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策略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ekej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问题,笔者尝试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一是坚持按需定培:了解培训需求,设计培训项目,明确培训目标。二是构建学习共同体:辅导教师 学员,构建具有组织目的性及学术性等多重属性的学习共同体。三是立足研训一体:明确培训内容,拟定培训计划,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四是加强质量监控: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开展培训专项考核。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培训;研训一体化
  教师的职后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各级师训部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尝试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是指立足学校、区域师资队伍建设及培训工作实际,分别构建专家、校长、教研员、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学员等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教师的学科教学、学科研究与培训进修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主题学习、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评课交流、反思总结等研训一体化的系列实践研究,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证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是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的有效路径。下面,试以河源市东源县2020年初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专项辅导班(以下简称辅导班)为例,阐述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按需定培:了解培训需求,设计培训项目,明确培训目标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專业成长”。按需施训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培训者的需求。为此,笔者所负责的教师培训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通过小组研讨、实地访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东源县2020年初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县级决赛的选手进行深入了解。
  县级决赛包括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法、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14个学科,每个学科参赛选手3人,均是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县级复赛各学科一等奖的选手。其中,县级决赛第一名的选手将代表东源县参加市级决赛。经过调研,项目组了解到,参加决赛选手最强烈的需求就是参加备赛专项培训,以提升参赛能力,在市级决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基于学员的培训需求,项目组决定在县级决赛之后组织专项辅导班。其培训目标包括:一是提升市级决赛选手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助力选手在市级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培养一批可以承担县级示范课的学科优秀教师,在全县教学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辅导教师 学员,构建具有组织目的性及学术性等多重属性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又称为“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这一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项目组组建了14个学科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共同体由6人组成,包括参加市级决赛的选手1人,获得县级学科决赛第2、第3名的选手,学科辅导老师3人。其中1名辅导老师由县学科教研员担任,另外2名辅导老师由教研员推荐,填写推荐表提交项目组审核后统一公布辅导老师名单,并颁发聘书。辅导老师遴选标准如下(以下条件至少符合两项):一是师德高尚,敬岗爱业,热心辅导青年教师,不计较个人得失;二是本专业县内学科带头人,首选市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近五年参加县级、市级教学技能比赛、课堂教学大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或获得过市级以上录像课、一师一优课比赛一等奖,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三是本专业县内科研骨干,学科理解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专题研究能力、竞赛辅导能力等较强。
  通过推荐、遴选,项目组共选拔了42名学科优秀辅导老师,平均年龄35岁。其中包括正高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2名,中级教师28人;特级教师1名,省级、市级、县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6人;参加课堂教学竞赛、教学技能竞赛、录像课比赛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的教师38人,主持或参与县级以上科研课题(前三)的教师42人。这样的学习共同体,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必然有助于培训目标的高效达成。
  三、立足研训一体:明确培训内容,拟定培训计划,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
  为提高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启动前,项目组首先结合市级决赛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内容及相关文件精神,确定了辅导班各小组培训内容。(详见表1)
  接着,项目组在征求部分学员、辅导老师的基础上,确定辅导班的培训方式。一是学科小组辅导,由各学科辅导团队负责。可采取作业驱动与辅导相结合、一对一与一对多辅导相结合、线上线下辅导相结合以及集体备课、现场上课、同课异构、说课反思、一课多上等方式。辅导次数不少于6次,每次辅导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其中面授次数不少于3次。二是公共课集中辅导,由项目组统一邀请专家集体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学科教材的全面把握和深度挖掘》《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及实施》《课堂点拨与评价的艺术》《教学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优质课观摩及评价》等。
  然后按照项目组统一要求,各学科辅导组自行拟定辅导计划。计划要包括具体的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地点、负责人、协助人、参与人员、必需的工具或资料、作业布置等。(表1是语文学科小组辅导计划表)   第四,确定计划后,各学科小组按照计划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辅导活动。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维持学习共同体组织的目的性、系统性及有序性。在培训的全过程,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自觉遵守培训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及计划安排。同时,培训的目标要在培训的全过程一以贯之,所有的培训素材、资源、人员、活动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二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主体性。辅导老师除做好个人主要负责的辅导工作外,也要参与其他老师辅导的课程,并坦诚提出思考与建议;参加市赛选手要全力以赴,另外两位本年度不参加市赛的选手也要全程参与培训,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并为同伴的备赛提建议。
  三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开放性及学术性。即当学习共同体内就研训内容、标准等学术问题发生意见分歧时,一定要在民主、轻松的氛围内,展开无领导的小组讨论,使思维充分碰撞,最后集思广益,形成最佳教学方案。
  四、加强质量监控:组织基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不同层面的专项考核及评价
  按照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评价法”,一个完整的教师培训评价过程应该包括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的评价。
  为了加强对辅导班项目的质量监控,项目组重点对反映层及结果层进行了考核、评价。反映层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在调查问卷中,辅导班42名学员对本次辅导班的辅导团队组建、辅导内容、辅导形式、辅导次数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在培訓感言中,学员们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文段。其中获得市赛特等奖的学员写道:
  从教十余年,有幸第一次参加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培训项目,内心极为感动!整个备赛过程,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决赛展示课前一晚,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三位辅导老师一个月的倾心培育,不辜负两位伙伴的热情鼓励和真诚帮助。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从没想过,平凡如我,居然可以站到市级决赛特等奖的领奖台!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知道,我的成绩,并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我的辅导团队!感恩我的辅导老师,感恩我的小伙伴们!
