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工商管理体系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崛起,解决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历来面临着许多成长中的问题,如在信息收集、资金筹措、人才储备、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先天性弱点。在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还是一种弱质经济,由于外部环境和企业规模、技术等原因,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二是生产盲目性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三是劳动力密集,高层次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四是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等。此外,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我国历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不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法律保障体系及社会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从客观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加入WTO在给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加入WTO后,市场的“游戏规则”趋向透明,我国中小企业原来所具有的本地化优势将消失殆尽。外资企业准入门槛降低,其非经营风险减小,将与国内中小企业展开激烈竞争,传统的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由于设备老化、技术素质低和经营机制问题,融资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企业改制难度加大;而高科技中小企业将面临国外同类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严重冲击。
  2008年年底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中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相结合,坚持改善外部环境与引导企业加强管理相结合,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工商管理体系,注重提高企业素质,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应合理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公益性、扶持性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推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中小企业中创建服务型工商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从体制、机制、政策上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商业性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
  (一)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解决中小企业的长期信用问题。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具有政策性金融的功能,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与中小企业政策从融资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高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中小企业的现代化改造所需的政策性融资,都应该纳入到这一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服务范围内。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信用资金主要由政府解决,除财政直接投入外,也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或者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等渠道予以解决。其主要职能是供给中小企业长期信用,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一般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发放,用于设备改造、产品更新方面的中长期贷款,并提供免息、贴息或低息的贷款优惠,还应协助中小企业改善生产设备和财务结构,健全其经营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对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支持的辅助体系
  这包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综合诊断体系。同时,建立对中小企业进行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规划、预算制度和利润中心等方面的辅导机制。其中,将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体系放在重要位置,实行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乘数效应,鼓励中小企业的互助担保基金和商业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政府有重点、有选择地为民间机构提供再担保;同时,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制度,加强抵押物的市场建设,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登记制度,发挥信用担保的真正作用。各地区可以在本地区范围内设立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本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以解除金融机构贷款的后顾之忧。
  需要重点建设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具备出具担保与清理债务的职责。对于这一机构的运作方式,尤其是担保的程序、资信的评估、担保收费、与信用保险基金组织的关系、与金融机构的关系,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都要通过制定相关的专项法律或政策条文予以明确,保证其健康发展。对于运转所需要的资金,主要通过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收取担保费予以解决。对于业务人员的集中,除了从现在的各个金融机构和有关服务机构募集专业人员外,还要加紧培训新的业务人员,满足机构建设中的人员需要。要建立企业信息库,对区域内各个企业的资信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把握。
  (三)健全金融配套服务体系
  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视角广、信息灵这一优势和方便条件,建立相应的信息咨询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咨询、筹集资金、投向指导、政策信息、商业信息与新技术推广信息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的改制,为其提供相关的辅助决策支持服务;组建农村股份制合作银行,允许民间资金参股,适当扩大农村股份制合作银行的利率浮动幅度;试行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其他融资渠道,推动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发挥股份制融资功能,适当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小企业领域进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还可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的商业银行,实行诸如冲销坏账和补贴资本金等措施。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筹集资金。政府可专门拨出一定资金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风险经营中小企业、出口型中小企业等,并从战略的角度,从整体上增强中小企业的素质出发,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中小企业资金扶持计划。
  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一)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上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应当制定、完善有关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和财政补助制度,对坚持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可以适当减免税费,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财政补贴,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贷款。同时,应改革金融机构,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如前所述)。另外,政府应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风险投资机构,如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开发中心等,积极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向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以此鼓励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促进其科技成果商业化。
  (二)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条件
  首先,改革科学技术引进的体制条件,在中小企业引进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重复引进问题,促进技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结构。其次,倡导和鼓励社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积极与中小企业“联姻”,使中小企业获得技术支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加速信息网络建设,培训人才。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较弱,缺乏稳定的信息来源渠道。信息服务中心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情报,帮助中小企业及时获得先进技术,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三)建立科技共享机制
  由于各种原因,在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本身就缺乏一种能使各方达成技术共享和技术合作的有效机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小企业群体除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科研,以获得共同发展外,应以政府、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为主力,形成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应成立科技投资中介机构,当前尤其应健全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高科技创业中心等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非盈利性实体。鼓励政府研究机构向民营高科技中小企业转移技术,并进行合作。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兴起,使得技术进步的原动力由政府向企业转移,并逐步构建起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改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利用政府的研究和开发资源,鼓励政府研究机构向企业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
