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高效课堂的实施,就是要来一次革命,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
关键词:激趣 点拨 强化 数学课堂教学
一、“激趣、点拨、强化”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长期以来,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枯燥,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慢慢地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尤其是对于高一新生而言,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高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厌烦上数学课,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厌烦”心理。这种局面,无疑是与我们提出的“高效课堂”相违背的,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激趣、点拨、强化”数学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二、“激趣、点拨、强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新课改的理论理念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新的知识必须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去构建,教师的作用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构建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我校提出的高效课堂大力倡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励教师积极构建民主、平等、高效的课堂形态和基本模式,强调课堂的生成性和精神成长性。这些理论理念为“激趣、点拨、强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三、“激趣、点拨、强化”数学教学的模式详解
“激趣、点拨、强化”数学教学模式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疑难问题,强化知识技能。三者当中,激趣是前提,点拨是关键,强化是保证,三者不可分割,构成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产生的诱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近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保持愉快的心情
正如《新课程怎样教》中说的那样:“即使学生有时犯了错误,也应该用微笑给学生以理解和期待。总之,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然严肃、严厉有时也是必要的,但要有分寸,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幽默的语言技巧
教师的语言需要准确、传神、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幽默。幽默是课堂的润滑剂,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幽默的手势,一个简单的笑话,都可能使人眼前一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用的辅助手段
教师的千言万语也抵不过一个直观形象的视频动画,因此最佳的辅助手段无疑当属多媒体教学。但要注意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应喧宾夺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课件的实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有的时候模型、动手操作比课件更实用,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如讲授椭圆时在纸板上画一个椭圆,就是很实用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
4.丰富多彩的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花。”所以每节课的导入都非常重要,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
5.恰如其分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质疑发问,问要问得到位,问得艺术。
6.适当的活动
课堂离不开活动,有活动的课堂才会生气勃勃、引人入胜。小组讨论、实验观察、习题反馈等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参与者,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受,要比教师的千言万语还有效得多。这些活动还有一个好处,不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每一个课堂都可以进行。
(二)点拨
点拨是指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或者鲜明生动的教学案例等方式指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与智力。点拨的方法有:
1.温故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习某些新的数学知识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先回忆一些与此相关的就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的新知识。
2.例解法。教师可通过对典型的例题加以分析,让学生会解某一题,进而通过思路的点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总结法。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关键,将知识连点成线,并使之归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
(三)强化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要想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必须辅以必要的强化措施。常用的强化方法有:
1.编辑图表、歌诀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结构。学生获得的知识时间长了可能会遗忘,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方法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编制图表、歌诀就是很好的方式。
2.提供多种变式,强化学生的解题技能。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要注意典型习题的代表性和多变性,注重变式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教师要经常用翻新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求让学生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在练习中求得对典型习题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融会贯通。
3.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使学生练在点子上,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数学课,让我们的学生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无比的乐趣,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新.信息技术教学中巧激趣[J].新课程,2007.
[2]朱成星.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
[3]陈贤文.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
(责编 高伟)
关键词:激趣 点拨 强化 数学课堂教学
一、“激趣、点拨、强化”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长期以来,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枯燥,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慢慢地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尤其是对于高一新生而言,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高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厌烦上数学课,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厌烦”心理。这种局面,无疑是与我们提出的“高效课堂”相违背的,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激趣、点拨、强化”数学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二、“激趣、点拨、强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新课改的理论理念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新的知识必须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去构建,教师的作用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构建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我校提出的高效课堂大力倡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励教师积极构建民主、平等、高效的课堂形态和基本模式,强调课堂的生成性和精神成长性。这些理论理念为“激趣、点拨、强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三、“激趣、点拨、强化”数学教学的模式详解
“激趣、点拨、强化”数学教学模式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疑难问题,强化知识技能。三者当中,激趣是前提,点拨是关键,强化是保证,三者不可分割,构成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产生的诱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近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保持愉快的心情
正如《新课程怎样教》中说的那样:“即使学生有时犯了错误,也应该用微笑给学生以理解和期待。总之,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然严肃、严厉有时也是必要的,但要有分寸,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幽默的语言技巧
教师的语言需要准确、传神、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幽默。幽默是课堂的润滑剂,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幽默的手势,一个简单的笑话,都可能使人眼前一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用的辅助手段
教师的千言万语也抵不过一个直观形象的视频动画,因此最佳的辅助手段无疑当属多媒体教学。但要注意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应喧宾夺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课件的实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有的时候模型、动手操作比课件更实用,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如讲授椭圆时在纸板上画一个椭圆,就是很实用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
4.丰富多彩的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花。”所以每节课的导入都非常重要,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
5.恰如其分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质疑发问,问要问得到位,问得艺术。
6.适当的活动
课堂离不开活动,有活动的课堂才会生气勃勃、引人入胜。小组讨论、实验观察、习题反馈等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参与者,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受,要比教师的千言万语还有效得多。这些活动还有一个好处,不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每一个课堂都可以进行。
(二)点拨
点拨是指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或者鲜明生动的教学案例等方式指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与智力。点拨的方法有:
1.温故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习某些新的数学知识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先回忆一些与此相关的就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的新知识。
2.例解法。教师可通过对典型的例题加以分析,让学生会解某一题,进而通过思路的点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总结法。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关键,将知识连点成线,并使之归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
(三)强化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要想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必须辅以必要的强化措施。常用的强化方法有:
1.编辑图表、歌诀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结构。学生获得的知识时间长了可能会遗忘,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方法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编制图表、歌诀就是很好的方式。
2.提供多种变式,强化学生的解题技能。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要注意典型习题的代表性和多变性,注重变式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教师要经常用翻新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求让学生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在练习中求得对典型习题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融会贯通。
3.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使学生练在点子上,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数学课,让我们的学生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无比的乐趣,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新.信息技术教学中巧激趣[J].新课程,2007.
[2]朱成星.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
[3]陈贤文.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
(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