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onak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探索,发掘潜能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本文从让位还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讲解思路;人人参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掘潜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引导者、组织者,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互动;自主探索;教师引导;求异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教风偏重于“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当代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探讨知识的奥秘。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讲解、讨论和求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发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未来世界。
  一、让位还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一位美国教授说过:“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处于教学改革热潮的教师应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把参与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人人投入到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时间单位“时、分、秒”看不见,摸不着,在教学第五册《时、分、秒》时,怎样才能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人人都擦出智慧的火花呢?笔者在教学新课前,让学生看书预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看书,陆续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为什么有的钟有三根针,有的只有两根?②为什么钟面上有这么多小格子?③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是什么针?④为什么秒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⑤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再由笔者引导学生,把在课本中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上记号,不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回去翻阅有关资料,搜集信息后再来解答这些问题。上新课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一人提问,三人回答,持不同意见的在组内展开辩论,有疑难问题在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举手提问,教师做适当的辅导。最后教师对难理解的几个问题进行清晰的讲解与补充,使处于一知半解的学生恍然大悟,深刻理解时、分、秒三者的关系。整节课自始至终都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教师走下讲台,只作适时的点拨与讲解,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兴趣盎然。
  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讲解思路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而在于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就始终处于听的被动状态,为什么不让学生讲,教师听呢?凡是要求学生积极思维解答的问题,都有其思路,每当这个时候,笔者都鼓励学生大胆站在讲台上,指着题目讲解思维过程。例如第一册《20以内进位加法》中“9加几”这个教学内容,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凑十法计算“9 4=□”,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凑十法,因此计算过程五花八门。笔者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再引导学生大胆地把计算过程说出来。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4可以分成1和3,9 1=10,10 3=13(拆小数凑成十)。”马上有学生抢着举手,说:“老师,我有其他方法,因为9可以分成6和3,4 6=10,10 3=13(拆大数凑成十)。”“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一盒一盒地数,数到13就数完了,所以有13盒(用数数法)。”“老师,箱子里已有9盒,再接着数完4盒刚好13盒(用点数法)。”“老师,我是这样想的,箱子里有9盒,箱外有4盒,从箱外拿一盒放入箱子里正好是10盒,再加箱外的3盒刚好是13盒。”(看书上的图说过程,实际上就是凑十法,只是还没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笔者带头鼓掌表扬了这些同学,为他们能用语言准确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而自豪,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9 4=13”的含义而骄傲。当学生说出多种不同的思路后,笔者适时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学生们经过观察和比较得出:“第一种方法又快又好。”笔者及时总结:“你们喜欢的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如此,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像这样引导学生讲解思路,既培养了独立演讲的能力,又进行了思维表达的训练,使学生能自主探索新知识。
  三、人人参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针对一些答案多样化或难于理解的题目,组织学生以四人或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交流,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例如在学完《5的加减法》之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开放题“( )〇( )=5”,让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既能巩固新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当学生们把题目看明白后,马上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争着把自己想到的答案告诉组里的同学。笔者巡视了一下,多数小组通过讨论都能找出“1 4、2 3、3 2、4 1、5 0”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这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把刚才的答案有规律地排列起来吗?”
