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镇畸人》的表现主义特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作家,《小镇畸人》是他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中体现了许多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本文分别从这部小说的主题,表现手法和写作形式三方面论述了作品中所体现的表现主义特征。
  关键词:表现主义 孤独 异化 畸人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盛誉的作家之一,许多知名作家如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等的创作都深受其影响。著名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称他为“作家的作家,是他那一代讲故事者中对后代风格和视野都造成影响的唯一一位。”作为他的代表作,《小镇畸人》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一本故事集,它更像是一座意蕴丰厚的心灵宝藏,给人以无尽的启迪。透过一群心灵孤寂的畸人,作家传达的是对一份对久已疏离的爱和关怀的渴望,而这种渴望,藏于每个故事之后,隐于生活的表层之下,需要人们去挖掘,去探索。
  在《小镇畸人》的扉页,作者写到:“……母亲对周围生活的锐利观察首先在我心中唤起了透过生活表层之下的渴望。”可见安德森的创作意图是透过事物的表层去观察生活,而这种观点恰好与表现主义的理论主张不谋而合,因此,安德森的小说之中往往折射出表现主义艺术的创作思想。
  
  二
  
  表现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盛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流派。它首先出现在绘画领域,进而扩展到音乐,戏剧,文学,电影等领域。表现主义反对像印象派那样注重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认为这种复制世界的过程是毫无意义的,表现主义者主张突破事物的外表,摆脱外在印象的束缚,表现其内在的实质。他们主张艺术是一种表现,而不是再现。因此,在表现主义的作品里,作家提倡的是去揭示深藏事物内部的灵魂所在,探讨有深刻哲学意义的问题,抒发作者主观感受—恐惧感,孤独感,无归属感等。表现主义作品之中往往淡化对于情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并且运用象征,夸张,扭曲等艺术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自从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解放。然而,物质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带给人类以精神世界的丰富。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的信仰,造成了精神上的荒原;失去了信仰力量支撑的人们面对强大的物质诱惑无力把持,越来越受制于“物”,并逐渐成为物质的附属品。而对于物质的追求和信仰的缺失也改变了人际关系,人们不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他人都变成了异己的力量,人们相互排斥,相互警惕。这种人的异化和人际关系的疏离是表现主义要表达的主题,也体现在《小镇畸人》一书中。
  《虔诚》一文中的杰西·本特利是一个瘦弱,敏感的人,身体的瘦弱让他同强壮的哥哥们难以相处,与那种粗狂原始的农场环境格格不入;孤僻的性格和与亲人的疏离让他成为了虔诚的宗教信徒。后来当他接管父亲的农场时,他把这种近乎狂热的宗教信仰投射在对土地的热爱之中,而当他在日益工业化的环境中积累土地时,他的原始的虔诚也在财富的积累之中变质,转变成了贪婪的欲望,正是这种贪婪使他被异化成一个“畸人”的形象。而在《纸团》一文中,主人公里菲医生的遭遇更是表现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的冷漠无情。《手》一文中的比德尔·鲍姆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喜欢通过抚摸来传达对于学生们的关爱,然而这种做法却被人们误解成同性恋的行径,遭到毒打和驱逐,最终痛苦而无奈地封闭自己的心灵,成为孤独的畸人;《纸团》中的里菲医生在妻子死后便离群索居,断绝了与外界和他人的交流,终日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通过这些畸人形象和他们的遭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们面对种种变化所表现出的彷徨无助,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和关怀的缺失。
  
