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山圣泉寺续传灯录 圣泉再涌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hai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州圣泉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园中村境内,始建于唐代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初名“法华寺”,传说僧人怀一苦于寺内用水困难,一日见两禽争斗,十分好奇,以杖拄地,顿时泉水涌出,故而在唐开元元年(713年),寺庙更名为“圣泉寺”。
  说起鼓山“涌泉寺”,相信家喻户晓,可说起鼓山“圣泉寺”,却知者寥寥,孰不知“圣泉寺”不但也是一座与“泉”有关的寺庙,而且它的建寺时间比“涌泉寺”还早。
  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圣泉寺,在东山,旧名法华”。说的是圣泉寺在东山,原名“法华寺”。另据乾隆年间的《福州府志》记载:“圣泉寺,在遂胜里,唐景隆元年建”。经查,东山在清道光时归属遂胜里,离东门十余里,是古时人们郊游踏青的胜地,有圣泉寺、大乘爱同寺、榴花洞、狮子峰、松坞、虞公庵、龙首涧、狮子亭等诸多名胜。而圣泉寺建于唐中宗景隆元年(709年),比涌泉寺(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还早两百年。明末时谢肇淛游东山,作《圣泉寺》诗,也提到“东山开宝刹,传是景龙年”。
  圣泉缘于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传说,《三山志》《闽书》《榕城考古略》都有记载,原文是“僧怀一始卜居于爱同寺之西,苦乏水。忽一日,二禽斗噪于地,异之,因卓锡其所。有泉如缕,俄而涌溢,人乃砻石环其口。寺旧名法华,先天二年立今额,唐刘轲记”,说的是唐朝国师怀一居于大乘爱同寺(毁于黄巢之乱)之西,饱受无水之苦,忽然有一日,有两只禽兽在此争斗,喙地噪鸣,感到十分好奇,遂以杖拄地,顿时有泉涌溢,怀一凿地为井,环石分之,南注为池,东注供汲瀚。到了唐玄宗先天二年(即开元元年,713年),由刘轲题记,改寺名为“圣泉寺”。
  圣泉寺倚山而建,坐北向南。该寺规模宏伟,名胜甚多,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寺有唐(书法家)李邕《怀道塔碑》、皇甫政《怀一塔碑》,又有文殊岩、多宝塔、天台井、放生池、神移泉、芝坞、蛰龙轩、涵虚沼、御书堂诸胜,今多颓废”。寺中有六奇:分别是道一二师碑、天降舍利、松不栖禽、梁不巢燕、池不生蛙、庭不生凡草。
  寺庙鼎盛时期,唐代宗曾两次御书赐匾额。文人墨客也喜欢到寺中吟咏题诗,如宋蔡襄《游圣泉》诗曰:“源流出何山,涌注知有异”。并自注:“俗传泉涌则民安,是泉涸十余年,今始涌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游圣泉》诗曰:“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清暝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前村供佛田”。宋李弥逊《游圣泉寺》诗:“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十里秋苔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明陈亮《访圣泉殊上人》诗:“步入金沙地,禅居偶闭关。碧云凝曙色,红树满寒山。尚觉香缘浅,空携俗虑还。三车何处演,却放白牛间”。明徐火勃《游圣泉寺》诗曰:“东峰晴翠尽阴阴,旧是闽王施宝林。古路斜通松坞远,冷泉流注树根深。钟移别院销追蠡,锡卓空山绝戏禽。寺额尚存唐代迹,更谁重布给孤金”。
  明代中叶,圣泉寺建筑大多圮废。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高僧善灿重建佛堂大殿,再振寺声。然而,总未能遏住名寺衰微的趋势。
  1961年福建省生物制药厂(今福州大北农生物公司)进驻圣泉寺。圣泉寺遭到史无前例的毁灭之灾。寺前的重要文物鼎鹿桥被生药厂改建成“工农桥”,寺院的大雄宝殿被改为工厂的食堂,宝殿的神像捣毁,连柱子上的楹联也不复存在了。大雄宝殿前地多宝塔被被人盗走(在没有出示文物移动证件的情况下),偷移至福州于山。到上世纪90年代初,大殿梁斜柱倾,墙壁斑驳,殿顶瓦片参差不全,一派破败不堪的景象。但仍保留着当年明代的单层木构建筑的风貌,四周杂草丛生。
  圣泉寺,一座宏伟、苍凉、悲怆的千年古寺,渴望新生!2008年,在东山村村民林朝祥等奔走筹划下,福州大北农生物公司在压力下让出大殿周围的部分宝地,重修大雄宝殿,还原圣泉古井。侨胞李生良、宋梅英一家也独资捐建观音阁。千年古刹终于可以钟声悠扬了。
其他文献
厄瓜多尔小镇巴尼奥斯(Banos de Agua Santa)附近的一个简易树屋,号称“世界尽头的荡千秋”,让游客可以体验在峡谷之上荡秋千的刺激。摄影师Sean Hacker Teper说:“你可以看到图中的通古拉瓦火山正在喷发,在照片拍摄数分钟后,我们不得不撤出这个危险的地方。”  钦布人  摄影/Wylda Bayron  一位头戴羽毛的钦布人(Chimbu Man)准备迎接一项传统的仪式。钦
期刊
