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中习作,在习作中体会快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在习作中体会快乐,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生活,积累习作材料;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发表”学生“作品”。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兴趣;阅读兴趣;大语文观;评价方式;发表作品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最近,我对本校部分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兴趣不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习作,在习作中体会快乐。
  一、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习作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因此,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教师在教学生习作时,一定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习作兴趣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学生就能夠在快乐中习作。
  二、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生活,积累习作材料
  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身处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对高山流水、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等自然之美最熟悉不过了。教师应带领学生不断地深入大自然、深入社会,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让学生领略喧嚣的市场、不息的人流;去见识宽阔的田野、静静的溪流;去感知生态的变化、季节的更替;去采集人生的乐趣……将自己的收获经过加工和提炼,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让学生懂得生活的多姿多彩。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必须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去感受自然、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习作中体会快乐。
  三、要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还应在习作评价上下功夫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该打破传统的评价作文的观念——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应该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1.教师评价
  由教师评价是习作评价中最传统、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给学生下批语。
  (1)表扬式批语。学生习作中的优点,比如语句通顺、结构完整、开头或结尾出色等,可采用表扬式批语,如“这个词用在这儿很贴切”“结尾点题,意味深长”等。
  (2)欣赏式批语。儿童在习作中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妙处或惊人之语,教师可采用欣赏式的批语,如“你的知识面很广,读者一定会佩服你的。”“你的文章很有想象力,语言表达也很出色。”等。
  (3)征求意见式批语。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趣,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强求儿童。当然,对学生某些不规范的语言,教师还要适当点拨,但要用征求意见的口吻。
  (4)交流式批语。写作常是学生倾诉心声的一种方式,教师可利用交流式批语走进学生的心田,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2.学生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之间交流习作以及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十分关注。当前小学语文评价的新理念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借助于朗读自评或他评。小学生在默读中不易发现病句,可以考虑通过学生朗读,让他们自己发现拗口和有毛病的句子。使用这种方法时,既可以让学生自己读给自己听,然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也可以让学生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由其他同学或老师批改该学生的习作。
  (2)同学互评。同学互评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和同学交换习作进行批改,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习作。
  3.家长评价。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由家长来评价孩子的习作,更能体现出评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积极、合理、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后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体会习作的快乐。
  四、“发表”学生“作品”,让他们体会习作后的快乐
  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如,我让学生编写一本《班级作文选》,并设立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等,把班上优秀或进步较大的习作选编进去。另外,学生还可以踊跃地投稿。再如,在学校、班上的黑板报上或自己办的手抄报上,也可以“发表”学生的习作。
  总之,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的指导中,沿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生活,积累习作的材料——积极评价,‘发表作品’,体会习作后的快乐”之路进行指导,通过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他们真正地在快乐中习作,在习作中体会快乐。
  参考文献:
  刘景辉.如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习作[J].新课程:上,2014(03).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的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倾向等,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的确,教师恰当适时地肯定与评价,是每次绘画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美术活动,多鼓励,多表扬,充分挖掘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让幼儿有继续作画的欲望。以观察、教育叙事、个案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案例解析,
摘 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关键词:爱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关爱  我是一位低年级的班主任,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所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德育就不单是靠语言教育,而是要将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而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爱的教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对学生收集整合信息、提高阅读速度、提升语文综合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能够为新型的阅读课型注入活力,为学生高效阅读开辟新的途径。  关键词:群文阅读;最佳选文;1 N  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途径。纵观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单篇精读课文”教学依然占据着重要地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素有“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教育子孙的德行放在了首位,让孩子从小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华夏大地五千年的文明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而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是父母的宠儿,是家中的皇帝、公主,他们只知受惠,不懂感恩;只图享受,不懂奉献;只管索取,不懂回报,只想拥有,不去担当。这是当今社会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深感自己身上的
摘 要:创造力是人类最伟大的潜能,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力的来源有两个方面,它既始于先天遗传又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各类教育中要尽可能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这需要从小重视并培养起来,特别是幼儿期的创造力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属性,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要重视美术创造并使其成为启迪幼儿创造力思维的摇篮。 
摘 要:美术是一种简单又复杂的造型艺术,它独特的创造力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项属性,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个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从小培养创新人才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幼儿园美术;教学渗透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先驱,提出了很多教育的先進理念,他重视学生创造
摘 要:《爱的教育》全书共一百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他一个学年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老师、朋友最真挚的爱,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表现最多的就是熠熠生辉的高尚品德,这也是整本书歌颂的主旨。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陪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的育人价值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
摘 要:幼儿的美术教育要适合幼儿心理、智力的特点。多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让幼儿在乐趣中建立和提高对美术及美术课的兴趣。在娱乐中画他们感兴趣的景物,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与感情。在幼儿作画前后及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并学会创作的技巧。通过引导、鼓励幼儿去观察、感知大自然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美术素养;创造性思维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社会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属于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最新的草根科技发明,不由感慨人类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也能成长为适应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使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基础性科学素养的责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培养,使学生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形成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如何培
摘 要:要做一个好老师,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的处理能力;教师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扎实;基本功;有效教学;基础  2014年4月8日,我学区在祁家河小学组织了两节公开课,本人有幸前往,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心中不禁一震,同为偏僻山区的小学教师,她们的课堂为什么能如此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