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这是联合国20年来首次颁发的全球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重要奖项
2012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大人们,你们该如何填补臭氧层的破洞?你们该如何让鲑鱼重回河川?你们该如何让沙漠变成森林?”这是20年前第一届里约峰会上,12岁的加拿大女孩珊文·铃木一连抛出的三个问题。
“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在中国,现在是库布齐沙漠最美的季节,希望你能到库布齐沙漠看一看。”20年后,在联合国“里约+20”峰会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向珊文·铃木发出了邀请。
王文彪用了20年,回答了珊文·铃木的问题,而在现实中,他为了解决这个“三分之一问题”却用了整整24年,并且这道难题他将一直这么“解”下去,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届峰会上,他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这是联合国20年来首次颁发的全球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重要奖项,以肯定和鼓励为全球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人。
“我出生在沙漠,生长在沙漠”
“我出生在沙漠,生长在沙漠。可能武侠小说的缘故,不少人谈起沙漠,可能会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觉,很壮观很漂亮,是一种享受与浪漫。其实这只是一面。”王文彪说。
对于沙漠,王文彪从不陌生。他出生在内蒙古杭锦旗杭锦淖尔村,阴山耸立在村子的东北方,黄河距离村子15公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他小时候听得最多的诗歌。
漫天沙尘似乎已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吃饭时,饭碗里吹进沙子;睡觉时,床上蒙上一层沙子;就连张嘴呼吸,也能感受到沙粒儿。如果说什么是家乡的味道,或许就是沙尘的土味。
伴着这种味道,王文彪逐渐成熟。1988年,29岁的王文彪从一名旗(县)政府的办公室副主任秘书“变”成了库布齐沙漠腹地一家盐场的场长,谁也不曾想到,王文彪的命运和库布齐沙漠就此联系到了一起,再也没有分开过。他也踏上了摸索治理荒漠的大路。
盐场离旗政府只有60公里,但是旗长来看他们的话要跑3个多小时,还得专门带着一个刨沙的人,扛着铁锹,很多路段只有刨完沙子,车子才能动。到了盐场一看,更是让人头疼,沙子快把生产设备埋起来了,盐湖里面也蒙着厚厚的沙子。但是就是这个18平方公里的盐湖,里面不仅有盐,还有丰富的芒硝、天然碱等化工资源,总储量高达1.8亿吨。王文彪说:“当时,望着越来越难以逾越的无边沙海,生存和死亡无情地摆在我们面前。在许多人看来,向来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地球癌症’的沙漠是恐怖的,不可战胜的。但是我们并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因为在我的内心,明白或许我们这代人可以逃离,但是我们子孙后代怎么办,家乡父老赖以生存的盐湖和企业怎么办?”
到底怎么治沙绿化?到底怎么在荒漠中通路、通电、通水、通讯?这是王文彪一直思考的问题,与其光想不做,不如切实地行动起来,他带着50多名工人组成了“林工队”,拿起铁锹,担起箩筐,常年清理沙子和种树。
一年、两年、五年……一棵棵象征着生命的绿色之树在他们的手中扎根在漫漫黄沙之中,排成了长长的护卫队,守卫着赖以生存的盐湖和企业。这也这让王文彪和盐场的工人们看到了希望。
“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能在沙漠里修路”
1997年之前,盐场主要从事化工产业,由于矿产资源和加工基地都在库布齐沙漠边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两大难题迫在眉睫:一是防止风沙侵蚀,保护矿产资源的问题;二是交通运输问题。“1997年我们的产量已经达到50万吨,大部分产品要通过天津的港口销往国外,然而由于库布齐沙漠的阻挡,当时运送产品需要迂回330公里,才能到达其中一个中转站,每年增加运输成本1500万至2000万元。”王文彪有些感慨,“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能在沙漠里修路?”
其实,除了漫天黄沙仍然阻隔了产品的外运,更为重要的是盐场企业随时处在被沙漠掩埋的危险之中。这也让王文彪坚定了治理沙漠的决心。就这样,在地方政府和十几万父老乡亲的支持下,浩浩荡荡的修路大军甚是壮观,向沙漠挺近。第一天,他们用推土机把十几米高的沙丘推平,工人们打出路基。
当第二天大家再出现在工地的时候,惊人的一幕发生了,修好的路基不见踪影,放眼望去只有漫漫的黄沙。难道是昨天路基打得不够厚实?他们不死心地继续推,继续埋。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个月,修路毫无进展。很多人想撤退,他们不想做无用功。
这也让王文彪彻底明白沙漠的无情和冷酷。要想治理沙漠,保护家园,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保住这条生命线,必须有一种科学的治理方法,而这种方法是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的。没有学习的“榜样”怎么修?怎么保路?怎么护路?这些都是他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王文彪把大家召集起来,集思广益,“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修出的路基不被流动的沙子淹没。”
有人想出办法:先是在路的两侧用沙柳做成网格沙障,固定沙丘,日后再用飞机进行大面积飞播牧草同步绿化,然后大规模种树、种草。
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干了一天。第二天,到达现场后,很多人高兴地蹦了起来,因为路基竟然没有被淹没。王文彪兴奋地说:“在全路推广,在网格里再种上沙蒿!”