  三
  
  由于表现主义的创作意图是透过生活的表象去挖掘人的内在情感,表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在表现主义的作品中,人物更多的时候变成了一种符号。作者往往不追求人物形象的丰满和个性化,相反,常常省略对于人物外貌特征的细致刻画,甚至运用扭曲、夸张和象征等手法来突出人物所代表的深刻意义。
  在《小镇畸人》中,作者常常突出畸人们不同常人的“畸形”之处,例如在《纸团》一文中,里菲医生的手“指关节特别大,双手紧握时,指关节看上去象一簇用钢针串在一起的,胡桃般大的,未经油漆的木球。”;《母亲》一文中的伊丽莎白是个“幽灵般的高个”;《哲学家》一文中的帕雪瓦尔医生“左眼睑痉挛,忽开忽合”。在作者笔下,这些“幽灵般”的人物一个个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和想象的震撼。然而作者要表现的不仅仅是这些人物外在的畸形,通过刻画这些人物外在的畸形之处,作者旨在揭示他们内心的痛苦,心灵的扭曲和灵魂深处的孤独感。这种畸形与常态,外表与内在的强烈反差,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孤独和疏离。
  表现主义文学中经常流露出一种普遍的抽象化倾向,作品往往具有浓郁深厚的象征意蕴。在《小镇畸人》之中,作者通过反复的手法来表现作品所蕴含的深刻象征意义。其中,手和眼睛是《小镇畸人》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意象。
  对于手的意象的重复有两层象征含义。安德森对于传统的手工业时代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在他的《讲故事者的故事》一书中,他曾十分明确地表述了他对于手工业的依恋和赞美,他认为文化是从手工劳动者的手里产生出来的,这些劳动者是后代艺术家之父。对于世界的爱,对于物质的爱,全都发轫于他们的手指之间。因此,在《小镇畸人》中,作者反复描写手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来传达一种对于手工业时代的怀念和眷恋。如《手》一文中飞翼比德尔·鲍姆的手“一天中采的草莓,高达一百四十夸脱。这双手成为他的显著特色和他声名的源泉。”《可敬的品格》一文中的电报员沃许·威廉是个长相丑陋的人,可他那双“按在电报局桌上的电报机旁的手,倒自有某种敏感而匀称的东西”。以及伊诺克·罗宾逊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家之手和皮尔逊和黑尔剥玉米的手等等。对于这些“手”的意象的描述是一种对美和创造力的传达;然而除了劳动和创造以外,手还有爱抚和与人沟通的用处,而在畸人们的身上,手的这种用途却失去了作用。《手》中的比德尔·鲍姆因为手的抚摸而被他人憎恶,唾弃和驱逐;《上帝的力量》一文中的哈特门牧师因为无力摆脱心中欲望而绝望地用拳头砸碎教堂书房的玻璃;这些原本可以用来创造世界,用来与人交流,传达爱意的手却无力实现其目的,最终成了畸人们绝望孤独,无法与人沟通的象征。
  眼睛的意象也是如此。作为心灵的窗口的眼睛,原本是美丽纯洁的象征,在《小镇畸人》中却变得奇异而古怪。《可敬的品格》一文中的威廉的眼睛“眼白看上去也是弄脏了的”,《哲学家》中的帕雪瓦尔医生的眼睛“也有奇怪之处”,左眼睑痉挛,忽开忽合。这些眼睛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作为心灵窗口的眼睛,不再是美丽纯洁的再现,通过它所见的是人物们萧条而封闭的内心世界。
  除了意象的重复以外,一些背景和场景的重复也具有象征的意义。比如书中人物相似的家庭背景就曾多次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之中。《小镇畸人》中的家庭结构多是男孩和穷苦的老妇人(母亲,姨妈,祖母等)一起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而女孩则和父亲或是哥哥生活在一起。这种家庭结构象征着正常健全家庭关系的缺失和爱的缺少;此外,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场景上也运用了重复的技巧。在这二十二个故事中,有十七个发生在夜晚,并且故事的高潮也多是以主人公有所顿悟,冲进黑暗的夜色之中而告终。这种场景上的重复带给人以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也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孤独,荒凉和扭曲。
  
  四
  
  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冷漠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用电报式的简洁、冷漠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很少进行抒情和议论。《小镇畸人》的语言简洁直接,很少有复杂的复合句以及含混有歧义的词和句。作者用类似于白描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而不掺杂作者的评论和赘述,作家关心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只有最简单最朴实的语言更能接近真实。
  对于小说情节的设置,作家的主张也是同表现主义的创作主张相契合。表现主义倡导情节的非逻辑性和虚幻性。在表现主义作品之中情节的发展往往突如其来抑或是戛然而止,事件与事件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中间或是穿插停顿,或是将时空任意倒置,无逻辑可依循,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人物的行为也往往前无动机后无目的,处于一种几近混乱颠狂的状态。作家们正是通过这种外在的混乱来表现人物内在的心理状态;而这种混乱而缺乏逻辑的情节也使得作品远离现实世界的人和物,具有虚幻性。
  《小镇畸人》中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有些篇章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节,如《坦迪》一篇。全篇只有三个人物:小女孩坦迪的父亲,坦迪和一个陌生的青年。故事主要也就是一个青年的人生感慨。还有一些故事的情节设置得十分的离奇,结局也令人感到惊愕不已。如《曾经沧海》一文之中艾丽斯·欣德曼的深夜裸奔;《虔诚》中杰西·本特利企图用外孙来使上帝显灵于他的疯狂举动以及《上帝的力量》中哈特门牧师最终通过看见女人的裸体得到了灵魂的启示。这些离奇的情节使得小说变得如梦如幻,亦真亦假。透过这些荒诞虚幻的情节,作家想要展示给读者的是畸人们那扭曲变形的内心世界。
  对于写作形式,安德森认为长篇小说的形式是不宜于一个美国作家的,因为那是一种外来的形式。作家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散漫的体裁。”他认为“真正的生活史就是一部瞬间史。仅仅在那屈指可数的瞬间,我们才得以存在。”《小镇畸人》就是运用了这种散漫的体裁。小说一共包含有二十五个篇章,每个篇章几乎自成一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只有一个贯穿全篇的主要人物乔治·威拉德。而他也只是在少数几个故事中充当了主角,其他时候只是配角或者陪衬,或是成为了用以渲染气氛的道具。而每一篇独立的故事也是涉及人物很少,情节十分简单,有些故事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节。传统的小说创作往往追求情节的紧张和引人入胜,反而使得读者完全融入故事之中,因过于关心情节发展而忽略了情节之外的其他因素。通过这种结构松散,情节简单的写作方式,作者想要读者忽略情节,而去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本质。而这种透过种种表象去追求事物本质的手法也正是表现主义的创作风格。
  
