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耍”走进大都会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ub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月11日下午,著名书法家、兰亭书法社社长王冬龄身着一身标志的中国红,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北厅的仿中国苏州园林“明轩”庭中,一气呵成巨幅中国狂草书法:“道法自然”四字。这是继著名作曲家谭盾携中国昆曲《牡丹亭》登场大都会博物馆后,中国水墨的首次大规模亮相国际舞台。然而当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却非如之前国人对“《牡丹亭》登陆大都会”的一致褒奖,圈内圈外诸多声音指责王冬龄的这一书写表演实为哗众取宠地迎合欧美的猎奇心理,类同于老北京天桥下的“中国式杂耍”,一时间各种口诛笔伐蜂拥而至,痛斥王冬龄将国人的脸面丢到了大洋彼岸。
  难以想象,中国水墨首次出席世界四大顶级艺术殿堂之一——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此为国人提气长脸的一大艺术事件,居然会被诋毁为跑江湖的杂耍把式,委实令人惊诧。许是这些说三道四者在长期按部就班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价值判断与审美习惯,对于新生事物持有潜意识的盲目抵触,不愿在墨守成规的奴性囹圄中接受改变,一旦发现如“王冬龄大字走世界”这类出离了传统保守低调的价值规范之“恶行”,不论是非,不讲缘由,通通杖杀。
  另一方面,对于王冬龄在大都会的书法表演颇受世界追捧而言,国人大肆泼脏水的动机在于“酸葡萄心理”的自卑作祟,自己没有能力成为既得利益的受惠者,所以羡慕嫉妒恨,所以一顿痛骂,虽然不能达到“损人利己”的现实受益,但是可以让对方恶心、不舒服,由此获得一种变态的快感,这便足够了。
  且不说王冬龄赴美的此次展览是经过大都会亚洲艺术部主席何慕文和各位参展艺术家耗时六年的精心准备,单是国人以“中国式杂耍”为理由阴谋斥责王冬龄的书法表演,笔者也认为是有待商榷的。自古以来,能玩杂耍、敢玩杂耍的实际上均为某一领域技术最优者方能胜任,只有技高一筹的人才能经得起观众的真心认可,也只有本领过硬的人才敢以杂耍作为生计,以此养家糊口。所以他们的江湖杂耍实际上要更显本事和生命力。
  另外,笔者要着重说明的是,王冬龄本非野路子出身的江湖术士,其师学渊源,传统书法功底正统深厚。作为中国近现代书法大家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的得意弟子,王冬龄是严格恪守传统书法训练走到今天的,其书法融汇了楷书之根骨,行书之灵动,最后集大成于表现力更为强烈的狂草挥洒中。然而单纯重复笔墨游戏的书写是王冬龄所不愿面对的预设未来,他意识到必须在拾古人牙慧之外对中国书法进行一场颠覆性的当代意识转换,这就是后来其创作倾向逐渐偏离传统书法的重要原因。王冬龄的创作,事实上是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意识联姻体,当王冬龄的水墨作品《守白》作为本次大展的海报,其“道法自然”的书法表演大受外籍友人褒扬时,这至少说明王冬龄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大胆尝试是有价值的。
  中国水墨作为民族文化之精髓,遗憾的是,在世界级艺术大展和博览会一度处于缺场状态。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视线开始关注中国水墨艺术,王冬龄作为中国当代水墨的先锋代表,应邀纽约大都会参展并得到广泛认可与肯定,这是作为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倍感自豪的事情,王冬龄用书写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形式力度,从大洋彼岸为国内送来了一股暖风。
  “杂耍”不丢脸,丢脸的是我们没有能力耍“杂耍”还反来唾骂“杂耍”丢了咱的脸,中国向来不乏“杂耍”高手,却往往被扼杀在人言可畏的风声之中,国人窝里反、窝里横的劣根性已然成为国际笑柄,拖累着中国形象在世界之林的征途中步履蹒跚。好不容易出了个王冬龄这般敢玩“杂耍”的勇士,难道还要再给他一记“谣言猛于虎”的当头棒喝?!时至今日,我想咱们也是时候收敛一下“中国人的嘴脸”,多给予他们一些“同胞的关爱”了吧。不管怎样,王冬龄带领的中国式“杂耍”走进了纽约大都会。这,便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胜利!
