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给出四种方法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目的是增强学生实验兴趣、提升实验学习效益、完善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问题;情境;专题;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41-1
一、拓展多样化实验教学策略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可知,多样化实验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背景的铺垫及问题情景的设置,且课堂实验探究设计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同时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懂、好玩、好做”的心理,那么他的实验探究教学则会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
其一,教师针对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实验研究问题,如在探究“热现象”时,设计相关实验:“为什么肉汤比开水凉得慢?”、“为什么水烧开了不会溢出来,而粥烧开了会溢出来?”、“为什么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等等。学生在探索这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蕴藏的物理原理时,多样化的实验不仅能帮助他们感受到物理与生活是如此贴近,而且还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对生活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从而对物理实验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二,教师针对物理认知来设计实验进行问题探究,如:“浮力”的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是否实心、以及物理各种形状有关等等。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进行分类分组讨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中“平等的首席”,需关注以下几点:①组员的合理搭配,特别是组长要起到领军人物的作用;②实验前,指导学生学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③组长是学习与组织的核心,指导和督促组员完成实验;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或有独到见解,教师要及时解答和予以鼓励,同时,教师在分组实验中如果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时要及时纠正,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对以上问题的关注能有效地激发和鼓励学生对实验内容本身自主地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探究性情境教学策略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从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来看,在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与实验验证、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过程中,都有学生积极思维的参与,教师教学中创设探究性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
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智慧得以充分展示,同组学生要互相帮助以发挥个性长处,而异组学生又要进行有序竞争,讲究团队策略。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数据处理环节很是精彩,由于功与速度的变化不呈线性变化,学生要应用Excel软件进行曲线拟合,然后进行科学猜想才能得出实验规律。受从前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加速度与质量不成线性关系的思维启发,学生会运用直觉思维的跳跃性直接构建了功与速度的平方线性关系,尤为可贵。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像科研机构的微型化运作,学生先进行系统的探究,并且对繁杂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筛选,找出系列现象背后蕴含的非线性规律,进而萌生了探索物质世界的方法与策略的兴趣。这样课堂教学精彩的生成是教师事先备课所未料到的,显然,这种探究性的情境设置是唤醒学生实验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开展专题实验教学策略
“专题实验设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研究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展开实验设计,最后通过实验设计,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自始至终的学习过程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内驱力。例如: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间,全国高考与各省市高考的物理试卷中,以设计性实验的形式考查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试题就有40多个,涉及定值电阻、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内阻、电源内阻的测量等情形,不一而足。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上述实验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分析,寻找规律。实际上,上述大多数设计性实验题均是在传统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演变而成,因此展开“专题实验”进行归类阐释:1.“伏伏”法,利用两块电压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其创新思维是运用电压表测电流,此方法适用于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等情况。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2.“安安”法,是利用两块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其创新思维是运用电流表测电压,此方法适用于电压表不能用或没有电压表等情况。设计电路时除考虑电流表的量程外,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3.“加R”法,即“加保护电阻”法。在运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或太大,为了满足安全、精确的原则,加保护电阻的方法就应运而生,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换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由于专题实验都是学生运用积极思维得出的,因而对实验过程心中有数,故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强,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升华了物理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不仅如此,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教材中以“说一说”、“演示”、“做一做”、“问题与讨论”等子栏目呈现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课堂实验、学生课外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形式,也运用专题教学来拓展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性专题研究,如“物理趣味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等多种以实验专题为特征的研究学习方式,立足于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强感官刺激和多动手的特质,激发学生产生对物理实验研究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多种学习潜能。
四、信息技术整合实验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视频插件和多媒体教学来整合实验探究教学,它有利于打破时间、空间和课堂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抽象的和不易看到的事物形象的显示出来,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关键词:问题;情境;专题;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41-1
一、拓展多样化实验教学策略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可知,多样化实验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背景的铺垫及问题情景的设置,且课堂实验探究设计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同时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懂、好玩、好做”的心理,那么他的实验探究教学则会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
其一,教师针对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实验研究问题,如在探究“热现象”时,设计相关实验:“为什么肉汤比开水凉得慢?”、“为什么水烧开了不会溢出来,而粥烧开了会溢出来?”、“为什么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等等。学生在探索这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蕴藏的物理原理时,多样化的实验不仅能帮助他们感受到物理与生活是如此贴近,而且还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对生活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从而对物理实验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二,教师针对物理认知来设计实验进行问题探究,如:“浮力”的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是否实心、以及物理各种形状有关等等。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进行分类分组讨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中“平等的首席”,需关注以下几点:①组员的合理搭配,特别是组长要起到领军人物的作用;②实验前,指导学生学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③组长是学习与组织的核心,指导和督促组员完成实验;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或有独到见解,教师要及时解答和予以鼓励,同时,教师在分组实验中如果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时要及时纠正,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对以上问题的关注能有效地激发和鼓励学生对实验内容本身自主地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探究性情境教学策略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从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来看,在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与实验验证、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过程中,都有学生积极思维的参与,教师教学中创设探究性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
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智慧得以充分展示,同组学生要互相帮助以发挥个性长处,而异组学生又要进行有序竞争,讲究团队策略。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数据处理环节很是精彩,由于功与速度的变化不呈线性变化,学生要应用Excel软件进行曲线拟合,然后进行科学猜想才能得出实验规律。受从前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加速度与质量不成线性关系的思维启发,学生会运用直觉思维的跳跃性直接构建了功与速度的平方线性关系,尤为可贵。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像科研机构的微型化运作,学生先进行系统的探究,并且对繁杂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筛选,找出系列现象背后蕴含的非线性规律,进而萌生了探索物质世界的方法与策略的兴趣。这样课堂教学精彩的生成是教师事先备课所未料到的,显然,这种探究性的情境设置是唤醒学生实验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开展专题实验教学策略
“专题实验设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研究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展开实验设计,最后通过实验设计,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自始至终的学习过程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内驱力。例如: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间,全国高考与各省市高考的物理试卷中,以设计性实验的形式考查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试题就有40多个,涉及定值电阻、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内阻、电源内阻的测量等情形,不一而足。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上述实验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分析,寻找规律。实际上,上述大多数设计性实验题均是在传统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演变而成,因此展开“专题实验”进行归类阐释:1.“伏伏”法,利用两块电压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其创新思维是运用电压表测电流,此方法适用于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等情况。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2.“安安”法,是利用两块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其创新思维是运用电流表测电压,此方法适用于电压表不能用或没有电压表等情况。设计电路时除考虑电流表的量程外,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3.“加R”法,即“加保护电阻”法。在运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或太大,为了满足安全、精确的原则,加保护电阻的方法就应运而生,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换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由于专题实验都是学生运用积极思维得出的,因而对实验过程心中有数,故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强,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升华了物理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不仅如此,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教材中以“说一说”、“演示”、“做一做”、“问题与讨论”等子栏目呈现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课堂实验、学生课外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形式,也运用专题教学来拓展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性专题研究,如“物理趣味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等多种以实验专题为特征的研究学习方式,立足于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强感官刺激和多动手的特质,激发学生产生对物理实验研究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多种学习潜能。
四、信息技术整合实验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视频插件和多媒体教学来整合实验探究教学,它有利于打破时间、空间和课堂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抽象的和不易看到的事物形象的显示出来,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