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时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歌中含蕴禅趣的作品很多。《终南别业》是一首游览诗,它所包含的哲理是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行为来体现的,显得更为自然。而且,这也反映了禅宗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禅首先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是生活方式、人生态度。
  王维在诗的开头两句概括了自己的人生兴趣和生活方式:从中年开始喜欢佛学(“道”指佛家之道),晚年就在终南山下过起了隐居生活——其实是半官半隐,王维晚年虽担任尚书右丞的官职,但不太参与实际政务。
  隐居生活孤独而随意,兴致来了便独自外出漫游,遇到“胜事”——美景或有趣的事物——也只有自己知道。“空”本来有徒然的意思,但在这里,“空自知”并非表现沮丧无奈,而是感叹此中的乐趣无法同奔波于尘世的人分享。其实对合适的对象,王维还是很愿意說的。
  下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记述了一段游览的经历:沿着山溪迤逦而行,不知不觉走到溪流尽头,无路可走了,却不以为意,便随意坐下,遥望远山,看见水汽飘浮,渐渐凝聚为曼妙的云朵。
  这大概是中国古诗中内涵最为丰富、意境最为美妙的佳联之一。它不仅是纪实,也是人生态度的象征。晋代人阮籍驾着车在外面走,走到路不通就恸哭而返,因为他由此联想到人世的艰难。但在王维这首诗里,走到路的尽头无路可走,并不算遇挫,也无所谓困顿,随遇而安,到处都有佳境。
  律诗的尾联需要有很好的收结,但王维好像没有找到收结的方法,他接着写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开心地谈笑,忘了回去的时间——其实他已经收结了:随兴漫游是偶然,水穷云起是偶然,遇见林叟笑谈而忘返也是偶然。一切都没有事先的设计,没有预期的目标,无须苦心经营。作为诗来说,也不必特意给它一个深刻的总结。
  王维曾在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唯有“天机清妙”之人,才能体会隐居山林的乐趣,那么李白应该属于这种类型吧。
  李白是个不大耐烦的人,他不太喜欢在诗歌里用细致的手法表现禅理。而在描写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时,他往往呈现出一种无牵挂无羁绊、不执着不黏滞的飘逸的生命姿态,这就体现出禅趣,和王维《终南别业》一类诗精神相通。譬如《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以问答的方式展开,是为了追求生动活泼的效果。那么,对“何意栖碧山”的提问,为什么“笑而不答”呢?这跟王维说的“胜事空自知”有相似的意思:这种生活乐趣,不适合用语言来描述,懂的人不用说,不懂的人说了也没用。
  我们再追问一句:不答就不答,“笑”什么?嘲弄提问的人吗?
  从诗中可以体会到,“笑”是由一个提问引发的内心愉悦,好像自己在对自己说:“你问我为什么,为什么呢?”不自觉地就笑起来了,所以是“笑而不答心自闲”。而下面的两句也不是对提问的回答,而是由提问引起的感想。
  “桃花流水窅然去”,展开一幅画面,是构成全诗意境的核心。一般说来,中国古诗写到落花,多有伤春的意味,但这里完全没有。
  花谢了,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过程的结束,而人们为之伤感,是因为联想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长久。但在大自然的无限生机里,花落只是一个变化;在落花随流水而去的所在,自有另一片美好的天地向你展开。这也和王维描绘的“云起时”的图景相似。
  最后归结到“别有天地非人间”。明了生活的本质,人所获得的将是一个新的世界。
其他文献
这间工作室是我从一个摄影师手里继承来的。一幅淡紫色的油画立在墙边,背景是一片看不大清楚的花园。我坐在一张藤椅上,就像坐在画面深处花园入口的门槛上。我坐着想你,一直想到天明。一  天亮时分非常冷。一些泥塑人像从黑暗中现身,其中的一个——模样像你——被包在湿布里。我从这间幽暗的房间里横穿过去。玻璃窗上挂着黑色窗帘,宛如破碎的战旗,我用一根竿子将它们相继挑开。  我把清晨引进屋来,一个睡眼惺忪的可怜清晨