其他文献
展厅里到处都是人。  他们沦陷在波尔卡圆点的海洋之中。  这里的气氛很像一个热闹而欢快的派对,  没有阴霾、痛苦和悲伤。  展厅里到处都是人。尽管对草间弥生早已熟悉,不过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的《我的一个梦》个展还是让人不由沦陷在波尔卡圆点的海洋之中。这里的气氛很像一个热闹而欢快的派对,没有阴霾、痛苦和悲伤。  于是,一种迷失逐渐浮上心头:那个做了一辈子艺术没有结婚没有子女住在精神病院里时常想要自杀
期刊
2013年是个神奇的年份,随着屌丝的话语逐渐默声,土豪和大妈们因爽利的阔气震慑海内外,小到在美国广场跳舞的利益斗争、大到一口气购置美加澳最顶级的房地产,我们颇有喜大普奔(2013网络流行语,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的感慨。而当曾经的欧洲“列强”们纷纷推出针对中国人的买房移民政策后,国人的自信更是爆棚,快速的买下了葡、西、希、赛的庄园城堡别墅公寓。民富业强,中国企业主们
期刊
前不久,美国著名艺术杂志《ARTnews》(《艺术新闻》)公布了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全球最活跃收藏家名单TOP200。在这个榜单中,中国大陆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继2012年首次入榜之后,继续榜上有名。  2014年3月28日,继龙美术馆浦东馆开馆一年有余,位于徐汇滨江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也将迎来它的开馆之日。不到两年的时间,王薇主持的民营美术馆已在浦江两岸“花”开两枝。“从一个全职太太,到前两年
期刊
今天美术界的人士已十分熟悉“策展人”这个词汇。尤其是2006年以来,伴随着各种展览的增多,美术界涌现出了一批冠以策展人的从业者,在短短的几年内,“策展人”开始泛滥。针对这一现象,一名著名的批评家曾说,“是个傻逼都可以做策展人”。这个话尽管难听,但却说明了一个事实,策展正在沦落为一个没有门槛的职业。  事实上,在当代艺术的整个生态中,策展人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策展人是以展览的方式介入的,他的学术理
期刊
通常,只有名家精品才能卖出高价,但有时外行的业余作品也能被买家热捧。  2013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的创始人马云到艺术品市场大出风头,他的一幅画作在“淘宝官方拍卖”经过激烈竞争,以242万元成交。拍卖从19日开始至预定时间共出价九百余次,之后仍有人持续竞买,延时5小时12分、经六十余次加价方告落槌,竞得者共出价85次。至于马云那件墨宝的尊容,很多网友竟“不确定到底是啥”,有人说像
期刊
赴美前,朋友们一遍又一遍地问我将去哪个城市,因为他们总是记不住这个陌生的地名——查尔斯顿。他们也许能报出加利福尼亚州、弗吉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却记不住南卡罗莱纳州。他们也许熟悉波士顿、纽约、费城,却从没听说过这个曾经与它们齐名的城市 —— 查尔斯顿。南卡罗莱纳州曾经的辉煌已经随风而逝。如今这里没有知名的高校,因此很少中国留学生,中国人也就很少听说这个地方。  但是,只要说起《飘》(《G
期刊
“艺术创造人人可为,艺术不是少数人的爱好。”带着对艺术的严肃态度,美国波普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加里·贝斯曼(Gary Baseman)带来了“欢迎来我家”首次中国内地个展,目前正在chi K11艺术空间展出,将持续至2015年3月5日。  对于什么是艺术,贝斯曼谈到:“事实上,艺术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通过艺术,我们可以与人分享自我、梦想、噩梦、希望和感受,可以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如此’
期刊
《欲望都市》里有一镜头,四位女友在周末Brunch的时候刚谈论到其中一位男友的尺寸时,来了一位英俊的服务生手执大得夸张的圆筒状胡椒瓶,彬彬有礼地问:“请问需要加点新鲜的胡椒吗?”四位女友相视会心一笑,其中窈窕淑女,女知识分子,以及矜持的女时尚中人都摇头表示拒绝,只有大胆的萨曼萨不仅接受,并回赠以热辣的媚眼:“亲爱的,我当然,当然需要新鲜的胡椒。”这样香艳的人生佐料谁都会在内心小暗涌一下。但不是所有
期刊
我们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一种声音,目前在中国很难产生像格林伯格那样有系统理论建构的艺术理论家,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很业余。格林伯格的观点在中国的1980年代晚期已经是常识了,尽管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能把格林伯格的理论结构系统地论述出来。但把中国理论卡在“很难产生像格林伯格那样有系统理论建构的艺术理论家”,那是没有了解格林伯格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  有些人喜欢用原创性来批判我们的理论没有原创性,而不知道如
期刊
过年时分,许多朋友在微信上晒各自的活动和心情,但最让我有所触动的,不是哪里的蓝天碧海或者宏伟建筑的图片,不是旅途盛况的记录,而是一些人在乡下过年、在少年故地重游的照片,那些照片上的当地人,一个个那么的健康、单纯,满脸都是幸福指数,那些质朴的山村场景,如同一幅幅美景,映衬得都市生活格外苍白。  我想,在对物质生活的无度追索中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也许很多曾经拥有的意义,在我们为此付出代价的过程中,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