汉语拼音中字母o出现的韵母有o(如bo)、uo(如tuo)、ou (如dou)、iou(如jiu)、onɡ(如ɡonɡ)、ionɡ(如jionɡ)、ɑo(如tɑo)、iɑo(如tiɑo)。不同韵母里o所代表的音值并不相同,学习者对o的发音多有疑惑,有关论著的标音也有分歧。问题的产生与《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设计有关,也与普通话元音的音位分析有关。本文详述o字母在汉语拼音中代表的不同音值,分析产生疑惑和
期刊
麥酋,指干粮。《玉篇》:“麥酋,糗也。麨,同麥酋。”据《玉篇》所释,麥酋,即“糗”,又可写作“麨”。如《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有净信婆罗门居士,殷勤劝请与饼糗饭。”①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五释《一字奇特佛顶经》中卷食麥酋之麥酋:“尺沼反。《考声》云:熬米麦为粉。卫宏或作麨,俗字也。经中从米从少作粆,非也。《文字典说》从麦酋声也。” ②清桂馥《札朴·乡里旧闻·麨》云:“吾乡和蜜或盐作饼,切
期刊
福州西禅寺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重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延寿寺”、“怡山西禅长庆寺”俗称“西禅寺”。寺内有天王殿
期刊
“中国占地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万佛寺,位于福州旗山之麓。“万顷石松围佛寺,一江闽水绕旗山”这是寺前的对联。万佛万玉也,寺中之佛,佛佛皆玉雕而成。万人法坛,万寿月湖等使该刹万尊玉佛归一寺,万人听法集一坛,万叠莲波荡一湖,万福祝愿为施主,万人谒寺赞旗山。  福州城四周青山耸翠,碧水环绕。西郊之旗山群峰旖旎,奇岩幽壑,飞泉流涧,景色佳绝,与鼓山隔江相峙,素有“左旗右鼓,八闽二绝”之誉。自古道:“天下
期刊
旗山万佛寺的前身石松寺亦名石嵩寺,在闽侯县南屿镇旗山东麓的灵凤山下,因此初名灵凤寺。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建寺。绍兴四年(1134年),寺僧天石在大岩石上破石植松,幸而成活,称为异事,所以得名。绍兴十年(1140年),寺僧立碑保护。碑曰:“住山老祖天石,上植松三本,一与寺门立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人作阴凉。勿剪勿伐,永荫此山。”碑上并刻诗《法真松》一首:“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
期刊
涌泉寺为闽刹之冠,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院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占地约1.7公顷,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  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部的鼓山,海拔925米,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每逢风雨大作,颠簸激荡有声而得名。位于山腰海拔455米处的涌泉寺,前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风景秀美。  据清代黄任《鼓山志》记载,涌泉寺“其先为潭”。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填
期刊
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素有“萧梁古刹”之称。近1500年来,福州开元寺几经兴废,唯有寺中铁佛岿然屹立。  福州有着“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说法,在福州鼓楼区开元路就是“三山看不见”之一的芝山所在地,芝山上有一座福州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开元寺,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福州开元寺是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
期刊
吓退日本兵  据福州开元寺一位老僧人介绍,日本侵占福州时期,想把铁佛搬到日本去。一天,一伙日本兵在铁佛旁边搭起架子,想把铁佛的头部先割下来。想不到一个人刚爬上去,就从高高的架上摔下来,换一个人爬上去,还是摔下来。铁佛得以保存。  护殿免雹灾  1971年,福州遭遇了一场空前的雹灾,市区内许多瓦片屋顶都受到严重破坏。但令人惊奇的是,铁佛殿的范围内却没有下冰雹,殿堂由此得到完好的保护。  本为镇孽龙 
期刊
在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区瑞峰之麓,有一座唐代古刹林阳寺,为福州五大禅宗丛林之一。  林阳寺,古称林洋院、瑞峰院。据《三山志》记载: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置林洋院。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创寺。开山祖师是志端禅师。志端(公元89l~公元969年),福州人,出家后拜安国弘王舀为师,后开创林阳寺,任住持。  明朝初年,林阳寺废驰。明末谢肇浙过寺时赋诗一首,描述了它的荒凉景象:  丛林一片掩垂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