另一方面,他开始不断地实验——种植哪种植物?用何种方式种植,才能让植物成活,保护辛苦修成的公路?在试验了20多种抗沙植物,以及向沙漠深处的牧民求教之后,甘草、沙柳、杨树等几种被最终选定,杭锦旗政府所有的公务人员和周边百姓组织起来,在路基两边做沙帐、种沙草,护路治沙。
修路的日子是艰苦而又漫长的,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到1999年夏天,穿沙公路终于修成。网格沙障阻住了流沙对公路的侵袭,一棵棵沙柳、柠条、旱杨顽强地守卫着穿沙公路。“65公里的路,整整修了3年啊!在沙漠里修路,我们修成了!”在通车庆典仪式上,王文彪语声哽咽。
对于这条穿沙公路,人们这样解读:“中国第一条穿越大漠死亡之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通道。”这条穿沙公路不仅成功救活了企业,救助了沙漠里的父老乡亲,而且成为了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头等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生命大通道。“尽管这么大的投入远远超过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我们还是认为非常值,仅一年省下的运费就达2000多万元。” “荒漠化防治是当前世界的最大慈善事业”
第一条穿沙公路的成功修建和保护,揭开了库布齐沙漠神秘的面纱,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沙漠生命的希望,这也坚定了王文彪修路防沙绿化、保护家园的信念。他们知道,要想大规模大面积治理沙漠,首先必须修路,只有路修通了,治沙所用的水、电、种苗、工具、机械才能跟上。
“我们先后在大漠中修筑了多条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把广袤的库布齐沙漠‘科学切割、化整为零,分而治之’。沿着公路通水、通电、通路、通网,并开始大面积飞播,种草种树,在库布齐大漠形成了一套‘水、电、路、讯、网、绿’六位一体的防沙绿化体系。”王文彪笑着说。
库布齐沙漠的沙丘在不断地移动,为了保住这条走出沙漠的生命线,王文彪带领大家在穿沙公路两侧的沙漠上播植草木及药材,在库布齐沙漠北缘实施了大规模的防沙护河生态建设工程,历时十多年的努力,在大漠深处筑起了一条长242公里、宽5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有效地锁住了肆无忌惮的沙子,同时把生态的触角延伸到大漠腹地,通过生态移民和大自然修复,规模化、机械化种树种草等措施,又染绿了几千平方公里大漠腹地。
控制沙漠的漫延,让他们认识到光靠硬性投入治沙绿化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王文彪有意识地选用既有耐旱性、生态性,又有经济性的沙生植物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植物。比如,在沙漠大规模种植甘草、锁阳、苦参、沙柳等,通过育种,可以繁殖,并产业化,搞大规模的生态升级,这样既赚了钱,又发展了企业,还造福自然环境。“我们并不是一味地投资,搞公益性生态绿化,还要利用沙漠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变沙害为沙利。”王文彪说。
到目前为止,亿利资源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已完成近300亿元的投资,建成了煤矸石垃圾发电、特种PVC树脂、工业废渣、废水全回收利用等项目,形成了“煤-煤矸石发电-离子膜烧碱-PVC-工业废渣制水泥-合成新材料”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眨眼过了20多年,现在我们企业虽然不是赚钱最多的企业,但我们一定是创造沙漠绿色最多的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以沙漠产业化的方式绿化中国库布齐沙漠近5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绿化了7个新加坡。”王文彪说,“我们每年可产生大量的碳汇,大规模发展了沙漠天然药物、清洁能源、新材料、沙漠旅游等沙漠绿色产业,帮助沙漠里十几万老百姓摆脱了贫困,探索出了一个‘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产业带动规模治沙,生态带动民生改善’的成功范例。”
2011年10月,在韩国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次缔约国大会上,王文彪作为全球唯一被邀请的企业家代表,站在讲台上发言。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会后握着他的手说:“亿利是全球荒漠化防治与土地可持续发展领域最成功的实践典范,你为中国争了光。”
在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后,王文彪说:“将永不停息、持之以恒地致力于防治荒漠化和发展沙漠绿色经济这项伟大事业。”作为中国亿利治沙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王文彪还在大会上向全世界承诺:计划再用10年的时间,为中国和世界荒漠化严重地区再贡献10000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新人类绿色发展做出更多努力。因为他认为这就是当前世界的最大慈善事业。
责任编辑 张小华
2012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大人们,你们该如何填补臭氧层的破洞?你们该如何让鲑鱼重回河川?你们该如何让沙漠变成森林?”这是20年前第一届里约峰会上,12岁的加拿大女孩珊文·铃木一连抛出的三个问题。
