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写作心理与快速作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_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在写作方面表现的心理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研究其写作心理,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在快速作文教学中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从情感、兴趣入手,分析中学生的写作心理,实施快速作文教学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关系和自身经历,他们的情感明显呈两极化状态。我在写作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日常接触的人事、生活有较深刻的体会,反之,遇到陌生的,不曾接触的问题时,就觉得无话可谈,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情感的两极性特点。
  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良好的写作兴趣是快速写作的自觉动力。中学生对人际交往、社会热点、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他们普遍对此类题目有新鲜感,作文内容充实,有情有文,表达流畅,写作得也快。于是,我就利用他们在情感兴趣上的特点,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有时组织学生进行野外作文,到乡间小路、麦田、村落观察,边选材边分析讨论,回来后限定时间,自由命题写一篇作文;有时进行多媒体作文,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投影一二个画面,让学生写自己的心理感受或短评,这样就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极大调动了他们的情感兴趣,诱发了写作动机。另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课上口头作文,课下演讲,写作比赛,选择优秀作文批改研讨后,鼓励他们向报刊投稿,培养他们的写作荣誉感和竞争的勇气,使之对作文越来越感兴趣,从内心感受作文课的可爱,同时使他们的思维运转加快,书面表达更流畅。从而加快写作速度,提高写作质量。
  二、从写作创新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特性入手,鼓励个性化写作
  写作创新过程中的发散思维在人们的言行表达上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即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其中,敏捷性是产生其他两个特征的前提,它要求学生才思敏捷,快速成文。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迅速将观察到的材料分析加工,变成写作素材。灵活性要求善于从不同角度选材,观点鲜明合理,并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而独创性则要求立意新颖,构思表达不落俗套,能运用特有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形成独特的表达风格。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利于促进敏捷性的发展,从而培养快速作文的能力。
  针对限时作文,要想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就必须做到: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摒弃畏惧感,校正思维指向,让思维高速运转,聚集于文题,搜索主观生活积累的资料,辨明题旨,确定突破点,灵活运用语法分析、逻辑推断、语感揣摩等方法破题,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用特有方式予以创新性的表达。当然,不能一味追求写作速度,作文的写作速度是以质量为前提的。
  鼓励个性化写作,才能使学生不拘一格,灵活敏捷地运转思维,畅谈所思,一气呵成,快速成文。所以要放开手脚,拓宽学生写作心理空间,让学生发展个性,各展风采。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情感兴趣的差异与思维特点,允许学生在不同文体、不同题材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我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每日一练,以速记的形式观察周围事物,体验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独有的心理感受。规定学生写作文时,5分钟构思,然后以每分钟15字的速度成文。在作文课上,我会信手拈来一些片断性小作文的题目,如:写赌徒的眼睛,写集市上小贩的动作,写影视剧短评等等,以短平快的形式在一节作文课上至少写三个片断,然后加以评点、研讨。
  另外,我发现:布置一个好的作文题目,特别是新鲜题目,对学生提高快速作文能力有很大益处。一些陈旧俗套的题目容易令学生滋生厌烦情绪,草率行文,千篇一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创新,快速成文。基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作文题目的设计煞费苦心,总是再三斟酌,谨慎选择,结合学生的写作心理,设计新颖、活泼、视野开阔、富有底蕴,便于学生充分施展才华的作文题目,例如《风·花·雪·月》,文体不限,四个片段,浑然一体。我对这个题目做了简要分析、提示后,同学们都眼前一亮,跃跃欲试。事实证明,他们写得又快又好,有的写成散文,情文并茂,或华丽或清新;有的写成小说,构思奇特新颖,富含文学色彩;有的写成议论文,议论得体,见解深刻;有的写成说明文,说明事物准确、简明而又生动。其中有的文章真是妙笔生花,我也自叹弗如。又如:在蜘蛛网与学校间寻找联系,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我组织学生讨论发言,讲自己的写作思路,有的联想到学校要像蜘蛛网一样“粘”住学生,杜绝辍学现象;有的则想到学校不要像蜘蛛网那样“粘”住学生,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应该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机会;有的还联想到学校要用互联网,采取远程教育……有的观点是我始料未及的。总之,我认为:作文训练中,题目设计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调动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发展个性,从而快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有创新的作文。