  另一位学员则写道:这是我从教生涯参加的最有针对性、辅导最到位、最有意义的培训,对个人的教学基本技能、课堂展示等各方面能力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虽然没有获得特等奖,但是,我对我的团队依然满怀感恩!是他们,在备赛阶段,对我的声乐、钢琴、合唱指挥、舞蹈、备课等逐一指导,毫无保留。是他们,在市赛抽签确定现场上课题目后,精心辅导我,解读教材,撰写设计,制作课件,反复打磨,直到凌晨三点多。展示课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每一张图片、每一句过渡语,都是整个辅导团队辛勤的成果!站在讲台上,我深深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以上的培训感言,表达出参训学员对学习共同体(辅导团队)、对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项目的高度认同及深度感恩。
  结果层评价主要了解培训有没有给整个组织带来实效。在市级教学技能比赛决赛结束后,项目组及时统计了辅导班学员的竞赛成绩,具体如下:
  辅导班14名学员代表县区参加初中14个学科(项目)的市级决赛,与来自全市五县二区及市直学校8个参赛单位的112名选手进行激烈的角逐,表现出色。一是晋升决赛第二阶段比率最高。13名参赛教师顺利通过第一阶段决赛,进入第二阶段决赛——现场课展示。晋升决赛率为92.86%,比全市晋升决赛率50%高出了42.86%,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二是获奖比率高。14名参赛教师共获得二等奖1项、一等奖11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获奖率为85.7%,特等奖获奖率为14.29%,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名。三是辅导老师获奖率最高。辅导班共42名辅导老师,其中39位辅导老师荣获河源市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获奖率为92.86%,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名。四是对比2019年本县市级决赛获奖情况,进步非常大。(2019年市级决赛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法、历史、地理9科,没有组织专项辅导班。9名参赛选手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特等奖获奖率11.1%,一等奖获奖率11.1%)2020年特等奖获奖率比2019年增长3.19%,一等奖获奖率是2019年的7.73倍,优秀辅导老师获奖率是2019年的4.3倍。
  这些成绩,从实践层面上证明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科研课题《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SP-2020-X002)的阶段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教育大环境下,学生的个性成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到社会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但更多来自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因此,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够为学生搭建更健康更宽阔的成长平台。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家校共育的途径与方法开展工作,而且注意家校共育下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要求。  关键词:家校共育;学生成长;家庭教育  苏霍姆林斯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成为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应该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着力探讨了小学数学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小学数学情感教学目标的设计,最后浅析小学数学情感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理性世界;感性
摘 要:教师作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者,课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必须有新的使命担当和职责要求。文章指出《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答好爱国时代之问”“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摘 要: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是全面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需要。学校在推行垃圾分类时,要加强宣传,注意培养学生的相关行为习惯。家校携手共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學生的节约资源意识。制定相关校园垃圾分类管理措施,使之成为有效处理垃圾的工作内容之一。  关键词:小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垃圾分类的教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搭建多样平台。从现代管理的反馈原理出发,在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当中,分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可以作为系统的始端,辅导员可以作为系统的中间环节,广大学生可以作为系统的末端。因此让大学生参与辅导员绩效评估,不仅能增强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信度和效度,也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关
【摘 要】教育应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先。德育在小学英语素质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实践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只是班主任的工作。然而,德育更应在所有学科教学中渗透、实施。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当今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年龄特点,小学英语教师在传授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
摘要:挫折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小学德育中,教师要注重渗透挫折教育,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挫折教育内容,更要学习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还可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设立障碍,帮助学生跨越困难。  关键词:小学德育;挫折教育;德育策略  挫折教育是小学阶段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通过挫折教育能够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提升抗挫折能力,增强耐心和毅力,从而更好地面对
【摘 要】新时期加强少年儿童的责任感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积极的责任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情感和责任品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学校核心文化、目标驱动知行合一、活动体验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和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责任感;德雅;目标驱动;活动体验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责任有丰富的内
摘 要:在少先队员成长过程中,需要、评价、行为、体验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使少先队员良好品德的不断养成。激励评价是少先队教育活动中促进少先队员成长进步的有效动力,在少先队行为习惯培养中运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方法,探寻激励评价内容得以实施的具体方式显得尤为迫切。“雏鹰争章”激励评价法特指在先队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展系列“雏鹰争章”活动,颁授“雏鹰奖章”的形式,培养少先队员良好的品德
摘 要: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小学低年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微课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提高诵读兴趣,提升对内容的理解,促进自主学习。教师要关注经典诵读的主题、关注小学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关注经典诵读的效果,将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达到情境直观化、微课辅助化、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经典诵读的水平。  关键词:微课;经典诵读;小学低年段  经典诵读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