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我们的历史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正在越来越多地被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师自身因素,更注重考虑学生的因素,这是值得高兴的。但是,在好多课堂上,当一些非预设性的情景出现时,教师的处理就不那么相同了,结果或尴尬或精彩。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是动态的,是不能完全加以设计的,它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不同的价值。
历史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维与新方法。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生成性教学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能够更深度地激发学生的意识和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培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灵动与鲜活,提升课堂生态文化的水平和品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及对学生学习价值观的高度关注。
因此,师生在历史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捕捉课堂中鲜活的、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地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架设动态生成的桥梁
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做准备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预设,把握动态生成的可能性。
我们强调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教师课前的备课工作轻了、要求低了,恰恰相反,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备课时,教师除了对照课程标准研读教材、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充分预想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反映和问题,想好应对的策略,尽量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面对学生的意外表现而措手不及,从而能对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使课堂教学正常和精彩。
2.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动态生成”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鲜活的、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主动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内在需求。因此,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带着已有的知识、經验、思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我们应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教师还是导演,与学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话剧。总之,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
3.充分体现民主,营造“动态生成”的开放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才能激发课堂动态生成。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把学生当做学习伙伴,使学生感到宽松、坦然、自由、愉悦,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成长。
4.积极推进合作探究式学习,关注动态生成的开发性。
合作探究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合作探究的过程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求学习的习惯,并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情感参与学习,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要使不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学习过程都能够得到促进,催发更多的有效生成,那么,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展开思维的翅膀,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发现问题——再探索问题—再解决问题……知识亦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生成了。
二、利用动态生成的具体策略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学生个体,而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知识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动态变化和发展之中,其情感的交互作用呈现出偶发性和动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各种不同的“动态生成”呢?
1.放大生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处于权威的地位,学生一有越轨的言辞举止,教师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大棒”予以制止。其实,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其中不乏可贵的、积极的、创新的因素。我们应随时抓住并利用这意外的动态生成资源,拓展其思维空间,深化其探究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即“放大生成”。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当我问及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时,许多学生回答是由于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一个调皮的男生还顺手打了同桌一下,引起哄堂大笑。我灵机一动,反问道:“如果甲同学坐着没动,乙同学打了他,那主要原因是不是他没动呢?”学生们摇头了。那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该从哪一方找呢?“战争的发动者!”接下来,学生的讨论就围绕着英国转了,很快,他们得出了正确答案。
2.调整生成,收获意外的惊喜。
在教授高中历史必修3“繁花似锦的戏曲”一课时,我准备了丰富的图片和音响资料,期待着学生能够在欣赏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理解和热爱。
介绍到昆曲的杰出作品《牡丹亭》时,我播放了《游园》片段,让学生仔细欣赏,品味其特点。但出乎意料的是,才听了几句,学生就大呼:“听不懂!”“不爱听!”“难听死了!”怎么办呢?是继续无效播放还是草草地停止播放呢?我想了一下,关掉了声音,只显示唱词,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师:大家为什么觉得不好看,听不懂呢?
生:没什么表演!一个字要唱半天!不是普通话!文诌诌的!
师:那是什么地方的方言呢?
生:苏州话!昆山地区。
师:你们觉得它的唱腔拖得很长,反映了昆曲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本找一找。
生:流丽悠远,“听之最荡人”。
师:你们觉得它的唱词文诌诌的,那昆曲主要是什么人创作的呢?
生:知识分子。
师:你们认为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最受哪些人欢迎呢?
生:知识分子!上流社会的人!有时间的人!
师:那么这种戏曲会很受群众欢迎吗?
生:不会。
师:请大家结合课本谈一下昆曲在清代衰落的原因。
生:一方面,昆曲曲高和寡,只适合上流社会欣赏,逐渐脱离群众;另一方面,清代初期地方戏曲兴起,以其语言通俗、表演生动、音调优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师:那么,你觉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怎样才能在今天更有生命力呢?比如怎样赢得你们的喜爱呢?
生:改革,与时俱进。
师:是不是改得象流行歌曲那样?