期刊
从前,有一个富翁,总是为他的酒窖和窖中所藏的美酒而骄傲。他有一瓶陈年葡萄酒,一直珍藏着准备为某个盛会而用,但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盛会,只有他自己知道。  曾有一位政府官员来拜访他,他在心中暗想:那瓶陈年佳酿实在不必为了这个小小的官员而开启。曾有一位教区的主教来拜访他,但他自言自语道:“不,我不愿为他开那瓶酒。他不会懂得那酒的价值,也闻不出那酒的醇香。”本国的王子来与他共进晚餐时,他也在想:他只是个王子
期刊
中国从古到今,拿吃喝说事儿的很有一些。最著名的就是老子那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  中国的厨师虽然没有把自己的行当与治国方略硬扯在一块儿,却颇知调控之道。京剧大师兼美食家齐如山当年在家中宴客,席间有一道小吃爆肚儿。齐先生见厨师做毕,不禁问道:“是不是生了点?”厨师答道:“爆肚儿出锅后,从厨房到餐厅要走过几进院子,此时正值盛夏,路途之上还能保温催熟,等到上桌时,火候正好。如冬天则不能如此。”一道
期刊
生命的灵光  昨夜,我知道了你的存在,从虚无中逃逸出来的生命的灵光。我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睁大双眼,突然之间我很确定:你就在那里,你存在,仿佛一颗子弹射中了我,我的心停止了跳动。当心脏再次跳动时,无限的惊奇如枪林弹雨般袭来。我感到自己掉进了一口深井,以致一切对我来说都显得那么令人恐惧、那么陌生。我迷失在这恐惧中。我知道,这不是对其他人的恐惧,因为我不在乎其他人;这也不是对痛苦的恐惧,因为我不畏惧
期刊
期刊
一  我爸从来不求我什么。从小到大,我妈求过我不要打游戏,我爷爷求过我跟着他拉二胡,只有我爸从来不求我。唯独有一次,他求我看一本书。  记得是十岁左右,在新华书店里,他试探地、讨好地,几乎是谄媚地对我笑着说:“我给你买一本《林海雪原》,好吗?”  我不干。我想买的是一本《豪夫童话》,黄色的封皮上画着童话小人,很可爱。他说:“那就两本都给你买,《林海雪原》也买,好吗?”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他那眼巴巴
期刊
至今依旧准确无误地记得,写完《白鹿原》书稿的最后一行文字并画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的时间,是农历一九九一年腊月二十五日的下午。在塬下祖居里专业写作的生活过了将近十年,不知不觉间我已经习惯了和乡村人一样用农历计数时日,倒不记得公历的这一天是几月几日了。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到有点刻骨铭心意味的冬日下午。在我画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的时候,眼前突然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种无知觉状态
期刊
天黑了。你走到窗前。  花园在下面一片暗淡。  你看见长庚星  闪烁在孤清的光辉里。  你在无声中驻足。  在你里面有什么在哀怨:  那被冷落的美  将你诱惑并在外面召唤。  活着的奇妙,人们  只在很少的时候感觉到  还需要分享这些时刻  才懂得那阴影,那幻梦。  (海底飞花摘自微信公众号“七叶树下”)〔美〕查爾斯·考特尼·柯兰
期刊
那一次是去火车站接父亲。接站的人最怕晚点,偏偏让我碰上了,而且不知要晚多长时间。广播里一播出这个讯息,我心里就陡然冒出一些烦躁,还有摆脱不掉的焦灼,火车总不会平白无故地晚点吧。那个年代我们还没用上手机,只能干着急。我在拥挤混乱的候车室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中走到贵宾室的门口。门虚掩着,里面是诱人的安宁和清爽。  “我能不能进去”的念头还未完全冒出,我已经随手推开了房门。  “你好!”一声用英语
期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自称孺子牛,让人生问:鲁迅是公牛还是母牛?  画家陶元庆是鲁迅的老乡,精于书籍的封面设计。1924年,鲁迅先生不经意间看到一幅叫《苦闷》的画,甚是喜爱,吃了艺术的鸡蛋,还想见一见生产艺术的母鸡。于是,鲁迅就跟陶元庆见面了,两个人一见如故。  后来,鲁迅译了一部《苦闷的象征》,便请陶元庆来设计封面:一个女子黑发长长如波浪,裸露的脚趾夹着钗的柄,以嘴和舌舔着
期刊