  这个问题一提出,再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又满怀信心地投入到讨论中去,因为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现,只有讨论,才能获得最完整的答案。
  低年级学生考虑问题欠周全,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甚至有些学生想出一种就满足了。用讨论的形式学习,既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又可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见解的好习惯。
  四、发掘潜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有人把学生的发掘潜能比作一个丰富的矿藏,如果不去开采,让它永远埋在地下,就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发掘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也是当代教师的神圣职责。而在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发掘新潜能,发展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在教学第五册《周长》时,笔者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树叶形、月牙形、五角星等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初步感知了周长的概念之后,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研究求周长的策略,然后再进行反馈。大部分学生都说用绳子先把图形四周围一圈,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该图形的周长。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可用尺子一条边一条边地量,再把结果加起来。当反馈到这里时,笔者问:“你对哪个图形还有特殊的方法吗?”学生们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來说:“老师,我可以用尺子量圆的周长,我在圆上作个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动一周,所得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受到这位同学的启发,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老师,我也可以把长方形在尺子上滚动一周,就知道它的周长了。”立刻有学生反驳:“老师,长方形不用滚动一周,只滚动一条长边和短边,再用所得长度乘以2就行了。”“老师,正方形只要滚动一条边,然后用它的长度乘以4就行了。”就这样,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都给推导出来了,这就是求异思维的发展,这就是创新潜能的开发。教师精心地创设情境,恰当地引导和点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有效地诱导学生自主探索,发挥求异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而且达到了新课标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做引导者、组织者,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操作、提问、演讲及群体讨论,去获得知识,发掘智力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吕型伟,阎立钦.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基础教育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颜泽贤,卢晓中.跨世纪广东教育发展论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动的、开放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活动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读、品、悟、写、交流、对话等形式亲近语言和文字。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已经严重走样,教学手段泛滥,仅局限于完成几个既定的程序或流程。语文教师应该把求真务实教语文当作自己的信仰,更有责任寻找回归到“真语文”教学状态。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手段;真语文  
摘 要:语文教师批改一篇作文约需3~4分钟,批改45篇文章就要花2~3小时。更让人难过的是,教师花了大量精力批改的文章,却不一定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艰辛,二次复改后作文依然没有太大改进,收效甚微。如何让学生写作文更加有兴趣,让教师改作文更加有效?文章就笔者在近年来的习作批改中的一些做法,在此与同行探讨,愿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习作批改;习作教学;教学策略  有没有一些办法既能让教师轻松批改
摘要: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分析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低效”现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追寻与思考,认为可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合理设置课堂问题、科学整合资源、及时有效进行评价等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很难让
摘 要:每个学生在入学前认知基础大体是一致的,但大家的学习能力因人而异,出于种种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拉开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会靠自身的努力成为优秀生,而有个别学生由于自身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学习上暂时落后于其他学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困生。大多数学困生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关注、理解和关爱的,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摆脱学习的困境。笔者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学困生也有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数学教
摘 要:所谓“潜台词”,是指某一话语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有时则表现为“言在此而意在彼”。“潜台词”虽然是一个戏剧术语,但并非戏剧独有,古典诗词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潜台词。披文入境,读懂“潜台词”,是高考诗词鉴赏的重要一环。在一定程度上,能否真正读懂古诗词中蕴含的“潜台词”,决定着我们能否准确理解诗意、能否准确把握古诗词之“心”。  关键词:高考;诗歌鉴赏;潜台词  崔国明
摘要:教育既具有普适性,也具有特殊性,面对教育中的特殊情况,教师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给每一位学生带去特别的关爱,让他们能够在爱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文章以特殊教育的实践为基础,对特殊教育中学生的德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特殊教育中贯彻爱的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爱;德育策略  每一位儿童都是一粒种子,只要条件具备,他们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
【摘 要】针对小学英语“以教师为中心、以后置性作业为主导”的局面,笔者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材,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设计出合理且有效的英语前置性作业,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升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本教育;自主学习;前置性作业;作业设计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它的前置性作业除了笔头作业外,还有口头表达。小学“生本”课堂前置性作业
摘要:英语绘本是图文并茂的阅读故事书,是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好途径。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知识网络,整合分散的知识,使学生找到学习的规律。文章结合笔者执教的英语绘本阅读公开课,从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绘本阅读;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近
【摘 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时时做一个有心人,让每一个教育契机在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中发挥作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育契机,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细心去发现,耐心去捕捉,用心去创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兴趣,体验成功,找到自信。  【关键词】教育契机;智慧;发现;捕捉;创造  智慧是什么?百度百科上说,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而维基百科上则说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一种高级
【摘 要】受历史、地理及经济条件的影响,我国许多高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差异明显,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平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当前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进各高中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清远市积极探索切实可行、形式多样的区域联片研训活动方式,初步探索出高中语文区域联片研训“面、线、点”三部曲,走出了一条由注重人人参与的均衡体验普及型研训到注重质量提升的深度研磨型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