  五
  
  在《小镇畸人》一书中,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一副美国西部乡村小镇里的生活画卷。而画卷之中最为浓重的一笔便是小镇中一个个畸人的形象。他们内心孤独却无力表述,他们渴望爱和理解却不见容于世俗的世界。这种无法排解的孤独感和内心的挣扎使小说具有一种巨大的张力。这种蓄势勃发的力量吸引人们揭去生活的表层,去探究生活的意义。这是安德森一生中最为成功的作品。对于安德森的成败,评论家曾说道“也许他所写的太少了,但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也看到自己的一些东西吗?我们生命中的某些片刻不正因为他们的某些片刻而得到启发吗?”透过畸人们的心灵,我们也得以去审视自己的心灵,这才是这部作品的伟大和不朽之处,它穿越时空,带给了我们以诗意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张玲霞:《探骊寻珠——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舍伍德·安德森,张强注释:《小镇畸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John W·Crowley编:《小镇畸人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Malcolm Cowley:The Introduction to Winesburg,Ohio,Pan Books Ltd.,London,1998.
  [5] 舍伍德·安德森,吴岩译:《小镇畸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6] 彼得·海,胡江萍译:《美国文学掠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 田维新等译:《美国小说评论集》,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95年版。
  
  作者简介:孟佳莹,女,1981—,辽宁康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
其他文献
癌症病因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这里只谈与饮食的关系。1.食管癌:经调查研究,己发现以下几个要点,①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去年曾报道了一位中年女性染发致癌死亡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一项对2600人的调查中发现,染过发的人占到了90%以上,其中30岁以前开始染发的人
日前,在天津市举行的国际肛肠外科论坛暨第四届全国直肠癌保肛手术研讨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直肠癌发病率已继肺癌、胃癌之后列第三位。天津市人民医院吴菲教授在2009例直肠
《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的短暂一生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人命运的一个缩影。置身于庞大白人文化环境中的他,在一种摆脱自身黑色标记的强烈渴望与潜意识中,知道自己永远摆脱不
近年来,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并趋向年轻化。更为严重的是,北京市乳腺癌的发生率正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乳腺癌不仅,造成了女性性征器官的损毁,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心理健康,甚至危及到女性生命。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点相应出现,这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了温床。科学统计显示,以下10种人将是
一、引言海明威是20世纪前半叶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他那言简意赅的写作风格成为无数文学评论家争相评论的对象,然而这些评论主要针对海明威著名的中、长篇小说而言的, I. INTR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从埃德娜对丈夫的不满入手,以埃德娜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情感意识和性欲意识为主线,以埃德娜与罗伯特和阿罗宾之间的感情为辅线,探讨了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融合关系以及女性对男权中心文化的反抗。  关键词:凯特·肖邦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男权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顾晋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兼外二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90年获
摘要拜伦的思想中不乏解放和自由的因子,其大量作品涉及女性主义话题。拜伦一方面同情女性,热情歌颂女性,一方面又背负时代烙印,将女性视为男性英雄的奖励品。在其思想的矛盾斗争中,拜伦试图消除男女之间在两性对立基础上构建起的思维和意识的界限,解放男性和女性,表现出超时代的进步性和先验性。  关键词:双性同体 拜伦的女性观 女性主义 思维和意识界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英国浪漫主义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1843年,华兹华斯荣获英国“桂冠诗人”的称号。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英格兰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