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孩子是手足口病的多发人群。孩子幼小,且免疫力差,因此,该疾病在这类人群中传播迅猛。懵懂的小孩,不懂得注意卫生,也给疾病传播提供了条件。加之,此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在上幼儿园,多个孩子在同一个教室内聚集的条件下,使得手足口病传播得更加快。5岁以下的孩子是家长们的宝贝,孩子患病难受,家长心中更是疼痛不已。因此,孩子一旦患上手足口病,就容易引起家长的恐慌。其实不必过于恐慌,因为大部分的手足口病可在一周内治愈,少部分未得到及时救治的患儿才会出现脑炎、心肌炎等重症,只有极个别重症患儿会由于病情进展过快而死亡。
1.手足口病介绍
手足口病是人体感染了肠道病毒,而引发的一种皮肤传染病。感染这种疾病的孩子,常首先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随后会在手掌、脚板、口腔、唇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故该疾病被称作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可通過呼吸道传播。患者的唾液会携带病毒,因此接触患者的唾液可传播手足口病。患者疱疹的渗透液也会携带病毒,疱疹的渗透液要及时擦干净。因为患者患手足口病其实是感染了一种肠道病毒,因此患者的粪便中也会携带有此种病毒。粪便污染了的手、毛巾、玩家等物品,如果接触了,也会引起手足口病。由此可见,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手足口病四季都可发作,最常见于夏季。小于5岁的儿童最易感染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8天。
2.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些症状。孩子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发烧、疲乏无力、流涕等,并可能伴随流口水。当病毒侵袭人体时,人体的免疫功能会发挥作用。它们会奋力战斗,杀死病毒。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表现为人体发烧。因此,发烧并不是一种坏现象。发烧代表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因此,家长不能盲目给发烧的孩子吃退烧药进行药物降温。一般认为孩子发烧低于39度,先考虑观察病情,配合使用退热贴、毛巾冷敷等物理降温的方法。当孩子发烧高于39度或连续几天发烧不退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因此,孩子在感染手足口病的初期出现发烧的现象,是孩子正在用身体的免疫力去杀死病毒的表现。家长应继续观察。如果孩子出现厌食、流口水的症状时,不能盲目指责孩子,应检查孩子口腔内是否有小疱疹。口内疱疹引发的不适,会让孩子进食难受,具体表现为厌食。另外,口腔内的疱疹也会引起流口水的现象。成年人都有感受,如果口腔内有溃疡时,食物中的盐分浸染到溃疡,会产生疼痛感觉,并且可能会不自觉地流口水。因此,孩子如果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切不可想当然认为孩子是在馋吃的东西,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努力辨认孩子是否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生病,导致的流口水。
疱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手足口病的疱疹不同于水痘,手足口病的疱疹一般首先出现在口腔,主要出现在口、手、足部位,身体躯干部分一般没有疱疹,而水痘则是从头到脚都有疱疹,但水痘的疱疹不会出现在口腔里。手足口病的疱疹不痛、不痒,疱疹内的液体清亮、透明,不发黄、不浑浊,周围有一圈皮肤是红色的。疱疹小的如米粒般大小,大的可像豌豆般大。手足口病一般在发病一至两天内出现疱疹,一般疱疹首先出现在患儿的口腔内,随后在患儿的手脚,尤其是手掌、脚掌处出现疱疹,有些患儿在肛周也有可能出现疱疹。手足口病是一种极易传播的疾病,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因此患儿疱疹中的液体如果出现渗透,应及时擦干净,患儿的衣物也勤换洗,并最好进行杀毒处理,比如在太阳下暴晒,利用紫外线杀菌。以免患儿再次因疱疹液中的病毒而发生感染,以及减少病毒再传播给他人。患儿患病期间,若因为口腔疱疹导致胃口差、进食痛苦时,家长可以给患儿进食些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咸、辣等的刺激。保持患儿口腔干净,饭后用清水漱口,避免疱疹破裂后的溃疡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发炎,延长病情,推迟康复。必要时,可以配合使用医生开的软膏,减轻症状。
由于手足口病病毒会存在于患者的唾液、疱疹液及粪便中,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应多注意卫生。无论在家中或幼儿园中,家长或老师都应教导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多给房间通风,空气流动,带走病菌,带入新鲜空气。孩子的衣物、被褥、毛巾等应勤换洗多晾晒,孩子的玩具、餐具等也可根据情况采取消毒措施。一旦发现周边出现病例,应及时通知附近幼儿园及幼儿家长,尽早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出现爆发性病例。有必要的情况下要通知当地卫健部门,避免大面积出现幼儿手足口病。
3.小结