“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在中国,现在是库布齐沙漠最美的季节,希望你能到库布齐沙漠看一看。”20年后,在联合国“里约+20”峰会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向珊文·铃木发出了邀请。
王文彪用了20年,回答了珊文·铃木的问题,而在现实中,他为了解决这个“三分之一问题”却用了整整24年,并且这道难题他将一直这么“解”下去,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届峰会上,他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这是联合国20年来首次颁发的全球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重要奖项,以肯定和鼓励为全球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人。
“我出生在沙漠,生长在沙漠”
“我出生在沙漠,生长在沙漠。可能武侠小说的缘故,不少人谈起沙漠,可能会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觉,很壮观很漂亮,是一种享受与浪漫。其实这只是一面。”王文彪说。
对于沙漠,王文彪从不陌生。他出生在内蒙古杭锦旗杭锦淖尔村,阴山耸立在村子的东北方,黄河距离村子15公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他小时候听得最多的诗歌。
漫天沙尘似乎已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吃饭时,饭碗里吹进沙子;睡觉时,床上蒙上一层沙子;就连张嘴呼吸,也能感受到沙粒儿。如果说什么是家乡的味道,或许就是沙尘的土味。
伴着这种味道,王文彪逐渐成熟。1988年,29岁的王文彪从一名旗(县)政府的办公室副主任秘书“变”成了库布齐沙漠腹地一家盐场的场长,谁也不曾想到,王文彪的命运和库布齐沙漠就此联系到了一起,再也没有分开过。他也踏上了摸索治理荒漠的大路。
盐场离旗政府只有60公里,但是旗长来看他们的话要跑3个多小时,还得专门带着一个刨沙的人,扛着铁锹,很多路段只有刨完沙子,车子才能动。到了盐场一看,更是让人头疼,沙子快把生产设备埋起来了,盐湖里面也蒙着厚厚的沙子。但是就是这个18平方公里的盐湖,里面不仅有盐,还有丰富的芒硝、天然碱等化工资源,总储量高达1.8亿吨。王文彪说:“当时,望着越来越难以逾越的无边沙海,生存和死亡无情地摆在我们面前。在许多人看来,向来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地球癌症’的沙漠是恐怖的,不可战胜的。但是我们并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因为在我的内心,明白或许我们这代人可以逃离,但是我们子孙后代怎么办,家乡父老赖以生存的盐湖和企业怎么办?”
到底怎么治沙绿化?到底怎么在荒漠中通路、通电、通水、通讯?这是王文彪一直思考的问题,与其光想不做,不如切实地行动起来,他带着50多名工人组成了“林工队”,拿起铁锹,担起箩筐,常年清理沙子和种树。
一年、两年、五年……一棵棵象征着生命的绿色之树在他们的手中扎根在漫漫黄沙之中,排成了长长的护卫队,守卫着赖以生存的盐湖和企业。这也这让王文彪和盐场的工人们看到了希望。
“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能在沙漠里修路”
1997年之前,盐场主要从事化工产业,由于矿产资源和加工基地都在库布齐沙漠边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两大难题迫在眉睫:一是防止风沙侵蚀,保护矿产资源的问题;二是交通运输问题。“1997年我们的产量已经达到50万吨,大部分产品要通过天津的港口销往国外,然而由于库布齐沙漠的阻挡,当时运送产品需要迂回330公里,才能到达其中一个中转站,每年增加运输成本1500万至2000万元。”王文彪有些感慨,“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能在沙漠里修路?”
其实,除了漫天黄沙仍然阻隔了产品的外运,更为重要的是盐场企业随时处在被沙漠掩埋的危险之中。这也让王文彪坚定了治理沙漠的决心。就这样,在地方政府和十几万父老乡亲的支持下,浩浩荡荡的修路大军甚是壮观,向沙漠挺近。第一天,他们用推土机把十几米高的沙丘推平,工人们打出路基。
当第二天大家再出现在工地的时候,惊人的一幕发生了,修好的路基不见踪影,放眼望去只有漫漫的黄沙。难道是昨天路基打得不够厚实?他们不死心地继续推,继续埋。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个月,修路毫无进展。很多人想撤退,他们不想做无用功。
这也让王文彪彻底明白沙漠的无情和冷酷。要想治理沙漠,保护家园,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保住这条生命线,必须有一种科学的治理方法,而这种方法是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的。没有学习的“榜样”怎么修?怎么保路?怎么护路?这些都是他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王文彪把大家召集起来,集思广益,“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修出的路基不被流动的沙子淹没。”
有人想出办法:先是在路的两侧用沙柳做成网格沙障,固定沙丘,日后再用飞机进行大面积飞播牧草同步绿化,然后大规模种树、种草。
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干了一天。第二天,到达现场后,很多人高兴地蹦了起来,因为路基竟然没有被淹没。王文彪兴奋地说:“在全路推广,在网格里再种上沙蒿!”