  三、鼓励商业性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凡是适合商业性运作的服务领域,政府或事业单位主办的服务机构都应该退出,为商业性服务机构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与公平竞争条件。不少商业性中介服务机构最初都是由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分条块创办的,虽然与母体分离并成为独立的商业性机构,但原来条块分割的痕迹依然存在,表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小规模。在小规模的条件下,由于规模效益较差,服务成本较高,所以其服务的对象更愿意选择支付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即使服务于中小企业,也很有可能采取降低服务质量以保证利益所得的策略。为了使商业性服务机构能以较低的收费标准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应该对专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实行减税甚至免税政策,或者由政府指定一些商业性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低价服务。同时,政府要通过服务资格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商业性服务机构的监督与指导,要帮助这些服务机构建立同业协会,通过这一协会制定行业性服务规范,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
  四、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一)加强政府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宏观调控职能
  一是制定和执行宏观管理政策,搞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中小企业良好的人力资源成长、发展环境;二是培育基础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监督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三是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四是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政府应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不直接干预人力资源的具体配置活动。经济手段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指导和影响人力资源政策和法规、收入分配政策等。因此,在人力资源方面,政府应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可在鼓励大中专院校、各科研单位与中小企业合作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对下岗人员的培训,政府应当作为一项公共效益事业开展起来。
  (二)建立各类人才培训基地和中介机构
  为中小企业与各种科技人员或专业人员间的联系提供服务,并帮助中小企业培训技术力量和各种专业人员,以促进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成立中小企业人才交流中心,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固定的人才市场;定期举办大型的人才交流会,为中小企业与人才之间架设桥梁;改革和健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高等院校中开设与技术创新相关的课程,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中小企业提供熟练的技术工人。
   (三)建立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估机制
  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出人力资源决策,并指导人事决策与调整、人力资源培训、激励、薪酬,以及工作分析和员工招聘等决策。但是,绩效评估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实施更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不仅应坚持客观公正,以及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评估经常化、制度化,以及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原则,还应确定要对员工的哪些业绩进行评估,以及要采取哪些客观或主观的评价方法。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一)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集中资金,运用先进技术,加快对现有信息网络的升级改造,加快信息传输平台、多媒体宽带网、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扩大规模容量,提升层次和服务水平,提高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上网率和微机联网率,尽快形成迅捷畅达、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传输平台和传输网络。要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规划建设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全国性、地区性中小企业信息网,鼓励中小企业实现企业信息化。
  (二)加快中小企业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查询,利用互联网上的网址向中小企业及时提供所有的行政政策及法律、法规,而且可以节省查询成本。因此,当前首要的是要加快上网及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步伐,特别是生产的产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和富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更要迅速上网,抢占网址,设置主页、站点,并尽快与境内外著名的网络搜索引擎挂接。同时,上网后的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扩展市场,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提高管理水平,寻找合资、合作对象。总之,中小企业要敢于和善于做好网上大文章,实现企业内外网络并举,实现企业运作的电子化、网络化。
  (三)建立信息咨询机构、科技情报中心和经济信息中心
  政府应当集中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业务发展、技术、市场信息等情况,并向中小企业公开发布,建立有关机制,使得中小企业能够自动提供自身的有关资料,形成中小企业的有关信息库。政府不仅要建立行业性的中小企业网络,还要建立大企业与相关中小企业网络,建立起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的网络联系。服务机构应当有针对性地搜索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等。中小企业自身可建立一定的计算机网络,以便在组织情报、技术等方面与政府形成合作系统,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政府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供网络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
  (四)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商业信息和咨询机构
  这是为中小企业实现信息服务外源化奠定基础。企业的信息服务外源化是指企业将内部信息系统管理的职能部门,以长期合同的方式部分或全部地承包给企业外部的服务公司经营。它可以使企业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战略焦点和主要领域(如进行市场开拓、产品更新、资源组织等),而不是忙于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升级和筹划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网络或应用系统的开发。就中小企业的特点而言,是非常适应这种管理方式的。但是,它要求国家的信息基础社会化完备,计算机网络化程度较高,企业内、外部信息流通渠道顺畅,各种法规制度比较完善。
  六、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工作。推动中小企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是引导中小企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探索低碳、生态、集约化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引导中小企业走“精、特、新”的发展路子,实现资源的高效使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产出效益,实现中小企业由数量向质量、由粗放向集约、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在推进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同时,中小企业应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善于应变和抓住机遇,迅速做大做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一是要苦练内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小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抗风险的能力,加大创新力度、提高集约程度、提高产品与产业层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形成自有品牌,摆脱粗放发展模式,建立集约化的经营发展模式。二是创新产品结构。面对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发展困境,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聘用跨国优秀研发设计人才,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及时调整投资方向,促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三是创新市场结构。面对发达国家市场需求萎缩,要认真分析研究国际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企业要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市场。四是创新经营模式。中小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抓住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模式。通过与国内、国际大企业合作,加大技术开发力度,革新营销方式,改善管理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
  创建服务型工商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障社会就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经济的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东风,在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一定会化危为机,迎来发展的春天。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探索杂志社总编辑)
其他文献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唯有净土,才有洁食,才可安居。
5月15日下午3点,生泰尔生物科技集团于九华山庄召开国家三类新兽药-黄芪多糖粉新闻发布会。
为提高兽药残留检验人员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承担国家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任务。2009年6月4日-5日,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兽药残留
导读: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对农村集体财产所有权保护观念的进一步强化,并伴随一些新型问题的出现,这些法律法规急需创新与完善。《物权法》的出台则全面确认了民事主体的
本文从造成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和食品中兽药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两个方面简要的概括了近来的研究新进展,旨在理清相关研究情况,为相应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种正确理论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但是,必须被人们所认识,使之成为一种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理论依据.
随着对权力监督的推进,一些地方干部感到官不好当了,这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权力受到监督的必然结果。    8月26日,广东省湛江市下辖的10位县(市、区)一把手向湛江市委述职述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是,这一原本“深藏不露”的报告,却通过网络、电视向数百万市民、网民进行现场直播,欢迎群众监督、网民“拍砖”。  受访专家认为,这种创造性的直播述职述廉,改写了传统述职述廉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