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病毒研究进展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ou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社会发展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挑战.中医将此次疫情定性为“寒湿疫”,基于古籍文献、现代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搜集分析治疗呼吸道不同类型易感病毒的温性中药及活性成分,以期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提供理论借鉴,为温性中药防治呼吸道易感病毒感染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灿晖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在60余年的临床与科研教学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辨证思路及组方特色.王灿晖教授在古方启发下,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创制了健脾益胃方,临床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显著.从制方思路、配伍特色、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健脾益胃方进行剖析,探析王灿晖教授健脾益胃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为了更好地研究《针灸甲乙经》对于牙痛这一口腔疾患的诊疗方法和针灸选穴治疗规律,通过计算机检索对《针灸甲乙经》原文中关于“齿痛”\'龋齿“”龋痛“”齿\"的条文进行梳理分析,对牙痛诊治原则、循经取穴、分部取穴和针灸疗法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以拓展针灸治疗牙痛的诊疗思路.
在高血压病发病率高、年轻化趋势加剧及其并发症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的背景下,通过借鉴仝小林院士创立的“态靶因果”理论,从态靶辨证角度,将高血压的病态概括为一个“逆”的总态及“热、湿、瘀、虚”4个分态,从中确定靶方靶药,对高血压进行纯中药辨治.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mbed、EMbas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搜集中西医结合与单用西药对比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c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3篇研究文献,共11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组[OR=2.71,95% CI(1.89,
通过文献统计与归纳的方法对生脉制剂不同研究方向文献数量与生脉不同剂型质量研究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归纳生脉制剂成分的相关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生脉口服制剂和生脉注射液指纹图谱的相关研究,归纳生脉制剂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研究进展.对比生脉不同剂型指纹图谱的差异,讨论生脉制剂质量评价标准的优化方案,探究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关于生脉注射液的研究较多,有较为固定的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和国家质量标准;关于生脉口服制剂的研究较少,标准指纹图谱建立困难,质量控制难以把握.
三焦辨证起源于《黄帝内经》《难经》,成熟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消渴病分上、中、下三消,多从肺、胃、肾三焦论治.随着中医学理论发展及消渴病古今演变等,当代中医学诊治糖尿病,已与古时诊疗消渴病的方法有所不同.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应用三焦辨证治疗消渴病的经验,总结现代糖尿病中医诊疗对三焦辨证的发展,以期为糖尿病治疗提供参考.
椿皮为少用药材,其药用始裁于《雷公炮炙论》.为发掘和扩大药源,保护椿皮药材资源,以椿皮药用的历史沿革为主线,对历代本草及现代文献中椿皮的别名与释名、基原、产地、品质评价及采收加工等内容进行梳理,为椿皮的品质评价及采收加工工艺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感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痰病,尽管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感冒的患病率更高.而在老年人感冒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中医证候会呈现相应的演变规律.基于中医对老年人感冒的认识,对该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老年人感冒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桑椹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用药特点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某院门诊中药处方的高频药物,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分析,核心药物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结果:纳入354张处方,共175味中药,高频药物有33味,主要药性为温和平,药味为甘和苦,归经为肝经和肾经.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17种化合物,与女性不孕症交集靶点66个,GO分析主要涉及活性氧代谢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主要涉及癌症通路等信号通路
通过检索《中华医典》5.0软件中历代针灸医籍关于得气的论述,用感觉作为得气判断指征源于对经络、穴位解剖、生理特性等研究尚未完全清晰的情况下,仅能依赖受针者自我感觉与施针者的手下感觉.不得气判断指征仅有《标幽赋》记载,且有可能是对《黄帝内经》得正气感觉的误解.《黄帝内经》仅将施针者的沉紧感及徐和感作为得气判断指征,后世医家却仅保留了得邪气的沉紧感,舍弃了得正气的徐和感,增加了受针者的感觉,但受针者感觉的可靠性却较低,因而以《黄帝内经》所载施针者的沉紧感及徐和感作为得气判断指征的依据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