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要关小黑屋吗?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8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小黑屋非彼小黑屋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医生陈卓介绍,冉莹颖“关小黑屋”,也是外国育儿经中“冷静法”经典的做法之一。很多家长用过之后发现:不哭是不哭了,但怎么错误照犯呢?虽有疑惑,却还是把“关小黑屋”列为家法,期待在久远的未来会对孩子有好的影响。事实上,这一味地生搬硬套的做法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却让人后悔不及。
  在心理科门诊,很多孩子因为总是做噩梦或是快10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单独入睡等各种原因前来就诊,询问成长史发现,他们的父母多采用“关小黑屋”冷静法教育孩子。这种看起来没打没骂,没有任何暴力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一种带有恐吓性质的冷暴力,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但是,冉莹颖是个聪明的妈妈,她并没有真的把两个孩子关在黑乎乎的小房间里置之不理。房间很明亮安全,没有易伤人的利器或是危险家具,甚至还有画板;妈妈并没有走开,一直在门外陪伴着,引导着两个孩子和解拥抱。看起来已经做得不错了,而这的确不像是小黑屋,更像是“爱的小屋”。
  处理孩子打架的正确方法
  孩子们犯了错,在“爱的小屋”里反省错误,但是冉莹颖也有疑惑:孩子还是不停犯同样的错误,总是打架呢?陈卓称,在孩子玩耍过程中,如果一言不合发展为打架,此时父母应该默默观察,不去直接介入,这是孩子们之间关系磨合的重要阶段,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矛盾。这个过程父母并不是不管不顾地做自己的事情,而是在悄悄地观察孩子们情绪、互动的发展,让他们可以体会想达成自己的想法,怎样与对方协商,让孩子学会谈判。
  当然,如果孩子自己无法解决,找到父母说理或是打架,此时的父母不能随着也乱了阵脚,要冷静听孩子分别述说,理解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情绪,用提问的方式询问他们想怎样解决,让孩子通过父母的平和情绪知道“这不是大事,有冲突很正常,主要是怎样解决”。
  陈卓强调,无论孩子年龄的大小,父母都可以启发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公平公正地对待两个孩子,不要偏袒溺爱老二,也不要和老大讲道德。顺应孩子的独特性、个性发展和年龄特点,育儿态度一致,育儿方法因人而异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有些家长因为孩子闯了祸,便气急败坏地一连串质问或是惩罚。陈卓称,这种方法肯定不可取。有些父母能够冷静下来,愿意倾听孩子说说“感觉如何?”“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样做有用吗?是你希望的吗?”,这样更能与孩子共情,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其他文献
自文学理论研究有了自觉意识以来,“审美”这一因素就从未淡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只不过受到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审美”没有得到明显地倡导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审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铁凝是个难以归类的女作家。以往的关于她的小说的评论大多是从女性文学角度入手,但用“第三性”视角看待女性的铁凝的写作,只是较真实地展示了女性生存层面
漏诊误诊易延误病情  抑郁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自杀。全球每40秒就会有一个人因抑郁症自杀死亡,哈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建教授说,这个数据绝不是耸人听闻。  胡建教授说,很多人症状轻微时根本不想来或不认为是患病,当重到一定程度才想起到医院就诊,而就诊时往往还会根据自己的躯体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张欣创作的黄金时期,一系列反映转型期都市人生存境遇和情感变异的小说相继推出。《首席》、《爱又如何》、《亲情六处》、《岁月无敌》、《掘金时代》、《
忽然觉得自己“老”了  记得第一次听见小朋友叫我阿姨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怎么就从“大姐姐”一跃升为“阿姨”了?马上找镜子,在脸上找“衰老”的痕迹,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恐惧感,难道我就这样老了吗?相信读者当中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更长一点年龄的人肯定更是深有体会,常听见长辈带着恐惧又无奈的感叹:唉,老了啊!  人,为啥都怕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付瑶说: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起一直沉稳的妈妈,有天突然打
十八、十九世纪以来,随着东西方逐渐进入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度遭受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动荡不安中,一大批有识之士开始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新的社会构想;而与此同时,贵族
自然衰老和疾病  生理因素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脑部功能会渐渐退化,记忆力自然会相应减退,虽然这种现象是不可逆的,但大多属于正常范围。  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记忆力减退,例如老年性痴呆的典型症状就是近期记忆不好,总是丢三落四;得了脑血管疾病后,可能引发血管性痴呆,导致记忆力减退;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记忆功能退化。  抑郁、焦虑的情绪  第二个心理因素,主要是抑郁、焦虑等情感疾病
美国布朗大学和德国弗莱堡大学医院睡眠研究院的科学家发现,人会“认床”,是因为在陌生环境睡觉时,左脑依旧处于警醒状态。  研究人员邀请了35名志愿者进行睡眠实验。研究发现,当志愿者第一天在陌生的环境中睡觉时,虽然周围的环境很舒适,也很安静,大脑也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但左脑仍会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声音)特别敏感,会对环境刺激、变化做出反应。  研究者认为,在熟悉的环境中睡觉,不容易引起左脑警醒而导致失眠。
事例1:  孙女要我买真车  唐德友和儿子家分住贵阳两区,每周末小两口都会带上小孙女前来看望,每次他都准备一大堆零食、玩具给孙女,几乎是有求必应。然而,三个月前,孙女前来时,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让他觉得很是不安。“看电视时,孙女指着里面的汽车广告说,爷爷给我买台车吧。”唐德友以为孙女想要玩具车,立马答应,孙女却强调要买真的小轿车。  唐德友愣住了,“我和孙女说,真车太贵了,爷爷买不起,她反问,‘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