家长在平时应多加留心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的体温及精神状态。当孩子出现哭闹、厌食等情况时,应询问孩子是否有哪里有不适,观察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如果发现孩子可能是手足口病,应及时带孩子去就诊,早确诊早治疗,减少传播。由于手足口病有极高传染性,故如果孩子患病,孩子可停止去上幼儿园,避免交叉感染。家长也应避免带孩子去人太多、太拥挤的地方,以减少被感染疾病的几率。
1.手足口病介绍
手足口病是人体感染了肠道病毒,而引发的一种皮肤传染病。感染这种疾病的孩子,常首先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随后会在手掌、脚板、口腔、唇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故该疾病被称作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可通過呼吸道传播。患者的唾液会携带病毒,因此接触患者的唾液可传播手足口病。患者疱疹的渗透液也会携带病毒,疱疹的渗透液要及时擦干净。因为患者患手足口病其实是感染了一种肠道病毒,因此患者的粪便中也会携带有此种病毒。粪便污染了的手、毛巾、玩家等物品,如果接触了,也会引起手足口病。由此可见,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手足口病四季都可发作,最常见于夏季。小于5岁的儿童最易感染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8天。
2.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些症状。孩子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发烧、疲乏无力、流涕等,并可能伴随流口水。当病毒侵袭人体时,人体的免疫功能会发挥作用。它们会奋力战斗,杀死病毒。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表现为人体发烧。因此,发烧并不是一种坏现象。发烧代表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因此,家长不能盲目给发烧的孩子吃退烧药进行药物降温。一般认为孩子发烧低于39度,先考虑观察病情,配合使用退热贴、毛巾冷敷等物理降温的方法。当孩子发烧高于39度或连续几天发烧不退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因此,孩子在感染手足口病的初期出现发烧的现象,是孩子正在用身体的免疫力去杀死病毒的表现。家长应继续观察。如果孩子出现厌食、流口水的症状时,不能盲目指责孩子,应检查孩子口腔内是否有小疱疹。口内疱疹引发的不适,会让孩子进食难受,具体表现为厌食。另外,口腔内的疱疹也会引起流口水的现象。成年人都有感受,如果口腔内有溃疡时,食物中的盐分浸染到溃疡,会产生疼痛感觉,并且可能会不自觉地流口水。因此,孩子如果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切不可想当然认为孩子是在馋吃的东西,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努力辨认孩子是否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生病,导致的流口水。
疱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手足口病的疱疹不同于水痘,手足口病的疱疹一般首先出现在口腔,主要出现在口、手、足部位,身体躯干部分一般没有疱疹,而水痘则是从头到脚都有疱疹,但水痘的疱疹不会出现在口腔里。手足口病的疱疹不痛、不痒,疱疹内的液体清亮、透明,不发黄、不浑浊,周围有一圈皮肤是红色的。疱疹小的如米粒般大小,大的可像豌豆般大。手足口病一般在发病一至两天内出现疱疹,一般疱疹首先出现在患儿的口腔内,随后在患儿的手脚,尤其是手掌、脚掌处出现疱疹,有些患儿在肛周也有可能出现疱疹。手足口病是一种极易传播的疾病,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因此患儿疱疹中的液体如果出现渗透,应及时擦干净,患儿的衣物也勤换洗,并最好进行杀毒处理,比如在太阳下暴晒,利用紫外线杀菌。以免患儿再次因疱疹液中的病毒而发生感染,以及减少病毒再传播给他人。患儿患病期间,若因为口腔疱疹导致胃口差、进食痛苦时,家长可以给患儿进食些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咸、辣等的刺激。保持患儿口腔干净,饭后用清水漱口,避免疱疹破裂后的溃疡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发炎,延长病情,推迟康复。必要时,可以配合使用医生开的软膏,减轻症状。
由于手足口病病毒会存在于患者的唾液、疱疹液及粪便中,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应多注意卫生。无论在家中或幼儿园中,家长或老师都应教导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多给房间通风,空气流动,带走病菌,带入新鲜空气。孩子的衣物、被褥、毛巾等应勤换洗多晾晒,孩子的玩具、餐具等也可根据情况采取消毒措施。一旦发现周边出现病例,应及时通知附近幼儿园及幼儿家长,尽早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出现爆发性病例。有必要的情况下要通知当地卫健部门,避免大面积出现幼儿手足口病。
3.小结
家长在平时应多加留心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的体温及精神状态。当孩子出现哭闹、厌食等情况时,应询问孩子是否有哪里有不适,观察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如果发现孩子可能是手足口病,应及时带孩子去就诊,早确诊早治疗,减少传播。由于手足口病有极高传染性,故如果孩子患病,孩子可停止去上幼儿园,避免交叉感染。家长也应避免带孩子去人太多、太拥挤的地方,以减少被感染疾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