生:当然不行,要保留特色,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吧。
生:我觉得还应该加大宣传和传播力度,学校教育比如音乐课当中就可以更多地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的传统戏曲还是感兴趣的,希望同学们在热爱流行歌曲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也努力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做一些贡献……另外,请同学们在课后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反应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抓住了这个动态生成的资源,没有因为学生的“不配合”而武断地加以指责,并且巧妙地从学生的感觉出发,因势利导,结果既化解了重点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尊重了学生的感受,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拓展了教学效果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3.搁置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但这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但我们又不能急于把自己的观点硬塞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采取“委婉拒绝,搁置生成”的方法,对一些不便在课堂上解决的较难的问题,应转向课外,师生一起去探究。
在高中历史课必修3第五单元“双百方针”一课的教学开始时,一位教师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感受该方针带来的春天,指导学生看压题图片,并介绍说:“这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六小龄童的照片……”。“老师,不对!是小六龄童。”“对!小六龄童!”……老师显然没有准备:“他就是演《西游记》的演员吧。”学生一片反对意见,老师说“那么,他是谁呢?”“他爸爸!”“他爷爷!”学生更热闹了。我由于准备不足,时间限制等原因决定对这个意外生成的热点进行冷处理,我先表扬一下学生的细心和怀疑精神,再表明课后大家一起去找答案,下一节课交流。
面对与课程目标关系不大,教育意义不太强而且耗时较大的意外生成选择回避这种方法应该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盡量把问题转移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三、远离动态生成中的一些误区
1.忽视课前预设。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生成,忽视了课前预先设定,似乎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材的研究少了。这显然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预设和生成是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在师生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我们要重视课前预设,并且要为生成而预设,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2.忽视教师生成。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历史课堂上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单纯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师生互动、共同研究与成长的关系。课堂教学生成的对象应该包括学生和教师。这与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生成的主体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学生等的影响,会产生灵感,形成即兴的教学思路,从而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必要的补充,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成。
3.忽视整体目标。
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发展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就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要合理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所谓合理,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不能偏离了整体目标。所谓“整体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对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进行整体把握,不能拘泥于某节课的具体目标。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与学中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重组、整合、删减。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重视教学生成的有效性,分清轻重,分别对待;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水平,组织有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挖掘和合理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做有效教学的催发者,化课堂教学中的尴尬为精彩,实现超越预订目标的理想。我们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多因材施教,多创造平等交流的机会,多以学习、开放的心态走进课堂,那我们就能常常创造精彩,远离尴尬。我们的历史课堂就会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充满那动态之美。
参考文献: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余文森.吴刚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王金战、隋永双著.重庆出版集团.2007年出版
《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方国才.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
历史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维与新方法。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生成性教学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能够更深度地激发学生的意识和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培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灵动与鲜活,提升课堂生态文化的水平和品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及对学生学习价值观的高度关注。
因此,师生在历史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捕捉课堂中鲜活的、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地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架设动态生成的桥梁
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做准备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预设,把握动态生成的可能性。
我们强调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教师课前的备课工作轻了、要求低了,恰恰相反,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备课时,教师除了对照课程标准研读教材、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充分预想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反映和问题,想好应对的策略,尽量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面对学生的意外表现而措手不及,从而能对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使课堂教学正常和精彩。
2.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动态生成”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鲜活的、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主动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内在需求。因此,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带着已有的知识、經验、思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我们应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教师还是导演,与学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话剧。总之,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
3.充分体现民主,营造“动态生成”的开放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才能激发课堂动态生成。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把学生当做学习伙伴,使学生感到宽松、坦然、自由、愉悦,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成长。
4.积极推进合作探究式学习,关注动态生成的开发性。
合作探究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合作探究的过程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求学习的习惯,并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情感参与学习,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要使不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学习过程都能够得到促进,催发更多的有效生成,那么,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展开思维的翅膀,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发现问题——再探索问题—再解决问题……知识亦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生成了。
二、利用动态生成的具体策略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学生个体,而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知识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动态变化和发展之中,其情感的交互作用呈现出偶发性和动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各种不同的“动态生成”呢?
