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尝浓酽香如故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ma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涣是皖北的一个小镇,现存有古城墙、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嵇康旧居、传统老街,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据记载,临涣茶馆始建于明代,为过往商贾休闲的重要场所,并盛极一时,延续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临涣当地不产茶,但在临涣南面不足两百里的地方,有一个叫作六安的产茶地,临涣就是借着六安当地一种叫做红茶棒的茶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茶“临涣棒棒茶”。而在六安本地却很少有人喝这种茶,这种茶具有生津、消暑、提神、生暖功效,还能用于解酒,多饮不撑腹,可暂解饥渴,最令人惊讶的是,这棒棒茶经过临涣泉水的冲泡后,入口微甜,回味无穷,一旦将茶带出临涣,用其他地方的水冲泡,就再也喝不出这种味道了。
  如今,临涣镇的茶馆仍保留着明清时期老旧的木桌,土黄色的粗砂碗和锈迹斑斑的铜茶壶。沿南大阁遗址向北,大大小小的老茶馆有二十几家。每天上午十点钟左右,老茶客带着烟袋悠然到来,惬意地喝着浓浓的棒捧茶,唠着家长里短、庄稼收成……他们竟毫不理会我们这些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人。不像某些景点的人“拍照,拿钱来……”也不像某些地域的人做作地捂着脸直嚷“难看,别照……”临涣茶客从从容容、坦坦荡荡的让我们拍着,似乎相机的快门声更能激起他们的茶欲——皖北人的豪气由此可见一斑。






  藝术简历
  吴 辉: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图片网签约摄影师。现为安徽皖北煤电集团刘桥一矿宣传部副部长。
  从事摄影十余年来,有近3000幅新闻摄影图片见于市级以上报刊,并在全国、全煤、省级摄影展赛中入展、获奖。
其他文献
有时候  有时候  我会误以为那是黑色的砖头  硬邦邦的堆砌在无人问津的角落  有时候  我会误以為那是父亲的手  黑糊糊的布满沧桑  一不小心就会划破薄薄的馒头皮  更多时候,我能认出它是一家子的火种  父亲一铁锹一铁锹地  凑出我的学费、母亲的医药费  还有那张被揉碎的回家的车票  煤炭,煤炭  需要多少年多少代  才能恰好在低头时遇见你  草木之身,心系入土为安的草木  亿万年的心事,深埋 
期刊
放火的  小脚老婆婆踮颠踮颠跑到办公室报告,说她们院门道房房顶上放出好些风筝,黄黄绿绿的,准是给敌人飞机发信号。紫云听了微微一笑,有这等事,咱看看去。紫云知道她是找碴儿,故作惊人语。小脚老婆婆是居民小组长,过去就曾汇报门道房的邻居可疑,说他平常不与院邻打交道,钻在屋里,鬼鬼祟祟,像特务。紫云暗自失笑,心说,你要能抓特务,那特务得比猪蠢。不过,屋顶放风筝,也有风趣。不妨看看去。她往脖子上系了条纱巾。
期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王维《相思》  红豆还在南国,相思关在花蕾里  此时,妩中有空,媚里有曠  一个人妩媚的私语,窃窃中全是空旷  春风,颤抖了一下,失语成一首唐诗  隔空留白了另一个人的内心,与风月  我还未构思一粒红豆的前世今生  那相思便迎风催发了三两枝,撩乱了一枚背影  风急,风大。那思念中的细腰  闪了一闪,像一粒红豆在心尖上跳了一下  更像一位故人,踩着倒影,住进了心房
期刊
读韩少武书法有两点启示:其一,书法作品的优劣与书家是否仕宦无关。少武先生十几载优游宦海,然而书法却是他从政之余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他的喜怒窘穷,怨恨思慕,一一寄托于书法,书法已成为其精神的栖居之地,抑或说其书法乃是其生命的迹化。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少武先生无疑是乐之者,他在书法生活中实现了自我生命的超越。其二,学养使书家笔墨脱俗。少武先生曾经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执教生涯
期刊
我认识画家张霖生是上个世纪80年代,记得当时他是画国画人物的,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境里初步彰显出一个优秀画家的实力和后劲。  近几年,张霖生创作的陕北风情和江南山水国画作品,给我的感觉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境地,而且显示出自己的绘画语言、色彩个性和深邃向度。他的作品不但传承了中国画深奥的精神内涵,而且在传承老师们的绘画风格时,又流露出与前人的不似之处。  观察生活应是一个画家把自己的感受以理性的方式投入到
期刊
一  林本大是公认的机灵鬼,他到邻县一家煤矿去找活干时,煤矿的负责人问他:你是哪里的人?  他说:我从小讨饭,不知道自己是哪里的人。  为什么现在不讨饭了?  我长大了,能干活了,要找个正当职业,挣钱讨老婆生孩子。  负责人听他说得有道理,尽管没有大队和公社出的介绍信也收留了他,让他在箱木班当学徒,专门负责给师傅们运送木料,三角钱一天,增长一岁,就加一角钱。林本大很高兴,干活很卖力,一晃就在煤矿上
期刊
錄唐·杜甫诗《望月》(草书)
期刊
唱春风  如果暮色优雅,你在泉水里出现  天下小花都不会搬家  一忽儿梅粉,一忽儿杏黄  借到我脸上的薄云,被今生修饰得那么纯真  玉气已冲出视线  天下地上如雾如岚,亮起的一些珠光  采撷我的眉眼,一动一婆娑  海水涨不涨潮也难隐青山  ——在我身上  泛动的人性是灵魂的回音  拿起涟漪,杀灭黄沙千万里。最暖的芽草  哄着落日——离冬而去的事装进陈酒  我是你面前的另一杯  喝一个花色重来  喝
期刊
你画了一个圈  你这人好吗  你这好人中的坏人  三个月以前  你画了一个圈  一个圈有时候  等于一个陷阱  我却没小心  跳了进来  只是我没出血  你觉得你很成功  可是你万万没想到  我会趴在坑里  思索 谋略 佛禅  一不小心  我扔出一枚春天的炸弹  我發芽 打朵 开花  我永远走在春天路上  你却永远死在信赖的底下  不得翻身  一群血色的芦苇  从此  这十几棵芦苇  就长在我心里
期刊
在十几岁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对自己说,如果四十多岁我还口吃,我就去死。  今年,我四十五岁了,在去年年初,我将口吃忘掉了,我不是靠顽强斗争克服了它,而是实打实地忘掉了它。就是说它已经不在我的头脑中,渐远于我的思考范围,大大落后于前行的我。由此我看,任何缺陷不是被戒掉的,而是被我们遗弃掉、超越过的,缺点也不是被克服掉的,而是被我们用优点挤掉的。  事实上,对于口吃我早已不再有烦感,更别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