  三、注意作文差等生的心理和个性,提高其写作速度和质量
  对作文差等生,可以在课下开设心理辅导课。我认为,应该帮助他们摒弃自卑感和厌烦心理,树立信心,培养耐心。要注意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要始终表扬、鼓励、充满期望,评价、批阅时,要注意方式,绝不讽刺挖苦他们,指导他们多阅读有代表性的文章,多读文学著作,积累作文素材,从简单到复杂,多写多练,针对每一篇中的不足先由学生互评,再由老师评价。评价时,用语得体,使他们乐于接受,用心体会。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动机,增加自身内在驱动力,增强自信心,放开胆量,果断下笔,加快思维运转,从而快速完成一篇较好的作文。
  作者单位:河北文安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自然电位测井项目是在油井测井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测井项目、正常情况下.通过井下电极、测井车和地面数控仪器可以测得合格的自然电位曲线。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参与性不高,没有积极思考与踊回答的热情。因此,重视课文问题的预设,可激起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合作的兴趣,获得高中语文课堂的效率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课堂预设的含义与预设现状分析  预设最早是二百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的,笼统意义上的预设是一件事、一项活动开展的前提、先设和前设,也就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之前所做的假设。我
农村学生在语文学科里比较薄弱的环节是阅读,对于阅读题,大多数学生感到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从而影响语文学科的总体成绩。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输入过程,通过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可是在阅读答题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审题不清、归纳概括不全面或者由于理解出现误差影响了问题的解答。根据近年来我校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本人就如何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谈几
吴芾佚诗一首 宋林表民编《赤城集》收吴芾《朱氏旌表门闾碑》一文记载,淳熙二年(1175)孝宗以太上皇高宗寿登七秩,赦告天下,旌表孝行节义著于乡间者,台州守臣尤袤奏临海县贡士朱伯履妻陈氏之节行于朝,次年诏陈氏特封安人,旌表门间。吴芾应陈氏子朱希尹、朱希牧之请,撰《朱氏旌表门闾碑》以纪其事,末又系之以诗曰:
作文是语文考试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写好考场作文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一次考试的作文题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命题、阅卷的一些经验,针对考场作文如何从表现主题角度脱颖而
常言道:千古文章意为先,很多考生在遇到新材料作文时,由于对材料了解不够透彻,未能扎住题目的要义,不会对观点进行提炼,因而选择的观点和材料常常不相符,甚至造成心猿意马、似是而非的现象。不仅如此,甚至部分考生已经拥有了完善的文章结构、丰富的内涵、华丽的语句,不看其材料的话,称得上是一篇佳作,然而由于错误的立意,导致其只能归类到第三等或第四等的作文中,令人惋惜。吃一堑长一智,为防止再次产生同类错误,作者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malignancy of the liver. It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s worldwide, with a ver
为让学生“勤快”,教师有时需要“懒”字当头,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活动,自主探讨问题,自我批改作业。但教师“偷懒”之前却必须“勤”字为先,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当好“导演”引好“路”,做好“范例”“制”好“模”。  俗话说:“懒婆娘养出勤快儿。”教学上有时需要“懒”字当头,能让学生做的都让学生自己做。  一、学生活动学生安排  活动课是语文课堂少不了的一种形式,而这样的活动课往往就是老师偷偷懒的好机会。
针对颗粒介质材料等效应变的表达问题,提出了采用子域覆盖的方式建立颗粒体系等效连续介质场的方法,建立了等效场应变的表达,基于颗粒间接触点围成的颗粒单元建立了颗粒本体
蒋孝先(1899~1936),字啸剑,浙江奉化溪口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宪兵第三团团长、北平宪兵副司令、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组组长。1936年西安事变时被打死,后追授陆军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