另一方面,他开始不断地实验——种植哪种植物?用何种方式种植,才能让植物成活,保护辛苦修成的公路?在试验了20多种抗沙植物,以及向沙漠深处的牧民求教之后,甘草、沙柳、杨树等几种被最终选定,杭锦旗政府所有的公务人员和周边百姓组织起来,在路基两边做沙帐、种沙草,护路治沙。
修路的日子是艰苦而又漫长的,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到1999年夏天,穿沙公路终于修成。网格沙障阻住了流沙对公路的侵袭,一棵棵沙柳、柠条、旱杨顽强地守卫着穿沙公路。“65公里的路,整整修了3年啊!在沙漠里修路,我们修成了!”在通车庆典仪式上,王文彪语声哽咽。
对于这条穿沙公路,人们这样解读:“中国第一条穿越大漠死亡之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通道。”这条穿沙公路不仅成功救活了企业,救助了沙漠里的父老乡亲,而且成为了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头等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生命大通道。“尽管这么大的投入远远超过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我们还是认为非常值,仅一年省下的运费就达2000多万元。” “荒漠化防治是当前世界的最大慈善事业”
第一条穿沙公路的成功修建和保护,揭开了库布齐沙漠神秘的面纱,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沙漠生命的希望,这也坚定了王文彪修路防沙绿化、保护家园的信念。他们知道,要想大规模大面积治理沙漠,首先必须修路,只有路修通了,治沙所用的水、电、种苗、工具、机械才能跟上。
“我们先后在大漠中修筑了多条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把广袤的库布齐沙漠‘科学切割、化整为零,分而治之’。沿着公路通水、通电、通路、通网,并开始大面积飞播,种草种树,在库布齐大漠形成了一套‘水、电、路、讯、网、绿’六位一体的防沙绿化体系。”王文彪笑着说。
库布齐沙漠的沙丘在不断地移动,为了保住这条走出沙漠的生命线,王文彪带领大家在穿沙公路两侧的沙漠上播植草木及药材,在库布齐沙漠北缘实施了大规模的防沙护河生态建设工程,历时十多年的努力,在大漠深处筑起了一条长242公里、宽5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有效地锁住了肆无忌惮的沙子,同时把生态的触角延伸到大漠腹地,通过生态移民和大自然修复,规模化、机械化种树种草等措施,又染绿了几千平方公里大漠腹地。
控制沙漠的漫延,让他们认识到光靠硬性投入治沙绿化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王文彪有意识地选用既有耐旱性、生态性,又有经济性的沙生植物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植物。比如,在沙漠大规模种植甘草、锁阳、苦参、沙柳等,通过育种,可以繁殖,并产业化,搞大规模的生态升级,这样既赚了钱,又发展了企业,还造福自然环境。“我们并不是一味地投资,搞公益性生态绿化,还要利用沙漠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变沙害为沙利。”王文彪说。
到目前为止,亿利资源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已完成近300亿元的投资,建成了煤矸石垃圾发电、特种PVC树脂、工业废渣、废水全回收利用等项目,形成了“煤-煤矸石发电-离子膜烧碱-PVC-工业废渣制水泥-合成新材料”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眨眼过了20多年,现在我们企业虽然不是赚钱最多的企业,但我们一定是创造沙漠绿色最多的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以沙漠产业化的方式绿化中国库布齐沙漠近5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绿化了7个新加坡。”王文彪说,“我们每年可产生大量的碳汇,大规模发展了沙漠天然药物、清洁能源、新材料、沙漠旅游等沙漠绿色产业,帮助沙漠里十几万老百姓摆脱了贫困,探索出了一个‘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产业带动规模治沙,生态带动民生改善’的成功范例。”
2011年10月,在韩国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次缔约国大会上,王文彪作为全球唯一被邀请的企业家代表,站在讲台上发言。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会后握着他的手说:“亿利是全球荒漠化防治与土地可持续发展领域最成功的实践典范,你为中国争了光。”
在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后,王文彪说:“将永不停息、持之以恒地致力于防治荒漠化和发展沙漠绿色经济这项伟大事业。”作为中国亿利治沙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王文彪还在大会上向全世界承诺:计划再用10年的时间,为中国和世界荒漠化严重地区再贡献10000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新人类绿色发展做出更多努力。因为他认为这就是当前世界的最大慈善事业。
责任编辑 张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