1.放大生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处于权威的地位,学生一有越轨的言辞举止,教师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大棒”予以制止。其实,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其中不乏可贵的、积极的、创新的因素。我们应随时抓住并利用这意外的动态生成资源,拓展其思维空间,深化其探究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即“放大生成”。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当我问及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时,许多学生回答是由于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一个调皮的男生还顺手打了同桌一下,引起哄堂大笑。我灵机一动,反问道:“如果甲同学坐着没动,乙同学打了他,那主要原因是不是他没动呢?”学生们摇头了。那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该从哪一方找呢?“战争的发动者!”接下来,学生的讨论就围绕着英国转了,很快,他们得出了正确答案。
2.调整生成,收获意外的惊喜。
在教授高中历史必修3“繁花似锦的戏曲”一课时,我准备了丰富的图片和音响资料,期待着学生能够在欣赏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理解和热爱。
介绍到昆曲的杰出作品《牡丹亭》时,我播放了《游园》片段,让学生仔细欣赏,品味其特点。但出乎意料的是,才听了几句,学生就大呼:“听不懂!”“不爱听!”“难听死了!”怎么办呢?是继续无效播放还是草草地停止播放呢?我想了一下,关掉了声音,只显示唱词,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师:大家为什么觉得不好看,听不懂呢?
生:没什么表演!一个字要唱半天!不是普通话!文诌诌的!
师:那是什么地方的方言呢?
生:苏州话!昆山地区。
师:你们觉得它的唱腔拖得很长,反映了昆曲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本找一找。
生:流丽悠远,“听之最荡人”。
师:你们觉得它的唱词文诌诌的,那昆曲主要是什么人创作的呢?
生:知识分子。
师:你们认为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最受哪些人欢迎呢?
生:知识分子!上流社会的人!有时间的人!
师:那么这种戏曲会很受群众欢迎吗?
生:不会。
师:请大家结合课本谈一下昆曲在清代衰落的原因。
生:一方面,昆曲曲高和寡,只适合上流社会欣赏,逐渐脱离群众;另一方面,清代初期地方戏曲兴起,以其语言通俗、表演生动、音调优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师:那么,你觉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怎样才能在今天更有生命力呢?比如怎样赢得你们的喜爱呢?
生:改革,与时俱进。
师:是不是改得象流行歌曲那样?
生:当然不行,要保留特色,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吧。
生:我觉得还应该加大宣传和传播力度,学校教育比如音乐课当中就可以更多地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的传统戏曲还是感兴趣的,希望同学们在热爱流行歌曲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也努力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做一些贡献……另外,请同学们在课后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反应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抓住了这个动态生成的资源,没有因为学生的“不配合”而武断地加以指责,并且巧妙地从学生的感觉出发,因势利导,结果既化解了重点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尊重了学生的感受,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拓展了教学效果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3.搁置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但这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但我们又不能急于把自己的观点硬塞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采取“委婉拒绝,搁置生成”的方法,对一些不便在课堂上解决的较难的问题,应转向课外,师生一起去探究。
在高中历史课必修3第五单元“双百方针”一课的教学开始时,一位教师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感受该方针带来的春天,指导学生看压题图片,并介绍说:“这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六小龄童的照片……”。“老师,不对!是小六龄童。”“对!小六龄童!”……老师显然没有准备:“他就是演《西游记》的演员吧。”学生一片反对意见,老师说“那么,他是谁呢?”“他爸爸!”“他爷爷!”学生更热闹了。我由于准备不足,时间限制等原因决定对这个意外生成的热点进行冷处理,我先表扬一下学生的细心和怀疑精神,再表明课后大家一起去找答案,下一节课交流。
面对与课程目标关系不大,教育意义不太强而且耗时较大的意外生成选择回避这种方法应该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盡量把问题转移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三、远离动态生成中的一些误区
1.忽视课前预设。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生成,忽视了课前预先设定,似乎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材的研究少了。这显然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预设和生成是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在师生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我们要重视课前预设,并且要为生成而预设,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2.忽视教师生成。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历史课堂上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单纯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师生互动、共同研究与成长的关系。课堂教学生成的对象应该包括学生和教师。这与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生成的主体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学生等的影响,会产生灵感,形成即兴的教学思路,从而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必要的补充,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成。
3.忽视整体目标。
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发展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就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要合理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所谓合理,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不能偏离了整体目标。所谓“整体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对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进行整体把握,不能拘泥于某节课的具体目标。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与学中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重组、整合、删减。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重视教学生成的有效性,分清轻重,分别对待;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水平,组织有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挖掘和合理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做有效教学的催发者,化课堂教学中的尴尬为精彩,实现超越预订目标的理想。我们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多因材施教,多创造平等交流的机会,多以学习、开放的心态走进课堂,那我们就能常常创造精彩,远离尴尬。我们的历史课堂就会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充满那动态之美。
参考文献: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余文森.吴刚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王金战、隋永双著.重庆出版集团.2007年出版
《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方国才.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