为她那思如泉涌、脱口成诵的深厚功底所震撼,被她那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的引导风格所吸引。  李青霖老师犹如一位撒播荷花的仙子,清新、醇美、细腻的课堂,散发出传统文化的芳香。这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这节课尽显了婀娜多姿的“荷花之韵”。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去诠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