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探讨有效医患沟通的方式,建立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关系,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探讨医患关系紧张原因,探索语言沟通的技巧。希望通过有效沟通,帮助病人了解、认识、配合医生的治疗。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开展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工作,全方位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沟通、医患关系、第一印象、倾听
随着社会迅速向前发展,医疗制度改革大幅度迈进,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在不断增多的医患纠纷中,真正因为医疗事故而导致的不到医患纠纷的5%,8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造成的。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信任,既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矛盾的尖锐,又削弱了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力量,不仅阻碍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而且使医患双方利益都受到损害,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可增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同时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方式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康复。研究证实,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且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1.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1.1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疗资源不足 、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缺乏理解、不能换位思考。
1.2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不强
忽视病人的情感、心理,只重视单纯的技术操作。一些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在遇到急 、危、重症抢救时,注重抢救而对家属没有进行细致的解释,或是对家属提出的询问不耐烦,语言过于简单,说话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缺乏沟通技巧,引起家属不满,产生医患矛盾。
1.3不良情绪是医疗纠纷的导火线
良好的正面情绪有助于医患之间的良好互动,负面情绪将阻碍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1.4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
护士没能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每个环节都存在护理问题,证据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缺乏沟通技巧,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法律的关系,自我保护意识差,在发生纠纷时,就成了受害者。
1.5患者投诉和维权的渠道不通畅
患者及家属之所以将怒火发泄到医院、医生和护士身上,是因为患者投诉和维权渠道不通畅。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光事故鉴定费用就达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维权成本太大。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是很难的。
2. 医患有效沟通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医患沟通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及要求的沟通。
2.1注意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之间第一次接触时,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行为得出的综合的、最初的评价。良好的第一印象,对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护士要保持仪表端庄、服饰整洁、语调轻柔、举止大方。
2.2善于交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活力、人们离不开对话的交流。在交流进程中除了使用恰当的文明礼貌用语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第二语言,即行为语言(包括表情、眼神、动作、姿态等),与患者交流时,体态语言是良好的无声语言。
2.3认真倾听
倾听是指全神贯注地接受和感觉患者在交谈时的全部信息,要做到专心地听、耐心地听、有分析地听、冷静地听,倾听者要适当地回应当事人的情感,但不会被当事人的感受所淹没,而导致不能回应对方。只有以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和情怀回应对方的感受,才能鼓励对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患纠纷的根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倡导人性化服务。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切勿粗心大意,工作期间不干私活、不网聊、嬉笑,多巡视病人,为病人做健康教育,与病人多交流,取得信任。
2.5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人文氛围
随着理念的转变,人们对医疗环境要求也在变,“星级宾馆式服务”逐渐走进医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仅希望治愈疾病,更需要医务人员对他们实施人文关怀,给予他们关爱,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那么医患纠纷也会大大减少。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不仅要对患者各方面问题考虑周全,而且需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体现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体贴,使患者倍感温暖。从而增加医患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小结
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语言是医患沟通的重要工具,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只有巧妙地、灵活地运用技巧,将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语言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沟通目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建荣,初级卫生保健法的立法思路[J],中国卫生法制,2005, 13 ( 1 ) : 4。
2. 黄晓晖,医患有效沟通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196-197。
3. 施惠碧,人文关怀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12 ):924-925。
4. 封志纯,关注新生儿母源性疾病[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 ( 6 ) : 405-406。
5. 王晓云,林兴凤。邢介玲等,护理安全日历在病区和护理部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J],2012,47(10):910-912。
6. 徐林珍,黄丽华,胡斌春等,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2009,44(12):1101-1102。
7. 孙雪芹,李娜,不同年级本科护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1):8-9。
8. 王辉娥,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5, 19 ( 10C ) : 2248。
[摘要]:探讨有效医患沟通的方式,建立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关系,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探讨医患关系紧张原因,探索语言沟通的技巧。希望通过有效沟通,帮助病人了解、认识、配合医生的治疗。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开展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工作,全方位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沟通、医患关系、第一印象、倾听
随着社会迅速向前发展,医疗制度改革大幅度迈进,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在不断增多的医患纠纷中,真正因为医疗事故而导致的不到医患纠纷的5%,8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造成的。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信任,既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矛盾的尖锐,又削弱了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力量,不仅阻碍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而且使医患双方利益都受到损害,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可增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同时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方式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康复。研究证实,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且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1.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1.1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疗资源不足 、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缺乏理解、不能换位思考。
1.2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不强
忽视病人的情感、心理,只重视单纯的技术操作。一些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在遇到急 、危、重症抢救时,注重抢救而对家属没有进行细致的解释,或是对家属提出的询问不耐烦,语言过于简单,说话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缺乏沟通技巧,引起家属不满,产生医患矛盾。
1.3不良情绪是医疗纠纷的导火线
良好的正面情绪有助于医患之间的良好互动,负面情绪将阻碍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1.4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
护士没能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每个环节都存在护理问题,证据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缺乏沟通技巧,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法律的关系,自我保护意识差,在发生纠纷时,就成了受害者。
1.5患者投诉和维权的渠道不通畅
患者及家属之所以将怒火发泄到医院、医生和护士身上,是因为患者投诉和维权渠道不通畅。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光事故鉴定费用就达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维权成本太大。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是很难的。
2. 医患有效沟通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医患沟通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及要求的沟通。
2.1注意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之间第一次接触时,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行为得出的综合的、最初的评价。良好的第一印象,对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护士要保持仪表端庄、服饰整洁、语调轻柔、举止大方。
2.2善于交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活力、人们离不开对话的交流。在交流进程中除了使用恰当的文明礼貌用语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第二语言,即行为语言(包括表情、眼神、动作、姿态等),与患者交流时,体态语言是良好的无声语言。
2.3认真倾听
倾听是指全神贯注地接受和感觉患者在交谈时的全部信息,要做到专心地听、耐心地听、有分析地听、冷静地听,倾听者要适当地回应当事人的情感,但不会被当事人的感受所淹没,而导致不能回应对方。只有以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和情怀回应对方的感受,才能鼓励对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患纠纷的根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倡导人性化服务。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切勿粗心大意,工作期间不干私活、不网聊、嬉笑,多巡视病人,为病人做健康教育,与病人多交流,取得信任。
2.5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人文氛围
随着理念的转变,人们对医疗环境要求也在变,“星级宾馆式服务”逐渐走进医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仅希望治愈疾病,更需要医务人员对他们实施人文关怀,给予他们关爱,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那么医患纠纷也会大大减少。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不仅要对患者各方面问题考虑周全,而且需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体现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体贴,使患者倍感温暖。从而增加医患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小结
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语言是医患沟通的重要工具,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只有巧妙地、灵活地运用技巧,将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语言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沟通目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建荣,初级卫生保健法的立法思路[J],中国卫生法制,2005, 13 ( 1 ) : 4。
2. 黄晓晖,医患有效沟通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196-197。
3. 施惠碧,人文关怀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12 ):924-925。
4. 封志纯,关注新生儿母源性疾病[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 ( 6 ) : 405-406。
5. 王晓云,林兴凤。邢介玲等,护理安全日历在病区和护理部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J],2012,47(10):910-912。
6. 徐林珍,黄丽华,胡斌春等,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2009,44(12):1101-1102。
7. 孙雪芹,李娜,不同年级本科护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1):8-9。
8. 王辉娥,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5, 19 ( 10C ) : 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